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境工程用清洗装置的隔离机构。
背景技术:
2.环境工程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利用科学的手段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是研究和从事防治环境污染和提高环境质量的科学技术,环境工程同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医学中的环境卫生学和环境医学,以及环境物理学和环境化学有关,由于环境工程处在初创阶段,学科的领域还在发展,但其核心是环境污染源的治理,在环境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用到环境工程用清洗装置的隔离机构。
3.但是环境工程用清洗装置的隔离机构一般都是通过外部控制开关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通过齿轮和齿板带动隔离板进行活动,达到隔离效果,但是传统环境工程用清洗装置的隔离机构对于工件固定效果较差,在使用过程中隔离板带动工件移动,容易导致工件从隔离板上掉落,影响隔离效果,同时传统环境工程用清洗装置的隔离机构对于凸轮驱动效果较差,导致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环境工程用清洗装置的隔离机构,解决了传统环境工程用清洗装置的隔离机构对于工件固定效果较差,在使用过程中隔离板带动工件移动,容易导致工件从隔离板上掉落,影响隔离效果,同时传统环境工程用清洗装置的隔离机构对于凸轮驱动效果较差,导致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环境工程用清洗装置的隔离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部右端贯穿有齿板,所述齿板顶部设置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顶部前后水平相对设置有辅助固定装置,所述辅助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壳体、驱动机构、固定板、凸轮、滑轮、摆臂、连接杆和推杆,所述第一壳体右前端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固定板安装于第一壳体背面,所述凸轮与第一壳体内部下端转动连接,所述滑轮与凸轮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摆臂与滑轮背面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摆臂前端面上端铰接,所述推杆一端与连接杆右端铰接,并且推杆另一端与固定板左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与隔离板顶部前端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前端面右端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底座顶部嵌入有通槽,所述隔离板底部左端设置有活动板,并且活动板贯穿于底座内部左端,所述隔离板内中部等距嵌入有隔离杆,所述底座内部右端设置有第一齿轮,并且第一齿轮与第一电机输出端相连接,所述齿板与第一齿轮外表面相互啮合,所述底座内部左端设置有导向杆,并且活动板与
导向杆外表面滑动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二壳体、第二电机、蜗杆、蜗轮、第二齿轮、链条、第三齿轮和转轴,所述第二壳体前端面上端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蜗杆与第二电机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蜗轮与蜗杆外表面中部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蜗轮前端面中部相连接,所述链条缠绕于第二齿轮外表面,并且链条与第二齿轮外表面相互啮合,所述第三齿轮与链条内侧面右端相互啮合,所述转轴与第三齿轮前端面中部相连接,所述转轴与凸轮前端面中部相连接,所述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右前端固定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滑轮共设置有两个,并且滑轮直径均设置为5厘米。
1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呈长方体状,并且固定板外表面粘接有一层防水防氧化层。
12.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摆动时与推杆之间的夹角逐渐递减,并且连接杆与推杆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0
°‑
110
°
。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直径相等,并且第二齿轮通过链条与第三齿轮外表面传动连接。
14.进一步的,所述蜗杆中心线和第二电机输出端处于同一水平方向,并且第二电机带动蜗杆转动角度为360
°
。
15.进一步的,所述摆臂为铝合金材质。
16.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为不锈钢材质。
17.(三)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1)、为解决传统环境工程用清洗装置的隔离机构对于工件固定效果较差的问题,通过在隔离板顶部前后水平相对设置了辅助固定装置,在第一壳体右端安装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通过凸轮机构带动连接组活动,连接杆组通过推杆带动固定板活动,使固定板与工件外表面相抵住,达到辅助固定工件的效果,防止工件从隔离板上掉落,本装置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20.2)、为解决传统环境工程用清洗装置的隔离机构对于凸轮驱动效果较差的问题,通过在第一壳体右前端设置了驱动机构,第二电机通过蜗轮组带动齿轮组活动,齿轮组通过转轴带动凸轮转动,达到驱动凸轮的效果,防止使用不方便。
附图说明
