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的供电单元快速更换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和气候变暖,交通运输领域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能源模式,根据人们的使用需求,越来越多的电池供给的新能源车流通在市场,而根据电动汽车的种类不同,其电池的规格和使用也不一样,一般像游览电动汽车的电池都是需要很多供电单元(串联连接)提供动力支持的,现有的供电单元是放在一起塞入到电池箱内侧,充分影响电池之间的散热效果,其次是固定方式较为不便,如果电池出现问题,拆卸和安装都比较费事,为此,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动汽车的供电单元快速更换结构。
4.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的供电单元快速更换结构,包括箱体和多块电池,所述箱体内侧沿水平方向等距离开设有隔箱,多块所述电池分别活动安装在对应的隔箱内侧,多个隔箱内侧底部均设置有支撑组件,多个所述隔箱和箱体前后端面均沿水平方向等距离连通安装有引流通道,多个所述引流通道的外形均呈弯折状,多个所述隔箱的四面拐角处均竖直连接有缺口柱,多根所述缺口柱的外侧均套装有角柱,多根所述角柱的内侧中间位置均向外侧延伸出有橡胶固定座,多个所述橡胶固定座均与电池外侧拐角处相贴合,多个所述隔箱内侧上方位置均设置有封堵组件。
5.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均包括沿水平方向等距离安装在隔箱内侧底部的垫柱,多根所述垫柱均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电池的底部与多根垫柱顶部相接触。
6.优选的,所述封堵组件均包括分别安装在隔箱两侧内壁上的安装座,两组所述安装座内侧均开设有卡口,两组所述安装座两端内侧均对称开设有磁铁孔,四组所述磁铁孔内侧均活动设置有磁性组件。
7.优选的,所述磁性组件包括均包括活动穿插在磁铁孔内侧的限位铁杆,所述限位铁杆顶端共同安装有卡座,两个所述卡座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条,两个所述卡座活动卡装在对应卡口内。
8.优选的,所述箱体两端外壁对称安装有安装块,且四组所述安装块相互远离的一端外侧均设置有连接组件。
9.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均包括对应安装在安装块相互远离一端外侧的固定件,对应所述固定件的内侧均对称开设有连接孔。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箱体和隔箱可便于将单个电池进行分开安装,从而减少相同电池放在一块工作时热量聚集的问题,将单个电
池通过角柱和和缺口柱的连接,可便于对应稳定的卡装在隔箱的内侧,避免电池在隔箱内侧晃动,影响电池使用的问题,在结合隔箱上方的连接条、卡块、卡座、限位铁杆以及磁铁孔的限位,致使电池在隔箱内侧能够稳定的被卡装。
11.通过设置的多个引流通道可将隔箱和箱体内侧电池产生的热量进行充分引导,致使热量能够快速流失,从而提升电池的使用寿命,避免相簇安装在一起过热,散热效率较慢的问题。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单个隔箱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隔箱内部结构剖视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隔箱内部局部结构剖视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条、卡座、安装座之间拆分结构示意图;
17.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图。
18.图中:1、箱体;2、安装块;3、固定件;4、电池;5、连接条;6、隔箱;7、角柱;8、缺口柱;9、垫柱;10、限位铁杆;11、磁铁孔;12、卡口;13、卡座;14、引流通道;15、橡胶固定座;16、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20.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1.如图1-图6所示的一种电动汽车的供电单元快速更换结构,包括箱体1和多块电池4,箱体1内侧沿水平方向等距离开设有隔箱6,多块电池4分别活动安装在对应的隔箱6内侧,多个隔箱6内侧底部均设置有支撑组件,多个隔箱6和箱体1前后端面均沿水平方向等距离连通安装有引流通道14,多个引流通道14的外形均呈弯折状,多个隔箱6的四面拐角处均竖直连接有缺口柱8,多根缺口柱8的外侧均套装有角柱7,多根角柱7的内侧中间位置均向外侧延伸出有橡胶固定座15,多个橡胶固定座15均与电池4外侧拐角处相贴合,多个隔箱6内侧上方位置均设置有封堵组件。
22.此位置的电池4为锂电池供电单元,且通过设置的隔箱6可将对应的电池4进行分开卡装,其电池4在车体进行电性连接使用时,通过外部导线进行串联即可通电使用,通过设置的引流通道14可将隔箱6内侧中间处的热量进行引出,同时在弯折处的引流通道14的设置下,也可将外部的空气在车体移动过程中,引入到隔箱6的内侧,将隔箱6内的热量进行散出,确保电池4的使用,通过设置的缺口柱8可将角柱7安装在隔箱6内侧拐角处,橡胶固定座15与电池4拐角处在安装时,与橡胶固定座15内壁滑动贴合,在橡胶固定座15的加持下,可使得电池4较为稳定的安装在隔箱6内侧。
23.支撑组件均包括沿水平方向等距离安装在隔箱6内侧底部的垫柱9,多根垫柱9均
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电池4的底部与多根垫柱9顶部相接触,通过设置的多根垫柱9,可在电池4的底部进行支撑,避免直接与隔箱6内侧底部接触,产生晃动时影响电池4导线连接处连接的问题。
24.封堵组件均包括分别安装在隔箱6两侧内壁上的安装座16,两组安装座16内侧均开设有卡口12,两组安装座16两端内侧均对称开设有磁铁孔11,四组磁铁孔11内侧均活动设置有磁性组件,通过设置的卡口12对应的卡装磁性组件,磁铁孔11内侧底部可放置磁环或者其内壁卡装磁环在后期均可通过以上方式进行使用。
25.磁性组件包括均包括活动穿插在磁铁孔11内侧的限位铁杆10,限位铁杆10顶端共同安装有卡座13,两个卡座13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条5,两个卡座13活动卡装在对应卡口12内,连接条5两端与卡座13固定连接形成一个一体的结构,通过向上握持连接条5即可将卡座13等结构从安装座16处脱离,即可打开隔箱6顶部限位的连接结构,限位铁杆10穿插到磁铁孔11内侧,两者相互吸引,使得卡座13能够较为稳定的卡装在卡口12处,在隔箱6的内侧上方,封堵电池4。
26.箱体1两端外壁对称安装有安装块2,且四组安装块2相互远离的一端外侧均设置有连接组件。
27.连接组件均包括对应安装在安装块2相互远离一端外侧的固定件3,对应固定件3的内侧均对称开设有连接孔,通过设置的安装块2使得固定件3能够与箱体1进行连接,从而在安装时通过连接孔来插装固定栓将箱体1进行安装,固定到车体预留储电的位置处。
28.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对应的固定栓插装到固定件3内侧的连接孔处来将箱体1安装到车体上,然后将电池4依次放入到隔箱6内侧,电池4四面拐角与橡胶固定座15内壁相贴合,稳定的将电池4进行卡装,从而确保后期使用,电池4底部的多根垫柱9可避免电池4在隔箱6内侧过多的晃动,对电池4进行防护,随后从上方将连接条5和两端的卡座13安装至对应隔箱6内侧上方的卡口12处,由此相对应的限位铁杆10便会对应地穿插到磁铁孔11的内侧,随即使得连接条5能够安装在隔箱6内侧上方位置,致使能够在电池4的上方对其进行限位,确保电池4安装在箱体1内侧的安全性,其内部的电池4后期如有损坏更换起来也较为便利,对应的电池4在对应的隔箱6内侧进行布设,其热量不会充分聚集,在多个引流通道14的内侧能够将热量充分进行散出,充分提升了每块电池4的使用寿命。
29.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
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