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泥水分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快速回收水中污泥的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2.由于水处理设备采用聚合硫酸铁、聚苯烯酰胺阴阳离子的絮凝剂,可对水中溶解、悬浮的污泥进行聚集、凝固,使泥水快速进行分离聚合,因此为保护环境,减少泥水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常需通过水处理设备对含污废水进行处理。
3.但现有的水处理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一般不可适应难处理期及微污染水质,絮凝效果有限,水体中的胶体繁花易被外力作用打破,沉降的效果有限,以及难以确保沉淀的污泥排出,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快速回收水中污泥的水处理设备,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回收水中污泥的水处理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水处理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一般不可适应难处理期及微污染水质,絮凝效果有限,水体中的胶体繁花易被外力作用打破,沉降的效果有限,以及难以确保沉淀的污泥排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回收水中污泥的水处理设备,包括:
6.箱体,所述箱体的左端内侧从左往右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且第一隔板呈“w”字型结构;
7.第一网格板,所述第一网格板固定在箱体和第一隔板的上端内侧,且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下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网格板;
8.盛剂箱,所述盛剂箱设置在箱体的左下端前侧,且盛剂箱的前侧安装有与之构成连通结构的抽料泵;
9.配水布水板,所述配水布水板安装在第三隔板的下端中部内侧,且配水布水板的右上方依次设置有整流板和斜管;
10.排泥仓,所述排泥仓位于整流板的下方,且排泥仓的下侧安装有电阀门,并且排泥仓的右侧设置有与之贴合连接的箱盖。
11.优选的,所述抽料泵上连接连接管的上端螺纹连接在箱体的前端内侧,且盛剂箱与箱体构成连通结构;
12.其中,所述箱体的后上端内侧和后下端内侧均镶嵌连接有透明板,且箱体的右后端内侧安装有控制器。
13.优选的,所述整流板和斜管固定安装在第三隔板和箱体的右端内侧,且斜管在整流板上等间距设置多多组,并且排泥仓与箱体和第三隔板为焊接一体化结构。
14.优选的,所述箱盖与箱体为转动连接,且箱盖的左侧粘贴固定有与箱体和排泥仓紧密贴合连接的密封垫,并且箱盖的前后两端右侧均贴合设置有与箱体阻尼转动连接的限位块。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快速回收水中污泥的水处理设备,可适应难处理期及微污染水质,絮凝效果良好且稳定,便于使水体中的胶体繁花不被外力作用打破,便于使絮凝的胶体在狭小的距离接触过程中进行沉降,使沉降的效果好,以及便于确保沉淀的污泥排出;
16.1.设置有箱体、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一网格板,由于箱体和第一隔板的左上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网格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右下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网格板,而盛剂箱通过抽料泵和连接管与箱体为连通连接,因此便于改变水流速度使水流产生高频谱涡旋,为絮凝剂与水体中的颗粒充分接触提供微水动力学条件,从而使之产生密实的矾花,从而便于使之可得到理想的反应效果和反应时间短,且该设备对原水水量和水质变化的适应性较强,可适应难处理期及微污染水质,絮凝效果良好且稳定;
17.2.设置有第三隔板、配水布水板、整流板和斜管,由于第三隔板的下端内侧安装有配水布水板,配水布水板的右上方依次设置有安装在第三隔板和箱体右端内侧的整流板和斜管,因此便于使水流均匀的通入第三隔板和箱体右端内侧,以此确保水体中的胶体繁花不被外力作用打破,以及通过采用平流沉淀与斜管沉淀相结合的方式,便于使絮凝的胶体在狭小的距离接触过程中进行沉降,从而使沉降的效果好;
18.3.设置有排泥仓、箱盖、密封垫和限位块,由于箱体和第三隔板的右下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排泥仓,排泥仓的右侧设置有与箱体转动连接的箱盖,而箱盖的左侧粘贴固定有与箱体和排泥仓紧密贴合连接的密封垫,密封垫的右侧贴合设置有与箱体阻尼转动的限位块,以及箱体的后端内侧镶嵌连接有透明板,因此便于确保排泥仓内沉淀的污泥排出。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限位块与箱体连接右侧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箱体;2、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4、第三隔板;5、第一网格板;6、第二网格板;7、盛剂箱;8、抽料泵;9、连接管;10、配水布水板;11、整流板;12、斜管;13、排泥仓;14、电阀门;15、箱盖;16、密封垫;17、限位块;18、透明板;19、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快速回收水中污泥的水处理设备,包括箱体1、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第三隔板4、第一网格板5、第二网格板6、盛剂箱7、抽
料泵8、连接管9、配水布水板10、整流板11、斜管12、排泥仓13、电阀门14、箱盖15、密封垫16、限位块17、透明板18和控制器19;
26.在使用该快速回收水中污泥的水处理设备时,如图1、图2和图3,首先可通过箱体1左上端设置的进水口向箱体1内通入待处理的水,并可通过箱体1右后端内侧安装的控制器19控制盛剂箱7前安装的抽料泵8进行作业,便于使得抽料泵8上连接的连接管9将盛剂箱7内的絮凝剂通入箱体1内,通入该设备的水会经箱体1和第一隔板2左上端内侧固定连接的第一网格板5,再通过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右下端内侧固定连接的第二网格板6,流至第二隔板3和第三隔板4的内侧,在此流动过程中,便于使得水通过网格的孔隙时水流收缩,通过网孔后水流扩大,达到改变水流速度使水流产生高频谱涡旋,为絮凝剂与水体中的颗粒充分接触提供微水动力学条件的目的,从而便于使之反应产生密实的矾花,从而可得到理想的反应效果和反应时间短,且便于使该设备对原水水量和水质变化的适应性较强,可适应难处理期及微污染水质,絮凝效果良好且稳定;
27.如图2,反应后的水可通过第三隔板4下端内侧安装的配水布水板10,水流均匀的进入第三隔板4和箱体1的右端内侧,再通过第三隔板4和箱体1右端内侧安装的整流板11和斜管12进行沉淀,最后由箱体1右上端设置的排水口排出,在此过程中,通过配水布水板10的设置,达到确保水体中的胶体繁花不被外力作用打破的目的,以及通过采用整流板11和斜管12相结合的沉淀,便于使絮凝的胶体在狭小的距离接触过程中进行沉降,并使得沉淀落至整流板11下侧与箱体1和第一隔板2焊接固定的排泥仓13内;
28.如图2和图4,水处理完毕后,可通过控制器19控制排泥仓13下安装的电阀门14开合,使得排泥仓13内沉淀的污泥排出,以及当通过排泥仓13后侧与箱体1镶嵌固定连接的透明板18观察到排泥仓13上残留粘接有污泥时,可将箱体1右侧与之阻尼连接的限位块17进行转动,断开其对箱体1内转动连接箱盖15的贴合限位,再可转动箱盖15,断开箱盖15上粘贴固定密封垫16与箱体1和排泥仓13的紧密贴合连接,便于对排泥仓13进行清理,从而便于确保排泥仓13内沉淀的污泥排出该设备,以上所含电气元件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述。
29.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30.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