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磁瓦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4  206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电机磁瓦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磁瓦是永磁体中的一种主要用在永磁电机上的瓦状磁铁,磁瓦一般固定于电机壳体内壁上。为了实现磁瓦与电机的安装固定,现在一般在磁瓦上涂抹一层胶粘剂,然后通过涂抹的胶粘剂实现磁瓦与电机壳体的固定安装。但是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存下如下问题:胶粘剂一般通过人工涂抹,涂抹的效率较低,且涂抹的胶粘剂厚度不均匀,导致固定效果不好;胶粘剂的固化时间需要两个小时以上,不利于后续电机的连续性加工生产,降低了电机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磁瓦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可实现磁瓦在电机壳体上的牢固固定,固定效果好,且能有效提高电机的生产效率。
4.其技术方案如下:
5.电机磁瓦固定装置,包括电机壳体及多个磁瓦,电机壳体上设有一圈固定位,多个磁瓦分别固定于该固定位内,相邻磁瓦的端部之间分别固定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分别与其相邻的磁瓦相抵接。
6.优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支撑件及弹性件,所述支撑件的底部与所述电机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至少包括第一支撑柱及第二支撑柱,所述弹性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柱与所述第二支撑柱之间,所述弹性件分别与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相连,所述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分别与其相邻的磁瓦相抵。
7.优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及弹性件,所述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底部分别与所述电机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分别与其相相邻的磁瓦相抵,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之间,所述弹性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相连。
8.优选地,所述弹性件包括第一弹性部及第二弹性部,所述第一弹性部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弹性部的底部相连,所述第一弹性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柱相连,所述第二弹性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柱相连。
9.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部与所述第二弹性部形成v型机构。
10.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部与所述第二弹性部的连接处与所述电机壳体固定连接。
11.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部、所述第二弹性部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对应位置分别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弹性部通过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第一支撑柱相连,所述第二弹性部通过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第二支撑柱相连。
12.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为连接凸出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为与连接凸出部相配合
的连接凹槽。
13.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上分别设有第三连接部,所述磁瓦上设有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分别通过第三连接部、第四连接部与磁瓦相抵。
14.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上分别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第一弹性部、所述第二弹性部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固定槽内。
15.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相邻磁瓦之间设置固定组件,通过固定组件与相邻的磁瓦相抵接从而实现多个磁瓦在固定位内的牢固固定。固定效果好,相对于现有的胶粘剂固定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电机的连续性生产,能有效提高电机的生产效率。
17.2、固定组件通过支撑件支撑磁瓦,然后再通过弹性件的张力撑迫磁瓦,令磁瓦在电机壳体上固定的更加牢固,在振动等情况下也不会脱落。
附图说明
18.图1是第一实施例的电机磁瓦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第二实施例的电机磁瓦固定装置的剖视图;
20.附图标记说明:
21.1、电机壳体;2、磁瓦;3、固定组件;30、第一支撑柱;31、第二支撑柱;32、弹性件;321、第一弹性部;322、第二弹性部;323、第一连接部;301、第二连接部;302、第三连接部;21、第四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中”、“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24.第一实施例:
2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电机磁瓦固定装置,包括电机壳体1及多个磁瓦2,电机壳体1上设有一圈固定位,多个磁瓦2分别固定于该固定位内。相邻磁瓦2的端部之间分
别固定有固定组件3,所述固定组件3分别与其相邻的磁瓦2相抵接,多个磁瓦2分别通过固定组件3固定于固定位内。
26.为了实现磁瓦2在电机壳体1上的固定,本实施例的固定组件3包括第一支撑柱30、第二支撑柱31及弹性件32。优选地,第一支撑柱30、第二支撑柱31采用塑料材料制成。第一支撑柱30、所述第二支撑柱31的底部分别与所述电机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30、所述第二支撑柱31分别与其相邻的磁瓦2相抵。所述弹性件32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柱30、所述第二支撑柱31之间,所述弹性件32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柱30、第二支撑柱31相连。
27.优选地,所述弹性件32包括第一弹性部321及第二弹性部322,所述第一弹性部321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弹性部322的底部相连,所述第一弹性部321与所述第一支撑柱30相连,所述第二弹性部322与所述第二支撑柱31相连。所述第一弹性部321与所述第二弹性部322形成v型机构。所述第一弹性部321与所述第二弹性部322的连接处与所述电机壳体1固定连接。
28.为了实现第一弹性件32与第一支撑柱30的连接、第二弹性件32与第二支撑柱31的连接,在第一弹性部321、所述第二弹性部322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接部323,所述第一支撑柱30、所述第二支撑柱31的对应位置分别设有第二连接部301,所述第一弹性部321通过第一连接部323、第二连接部301与第一支撑柱30相连,所述第二弹性部322通过第一连接部323、第二连接部301与第二支撑柱31相连。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323为连接凸出部,所述第二连接部301为与连接凸出部相配合的连接凹槽。
29.为了实现第一支撑柱30、第二支撑柱31与磁瓦2的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30、所述第二支撑柱31上分别设有第三连接部302,所述磁瓦2上设有第四连接部21,所述第一支撑柱30、所述第二支撑柱31分别通过第三连接部302、第四连接部21与磁瓦2相抵。优选地,第三连接部302为连接凹槽,第四连接部21为连接凸部。
30.本实施例通过在相邻磁瓦2之间设置固定组件3,通过固定组件3与相邻的磁瓦2相抵接从而实现多个磁瓦2在固定位内的牢固固定。固定效果好,相对于现有的胶粘剂固定连接方式,本实施例可实现电机的连续性生产,能有效提高电机的生产效率。固定组件3通过支撑件支撑磁瓦2,然后再通过弹性件32的张力撑迫磁瓦2,令磁瓦2在电机壳体1上固定的更加牢固,在高温90度、低温40度及振动等情况下也不会脱落。
31.第二实施例:
32.参照第一实施例对本实施进行说明。
33.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也公开一种电机磁瓦固定装置,包括电机壳体1及多个磁瓦2,电机壳体1上设有一圈固定位,多个磁瓦2分别固定于该固定位内。相邻磁瓦2的端部之间分别固定有固定组件3,所述固定组件3分别与其相邻的磁瓦2相抵接,多个磁瓦2分别通过固定组件3固定于固定位内。
34.为了实现磁瓦2在电机壳体1上的固定,本实施例的固定组件3包括支撑件及弹性件32,所述支撑件的底部与所述电机壳体1固定连接。优选地,本实施例的支撑件可采用塑料材料制成。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柱30及第二支撑柱31,弹性件32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柱30与所述第二支撑柱31之间。所述弹性件32分别与第一支撑柱30、第二支撑柱31相连,所述第一支撑柱30、所述第二支撑柱31分别与其相邻的磁瓦2相抵。
35.优选地,本实施例的弹性件32包括第一弹性部321及第二弹性部322,所述第一弹
性部321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弹性部322的底部相连,第一弹性部321与第二弹性部322形成v型结构。第一弹性部321与所述第一支撑柱30相连,所述第二弹性部322与所述第二支撑柱31相连。
36.为了实现第一弹性部321与第一支撑柱30的连接、第二弹性部322与第二支撑柱31的连接,在第一支撑柱30、所述第二支撑柱31上分别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第一弹性部321、所述第二弹性部322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柱30、所述第二支撑柱31的固定槽内。
3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利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组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