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构造柱浇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构造柱浇筑口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2.构造柱是指在砌体结构墙体的规定部位,按构造配筋,并按照先砌墙后浇筑混凝土的施工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柱。对于构造柱上存在已浇筑梁的情况,混凝土无法从构造柱顶部灌入,对此,现场常规的施工方法为在构造柱侧模板顶部开口,架设进料斗进料。浇筑时将进料斗浇满,拆模后再将进料斗内成型混凝土凿掉即可完成构造柱的浇筑;现有技术中的进料斗只是根据待浇筑构造柱的尺寸直接焊接制作,而施工现场往往需要浇筑多种尺寸的构造柱,对于不同尺寸的构造柱还需制作不同规格的进料斗,进而会造成人力和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构造柱浇筑口进料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进料斗无法适用于多种不同尺寸构筑柱浇筑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构造柱浇筑口进料装置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托架和放置于所述托架上的料斗, 所述料斗包括两个侧板和底板,所述侧板连接于所述托架上,所述底板连接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所述底板由多个拼接板依次拼接而成,所述拼接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插条,所述拼接板与所述插条相对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插槽, 相邻所述拼接板之间通过所述第一插条与所述第一插槽插接连接,且两个所述侧板朝向彼此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插条相适配的第二插槽、与所述第一插槽相适配的第二插条。
5.有益效果:使用前首先根据需要浇筑构造柱的尺寸选择合适数量的拼接板进行组装,组装时将拼接板一侧的插条插入至另一个拼接板内的插槽中完成两个拼接板之间的连接;然后将两个侧板连接于托架上,组装完成后的拼接板的两端,进而完成料斗的组装,将托架与构造柱模板固定连接,把料斗放置于托架上,并通过侧板完成将料斗与托架的连接,然后便可通过料斗进行构造柱的浇筑;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前可根据待浇筑构造柱的尺寸选择合适数量的拼接板进行组装,使得料斗可以适应多种不同尺寸构造柱的浇筑,进而减少了人力和材料的浪费。
6.进一步的,所述托架包括两个支撑杆, 所述侧板连接于所述支撑杆上,两个所述支撑杆彼此相对的一侧分别连接有内杆和外杆,所述内杆滑动连接于所述外杆中,且所述内杆朝向所述料斗的侧面与所述外杆朝向所述料斗的侧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内杆在其延伸方向上间隔设置有大小相同的限位孔,所述外杆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孔适配的穿孔,螺杆贯穿所述穿孔和相应的所述限位孔将所述外杆和所述内杆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杆的底端连接有用于与构造柱模板固定连接的固定板。
7.有益效果:由于内杆插设于外杆内,使得内杆可以相对于外杆滑动,进而可以调节两个支撑杆之间的距离,使得托架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料斗,避免出现托架尺寸过小时无
法承载料斗内的混凝土,尺寸过大时又会存在浪费材料的问题;且由于内杆朝向料斗的侧面与外杆朝向料斗的侧面位于同一平面,使得料斗的底板可以平稳的放置在托架上,进而不会发生一侧倾斜的情况。
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朝向所述侧板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侧板插设于所述卡槽内,所述卡槽的槽壁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侧板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相适配的第二固定孔,螺栓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与所述第二固定孔螺纹连接。
9.有益效果:当需要连接料斗与托架时,只需将侧板插入至支撑杆的槽中,并将螺栓穿过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即可完成托架与料斗的连接,当需要分离料斗与托架时,只需将螺旋反向旋拧出即可,通过此结构使得料斗与托架可拆卸的连接,进而方便本实用新型的收纳与运输。
10.进一步的,所述内杆的两侧连接有翼板,所述外杆上开设有供所述翼板滑入的限位槽。
11.有益效果:内杆在外杆中滑动时,限位槽的槽壁对翼板形成挡止,使得内杆只能沿着外杆的延伸方向滑动,避免内杆在滑动时从外杆中脱出,进而方便施工人员的操作,且通过增设翼板可以增加内杆与外杆的承载强度,进一步提高了托架的承载能力。
12.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螺纹孔,螺栓穿过所述螺纹孔将所述固定板与构造柱模板固定连接。
