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循环电热混动雾化器,涉及一种通过液滴雾化,配合加热进行完全雾化扩散的雾化器,属于环保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对公共场所进行杀菌消毒时,都是通过人员穿戴雾化喷雾剂进行杀菌,通过气压将内部的消杀液体雾化喷淋,形成杀菌,但其整体雾化效果差,覆盖面积有限,且液滴扩散效果差,不能够形成广域的,或者空气中的消杀。
3.公开号cn206464107u公开了一种环境工程用喷雾装置,涉及除尘设备领域。其包括一喷雾管,喷雾管的后端管体内设有空气增压泵和雾化器,雾化器通过软管连接有水箱,喷雾管下方设有圆盘,水箱设置在圆盘上,圆盘的下表面在与圆盘同圆心的位置固定有圆柱,圆柱的外圆周面固定有一圈与圆柱同圆心的齿轮圈,圆柱的一侧设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上固定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齿轮圈啮合,伺服电机连接有驱动控制器,喷雾管的管身与圆盘之间连接有一倾仰角调节机构,喷雾管的喷口端内部设有分雾器,上述结构采用的雾化结构仅仅是通过气流进行雾化扩散,同样采用的液滴颗粒扩散,整体杀菌效率低,扩散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一种内循环电热混动雾化器,提供的一种通过采用声波振动配合注气形成液滴的雾化上行,通过加热管加热形成雾化的雾化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5.本实用新型一种内循环电热混动雾化器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内循环电热混动雾化器:包括主体箱体、加热雾化组件、声波雾化组件,主体箱体内上下分布有四层结构,底部一层为密闭空间,其余三层相互连通,声波雾化组件置于次底层内,加热雾化组件置于次顶出内,顶层为雾化扩散区;
6.所述主体箱体包括主体筒、顶盖、底壳体、下壳体,下壳体螺接置于主体筒底部,顶盖螺接置于主体筒顶部,下壳体外侧壁设置有蓄液箱,蓄液箱和下壳体对应连通,蓄液箱口部设置有连接螺纹,下壳体的外侧壁设置有泵体,泵体和蓄液箱相对,气化管置于下壳体内,且和泵体连通,气化管和下壳体之间设置有密封环,底壳体置于下壳体底部,且和下壳体密封连接,主体筒内壁设置有上限位环、下限位环,下限位环上设置有多个缺槽,顶盖侧壁等距设置有多个扩散格栅;
7.所述加热雾化组件置于主体筒内,加热雾化组件包括加热板、加热管、内导管、推板、浮板,加热板置于主体筒内,且位于主体筒上部,多个加热管均布置于加热板上,加热管沿着主体筒轴向延伸,推板置于主体筒内,且位于上限位环、下限位环之间,多个内导管置于推板上,内导管对应插置于加热管内,浮板置于下限位环下侧,且通过连接管和内导管连通,连接管为伸缩管;
8.所述声波雾化组件置于下箱体内,声波雾化组件包括雾化喷头、发生器,发生器置
于底壳体内,雾化喷头置于下箱体内,且和发生器连接;
9.所述内导管包括主体管、回流帽、固定环,回流板置于主体管端部,回流帽内边缘直径小于主体管内径,回流帽和主体管之间设置有连通孔,回流帽便于内翻形成沟槽,固定环置于主体管根部;
10.所述主体管为变径管,根部管径大于端部直径;
11.所述下限位环上的缺槽和推板边缘相交;
12.所述加热管内设置有螺旋叶片,且和内导管对应贴合;
13.所述气化管为变径管,且顶部设置有喷头。
14.有益效果:
15.一、能够形成药液的液滴化,雾化上行,配合加热形成扩散;
16.二、能够对冷凝的液体进行回收,形成内循环;
17.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内循环电热混动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内循环电热混动雾化器内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20.附图中:
21.1、主体筒;2、内导管;20、主体管;21、回流帽;22、固定环;3、顶盖;4、扩散格栅;5、加热板;6、加热管;7、推板;8、上限位环;9、下壳体;10、连接螺纹;11、蓄液箱;12、雾化喷头;13、发生器;14、底壳体;15、气化管;16、泵体;17、下限位环;18、浮板;19、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3.根据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内循环电热混动雾化器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内循环电热混动雾化器:包括主体箱体、加热雾化组件、声波雾化组件,主体箱体内上下分布有四层结构,底部一层为密闭空间,其余三层相互连通,声波雾化组件置于次底层内,加热雾化组件置于次顶出内,顶层为雾化扩散区;
24.所述主体箱体包括主体筒1、顶盖3、底壳体14、下壳体9,下壳体9螺接置于主体筒1底部,顶盖3螺接置于主体筒1顶部,下壳体9外侧壁设置有蓄液箱11,蓄液箱11和下壳体9对应连通,蓄液箱11口部设置有连接螺纹10,下壳体9的外侧壁设置有泵体16,泵体16和蓄液箱11相对,气化管15置于下壳体9内,且和泵体16连通,气化管15和下壳体9之间设置有密封环,底壳体14置于下壳体9底部,且和下壳体9密封连接,主体筒1内壁设置有上限位环8、下限位环17,下限位环17上设置有多个缺槽,顶盖3侧壁等距设置有多个扩散格栅4;
25.所述加热雾化组件置于主体筒1内,加热雾化组件包括加热板5、加热管6、内导管2、推板7、浮板18,加热板5置于主体筒1内,且位于主体筒1上部,多个加热管6均布置于加热板5上,加热管6沿着主体筒1轴向延伸,推板7置于主体筒1内,且位于上限位环8、下限位环17之间,多个内导管2置于推板7上,内导管2对应插置于加热管6内,浮板18置于下限位环17下侧,且通过连接管19和内导管2连通,连接管19为伸缩管;
26.所述声波雾化组件置于下箱体内,声波雾化组件包括雾化喷头12、发生器13,发生
器13置于底壳体14内,雾化喷头12置于下箱体内,且和发生器13连接;
27.所述内导管2包括主体管20、回流帽21、固定环22,回流板置于主体管20端部,回流帽21内边缘直径小于主体管20内径,回流帽21和主体管20之间设置有连通孔,回流帽21便于内翻形成沟槽,固定环22置于主体管20根部;
28.所述主体管20为变径管,根部管径大于端部直径,能够通过主体管20管径的变化,形成整体的流速变化;
29.所述下限位环17上的缺槽和推板7边缘相交,能够在下限位环17上形成回流通道;
30.所述加热管6内设置有螺旋叶片,且和内导管2对应贴合;
31.所述气化管15为变径管,且顶部设置有喷头;
32.使用时,将药剂通过连接螺纹10连接固定,内部药剂重力作用流入蓄液箱11内,并进入下壳体9内,泵体16工作,使得气化管15曝气,对药液形成向上的注气,对内部的药液形成翻搅,随着液位上升没过雾化喷头12,发生器13带动雾化喷头12振动,配合气化管15工作,形成下壳体9内的液体的雾化,并推送浮板18上行,浮板18推动推板7使得推板7和上限位环8贴合,水雾通过内导管2进入,并在加热板5、加热管6的加热下进一步的气化,上行,通过顶盖3的扩散格栅4进行扩展,内导管2上的回流帽21对冷凝的药液形成冷凝,并回流至推板7上,当停止工作后,浮板18复位,推板7和下限位环17贴合,回流的药液通过下限位上的缺槽回流至下壳体9内,形成内循环,通过主体筒1内加热,配合下壳体9内的声波雾化进行药液雾化扩散,达到对药液进行雾化的目的。
33.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