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空调器制造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2.空调作为一种常见调节控制室内温湿度的设备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的夏季,用户通常会进行制冷和除湿。空调室内机在制冷过程中,通常伴随着除湿,潮湿的空气通过蒸发器之后温度降低,室内湿度处于过饱和状态,空气中的部分水气冷凝,冷凝水凝结在蒸发器上,达到制冷除湿的效果。
3.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4.现有空调室内机的蒸发器易产生冷凝水,凝结的冷凝水由于在空调室内机的内部,而无法被及时发现和处理,除湿效果无法保障,空调长时间在除湿模式下运行严重影响了空调室内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6.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机组,以缓解因空调长时间在除湿模式下运行而影响空调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7.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第一前面板和第二前面板,第一前面板和第二前面板对称设置在壳体前部的外表面,第一前面板和第二前面板为导热板。
8.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前面板和第二前面板内均贯穿有多条冷媒通道。
9.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前面板和第二前面板内设有热管。
10.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前面板和第二前面板的表面设有波纹。
11.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前面板和第二前面板包括纤维导热板。
12.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第一微通道蒸发器和第二微通道蒸发器。其中,第一微通道蒸发器和第二微通道蒸发器对称设置在壳体内背部的两侧。第一微通道蒸发器和第二微通道蒸发器均包括冷媒流通板组件、第一集液管和第二集液管。冷媒流通板组件包括第一冷媒流通板组和第二冷媒流通板组,第一冷媒流通板组和第二冷媒流通板组均包括多个冷媒扁管,冷媒扁管内贯穿多个相互平行的冷媒微通道。冷媒流通板组位于第一集液管和第二集液管之间,第一集液管和第二集液管均包括一个或多个隔流板,使微通道蒸发器内部形成蛇形流道,第一集液管包括进液腔和出液腔,进液腔和出液腔位于蛇形通道的两端。
13.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冷媒进液管和冷媒出液管,冷媒进液管与第一微通道蒸发器和第二微通道蒸发器的进液腔连通;冷媒出液管与第一微通道蒸发器和第二微通道蒸发器的出液腔相通。
14.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冷媒进液管与第一前面板和第二前面板的冷媒通道的一端连通;冷媒出液管与第一前面板和第二前面板的冷媒通道的另一端连通。
15.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控制第一前面板和第二前面板的冷媒通道内的冷媒流通量;或者被配置为控制第一前面板和第二前面板内的热管的发热量。
16.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机组包括上述的一个或多个空调室内机和分歧管,其中,分歧管同时连接一个或多个空调室内机。
17.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机组,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18.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第一前面板和第二前面板。其中,第一前面板和第二前面板对称设置在壳体前部的外表面,第一前面板和第二前面板为导热板。本技术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的两个前面板为导热板,第一前面板和第二前面板的表面凝结的冷凝水能够被及时发现处理,使除湿效果外显,也避免了因空调长时间在除湿模式下运行而影响空调的使用寿命。
19.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20.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21.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前面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前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26.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微通道蒸发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
