一种成纤聚合物改性挤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0  178



1.本实用新型涉及成纤聚合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成纤聚合物改性挤出装置。


背景技术:

2.成纤聚合物是能制成纤维的合成高分子聚合物。不仅应具有形成纤维的能力,还必须在合适的溶剂中完全溶解,形成粘稠的浓溶液;或在升温下熔融转化为粘流态而不发生分解,以便进行溶液纺丝或熔体纺丝。成纤聚合物改性是指将成纤聚合物的原料与其他原料进行混合,使得成纤聚合物具有新的特性。
3.常见的成纤聚合物改性挤出装置经常由于混合不充分导致成纤聚合物改性性能受到影响,造成产品不合格的情况;另外一般的成纤聚合物改性时由于压力不够,使得各种原料混合速率较慢,从而影响改性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成纤聚合物改性挤出装置,具有混合充分、改性效率高的特点。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成纤聚合物改性挤出装置,包括底座、推动机构、物料仓、搅拌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底座放置在指定位置,所述底座的顶面一侧设有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的底面固连接底座的顶面,所述推动机构的一侧设有物料仓,所述物料仓位于底座的正上方,所述物料仓的底面固定连接底座的顶面,所述物料仓的正上方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的底面固定在物料仓的顶面上,所述搅拌机构的下端中部贯通连接物料仓,所述物料仓的顶面一侧设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与物料仓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机构的下端贯穿物料仓。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成纤聚合物改性挤出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推动器、推动杆、推板和密封圈,所述推动器的电源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推动器固定在底座的顶面,所述推动器的一侧设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推动器的驱动轴,所述推动杆的另一端贯穿物料仓的侧壁,所述推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设有推板,所述推板位于物料仓内,所述推动杆与物料仓连接处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接在推动杆的外壁上。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成纤聚合物改性挤出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物料仓包括外壳、储料腔、出料口和卡槽,所述外壳固定在底座的顶面,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储料腔,所述推板位于储料腔的内部,所述搅拌机构的下端贯穿外壳,所述外壳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外侧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位于外壳内,所述控制机构的下端卡合在卡槽内。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成纤聚合物改性挤出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箱、支撑杆、下料管和阀门,所述搅拌箱位于物料仓的正上方,所述搅拌箱的底部固
定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固定在物料仓上,所述搅拌箱的底面中部设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的上端贯穿搅拌箱,所述下料管的下端贯穿外壳,所述下料管贯通连接搅拌箱与储料腔,所述下料管的侧壁上设有阀门。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成纤聚合物改性挤出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搅拌箱包括箱体、电机、搅拌轴和进料口,所述箱体固定在支撑杆的顶部,所述箱体的顶面固定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上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上端固定在电机的驱动轴上,所述搅拌轴的下端贯穿箱体,所述搅拌轴的下端位于箱体内,所述箱体的侧壁上端开设有进料口。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成纤聚合物改性挤出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液压缸、液压杆、卡板、控制器和感应杆,所述液压缸固定在物料仓的顶面,所述液压缸的驱动轴上固定设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下端贯穿物料仓,所述液压杆的下端固定设有卡板,所述卡板卡合在卡槽内,所述液压缸的侧壁上固定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上固定设有感应杆,所述感应杆的一端固定在控制器上,所述感应杆的另一端贯穿外壳,所述感应杆的另一端位于储料腔内。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设置有搅拌箱上的电机、搅拌轴,使得成纤聚合物的原料与其他混合料进入搅拌箱内时,通过搅拌轴进行搅拌,使得各种原料充分混合,避免因原料混合不充分导致改性效果差的情况。
