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部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3  182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部消毒装置,涉及日常生活卫生领域。


背景技术:

2.手部消毒与清洗是预防疾病感染的重要措施,疾病感染往往是通过人的手直接或间接地接触患者和污染物品,成为感染的主要传播媒介,因此在公共场所通常会设有手部消毒设备,但即使有摆放洗手液和消毒液,由于使用频繁,没有人员管理,容易造成液瓶或水龙头处病菌滋生,交叉感染,且现有的储液瓶在液体即将用尽时,较难吸取,造成的浪费较多,烘干功能仅仅抽取周围空气进行送风烘干,空气中的细菌极易导致手部的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部消毒装置,能够使得消毒液体的抽取更加彻底,提高利用率,且具有自洁功能,有效避免交叉感染,通过输送干燥无菌无尘的热风对手部进行烘干,烘干效率高且能够避免手部的二次污染。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部消毒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前侧设有出液区和烘干区,所述壳体内部设有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内设有储液瓶,所述储液瓶包括按压头、连接软管和抽取装置,所述按压头设有出液管,所述出液区内上表面设有喷嘴,所述喷嘴通过设有连接管与出液管相连通,所述抽取装置包括下沉块、预留孔、磁塑垫片,所述磁塑垫片位于下沉块底部,所述储液瓶底部设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的低端设有与磁塑垫片匹配的磁塑垫条,所述按压头上方设有按压装置,所述按压装置包括固接在第一容置腔顶部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接有偏心圆盘,所述偏心圆盘活动连接有t型杆,所述安装板下方设有凸块,所述t型杆贯穿凸块与凸块滑动连接,所述t型杆与凸块之间固接有弹簧,所述第一容置腔内侧壁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与转轴相连,所述出液区上下表面均设有第一灭菌灯,所述第二容置腔内设有烘干箱,所述烘干箱为一端设有开口的箱体,所述开口内壁固接有滤尘网,所述烘干箱内壁靠近滤尘网的一侧固接有第二灭菌灯,所述第二灭菌灯远离滤尘网的一侧依次固接有活性炭层、挡板、加热丝,所述挡板之间连通有气管,所述烘干箱顶部设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设有吸风管和出风管,所述吸风管与烘干箱靠近加热丝的一侧相连通,所述烘干区上下两侧壁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相对的表面上设有条形出风口,所述空腔通过设有送气管相连通,所述送气管与出风管相连。
5.所述壳体内设有隔板,所述出液区和第一容置腔均位于隔板上方,所述烘干区和第二容置腔均位于隔板下方。
6.所述下沉块通过连接软管与按压头相连通,所述预留孔设置在下沉块的侧壁上。
7.所述第一灭菌灯和第二灭菌灯均为紫外线灭菌灯。
8.所述出液区内设有第一红外感应器,所述烘干区内设有第二红外感应器,所述第一红外感应器与电机、第一灭菌灯通过导线电性相连,所述第二红外感应器与抽风机、第二
灭菌灯、加热丝通过导线电性相连。
9.所述储液瓶、按压装置和喷嘴均设有两个,所述按压装置镜像设置于储液瓶的上方。
10.所述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均铰接有门。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部消毒装置,通过出液区和烘干区的设置,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通过在储液瓶底部设置倾斜面,配合下沉块,能够在储液瓶中的液体即将用尽时聚集液体,方便按压吸取液体,有效避免造成浪费,通过第一灭菌灯的设置,能实现出液区的自洁,避免使用者之间交叉感染,通过烘干箱的设置,能够形成带有温度的干燥无菌的气体,既能快速烘干手部,又能避免对手部的二次污染,提升消毒的效果。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部消毒装置的立体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部消毒装置的宽度方向剖面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部消毒装置的长度方向剖面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部消毒装置的烘干箱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部消毒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18.