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进行力矩调节的岩土工程地基勘察用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3  202



1.本实用新型属于地基勘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以进行力矩调节的岩土工程地基勘察用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2.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地基可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地基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地基岩土的成因类型、结构特征、水文地质调节和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分布情况等,在建筑施工前需要使用取样装置对天然形成的基础地基进行土壤取样,但是现有的取样装置还存在一定缺陷。
3.但是现有的岩土工程地基勘察用取样装置还存在着样品在收取时容易散落到外侧、底板与地面贴合度较低和取出样品时比较费力的问题。
4.因此,发明一种可以进行力矩调节的岩土工程地基勘察用取样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进行力矩调节的岩土工程地基勘察用取样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岩土工程地基勘察用取样装置样品在收取时容易散落到外侧、底板与地面贴合度较低和取出样品时比较费力的问题。一种可以进行力矩调节的岩土工程地基勘察用取样装置,包括收纳管,底板,端部拆卸架结构,升降螺旋杆,连接柱,锥形破碎头,绞龙叶片,岩石取样架结构,延伸脚踏架结构,支撑杆,安装螺纹孔,锥形螺纹柱,限位环,旋转螺纹柱和螺纹套管,所述的底板焊接在收纳管的外侧下部;所述的端部拆卸架结构安装在收纳管的上部;所述的升降螺旋杆设置在端部拆卸架结构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柱焊接在升降螺旋杆的下部;所述的锥形破碎头焊接在连接柱的下部;所述的绞龙叶片分别焊接在连接柱的上下两部以及锥形破碎头的外侧;所述的岩石取样架结构分别安装在连接柱的前后两端;所述的延伸脚踏架结构分别设置在底板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支撑杆分别焊接在收纳管和底板的夹角处;所述的安装螺纹孔开设在底板的内侧四周位置;所述的锥形螺纹柱螺纹连接在安装螺纹孔的内侧下部;所述的限位环焊接在锥形螺纹柱的外侧上部;所述的旋转螺纹柱分别螺纹连接在升降螺旋杆的左右两侧;所述的螺纹套管螺纹连接在旋转螺纹柱远离升降螺旋杆的一侧;所述的岩石取样架结构包括取样管,岩石存储腔,锥形头,锥形进料口,挡板和弹簧片,所述的岩石存储腔设置在取样管的内侧;所述的锥形头焊接在取样管的左侧;所述的锥形进料口开设在锥形头的内侧,并且内侧与岩石存储腔连通;所述的挡板分别设置在岩石存储腔内部左侧的上下两部,并且与取样管的内侧轴接;所述的弹簧片一侧与取样管的内部左侧螺钉连接,另一侧与挡板的右侧螺钉连接。
6.优选的,所述的延伸脚踏架结构包括踏板,凹槽,锥形防护块,连接杆,旋转架和定位销,所述的凹槽开设在踏板的内侧上部;所述的锥形防护块焊接在踏板的下部;所述的连接杆焊接在踏板的右侧;所述的旋转架安装在连接杆的右侧;所述的定位销插接在旋转架
的内侧。
7.优选的,所述的端部拆卸架结构包括端盖,边缘定位环,固定螺纹孔,把手,耳板,l型连接板和安装螺栓,所述的边缘定位环焊接在端盖的下部;所述的固定螺纹孔开设在端盖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把手分别焊接在端盖的左右两侧;所述的耳板焊接在端盖的上部;所述的l型连接板的下部前端轴接在耳板的内侧;所述的安装螺栓螺纹连接在l型连接板的后端上部。
8.优选的,所述的取样管的左侧向左下部倾斜设置,所述的取样管分别螺栓连接在连接柱的前后两端,所述的挡板的左侧与锥形头的右侧贴合。
9.优选的,所述的旋转架设置有多个,分别两个为一组焊接在底板的外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左侧的旋转架与连接杆焊接,右侧的连接杆与底板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的左侧的连接杆与右侧的旋转架相互交叉设置,所述的定位销分别插接在左右两侧的连接杆中。
11.优选的,所述的耳板设置有多个,分别两个为一组连接在端盖的上部四周位置,所述的耳板分别设置在l型连接板下部前端的左右两侧。
12.优选的,所述的升降螺旋杆螺纹连接在固定螺纹孔的内侧,所述的端盖放置在收纳管的上部,所述的边缘定位环插接在收纳管的内侧上部,所述的收纳管的外侧上部四周位置开设有螺旋孔。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挡板和弹簧片的设置,有利于使岩石样本只能单向进入岩石存储腔的内侧,配合绞龙叶片,使连接柱向下移动时样本进入岩石存储腔的内侧,连接柱向上移动时,防止样本从岩石存储腔的内侧漏出。
