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合金生产技术领域,尤其与一种铁合金浇铸破碎系统相关。
背景技术:
2.工业上,合金的浇铸一直在高温环境下进行,都是采用传统的人工进行操作,但是这样工人的劳动强度高,且浇铸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特别是工业硅和硅铁的浇铸、冷却和破碎,目前在铁合金行业内浇铸合金所采用的锭模使用寿命短,合金锭冷却速度慢,合金的偏析不等,严重影响产品质量,产品经自然冷却后破碎,造成浪费,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相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铁合金浇铸破碎系统,实现了冶炼炉炼制的高温合金水自浇铸、冷却、破碎、转运、打包系列过程自动化,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质量,减少了安全事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
5.一种铁合金浇铸破碎系统,包括:多组模具、送料机构、破碎机、输送机构、风冷机、终端平台。
6.模具均间隔均匀地安装在轨道上;模具包括本体、侧模,本体固定在轨道上,侧模有两个,且分别设于本体两侧,且本体与侧模之间形成浇铸空间,侧模可滑动地固定在轨道上,侧模下方还设有底模,应用时,底模一端至少一部分位于本体的下方区域内,且底模与本体和侧模贴合,底模另一端可转动的穿设在一固定轴上;侧模侧面还设有张缩机构,用于拉动侧模在轨道上移动,侧模移动的距离不超出底模的另一端
7.进一步地,本体内设有通风管道,通风管道与外部的风管连接。
8.进一步地,送料机构设于一直线机构上,用于向模具中注入合金液体;送料机构包括浇铸包、下料口,浇铸包设于下料口上方,应用时,下料口下方对齐本体与侧模之间形成的浇铸空间,浇铸包与下料口均固定在同一个直线机构上。
9.进一步地,破碎机可移动地安装于一轨道上,且位于模具下方,用于破碎模具中的合金体;破碎机内部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破碎部,两个破碎部之间的间距可调节,破碎机上端设有喇叭状开口,喇叭状开口位于两个破碎部之间,用于接收模具中的合金体。
10.进一步地,输送机构一端设于破碎机下方,用于输送破碎完成的合金;输送机构另一端向上倾斜预定角度,输送机构另一端还设有卸料口,输送机构沿其输送方向还设有冷却系统。
11.进一步地,风冷机有多个,均设于输送机构的另一端向上倾斜预定角度的部分,用于冷却输送机构上的合金。
12.进一步地,终端平台位于输送机构的另一端,终端平台低于卸料口,用于对冷却完毕的合金做进一步处理。
13.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将浇铸机构安装在一个直线机构上,可以自动移动至模具上方并定位,提高生产效率;在模具中设置通风管道,可以实现对合金体的加速冷却;采用风冷的方式,可以避免水冷大量水蒸气的出现,从而避免发生爆炸;模具两侧设置张缩机构,实现对侧模的自动移动,同时底模可以转动,使合金体能够自动掉落至破碎机中;破碎机可以在轨道上移动,避免设置多台破碎设备而造成的浪费,同时也能提高生产效率;破碎机中的破碎部间距可调节,适应不同的产品需求;在输送机构上设置冷却系统,同时在输送机构末端增加风冷机,进一步增强冷却效果,加速合金体的冷却;终端平台可实现堆放、打包、运输等多项功能。
附图说明
14.本文描述的附图只是为了说明所选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可能的实施方案,更不是意图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7.如图1所示,本实例提供一种铁合金浇铸破碎系统,包括:模具1、送料机构2、破碎机3、风冷机4、输送机构5、终端平台6。
