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医用打印机墨盒。
背景技术:
2.墨盒作为盛装打印墨水的容器被广泛地应用在打印机领域,每当墨盒的墨水用完时,通常采用的是更换墨盒的方式来为打印机补充墨水,这使得墨盒变成了一次性消耗品,其材料的成本受到了严重制约。
3.目前市面上的墨盒因其材料的价格限制,结构强度有限,当墨盒需要较大的容积又需要保证强度的话,需要增加材料厚度,导致成本增加。所以目前的墨盒容积都较小,需要频繁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医用打印机墨盒,能够在保证墨盒结构强度和经济性原则下,增加墨盒的容积,提升墨盒容纳墨水的量,大幅降低墨盒更换的频率。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医用打印机墨盒,包括墨盒本体;墨仓,设置在所述墨盒本体中,用于容置墨水;气压平衡仓,设置在所述墨盒本体中,所述气压平衡仓与所述墨仓连通,所述气压平衡仓与所述墨盒本体外部连通;以及出墨装置,设置在所述墨盒本体上且与所述墨仓连通。
6.有益效果:一种医用打印机墨盒包括墨盒本体、墨仓、气压平衡仓以及出墨装置。墨仓用于容置墨水,墨仓中设有若干加强筋和加强件,用于增加墨仓的结构强度,可以增加墨盒容积,避免了单纯增加墨盒壳体厚度带来的成本提升。气压平衡仓可以平衡墨仓内部的气压,避免因墨水消耗导致墨仓负压,使得墨水流出顺畅。出墨装置能够保证墨盒在运输过程中不漏墨。
7.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医用打印机墨盒,所述墨仓内设有若干加强筋,若干所述加强筋相互交错形成若干墨室,若干所述墨室之间相互连通,所述墨室用于容置墨水。
8.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医用打印机墨盒,所述墨室内设有若干补强件,所述补强件用于加强所述墨室的结构强度。
9.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医用打印机墨盒,所述气压平衡仓包括:主气仓,设置在所述墨盒本体中,所述主气仓与所述墨仓连通;进气通道,设置在所述墨盒本体中且与所述主气仓连通;以及进气口,设置在所述墨盒本体中且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
10.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医用打印机墨盒,所述气压平衡仓还包括缓冲通道,所述缓冲通道设置在所述墨盒本体上,所述缓冲通道一端与所述墨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主气仓连通。
11.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医用打印机墨盒,所述出墨装置包括:出墨通道,开设在所述墨盒本体上,所述出墨通道一端连接所述墨仓,另一端连接所述墨盒本体外部,所述
出墨通道设有输入孔以及输出孔,所述输入孔内侧设有抵顶环;防漏块,滑动设置在所述出墨通道内,所述防漏块可抵顶在所述输出孔上,所述防漏块可防止墨水渗漏;以及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出墨通道中,所述弹性件一端抵顶在所述抵顶环上,另一端抵顶在所述防漏块上,所述弹性件可推动所述防漏块,使所述防漏块抵顶在所述输出孔上。
12.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医用打印机墨盒,还包括检测孔,所述检测孔开设在所述墨盒本体上,探针可从所述检测孔插入所述墨仓中,从而检测所述墨仓内是否有墨水。
附图说明
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内部构造);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气压平衡仓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出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1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21.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2.参照图1和图2,一种医用打印机墨盒包括:墨盒本体10、墨仓20、气压平衡仓30以及出墨装置40。墨仓20设置在墨盒本体10中,用于容置墨水。气压平衡仓30设置在墨盒本体10中。气压平衡仓30与墨仓20连通。气压平衡仓 30与墨盒本体10外部连通。出墨装置40设置在墨盒本体10上且与墨仓20连通。
23.参照图2和图3,墨仓20内设有若干加强筋21。若干加强筋21相互交错形成若干墨室22。若干墨室22之间相互连通,墨室22用于容置墨水。
24.可以理解的是,墨仓20内的若干加强筋21,能够增加墨盒在单位体积内的结构强度。当然,值得说明的是,加强筋21可以在压铸时进行制作,与墨盒壳体一体成型。也可以不改变模具,在墨盒壳体生产后进行粘贴加强筋21也可达到相同的目的。同时该方式还节约
了开模成本。
25.参照图2和图3,墨室22内设有若干补强件221。补强件221用于加强墨室 22的结构强度。
26.可以理解的是,补强件221再次对墨仓20的结构强度进行了加强,保障了墨盒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因挤压和颠簸产生变形。
27.参照图3,气压平衡仓30包括:主气仓31、进气通道32以及进气口33。主气仓31设置在墨盒本体10中。主气仓31与墨仓20连通。进气通道32设置在墨盒本体10中且与主气仓31连通。进气口33设置在墨盒本体10中且与进气通道32连通。
28.进一步地,参照图3,气压平衡仓30还包括缓冲通道34。缓冲通道34设置在墨盒本体10上。缓冲通道34一端与墨仓20连通,另一端与主气仓31连通。
29.当然,值得说明的是,主气仓31被加强筋21分割为左半仓和右半仓,左半仓和右半仓连通。同时,左半仓通过缓冲通道34连接墨仓20内部,右半仓通过缓冲通道34连接进气通道32。
30.可以理解的是,当墨仓20内的墨水减少,空气自进气口33进入进气通道 32后通过缓冲通道34进入主气仓31,在通过缓冲通道34进入墨仓。其中,缓冲通道34曲折的通路能够有效地防止墨水反向流入主气仓31,造成漏墨。
31.参照图4,出墨装置40包括:出墨通道41、防漏块42以及弹性件43。出墨通道41开设在墨盒本体10上。出墨通道41一端连接墨仓20,另一端连接墨盒本体10外部。出墨通道41设有输入孔411以及输出孔412。输入孔411内侧设有抵顶环413。防漏块42滑动设置在出墨通道41内。防漏块42可抵顶在输出孔412上。防漏块42可防止墨水渗漏。弹性件43设置在出墨通道41中。弹性件43一端抵顶在抵顶环413上,另一端抵顶在防漏块42上。弹性件43可推动防漏块42,使防漏块42抵顶在输出孔412上。
32.当然,值得说明的是,墨盒在未插入打印机时,防漏块42在弹性件43的作用下始终抵顶在输出孔412上,从而将输出孔412堵死,防止漏墨。当墨盒安装在打印机上时,通过打印机内的顶针将防漏块42顶开即可连通墨仓20。
33.参照图3,一种医用打印机墨盒还包括检测孔50。检测孔50开设在墨盒本体10上。探针可从检测孔50插入墨仓20中,从而检测墨仓20内是否有墨水。
34.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检测孔50为两个,两根探针可分别从两个检测孔50插入墨仓20中。当两根探针在墨水导电的情况下,即为有墨水,若两探针之间的回路断口,则墨盒内墨水用完。
35.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