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护栏安装用连接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行车油压前叉的阻尼调节组件。
背景技术:
2.常见自行车的前叉包括竖管、铝肩、内管和外管,所述竖管插接于所述铝肩上,所述外管与铝肩固定连接,所述内管可伸缩地设于所述外管中,再于所述内管中设置油压式的缓冲阻尼调节机构,用于承载前轮所传递来的冲击力以获得舒适的骑行感受。
3.现有的缓冲阻尼调节机构主要由液压缸机构组成,液压缸起到阻尼和缓冲双重作用,由于内管和外管摩擦较为频繁,因此为了使内管和外管滑动更加顺畅,一般会涂抹润滑油,但是自行车长时间停滞,润滑油会聚集外管底部,从而不仅无法对内管和外管起到润滑作用,同时会影响液压缸功能的发挥,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行车油压前叉的阻尼调节组件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油压前叉的阻尼调节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行车油压前叉的阻尼调节组件,包括外管,外管内设置具有循环功能的液压机构;
6.液压机构包括油缸,油缸内腔滑动连接活塞,活塞上等角度内置四组通孔,活塞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承压杆,承压杆一端螺接内管,活塞另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承接杆,承接杆上套设密封套,承接杆一端正下方设置压油机构。
7.优选的,压油机构包括压板,压板上等角度内置四组孔一,孔一内设置导柱,导柱一端固定连接封堵板,压板一侧设置弹簧。
8.优选的,外管滑动连接内管,外管内设置螺旋槽,螺旋槽端部连接输油管,输油管一端连接外管底部设置的孔二。
9.优选的,密封套固定连接油缸底部设置的孔三,密封套滑动连接承接杆。
10.优选的,压板滑动连接外管内腔,压板的外圈套设橡胶套。
11.优选的,导柱上设置直立轴承,直立轴承嵌入孔一内设置的支杆上,封堵板插接孔一。
12.优选的,弹簧一端位于外管底部设置的卡槽内,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压板。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内管将沿着外管内腔移动,同时内管通过承压杆推动活塞,活塞将快速沿着油缸内腔移动,此时液压油将迅速通过活塞上的通孔,通过液压油与通孔形成的摩擦力,抵消了承压杆对活塞的冲击力,同时减缓活塞冲击到油缸底部,因此通过油缸、活塞、承压杆、通孔的设定,对自行车的骑行起到阻尼与缓冲放入作用;
15.2.通过压油机构的设定,使润滑油在外管与输油管之间循环流动,避免外管与内管之间缺油,导致外管与内管磨损,从而提高了外管与内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压油机构局部示意图。
19.图中:1、外管;2、螺旋槽;3、内管;4、液压机构;5、输油管;401、油缸;402、活塞;403、通孔;404、承压杆;405、承接杆;406、密封套;407、压油机构;4071、压板;4072、孔一;4073、导柱;4074、封堵板;407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行车油压前叉的阻尼调节组件,包括外管1,外管1内设置具有循环功能的液压机构4,液压机构4包括油缸401,油缸401内腔滑动连接活塞402,活塞402上等角度内置四组通孔403,活塞402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承压杆404,承压杆404一端螺接内管3,活塞402另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承接杆405,承接杆405上套设密封套406,承接杆405一端正下方设置压油机构407,外管1滑动连接内管3,外管1内设置螺旋槽2,螺旋槽2端部连接输油管5,输油管5一端连接外管1底部设置的孔二,其中油缸401内腔盛放液压油,油缸401通过螺栓固定在外管1内,自行车骑行过程中,承载前轮受到冲击力,内管3将沿着外管1内腔移动,同时内管3通过承压杆404推动活塞402,活塞402将快速沿着油缸401内腔移动,此时液压油将迅速通过活塞402上的通孔403,通过液压油与通孔403形成的摩擦力,抵消了承压杆404对活塞402的冲击力,同时减缓活塞402冲击到油缸401底部,因此通过油缸401、活塞402、承压杆404、通孔403的设定,对自行车的骑行起到阻尼与缓冲放入作用;
22.压油机构407包括压板4071,压板4071上等角度内置四组孔一4072,孔一4072内设置导柱4073,导柱4073一端固定连接封堵板4074,压板4071一侧设置弹簧4075,密封套406固定连接油缸401底部设置的孔三,密封套406滑动连接承接杆405,压板4071滑动连接外管1内腔,压板4071的外圈套设橡胶套,导柱4073上设置直立轴承,直立轴承嵌入孔一4072内设置的支杆上,封堵板4074插接孔一4072,弹簧4075一端位于外管1底部设置的卡槽内,弹簧4075另一端固定连接压板4071,其中压板4071的外圈套设的橡胶套紧贴外管1内腔壁,橡胶套粘附在压板4071的外圈上,自行车长时间停滞,使润滑油聚集到外管1底部,当自行车骑行受到不断的冲击力,活塞402将推动承接杆405,承接杆405将不断的挤压压板4071,压板4071沿着外管1内腔移动,同时封堵板4074受到油压的影响,使封堵板4074在导柱4073直立轴承的配合作用下直线向上移动,并且压板4071压缩弹簧4075,使孔一4072被封堵板4074堵住,同时压板4071将挤压润滑油进入输油管5,由于压板4071受到不断的挤压,使润
滑油不断地通过输油管5流入到螺旋槽2内,润滑油顺着螺旋槽2流动,从而起到对内管3的润滑,并且多余的润滑油再次流到外管1底部,因此通过压油机构407的设定,使润滑油在外管1与输油管5之间循环流动,避免外管1与内管3之间缺油,导致外管1与内管3磨损,从而提高了外管1与内管3的使用寿命。
23.工作原理:使用过程中,自行车骑行过程中,承载前轮受到冲击力,内管3将沿着外管1内腔移动,同时内管3通过承压杆404推动活塞402,活塞402将快速沿着油缸401内腔移动,此时液压油将迅速通过活塞402上的通孔403,通过液压油与通孔403形成的摩擦力,抵消了承压杆404对活塞402的冲击力,活塞402将推动承接杆405,承接杆405将不断的挤压压板4071,压板4071沿着外管1内腔移动,同时封堵板4074受到油压的影响,使封堵板4074在导柱4073直立轴承的配合作用下直线向上移动,并且压板4071压缩弹簧4075,使孔一4072被封堵板4074堵住,同时压板4071将挤压润滑油进入输油管5。
2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