15.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锥形头和锥形进料口的设置,有利于配合连接柱和绞龙叶片旋转,对岩石进行破碎,防止岩石样本的体积较大,卡在取样管的内侧,影响取样管的正常取样工作。
16.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踏板、凹槽和锥形防护块的设置,有利于通过工作人员的重量对底板进行固定,锥形防护块增加踏板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底板稳定的贴合在地面上,防止该装置使用时,底板与地面之间出现旋转。
17.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连接杆、旋转架和定位销的设置,有利于在该装置闲置时将踏板旋转至收纳管的左右两侧,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延伸脚踏架结构进行收缩,同时还方便工作人员将延伸脚踏架结构拆下。
18.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耳板、l型连接板和安装螺栓的设置,有利于方便工作人员对端盖进行快速拆卸,从而将取样管从收纳管的内侧取出,缩短对取样管取出时的时间,同时方便对该装置进行维护或维修。
19.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端盖、边缘定位环和把手的设置,有利于将端盖和边缘定位环拆下后,方便工作人员分别对收纳管和岩石取样架结构进行维护,缩短该装置的维修时间,进而降低维修成本。
20.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安装螺纹孔、锥形螺纹柱和限位环的设置,有利于增加底板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防止底板与地面之间产生旋转,同时方便工作人员将锥形螺纹柱拆下,对锥形螺纹柱进行更换。
21.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旋转螺纹柱和螺纹套管的设置,有利于通过旋转螺纹柱和螺纹套管组成的螺旋转动,调节螺纹套管到升降螺旋杆之间的距离,从而对该装置的发力点进行调节,增加对升降螺旋杆旋转时的力矩。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岩石取样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延伸脚踏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端部拆卸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中:
27.1、收纳管;2、底板;3、端部拆卸架结构;31、端盖;32、边缘定位环;33、固定螺纹孔;34、把手;35、耳板;36、l型连接板;37、安装螺栓;4、升降螺旋杆;5、连接柱;6、锥形破碎头;7、绞龙叶片;8、岩石取样架结构;81、取样管;82、岩石存储腔;83、锥形头;84、锥形进料口;85、挡板;86、弹簧片;9、延伸脚踏架结构;91、踏板;92、凹槽;93、锥形防护块;94、连接杆;95、旋转架;96、定位销;10、支撑杆;11、安装螺纹孔;12、锥形螺纹柱;13、限位环;14、旋转螺纹柱;15、螺纹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29.实施例:
30.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可以进行力矩调节的岩土工程地基勘察用取样装置,包括收纳管1,底板2,端部拆卸架结构3,升降螺旋杆4,连接柱5,锥形破碎头6,绞龙叶片7,岩石取样架结构8,延伸脚踏架结构9,支撑杆10,安装螺纹孔11,锥形螺纹柱12,限位环13,旋转螺纹柱14和螺纹套管15,所述的底板2焊接在收纳管1的外侧下部;所述的端部拆卸架结构3安装在收纳管1的上部;所述的升降螺旋杆4设置在端部拆卸架结构3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柱5焊接在升降螺旋杆4的下部;所述的锥形破碎头6焊接在连接柱5的下部;所述的绞龙叶片7分别焊接在连接柱5的上下两部以及锥形破碎头6的外侧;所述的岩石取样架结构8分别安装在连接柱5的前后两端;所述的延伸脚踏架结构9分别设置在底板2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支撑杆10分别焊接在收纳管1和底板2的夹角处;所述的安装螺纹孔11开设在底板2的内侧四周位置;所述的锥形螺纹柱12螺纹连接在安装螺纹孔11的内侧下部;所述的限位环13焊接在锥形螺纹柱12的外侧上部;所述的旋转螺纹柱14分别螺纹连接在升降螺旋杆4的左右两侧;所述的螺纹套管15螺纹连接在旋转螺纹柱14远离升降螺旋杆4的一侧;所述的岩石取样架结构8包括取样管81,岩石存储腔82,锥形头83,锥形进料口84,挡板85和弹簧片86,所述的岩石存储腔82设置在取样管81的内侧;所述的锥形头83焊接在取样管81的左侧;所述的锥形进料口84开设在锥形头83的内侧,并且内侧与岩石存储腔82连通;所述的挡板85分别设置在岩石存储腔82内部左侧的上下两部,并且与取样管81的内侧轴接;所述的弹簧片86一侧与取样管81的内部左侧螺钉连接,另一侧与挡板85的右侧螺钉连接;连接柱5带动绞龙叶片7旋转,绞龙叶片7使连接柱5进入岩石中,碎石进入锥形进料口84内侧,同时推动挡板85向岩石存储腔82的内侧转动,使岩石样本进入岩石存储腔82的内侧,反向