28.1:壳体;2:第一前面板;3:第二前面板;4:热管;5:第一微通道蒸发器;6:第二微通道蒸发器;7:冷媒扁管;8:第一集液管;9:第二集液管;10:冷媒进液管;11:冷媒出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30.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31.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32.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33.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34.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35.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3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7.结合图1-6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机组。
38.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1、第一前面板2和第二前面板3。其中,第一前面板2和第二前面板3对称设置在壳体1前部的外表面,第一前面板2和第二前面板3为导热板。
39.空调室内机的壳体1前部外表面的两个前面板为导热板,导热板可采用纤维导热板,纤维导热板内部贯穿有多条冷媒通道或多根热管,使壳体1前部作为除湿散热功能件,更好的进行除湿和散热。相比于通过壳体1内部的蒸发器除湿,第一前面板2和第二前面板3的表面凝结的冷凝水能够被及时发现处理,不仅提高了除湿效率,并且能够在前面板上观察除湿进程,使除湿效果外显,缓解了因空调长时间在除湿模式下运行而影响空调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40.可选地,第一前面板2和第二前面板3内设有热管4。对于要求恒温恒湿的室内环境要求,传统的除湿模式是通过蒸发器的预冷、降温冷凝除湿、再加热的形式,使室内温度不会因除湿导致温度过低的情况。除湿过程中,需要进行两次加热,消耗能源,且除湿效果不易判断,除湿时间过长影响空调室内机的使用寿命。热管4包括预冷段和再热段,热量可以自动由预冷段传输到再热段。室内湿热的空气在靠近预冷段时,将空气中的水蒸气转化为冷凝水,通过竖直的第一前面板2和第二前面板3使冷凝水流下排出,在通过再热段提升温度,使室内空气干燥舒适。相比于蒸发器的冷媒流通除湿,使用热管的除湿量大大提升,且除湿效果在两个前面板上更易观察。
41.可选地,第一前面板2和第二前面板3内贯穿有多条冷媒通道。第一前面板2和第二前面板3的多条冷媒通道用于流通冷媒。在制冷工况下,两个前面板与蒸发器并联连接,两个前面板也可以进行除湿工作,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前面板上冷凝,使第一前面板2和第二前面板3除湿外显,且在制热工况下,能够更好地进行散热,起到了蒸发器的作用。
42.可选地,第一前面板2和第二前面板3内贯穿有多条冷媒通道,以及多根热管4。当空调室内机运行除湿模式时,第一前面板2和第二前面板3可作为蒸发器,将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到两个前面板上,使除湿效果外显。当空调室内机运行显热时,可以通过流通冷媒进行制热,或者通过对第一前面板2和第二前面板3的热管4通电,使热管4的热量热传导到两个前面板进行辐射散热。壳体1内蒸发器的散热方式为热对流散热,通过散热器内部的冷媒通道,使冷媒中质点发生相对移动而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现有的空调室内机通常是通过蒸发器和风机配合作用下,通过热传导和热对流实现散热。而两个前面板的散热方式为热辐射,通过对热管4通电使热管4本身温度提升而辐射电磁波。当多个空调室内机连入空调机组时,前面板采用热管4的形式,能够实现对目标空调室内机的热管4进行单独控制,更好的进行模块化管理,节能减排。并且相比于蒸发器,热管4能够控制辐射散热的散热强度和时长,缓解了因空调室内机长时间在除湿模式下运行缩短空调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43.可选地,第一前面板2和第二前面板3的表面设有波纹。第一前面板2和第二前面板3上的设置有多条竖向平行波纹,各竖向平行波纹的波峰位于同一平面,各波谷位于同一平面。其中,波峰为远离壳体1前部外表面的方向,波峰位于同一平面上,各波峰为尖角状;波谷为靠近壳体1前部外表面的一侧平面上,各波谷为圆弧状。通过设置波纹,可以提升两个前面板的散热能力。各个波峰的尖角设置,避免了因辐射温度过高,导热用户不慎触碰烫伤的情况。各个波谷的圆弧设置,增大了热辐射面积,提高了除湿效率。
44.可选地,第一前面板2和第二前面板3包括纤维导热板。纤维导热板一体挤出,纤维导热板在纤维方向上的导热系数较高,具有良好的导热和辐射散热能力。两个前面板上的冷凝水在纤维导热板的热传导和热管4的高温辐射的作用下,除湿效率高,便于观察,避免了空调室内机运行除湿模式时,无法准确判断除湿完成时长和除湿效果的情况。
45.可选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第一微通道蒸发器5和第二微通道蒸发器6。其中,第一微通道蒸发器5和第二微通道蒸发器6对称设置在壳体1内背部的两侧。第一微通道蒸发器5和第二微通道蒸发器6均包括冷媒流通板组件、第一集液管8和第二集液管9。冷媒流通板组件包括第一冷媒流通板组和第二冷媒流通板组,第一冷媒流通板组和第二冷媒流通板组均包括多个冷媒扁管7,冷媒扁管7内贯穿多个相互平行的冷媒微通道。冷媒流通板组位于第一集液管8和第二集液管9之间,第一集液管8和第二集液管9均包括一个或多个隔流板,使微通道蒸发器内部的冷媒流路为蛇形流道,第一集液管8包括进液腔和出液腔,进液腔和出液腔位于蛇形通道的两端。
46.第一微通道蒸发器5和第二微通道蒸发器6均包括双层冷媒流通板组,且每层冷媒流通板组包括多个冷媒扁管7,每个冷媒扁管7内贯穿多条冷媒微通道。两个微通道蒸发器通过冷媒微通道内流通的冷媒进行散热。通过多个隔流板,使微通道蒸发器内部流通的冷媒流路更长,提高了空调室内机的散热效率和除湿效率。
