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开关领域,具体涉及漏电保护装置的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家用电器的普及,人们与电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家用电器发生漏电导致人员触电伤亡的事件时有发生。漏电是指电路中的电流发生泄漏,或在零火线未连接时产生了电流,漏电一旦发生,轻则烧毁电器,重则使人触电,或引发火灾。
3.目前,市场上用于空调大多配的漏电保护装置大多只是简单的采用一个底座和上盖的设置,使用不是很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漏电保护装置的壳体结构,主要解决目前空调用的漏电保护装置大多只是简单的采用一个底座和上盖的设置,使用不是很安全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
6.漏电保护装置的壳体结构,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底座和上盖,所述底座上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有手柄和触头机构,还包括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的内盖,所述内盖覆盖所述安装腔,所述内盖和上盖上均设有用于手柄部分穿过的长槽。
7.所述上盖上设有卡扣,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卡扣相配合的卡槽。
8.所述卡槽设于所述底座底部端面。
9.所述底座周向设有挡壁,所述上盖上设有与所述挡壁相对设置的限位槽。
10.所述挡壁朝向所述限位槽所在一面为斜面,所述挡壁背对所述限位槽所在一面为垂直面。
11.所述内盖与所述底座之间设有用于导线伸出的第一通槽,所述上盖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槽连通的第二通槽。
12.所述底座上设有由弹性材制成的压线板,所述压线板与所述第二通槽相对设置。
13.所述安装腔内壁设有若干扣压槽,所述内盖上设有与所述扣压槽扣压配合的第一倒钩。
14.所述壳体底部设有模具孔,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底座相连接用于覆盖所述模具孔。
15.所述盖板上设有第二倒钩,所述第二倒钩穿过所述模具孔扣压于所述底座内壁。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漏电保护装置的壳体结构,包括内盖和上盖,在触头机构分合闸时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19.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24.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盖板的立体示意图。
25.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漏电保护装置的壳体结构,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底座1和上盖2,所述底座上设有安装腔3,所述安装腔内设有手柄31和触头机构30,还包括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的内盖4,所述内盖覆盖所述安装腔,所述内盖和上盖上均设有用于手柄部分穿过的长槽5。触头机构包括动触头和静触头,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在分闸时有可能会产生火花,通过上盖和内盖两层保护,使用更加安全。
27.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所示,所述上盖上设有卡扣21,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卡扣相配合的卡槽11。通过卡扣与卡槽连接实现快速的拆装,使用更加方便。
28.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所示,所述卡槽设于所述底座底部端面。
29.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所示,所述底座周向设有挡壁12,所述上盖上设有与所述挡壁相对设置的限位槽22。进一步增加安装的稳定性。
30.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所示,所述挡壁朝向所述限位槽所在一面为斜面,所述挡壁背对所述限位槽所在一面为垂直面。在装入的时候更加方便。
31.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所示,所述内盖与所述底座之间设有用于导线伸出的第一通槽61,所述上盖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槽连通的第二通槽62。用于导线引出,结构紧凑。
32.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所示,所述底座上设有由弹性材制成的压线板63,所述压线板与所述第二通槽相对设置。用于压紧导线,使壳体内的结构更加紧凑。
33.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所示,所述安装腔内壁设有若干扣压槽32,所述内盖上设有与所述扣压槽扣压配合的第一倒钩41。
34.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所示,所述壳体底部设有模具孔13,还包括盖板7,所述盖板与所述底座相连接用于覆盖所述模具孔。模具孔用于底座成型时使用,若不覆盖影响内部密封。
35.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所示,所述盖板上设有第二倒钩71,所述第二倒钩穿过所述模具孔扣压于所述底座内壁。该第二倒钩穿过模具孔扣压于底座的内壁。拆装方便。
36.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改进,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漏电保护装置的壳体结构,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底座(1)和上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安装腔(3),所述安装腔内设有手柄(31)和触头机构(30),还包括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的内盖(4),所述内盖覆盖所述安装腔,所述内盖和上盖上均设有用于手柄部分穿过的长槽(5)。2.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上设有卡扣(21),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卡扣相配合的卡槽(11)。3.根据权利要求2 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设于所述底座底部端面。4.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周向设有挡壁(12),所述上盖上设有与所述挡壁相对设置的限位槽(22)。5.根据权利要求4 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壁朝向所述限位槽所在一面为斜面,所述挡壁背对所述限位槽所在一面为垂直面。6.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与所述底座之间设有用于导线伸出的第一通槽(61),所述上盖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槽连通的第二通槽(62)。7.根据权利要求6 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由弹性材制成的压线板(63),所述压线板与所述第二通槽相对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内壁设有若干扣压槽(32),所述内盖上设有与所述扣压槽扣压配合的第一倒钩(41)。9.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部设有模具孔(13),还包括盖板(7),所述盖板与所述底座相连接用于覆盖所述模具孔。10.根据权利要求9 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设有第二倒钩(71),所述第二倒钩穿过所述模具孔扣压于所述底座内壁。
技术总结
漏电保护装置的壳体结构。主要解决目前空调用的漏电保护装置大多只是简单的采用一个底座和上盖的设置,使用不是很安全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安装腔(3),所述安装腔内设有手柄(31)和触头机构(30),还包括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的内盖(4),所述内盖覆盖所述安装腔,所述内盖和上盖上均设有所述手柄部分穿过的长槽(5)。本实用新型提供漏电保护装置的壳体结构,包括内盖和上盖,在触头机构分合闸时更加安全。合闸时更加安全。合闸时更加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沈玉文 戴安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创奇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2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