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进样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注射泵进样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2.石墨炉原子吸收以其高灵敏度、测量范围广和低样品消耗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食品和环境等领域。影响石墨炉测量准确性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进样精度,石墨炉原子吸收单次测量的样品用量一般在几十微升,因此进样量的准确度直接影响测量结果,由于进样量小,所以在进样准确性以及污染控制等方面要求更高。在设计上除用高精度注射泵进样外,为了防止样品之间的相互污染,进样针每次进样后都需要进行清洗,不但需要清洗进样管路内壁,也要清洗进样针外壁,以防止外壁挂液造成污染。
3.目前市场上常用的石墨炉进样器的设计,有的采用单注射泵(样品泵)模式,而清洗液的汲取靠在清洗瓶中注入氩气或空气,靠清洗瓶的内部压力将清洗液压入到清洗管路中,再依靠各种阀体的切换,最终流经进样管路实现清洗目的;也有采用两个注射泵方式的,清洗液也靠注射泵汲取,但在设计上使用多个单向阀,以达到清洗目的,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
4.上述两种方式还存在以下缺点:
5.1、气压方式的清洗液用量和流速取决于清洗瓶内气压的大小,需要在气体管路中使用稳压阀,清洗瓶中的压力随着清洗液面的高低会发生变化,导致压力波动,影响清洗效果;
6.2、清洗瓶中充满一定压力的气体,会使大量气体溶解在清洗液中,而溶解有大量气体的清洗液在进入清洗管路后,会释放所溶解的气体成分,这些气体以微小的气泡形式存在于进样管路中,由于气体具有可压缩性,这些气泡会影响进样的准确性;
7.3、气压方式需要对特制的清洗瓶和充气管路进行严格密封,如果密封不好,出现局部漏气,清洗瓶内没有压力,则不能实现清洗功能;另外此方式由于内部压力较大,对清洗瓶的要求也较高,否则清洗瓶容易出现变形;
8.4、常规的两个注射泵设计的石墨炉进样器,由于采用多个单向阀,除价格昂贵外,单向阀容易出现黏连,尤其是长期停用后更容易出现单向阀故障。
9.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双注射泵进样清洗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1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使用单向阀,采用注射泵和两位三通阀的串联式流路结构,不需要在清洗瓶中注入气体,实现了清洗液的准确定量,保证清洗液的单一方向流动,避免交叉污染的一种双注射泵进样清洗装置。
1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注射泵进样清洗装置,该装置包括:
13.样品泵,所述样品泵通过管路与三通的第一端连通;
14.进样针,所述进样针通过管路与三通的第二端连通;
15.内清洗装置,所述内清洗装置通过管路与三通的第三端连通;
16.所述内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泵和清洗瓶,所述清洗泵通过管路与二位三通阀的常通端连通,所述二位三通阀的一个选通端通过管路与三通的第三端连通,另一个选通端与进液管的出液端连通,所述进液管的进液端伸入清洗瓶内、且进液端靠近清洗瓶底部设置,所述清洗瓶内盛放有清洗液。
17.进一步的,还包括外清洗装置,所述外清洗装置位于进样针的下游;
18.进一步的,所述外清洗装置为清洗箱,所述清洗箱的顶端具有开口,清洗箱内盛放清洗液。
19.进一步的,所述清洗箱内设置有清洗槽和排废槽,所述清洗槽和排废槽的顶部相连通,所述清洗槽位于开口的下方、且清洗槽内盛放清洗液。
20.进一步的,所述排废槽的底端设置有废液咀,所述废液咀位于清洗箱的出口端。
21.优选的,所述样品泵和清洗泵均选用注射泵。
2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注射泵进样清洗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1、采用样品泵、清洗泵和两位三通阀的串联式流路结构,不需要在清洗瓶中注入气体,克服了气压方式中清洗液中溶解的气体在进样管中释放扩散,影响进样准确性的问题;
24.2、本装置结构对进样管路内壁实现了单方向清洗,同时采用外清洗装对进样针外壁进行了清洗,提高了对进样管路的清洗效果;
25.3、清洗槽中用于清洗进样针外壁的清洗液保持动态更新,最大限度降低了交叉污染;
26.4、采用注射泵汲取清洗液,实现了清洗液定量和清洗的一致性;实现了清洗液的准确定量;
27.6、摒弃了昂贵的单向阀,结构简单,具有高可靠性。
附图说明