13.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设置有下料管和阀门,使得原料在由推动机构挤出时,将下料管封闭,防止原料溶液回流。
14.3.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设置有推动机构、物料仓和控制机构,使得在将物料挤出设备时,通过控制器控制液压缸,将出料口进行密封,随着推动机构不断推挤物料,使得物料仓内的压强上升,从而使得成纤聚合物的改性效率提高,当控制机构上的感应杆感应到压强达到指定值时,控制器控制卡板上升,从而将物料挤出。
附图说明
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搅拌机构剖面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机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底座;2、推动机构;21、推动器;22、推动杆;23、推板;24、密封圈;3、物料仓;31、外壳;32、储料腔;33、出料口;34、卡槽;4、搅拌机构;41、搅拌箱;411、箱体;412、电机;413、搅拌轴;414、进料口;42、支撑杆;43、下料管;44、阀门;5、控制机构;51、液压缸;52、液压杆;53、卡板;54、控制器;55、感应杆。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22.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成纤聚合物改性挤出装置,包括底座1、推动机构2、物料仓3、搅拌机构4和控制机构5,底座1放置在指定位置,底座1的顶面一侧设有推动机构2,推动机构2的底面固连接底座1的顶面,推动机构2的一侧设有物料仓3,物料仓3位于底座1的正上方,物料仓3的底面固定连接底座1的顶面,物料仓3的正上方设有搅拌机构4,搅拌机构4的底面固定在物料仓3的顶面上,搅拌机构4的下端中部贯通连接物料仓3,物料仓3的顶面一侧设有控制机构5,控制机构5与物料仓3固定连接,控制机构5的下端贯穿物料仓3。
23.参照图1与图2所示,具体的,推动机构2包括推动器21、推动杆22、推板23和密封圈24,推动器21的电源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推动器21固定在底座1的顶面,推动器21的一侧设有推动杆22,推动杆22的一端固定连接推动器21的驱动轴,推动杆22的另一端贯穿物料仓3的侧壁,推动杆22的另一端固定设有推板23,推板23位于物料仓3内,推动杆22与物料仓3连接处设有密封圈24,密封圈24套接在推动杆22的外壁上;物料仓3包括外壳31、储料腔32、出料口33和卡槽34,外壳31固定在底座1的顶面,外壳31的内部设有储料腔32,推板23位于储料腔32的内部,搅拌机构4的下端贯穿外壳31,外壳31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出料口33,出料口33的外侧设有卡槽34,卡槽34位于外壳31内,控制机构5的下端卡合在卡槽34内。
24.参照图3与图4所示,具体的,搅拌机构4包括搅拌箱41、支撑杆42、下料管43和阀门44,搅拌箱41位于物料仓3的正上方,搅拌箱41的底部固定设有支撑杆42,支撑杆42的下端固定在物料仓3上,搅拌箱41的底面中部设有下料管43,下料管43的上端贯穿搅拌箱41,下料管43的下端贯穿外壳31,下料管43贯通连接搅拌箱41与储料腔32,下料管43的侧壁上设有阀门44;搅拌箱41包括箱体411、电机412、搅拌轴413和进料口414,箱体411固定在支撑杆42的顶部,箱体411的顶面固定设有电机412,电机412上设有搅拌轴413,搅拌轴413的上端固定在电机412的驱动轴上,搅拌轴413的下端贯穿箱体411,搅拌轴413的下端位于箱体411内,箱体411的侧壁上端开设有进料口414;控制机构5包括液压缸51、液压杆52、卡板53、控制器54和感应杆55,液压缸51固定在物料仓3的顶面,液压缸51的驱动轴上固定设有液压杆52,液压杆52的下端贯穿物料仓3,液压杆52的下端固定设有卡板53,卡板53卡合在卡槽34内,液压缸51的侧壁上固定设有控制器54,控制器54上固定设有感应杆55,感应杆55的一端固定在控制器54上,感应杆55的另一端贯穿外壳31,感应杆55的另一端位于储料腔32内,成纤聚合物的原料与其他混合料进入搅拌箱41内时,通过搅拌轴413进行搅拌,使得各种原料充分混合,避免因原料混合不充分导致改性效果差的情况;在将物料挤出设备时,通过控制器54控制液压缸51,将出料口33进行密封,随着推动机构2不断推挤物料,使得物料仓3内的压强上升,从而使得成纤聚合物的改性效率提高,当控制机构5上的感应杆55感应到压强达到指定值时,控制器54控制卡板53上升,从而将物料挤出。
25.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流程及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下料管43上的阀门44拧紧,使得下料管43封闭,随后由进料口414往搅拌箱41内加入成纤聚合物原料与需
要改性的各种原料,随后封闭住进料口414,随后启动电机412,从而带动搅拌轴413转动,从而将搅拌箱41内的各种原料进行充分混合,此时通过控制器54启动液压缸51,带动液压杆52移动从而将卡板53卡合在卡槽34内,当搅拌充分后打开阀门44,原料由下料管43进入储料腔32内,随后再度拧紧阀门44,将下料管43封闭,随后启动推动机构2,推动器21带动推动杆22移动,将储料腔32内的推板23推动,从而将搅拌后的原料推动,由于储料腔32密封,在推动时内部压强上升,使得原料相互挤压,从而提高改性的效率,当储料腔32内的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感应杆55感应到压强,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54,从而控制卡板53上升,从而将原料挤出。
26.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