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柔性制造生产线的双交换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3  173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输车,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柔性制造生产线的双交换运输车。


背景技术:

2.柔性制造系统(fms)能够完成机械加工、锻造、焊接、激光、电火花、钣金加工、装配等工作。在柔性制造系统中,穿梭车(交换运输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运行速度、稳定性、交换时间都将影响生产线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柔性制造生产线的双交换运输车,配置两套交换系统,可单次运输两套托盘,具有双交换功能,运输能力强、交换效率高。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用于柔性制造生产线的双交换运输车,包括底座、长行程直线导轨、齿条、主体框架、短行程直线导轨、丝杠和桥架,两条长行程直线导轨对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齿条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位于两条长行程直线导轨之间;所述主体框架下部设有滑块一,滑块一与两条长行程直线导轨配合安装在一起,所述主体框架下部设有齿轮一,齿轮一与所述齿条啮合;两对短行程直线导轨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上部的两端,短行程直线导轨与长行程直线导轨之间呈空间垂直状态,所述丝杠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上部且位于每对短行程直线导轨之间;所述桥架下部设有滑块二,滑块二与每对短行程直线导轨配合安装在一起,所述桥架下部设有丝母,所述丝母与所述丝杠套装在一起;所述桥架上部设有链条传动机构。
6.进一步地,所述的用于柔性制造生产线的双交换运输车,所述链条传动机构包括齿轮二、链条和销轴,两个齿轮二对称设置在所述桥架上部,所述链条与两个齿轮二咬合安装,两个销轴之间呈等距状态安装在所述链条上。
7.进一步地,所述的用于柔性制造生产线的双交换运输车,所述桥架上部两侧边缘设有侧导向块,每侧的侧导向块数量为三个,所述侧导向块等距设置。
8.进一步地,所述的用于柔性制造生产线的双交换运输车,所述桥架两侧设有多个滚轮。
9.进一步地,所述的用于柔性制造生产线的双交换运输车,所述桥架两侧前端分别对称设有粗定位机构及定位气缸,所述粗定位机构包括支块、钢球和弹簧,所述支块固定安装在所述桥架上,所述钢球安装在所述支块的顶端,所述弹簧放置在所述钢球与所述支块之间。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配置两套交换系统,可单次运输两套托盘,具有双交换功能,运输能力强、交换效率高。
附图说明
11.图1为用于柔性制造生产线的双交换运输车立体示意图;
12.图2为用于柔性制造生产线的双交换运输车俯视图;
13.图3为桥架侧视图;
14.图4为托盘结构图;
15.图5为托盘在用于柔性制造生产线的双交换运输车上的放置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柔性制造生产线的双交换运输车,包括底座1、长行程直线导轨2、齿条3、主体框架5、短行程直线导轨6、丝杠7和桥架8,两条长行程直线导轨2对称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齿条3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且位于两条长行程直线导轨2之间;所述主体框架5下部设有滑块一,滑块一与两条长行程直线导轨2配合安装在一起,所述主体框架5下部设有齿轮一,齿轮一与所述齿条3啮合;两对短行程直线导轨6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5上部的两端,短行程直线导轨6与长行程直线导轨2之间呈空间垂直状态,所述丝杠7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5上部且位于每对短行程直线导轨6之间;所述桥架8下部设有滑块二,滑块二与每对短行程直线导轨6配合安装在一起,所述桥架8下部设有丝母,所述丝母与所述丝杠7套装在一起;所述桥架8上部设有链条传动机构。所述链条传动机构包括齿轮二10、链条9和销轴11,两个齿轮二10对称设置在所述桥架8上部,所述链条9与两个齿轮二10咬合安装,两个销轴11之间呈等距状态安装在所述链条9上。伺服电机一通过减速机一对齿轮一实施驱动;伺服电机二通过减速机二对所述丝杠7实施驱动;伺服电机三16通过减速机三17对起主动功能的齿轮二10实施驱动。所述桥架8上部两侧边缘设有侧导向块12,每侧的侧导向块12数量为三个,所述侧导向块12等距设置。所述桥架8两侧设有多个滚轮15。所述桥架8两侧前端分别对称设有粗定位机构13及定位气缸14,所述粗定位机构13包括支块、钢球和弹簧,所述支块固定安装在所述桥架8上,所述钢球安装在所述支块的顶端,所述弹簧放置在所述钢球与所述支块之间。