13.有益效果:通过螺栓旋拧的连接方式,方便施工人员固定和拆卸托架。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构造柱浇筑口进料装置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构造柱浇筑口进料装置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构造柱浇筑口进料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17.图中:1、托架;2、料斗;3、第一侧板;4、第二侧板;5、拼接板;6、第一插条;7、第一插槽;8、第二插槽;9、支撑杆;10、内杆;11、外杆;12、限位孔;13、固定板;14、第一卡槽;15、第二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9.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构造柱浇筑口进料装置,包括托架1和放置于托架1上的料斗2, 料斗2包括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和底板,定义第一侧板3朝向构造柱模板的一侧为前侧面,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的前侧面与构造柱模板相贴合,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连接于托架1上,底板连接于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之间;具体的,底板由多个拼接板5依次拼接而成,每个拼接板5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插条6和第一插槽7, 相邻拼接板5之间通过所述第一插条6与第一插槽7插接连接,10且第一侧板3的左侧面设置有与第一插槽7
相适配的第二插条(图中未示出),第二侧板4的的右侧面设置有与第一插条6相适配的第二插槽8。
20.如图2和图3所示并参照图2中的方位,在本实施例中,托架1包括两个支撑杆9, 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分别连接于两个支撑杆9上,两个支撑杆9彼此相对的一侧分别连接有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形状为方柱形的内杆10和外杆11,内杆10滑动连接于外杆11中,具体的,外杆11上开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滑槽,滑槽延伸至外杆11的左侧面和上侧面,内杆10位于外杆11中时,内杆10的上侧面与外杆11的上侧面位于同一平面,内杆10的前侧面和后侧面连接有翼板,滑槽的槽壁相外延伸有供翼板插入的限位槽;内杆10在其延伸方向上间隔设置有大小相同的限位孔12,外杆11上设置有与限位孔12适配的穿孔,螺杆贯穿穿孔和相应的限位孔12将外杆11和内杆10连接,两个支撑杆9的底端连接有固定板13,固定板13上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栓。
21.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支撑杆9的上侧面分别开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卡槽14和第二卡槽15,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分别插设于第一卡槽14和第二卡槽15内,第一卡槽14右槽壁和第二卡槽15的左槽壁开设有第一固定孔,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开设于第一固定孔相适配的第二固定孔,螺栓穿过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螺纹连接。
22.本实施例一种构造柱浇筑口进料装置的具体使用过程如下,使用前首先根据需要浇筑构造柱的尺寸选择合适数量的拼接板5进行组装,组装时将拼接板5一侧的插条插入至另一个拼接板5内的插槽中完成两个拼接板5之间的连接;然后将两个侧板连接于组装完成后的底板的两端,进而完成料斗2的组装;根据料斗2的尺寸调节托架1的长度,调节内杆10和外杆11的位置,进而调节两个支撑杆9之间的距离,然后将螺杆贯穿穿孔和相应的限位孔12将外杆11和内杆10的位置进行固定,通过固定板13将托架1连接于构造柱模板上;最后将侧板插入至支撑杆9的槽中,并将螺栓穿过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即可完成托架1与料斗2的连接,之后便可通过料斗2进行构造柱的浇筑。
23.上述实施例中,内杆和外杆的形状为方柱形,在其他实施例中,内杆和外杆的形状还可为正六棱柱形。
24.上述实施例中,两个支撑杆彼此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内杆和外杆,内杆插设于外杆内,通过调节内杆与外杆的位置以实现托架宽度的调整,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支撑杆之间还可通过固定长度的钢管进行连接。
25.上述实施例中,支撑杆内开设有供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插入的卡槽,卡槽的插槽壁开设有第一固定孔,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开设有第二固定孔,螺栓穿过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完成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与支撑杆的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与支撑杆之间还可为过盈连接。
26.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