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注射泵进样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
31.1、样品泵;2、三通;3、进样针;4、清洗泵;5、清洗瓶;6、二位三通阀;7、进液管;8、清洗箱;9、开口;10、清洗槽;11、排废槽;12、废液咀。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33.参见图1所示;
3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双注射泵进样清洗装置,该装置包括:
35.样品泵1,所述样品泵1通过管路与三通2的第一端连通;
36.进样针3,所述进样针3通过管路与三通2的第二端连通;
37.内清洗装置,所述内清洗装置通过管路与三通2的第三端连通;
38.所述内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泵4和清洗瓶5,所述清洗泵4通过管路与二位三通阀6的常通端连通,所述二位三通阀6的一个选通端通过管路与三通2的第三端连通,另一个选通端与进液管7的出液端连通,所述进液管7的进液端伸入清洗瓶5内、且进液端靠近清洗瓶5底部设置,所述清洗瓶5内盛放有清洗液。
39.清洗时,清洗泵4汲取清洗液,两位三通阀6上与进液管7连通的选通端与常通端接通,清洗泵4工作,运动固定步数,从清洗瓶5中汲取定量的清洗液进入清洗泵4,随后两位三通阀6切换位置,与三通2连通的选通端与常通端接通,清洗泵4工作,推动清洗液流经两位三通阀6和三通2,并从进样针3中喷出,从而实现对整个进样管路内壁的清洗;
40.该装置还包括外清洗装置,所述外清洗装置位于进样针3的下游;所述外清洗装置为清洗箱8,所述清洗箱8的顶端具有开口9,清洗箱8的底端通过废液咀12与废液槽连通。所述清洗箱8内设置有清洗槽10和排废槽11,所述清洗槽10和排废槽11的顶部相连通,所述清洗槽10位于开口9的下方、且清洗槽10内盛放清洗液。所述排废槽11的出口端位于废液咀12内。所述样品泵1和清洗泵4均选用注射泵。
41.从进样针中3排出的清洗液进入到清洗槽10,清洗槽10具有固定的容积,充满固定量的清洗液后,多余的清洗液溢流进入排液槽11,从废液口(出口端)排出,清洗槽10中保留的清洗液用于清洗进样针3外壁,如此往返。
42.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43.1、在执行进样操作时,首先执行进样器的复位和清洗功能,确保整个管路中充满清洗液,避免管路中存有气泡而影响进样准确度,使两位三通阀6上与进液管7连通的选通端与常通端连通,而与三通连通的选通端处于密闭状态;
44.2、汲取样品前,样品泵1先汲取固定量的空气,以隔离所测量的样品和清洗液,防止样品扩散;
45.3、汲取完空气后,进样针3移动到指定的样品杯位置,样品泵1根据设定的进样量往下运动相应的距离,样品通过进样针3被汲取到进样针3至样品泵1之间的管路内。进样针3和样品泵1之间的管路设计确保足够容纳所汲取的固定量的空气和样品体积,以保证进入到样品泵1的只有清洗液;
46.4、样品汲取完成后,进样器自动将样品滴入石墨管中,然后回到清洗槽10;执行清洗操作,两位三通阀6仍保持在上与进液管7连通的选通端与常通端连通的状态,与三通连通的选通端处于密闭状态,清洗泵4往下运动固定的步数,汲取定量的清洗液进入清洗泵4,本装置对盛放清洗液的清洗瓶5没有特殊要求,也无需密封;
47.5、两位三通阀6转换至与三通2连通的选通端与常通端接通,清洗泵4往上运动,推动清洗液流经两位三通阀6和三通2,从进样针3中喷出,从而实现对整个进样管路内壁的清洗;进样管路包括进样针3及进样针3和三通2连通的管路,由于样品并不会进入样品泵1,不需要对样品泵1清洗;
48.6、从进样针3中排出的清洗液进入到清洗槽10,清洗槽10具有固定的容积,充满固定量的清洗液后,多余的清洗液溢流进入排液槽11,从其出口端排出至废液槽;
49.7、清洗槽10中保留的清洗液用于清洗进样针3外壁,如此往返。
5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注射泵进样清洗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51.1、采用样品泵1、清洗泵4和两位三通阀6的串联式流路结构,不需要在清洗瓶中注入气体,克服了气压方式中清洗液中溶解的气体在进样管中释放扩散,影响进样准确性的问题;
52.2、本装置结构对进样管路内壁实现了单方向清洗,同时采用外清洗装对进样针外壁进行了清洗,提高了对进样管路的清洗效果;
53.3、清洗槽10中用于清洗进样针3外壁的清洗液保持动态更新,最大限度降低了交叉污染;
54.4、采用注射泵汲取清洗液,实现了清洗液定量和清洗的一致性;实现了清洗液的准确定量;
55.6、摒弃了昂贵的单向阀,结构简单,具有高可靠性。
56.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