17.长行程直线导轨2的运动方向为x轴;短行程直线导轨6的运动方向为y轴;链条9的运动方向为v轴;各运动组件均配置到位检查型号开关和硬限位开关。
18.如图4、5所示,工作过程如下:主体框架5在底座1的长行程直线导轨2上进行x轴移动;桥架8在主体框架5的短行程直线导轨6上进行y轴移动;伺服电机三16通过减速机三17对起主动功能的齿轮二10实施驱动,使其进行旋转,带动链条9及从动的齿轮二10旋转,链条9进行v轴移动;链条9上的销轴11与托盘18的挂钩19内的定位槽相配合,带动托盘18移动;托盘18在滚轮15上行进,托盘18下部的沟槽与侧导向块12配合形成直线运动方式;托盘18到达工作位置后,托盘18下部的定位槽与粗定位机构13配合形成粗定位方式;达到粗定位要求后,定位气缸14启动,定位气缸14的活塞杆与托盘18底部的定位孔配合,实现托盘18精定位;通过链条9位置的移动,实现送、取托盘18。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柔性制造生产线的双交换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长行程直线导轨、齿条、主体框架、短行程直线导轨、丝杠和桥架,两条长行程直线导轨对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齿条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位于两条长行程直线导轨之间;所述主体框架下部设有滑块一,滑块一与两条长行程直线导轨配合安装在一起,所述主体框架下部设有齿轮一,齿轮一与所述齿条啮合;两对短行程直线导轨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上部的两端,短行程直线导轨与长行程直线导轨之间呈空间垂直状态,所述丝杠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上部且位于每对短行程直线导轨之间;所述桥架下部设有滑块二,滑块二与每对短行程直线导轨配合安装在一起,所述桥架下部设有丝母,所述丝母与所述丝杠套装在一起;所述桥架上部设有链条传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柔性制造生产线的双交换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传动机构包括齿轮二、链条和销轴,两个齿轮二对称设置在所述桥架上部,所述链条与两个齿轮二咬合安装,两个销轴之间呈等距状态安装在所述链条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柔性制造生产线的双交换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架上部两侧边缘设有侧导向块,每侧的侧导向块数量为三个,所述侧导向块等距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柔性制造生产线的双交换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架两侧设有多个滚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柔性制造生产线的双交换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架两侧前端分别对称设有粗定位机构及定位气缸,所述粗定位机构包括支块、钢球和弹簧,所述支块固定安装在所述桥架上,所述钢球安装在所述支块的顶端,所述弹簧放置在所述钢球与所述支块之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柔性制造生产线的双交换运输车,包括底座、长行程直线导轨、齿条、主体框架、短行程直线导轨、丝杠和桥架,两条长行程直线导轨对称设置在底座上,齿条设置在底座上且位于两条长行程直线导轨之间;主体框架下部设有滑块一,滑块一与两条长行程直线导轨配合安装在一起,主体框架下部设有齿轮一,齿轮一与齿条啮合;两对短行程直线导轨分别对称设置在主体框架上部的两端,丝杠设置在主体框架上部且位于每对短行程直线导轨之间;桥架下部设有滑块二,滑块二与每对短行程直线导轨配合安装在一起,桥架下部设有丝母,丝母与丝杠套装在一起;桥架上部设有链条传动机构。本实用新型具有双交换功能,运输能力强、交换效率高。换效率高。换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吴俊勇 高峰 杨天奇 张险峰 孔令友 毕岩 陈冉 潘骁 刘丽英 邓长安 张誉馨 牛石从 陈帅 冯超阳 万鹏宇 李丽丽 李享 徐吉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13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