(1、壳体,2、出液区,3、烘干区,4、条形出风口,5、连接管,6、第一灭菌灯,7、喷嘴,8、空腔,9、送气管,10、出风管,11、烘干箱,12、抽风机,13、抽取装置,14、连接软管,15、按压头,16、凸块,17、偏心圆盘,18、转轴,19、t型杆,20、弹簧,21、出液管,22、吸风管,23、加热丝,24、挡板,25、气管,26、活性炭层,27、第二灭菌灯,28、滤尘网,29、电机,30、安装板,31、第一容置腔,32、第二容置腔,33、隔板,34、预留孔,35、下沉块,36、磁塑垫片,37、磁塑垫条,38、储液瓶)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2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部消毒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前侧设有出液区2和烘干区3,如图2、图3所示,所述壳体1内部设有第一容置腔31和第二容置腔32,所述第一容置腔31内设有储液瓶38,所述储液瓶38包括按压头15、连接软管14和抽取装置13,所述按压头15设有出液管21,所述出液区2内上表面设有喷嘴7,所述喷嘴7通过设有连接管5与出液管21相连通,如图5所示,所述抽取装置13包括下沉块35、预留孔34、磁塑垫片36,所述磁塑垫片36位于下沉块35底部,所述储液瓶38底部设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的低端设有与磁塑垫片36匹配的磁塑垫条37,所述按压头15上方设有按压装置,所述按压装置包括固接在第一容置腔31顶部的安装板30,所述安装板30转动连接有转轴18,所述转轴18上固接有偏心圆盘17,所述偏心圆盘17活动连接有t型杆19,所述安装板30下方设有凸块16,所述t型杆19贯穿凸块16与凸块16滑动连接,所述t型杆19与凸块16之间固接有弹簧20,所述第一容置腔31内侧壁上设有电机29,所述电机29与转轴18相连,所述出液区2上下表面均设有第一灭菌灯6,所述第二容置腔32内设有烘干箱11,如图4所示,所述烘干箱11为一端设有开口的箱体,所述开口内壁固接有滤尘网28,所述烘干箱11内壁靠近滤尘网28的一侧固接有第
二灭菌灯27,所述第二灭菌灯27远离滤尘网28的一侧依次固接有活性炭层26、挡板24、加热丝23,所述挡板24之间连通有气管25,所述烘干箱11顶部设有抽风机12,所述抽风机12设有吸风管22和出风管10,所述吸风管22与烘干箱11靠近加热丝23的一侧相连通,所述烘干区3上下两侧壁内设有空腔8,所述空腔8相对的表面上设有条形出风口4,所述空腔8通过设有送气管9相连通,所述送气管9与出风管10相连。
2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壳体1内设有隔板33,所述出液区2和第一容置腔31均位于隔板33上方,所述烘干区3和第二容置腔32均位于隔板33下方。
2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下沉块35通过连接软管14与按压头15相连通,所述预留孔34设置在下沉块35的侧壁上。
2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灭菌灯6和第二灭菌灯27均为紫外线灭菌灯。
2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出液区2内设有第一红外感应器,所述烘干区3内设有第二红外感应器,所述第一红外感应器与电机29、第一灭菌灯6通过导线电性相连,所述第二红外感应器与抽风机12、第二灭菌灯27、加热丝23通过导线电性相连。
2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储液瓶38、按压装置和喷嘴7均设有两个,所述按压装置镜像设置于储液瓶38的上方。
2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容置腔31和第二容置腔32均铰接有门。
27.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储液瓶38内可根据实际情况灌入洗手液、消毒液或者免洗洗手液,在拧紧按压头15时,使下沉块35位于储液瓶38瓶底倾斜面较低的一侧,使磁塑垫片36与磁塑垫条37相吸附,使得下沉块35始终保持在倾斜面较低的一侧,当储液瓶38中的液体即将用完时,倾斜面能够将液体聚集,避免造成浪费。当人手深入出液区2,触发第一红外感应器,开启电机29转动,电机29通过转轴18带动偏心圆盘17转动一周,偏心圆盘17带动t型杆19完成下降和升起的动作,从而对按压头15完成一次按压动作,并通过出液管21、连接管5的配合,将储液瓶38中的液体从喷嘴7挤出,当人手离开出液区2,第一红外感应器出发第一灭菌灯6开启,对出液区2内部进行消毒,有效避免使用者之间的交叉感染。
28.当人手伸入烘干区3,触发第二红外感应器,开启抽风机12、第二灭菌灯27、加热丝23同时开始工作,抽风机12在烘干箱11内产生吸力,使得空气从滤尘网28一侧被吸入烘干箱11内,空气首先通过滤尘网28的过滤,滤掉大部分杂质,再通过第二灭菌灯27对空气进行消毒,活性炭层26能够吸附异味和有害物质,经过过滤和消毒的空气最后经过加热丝23的加热,形成干燥、无菌、无尘的空气,通过出风管10吹入送气管9内,再通过送气管9吹入空腔8,最后通过条形出风口4吹入烘干区3内,对人手进行烘干,带有温度的干燥空气能够加速手部的烘干,无菌无尘的特性则能避免污染手部,当人手离开烘干区3,再次触发第二红外传感器,抽风机12、第二灭菌灯27、加热丝23停止工作。
29.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