旋转时,岩石存储腔82与锥形头83的右侧贴合,使岩石存储腔82的左侧闭合,防止岩石样本落到外侧。
31.如附图3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延伸脚踏架结构9包括踏板91,凹槽92,锥形防护块93,连接杆94,旋转架95和定位销96,所述的凹槽92开设在踏板91的内侧上部;所述的锥形防护块93焊接在踏板91的下部;所述的连接杆94焊接在踏板91的右侧;所述的旋转架95安装在连接杆94的右侧;所述的定位销96插接在旋转架95的内侧;工作人员将双脚放置在踏板91的内侧上部,踏板91受力向下移动,通过锥形防护块93使踏板91牢固的贴合在地面上,从而增加底板2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32.如附图4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端部拆卸架结构3包括端盖31,边缘定位环32,固定螺纹孔33,把手34,耳板35,l型连接板36和安装螺栓37,所述的边缘定位环32焊接在端盖31的下部;所述的固定螺纹孔33开设在端盖31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把手34分别焊接在端盖31的左右两侧;所述的耳板35焊接在端盖31的上部;所述的l型连接板36的下部前端轴接在耳板35的内侧;所述的安装螺栓37螺纹连接在l型连接板36的后端上部;向下旋转l型连接板36,将安装螺栓37螺纹连接在收纳管1的外侧上部,然后旋转升降螺旋杆4,升降螺旋杆4在固定螺纹孔33的内侧向上或向下移动。
33.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取样管81的左侧向左下部倾斜设置,所述的取样管81分别螺栓连接在连接柱5的前后两端,所述的挡板85的左侧与锥形头83的右侧贴合。
34.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旋转架95设置有多个,分别两个为一组焊接在底板2的外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左侧的旋转架95与连接杆94焊接,右侧的连接杆94与底板2连接。
35.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左侧的连接杆94与右侧的旋转架95相互交叉设置,所述的定位销96分别插接在左右两侧的连接杆94中。
36.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耳板35设置有多个,分别两个为一组连接在端盖31的上部四周位置,所述的耳板35分别设置在l型连接板36下部前端的左右两侧。
37.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升降螺旋杆4螺纹连接在固定螺纹孔33的内侧,所述的端盖31放置在收纳管1的上部,所述的边缘定位环32插接在收纳管1的内侧上部,所述的收纳管1的外侧上部四周位置开设有螺旋孔。
38.工作原理
39.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将底板2放置到地面上,此时锥形螺纹柱12的下部与地面接触,向外侧旋转踏板91,使锥形防护块93的与地面接触,然后工作人员将双脚放置在踏板91的内侧上部,踏板91受力向下移动,通过锥形防护块93使踏板91牢固的贴合在地面上,从而增加底板2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然后旋转螺纹套管15,调节螺纹套管15在旋转螺纹柱14外侧的位置,从而对力矩进行调节,然后通过旋转螺纹柱14和螺纹套管15对升降螺旋杆4进行旋转,升降螺旋杆4在固定螺纹孔33的内侧向下移动,推动连接柱5和锥形破碎头6向下旋转,此时绞龙叶片7使连接柱5和锥形破碎头6进入地下,取样管81跟随连接柱5向左侧旋转,碎石进入锥形进料口84内侧,同时推动挡板85向岩石存储腔82的内侧转动,使岩石样本进入岩石存储腔82的内侧,取样完成后,反向旋转升降螺旋杆4,升降螺旋杆4向上移动,岩石存储腔82与锥形头83的右侧贴合,使岩石存储腔82的左侧闭合,防止岩石样本落到外侧,然后拧松安装螺栓37,向上旋转l型连接板36,通过把手34将端盖31取下,然后将岩石存储腔82内侧的样品取出。
40.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