21.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固定装置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机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27.图中:底座-1、第一电机-2、通槽-3、齿板-4、隔离板-5、活动板-6、隔离杆-7、辅助固定装置-8、第一齿轮-9、导向杆-10、第一壳体-81、驱动机构-82、固定板-83、凸轮-84、滑轮-85、摆臂-86、连接杆-87、推杆-88、第二壳体-821、第二电机-822、蜗杆-823、蜗轮-824、
第二齿轮-825、链条-826、第三齿轮-827、转轴-828。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9.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环境工程用清洗装置的隔离机构,包括底座1,底座1内部右端贯穿有齿板4,底座1为不锈钢材质,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的优点,齿板4顶部设置有隔离板5,隔离板5顶部前后水平相对设置有辅助固定装置8,底座1前端面右端安装有第一电机2,底座1顶部嵌入有通槽3,隔离板5底部左端设置有活动板6,并且活动板6贯穿于底座1内部左端,隔离板5内中部等距嵌入有隔离杆7,底座1内部右端设置有第一齿轮9,并且第一齿轮9与第一电机2输出端相连接,齿板4与第一齿轮9外表面相互啮合,底座1内部左端设置有导向杆10,并且活动板6与导向杆10外表面滑动连接。
30.请参阅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环境工程用清洗装置的隔离机构,辅助固定装置8包括第一壳体81、驱动机构82、固定板83、凸轮84、滑轮85、摆臂86、连接杆87和推杆88,第一壳体81右前端设置有驱动机构82,以便于更好的对驱动机构82进行固定安装,固定板83安装于第一壳体81背面,固定板83呈长方体状,并且固定板83外表面粘接有一层防水防氧化层,防止经长时间使用导致固定板83外表面生锈或被氧化腐蚀,凸轮84与第一壳体81内部下端转动连接,以便于更好的对凸轮84进行固定安装,滑轮85与凸轮84外表面滑动连接,滑轮85共设置有两个,并且滑轮85直径均设置为5厘米,以便于滑轮85更好的在凸轮84外表面滑动,摆臂86与滑轮85背面转动连接,摆臂86为铝合金材质,具有更强的耐腐蚀性的优点,以便于更好的对摆臂86进行固定安装,连接杆87与摆臂86前端面上端铰接,连接杆87摆动时与推杆88之间的夹角逐渐递减,并且连接杆87与推杆88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0
°‑
110
°
,以便于连接杆87更好的带动推杆88进行活动,推杆88一端与连接杆87右端铰接,并且推杆88另一端与固定板83左上端固定连接,以便于更好的对推杆88进行固定安装,第一壳体81与隔离板5顶部前端固定连接。
31.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环境工程用清洗装置的隔离机构,驱动机构82包括第二壳体821、第二电机822、蜗杆823、蜗轮824、第二齿轮825、链条826、第三齿轮827和转轴828,第二壳体821前端面上端安装有第二电机822,以便于更好的对第二电机822进行固定安装,蜗杆823与第二电机822输出端相连接,蜗杆823中心线和第二电机822输出端处于同一水平方向,并且第二电机822带动蜗杆823转动角度为360
°
,以便于第二电机822更好的带动蜗杆823进行转动,蜗轮824与蜗杆823外表面中部相互啮合,以便于蜗杆823更好的带动蜗轮824进行转动,第二齿轮825与蜗轮824前端面中部相连接,第二齿轮825和第三齿轮827直径相等,并且第二齿轮825通过链条826与第三齿轮827外表面传动连接,以便于达到更好的驱动的效果,链条826缠绕于第二齿轮825外表面,并且链条826与第二齿轮825外表面相互啮合,以便于更好的对链条826进行固定安装,第三齿轮827与链条826内侧面右端相互啮合,以便于更好的对第三齿轮827进行固定安装,转轴828与第三齿轮827前端面中部相连接,以便于更好的对转轴828进行固定安装,转轴828与凸轮84前端面中部相连接,第二壳体821与第一壳体81右前端固定连接。
32.本专利所述的摆臂86为铝合金材质是以铝为基添加一定量其他合金化元素的合金,是轻金属材料之一,铝合金除具有铝的一般特性外,由于添加合金化元素的种类和数量的不同又具有一些合金的具体特性,铝合金的密度为2.63~2.85g/cm,有较高的强度(σb为110~650mpa),比强度接近高合金钢,比刚度超过钢,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和塑性加工性能,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良好的耐蚀性和可焊性。
3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环境工程用清洗装置的隔离机构,其工作原理如下:
34.第一,首先将本装置移动至需要使用的地方,接着将底座1安装在外部清洗装置内;
35.第二,通过将工件放置在隔离板5上,通过外部控制开关启动第二电机822,第二电机822通过输出端带动蜗杆823转动,蜗杆823与蜗轮824外表面相互啮合,蜗杆823带动蜗轮824转动,蜗轮824带动第二齿轮825转动,第二齿轮825与链条826内侧面相互啮合,第二齿轮825带动链条826滑动,链条826带动第三齿轮827转动;
36.第三,第三齿轮827带动转轴828转动,转轴828带动凸轮84转动,使滑轮85在凸轮84外表面滑动,滑轮85带动摆臂86摆动,摆臂86带动连接杆87摆动,连接杆87通过推杆88带动固定板83活动,使固定板83与工件外表面相抵住,达到辅助固定工件的效果;
37.第四,当需要对工件进行隔离使,通过外部控制开关启动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通过输出端带动第一齿轮9转动,第一齿轮9与齿板4右端相互啮合,第一齿轮9带动齿板4转动,齿板4带动隔离板5活动,使隔离板5带动活动板6带动导向杆10外表面滑动,隔离板5带动工件向上移动,达到隔离的效果;
38.第五,当本装置使用完毕后,通过外部控制开关启动第二电机822,使固定板83与工件外表面相分离,将工件从隔离板5上取下,最后将底座1从外部清洗装置上拆下即可。
3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40.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41.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