47.可选地,冷媒流路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冷媒流路、第二冷媒流路、第三冷媒流路和第四冷媒流路。其中,第一冷媒流路的冷媒经进液腔、第一冷媒流通板组,流到第二回流腔;第二冷媒流路的冷媒经第二回流腔、第一冷媒流通板组,流到第一回流腔;第三冷媒流路的冷媒经第一回流腔、第二冷媒流通板组,流到第三回流腔;第四冷媒流路的冷媒经第三回流腔、第二冷媒流通板组,流到出液腔。其中,第一冷媒流路和第四冷媒流路位于第一冷媒流通板组和第二冷媒流通板组的同一侧,第三冷媒流路和第四冷媒流路位于第一冷媒流通板
组和第二冷媒流通板组的另一同侧。通过在微通道蒸发器的多个冷媒扁管7内设置冷媒微通道,无需额外占用空间设置冷媒通道,使微通道蒸发器的结构更加紧凑。相比于传统蒸发器,高密度双层结构以及蛇形流路使微通道蒸发器在同等体积下,高效散热除湿。
48.可选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冷媒进液管10和冷媒出液管11,冷媒进液管10与第一微通道蒸发器5和第二微通道蒸发器6的进液腔连通;冷媒出液管11与第一微通道蒸发器5和第二微通道蒸发器6的出液腔相通。第一微通道蒸发器5和第二微通道蒸发器6共用同一冷媒进液管10和冷媒出液管11,能够提高两个微通道蒸发器的平衡性,在空调室内机满负荷运行过程中,冷媒在两个微通道蒸发器内的流通量分配更均匀,进而提高了空调室内机的换热效率。
49.可选地,冷媒进液管10与第一前面板2和第二前面板3的冷媒通道的一端连通;冷媒出液管11与第一前面板2和第二前面板3的冷媒通道的另一端连通。相比于依次串联连接的前面板,两个前面板并联连接,缩短了冷媒在两个前面板内的流通时长,提高了散热除湿效率。
50.作为一种示例,第一前面板2和第二前面板3内均包括多个冷媒通道。第一前面板2、第二前面板3、第一微通道蒸发器5和第二微通道蒸发器6共用同一冷媒进液管10和同一冷媒出液管11。在制热工况或者制冷工况下,第一前面板2和第二前面板3可作为蒸发器进行使用,大大提升了换热效率。在除湿模式下,由于第一前面板2和第二前面板3位于壳体1前部外表面上,所以除湿过程中能够实时观察到除湿效果,以便更准确地判定除湿结束时间。避免了因无法判定除湿是否结束,而导致除湿时长过长降低空调室内机使用寿命的问题。
51.作为另一种示例,第一前面板2和第二前面板3内贯穿多条热管4。第一前面板2和第二前面板3通过热辐射进行除湿工作。在制热工况下,第一微通道蒸发器5和第二微通道蒸发器6通过内部流通的冷媒进行热交换,同时,第一前面板2和第二前面板3可选择进行辅助换热,第一前面板2和第二前面板3通过热管4的热辐射提升换热效率。在制冷工况下,第一微通道蒸发器5和第二微通道蒸发器6内冷媒流动制冷,第一前面板2和第二前面板3处于断电状态。当需要进行除湿工作时,可以单独采用第一前面板2和第二前面板3进行通电热辐射,除湿效果更好,且更易观察。也可以采用第一微通道蒸发器5和第二微通道蒸发器6共同除湿,以提高除湿效率。相比于单独采用两个蒸发器进行除湿,通过增加两个能够进行热辐射的前面板,使除湿效果外显,除湿效率提升,缩短了除湿时长,缓解了因除湿时间过长而导致空调室内机使用寿命缩减的问题。
52.可选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控制第一前面板2和第二前面板3的冷媒通道内的冷媒流通量;或者被配置为控制第一前面板2和第二前面板3内的热管4的发热量。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控制第一微通道蒸发器5和第二微通道蒸发器6内的冷媒流通量。
53.作为一种实施例,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控制第一微通道蒸发器5、第二微通道蒸发器6、第一前面板2和第二前面板3内的冷媒流通量和流通时长。当空调室内机处理显热时,可通过空调室内机内部的温度传感器监测温度,根据用户的需求温度,控制两个微通道蒸发器和两个前面板内的冷媒流通量和时长。当空调室内机处理潜热时,用户可根据两个前面板观察是否除湿完成,进而控制冷媒的流通量和流通时长,从而避免了因无法判断壳体1内
部蒸发器上冷凝水状态,导致的除湿时间过长、能耗消耗大的问题。
54.作为另一种实施例,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控制第一微通道蒸发器5、第二微通道蒸发器6的冷媒流通量和流通时长;和被配置为控制第一前面板2和第二前面板3的通电时长和温度。
55.当空调室内机处理显热时,具有两种模式。模式一是只通过控制第一微通道蒸发器5和第二微通道蒸发器6的冷媒流通量和流通时长进行显热处理,通过热传导和热对流使用户舒适感更佳。模式二是控制第一微通道蒸发器5和第二微通道蒸发器6的冷媒流通量和流通时长,以及第一前面板2和第二前面板3的通电时长和温度。两个前面板通过热辐射进行散热,换热效率更高。
56.当空调室内机处理潜热时,也具有两种模式。模式三是只通过控制第一前面板2和第二前面板3的通电时长和温度进行辐射除湿,相比于单独使用微通道蒸发器进行除湿,两个前面板能够实时观察到除湿效果。模式四是控制第一微通道蒸发器5和第二微通道蒸发器6的冷媒流通量和流通时长,以及控制第一前面板2和第二前面板3的通电时长和温度,既能通过两个前面板观察除湿效果,又提升了除湿的效率。
57.可选地,空调机组包括上述的一个或多个空调室内机和分歧管,其中,分歧管同时连接一个或多个空调室内机。对于较大室内场地,采用含有多个空调室内机的空调机组,多个空调室内机通过分歧管连接。当两个前面板内为贯穿多条冷媒通道时,两个前面板具有蒸发器的功能,一前面板和第二前面板3的表面凝结的冷凝水能够被及时发现处理,使除湿效果外显,避免了因空调长时间在除湿模式下运行而影响空调的使用寿命。当两个前面板内设置为多条热管4时,可以控制目标空调室内机的前面板为通电状态,而其他空调室内机的前面板为断电状态,使多个空调室内机的除湿模块能够有针对性的处理。节能减排的同时,避免了非目标空调室内机因不必要的除湿工作而影响其使用寿命。
58.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