18.模具1有多组,均间隔均匀地安装在轨道上,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模具1包括本体11、侧模12,本体11固定在轨道上,侧模12有两个,且分别设于本体11两侧,且本体11与侧模12之间形成浇铸空间,侧模12可滑动地固定在轨道上;侧模12下方还设有底模13,应用时,底模13一端至少一部分位于本体11的下方区域内,且底模13与本体11和侧模12贴合,底模13另一端可转动的穿设在一固定轴上;本体11内设有通风管道14,通风管道14与外部的风管连接,可以加速合金体的冷却,同时避免水蒸气的出现,从而避免水蒸气可能引发的爆炸。
19.具体地,侧模12侧面还设有张缩机构,用于拉动侧模12在轨道上移动,侧模12移动的距离不超出底模13的另一端,方便模具1中的合金体自动进入破碎机3中。
20.具体地,送料机构2设于一直线机构上,用于向模具1中注入合金液体;送料机构2包括浇铸包21、下料口22,浇铸包21设于下料口22上方,应用时,下料口22下方对齐本体11与侧模12之间形成的浇铸空间,浇铸包21与下料口22均固定在同一个直线机构上。
21.具体地,破碎机3可移动地安装于一轨道上,且位于模具1下方,用于破碎模具1中的合金体;破碎机3内部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破碎部31,两个破碎部31之间的间距可调节,适应不同规格的需求,破碎机3上端设有喇叭状开口32,喇叭状开口32位于两个破碎部31之间,用于接收模具1中的合金体。
22.具体地,输送机构5一端设于破碎机3下方,用于输送破碎完成的合金;输送机构5另一端向上倾斜预定角度,输送机构5另一端还设有卸料口51,输送机构5沿其输送方向还设有冷却系统,可以加速合金体的冷却。
23.具体地,风冷机4有多个,均设于输送机构5另一端的向上倾斜预定角度的部分,用于冷却输送机构5上的合金。
24.具体地,终端平台6位于输送机构5的另一端,终端平台6低于卸料口51,用于对冷却完毕的合金做进一步处理。
25.具体的实施方式如下描述:
26.在生产合金体的时候,首先根据所需要合金体的规格调整破碎机3的两个破碎部31之间的距离,将底模13绕固定轴转动,使底模13与本体11和侧模12贴合并固定,然后将送料机构2移动到模具2的上方,并将下料口22下方对齐本体11与侧模12之间形成的浇铸空间,并向浇铸空间内注入合金液体,在浇铸的同时,向本体11的通风管道中吹入空气,加速合金液体的冷却,在其中一个模具1中的合金体冷却后,将破碎机3移动到其中一个模具1的下方,然后启动侧模12两侧的张缩机构,拉动侧模12向两侧移动,再次使底模13绕固定轴转动,使模具1中的合金体能够掉落并从喇叭状开口32进入到破碎机3中,然后启动破碎机,开始对合金体进行破碎处理,破碎完成的合金体从破碎机3下方掉出进落在输送机构5上,与此同时,启动输送机构5上的冷却系统和另一端的风冷机4,对输送机构5上的合金体进行冷却处理,冷却完成后的合金体被输送至卸料口51中,然后在终端平台6上实现对合金体的堆放、打包、运输等作业;
27.当其他模具1中的合金体冷却完毕后,将破碎机3移动到相应的位置,重复进行如之前所描述的操作即可。
28.本实例将浇铸机构安装在一个直线机构上,可以自动移动至模具上方并定位,提高生产效率;在模具中设置通风管道,可以实现对合金体的加速冷却,避免合金体在冷却过程中出现偏析不等的现象,提高产品质量;采用风冷的方式,可以避免水冷大量水蒸气的出现,从而避免发生爆炸;模具两侧与张缩机构相连接,实现对侧模的自动移动,同时底模可以转动,使合金体能够自动掉落至破碎机中;破碎机可以在轨道上移动,避免设置多台破碎设备而造成的浪费,同时也能提高生产效率;破碎机中的破碎部间距可调节,适应不同的产品需求;在输送机构上设置冷却系统,同时在输送机构末端增加风冷机,进一步增强冷却效果,加速合金体的冷却;终端平台可实现堆放、打包、运输等多项功能。
2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