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排地板后上横梁的修冲成型模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3  162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部件成型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后排地板后上横梁的修冲成型模。


背景技术:

2.随着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消费者对车身覆盖件等汽车制件的可靠性和美观性等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促进生产商不断提高汽车制件的品质。在实际生产中,汽车制件在相应修正模具中定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其成品的质量和合格率。
3.为此,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以下两种定位方式来对汽车制件进行定位。现有的一种汽车后排地板后上横梁的修冲成型模在使用时定位不准或者使物件变形会影响质量;并且在无法利用制件参与整形的部位上的冲孔来定位,即制件参与整形的冲孔位置处无法增加定位销。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后排地板后上横梁的修冲成型模,且具备操作的简单方便,结构设备稳定可靠的优点;解决上述问题,便于提高零件加工的质量和效率。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后排地板后上横梁的修冲成型模,包括上模结构、下模结构,所述的上模结构包括上模座、设在上模座上的上模连接件组、设在上模座中部的上模修冲刀结构以及设置在上模修冲刀结构中的冲头组结构,所述的下模结构包括下模座、设在下模座中部的下模修冲刀具结构以及设在下模座上的下模连接件组,所述的上模修冲刀结构与下模修冲刀具结构对应垂直设置,在下模修冲刀具结构上设置下模凹模套组,下模凹模套组结构与上模结构的冲头组结构对应设置。
6.所述的下模修冲刀具结构包括设在下模座中部水平设置的下模左侧上修冲刀、下模左侧下修冲刀、下模右侧上修冲刀、下模右侧下修冲刀、设在下模左侧上修冲刀左侧端的下模左端修冲刀、设在下模右侧上修冲刀右侧端的下模右端修冲刀、设在下模右侧上修冲刀上部的上部修冲刀以及设在下模左侧下修冲刀与下模右侧下修冲刀对接处下端的下部修冲刀。
7.所述的下模凹模套组包括设在下模左侧上修冲刀上的第一下模限位凹模、设在下模左侧下修冲刀上的第一冲头限位凹模套、设在下模右侧上修冲刀上的第二冲头限位凹模套、设在下模右侧下修冲刀上的第三冲头限位凹模套以及第四冲头限位凹模套。
8.所述的下模连接件组包括设在下模上的下模导柱、下模限位组件、下模缓冲器、下模压板、下模废料盒组件、下模滑料板组件以及下模铸入式起重棒。
9.所述的上模连接件组包括设在上模座中的上模导套、上模内导板、上模定位键、上模铸入式起重棒、上模弹簧导正销组、上模侧销组、上模压板组。
10.所述的冲头组结构包括设置在上模中的中部冲头结构以及设在中部冲头结构两
侧的各设置侧端冲头结构。
11.所述的中部冲头结构包括中部冲头座、设在中部冲头座上的中部冲头,所述的侧端冲头结构包括侧端冲头座、设在侧端冲头座上的侧端冲头。
12.所述的冲头组结构之间间隔设置多个氮气弹簧组件,所述的氮气弹簧组件包括氮气弹簧、连接氮气弹簧的氮气弹簧安装板。
13.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该成型模在修边冲侧孔的成型过程中定位更准确,定位孔配合对准,能够分别对部件外沿进行修冲成型,有效的避免了传统成型模具在成型时部分缺料严重所导致的开裂现象。保证了整形中上、下模落料分离迅速,保证料体的完整性。并且生产率高,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14.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上模座、2.下模座、3.下模左侧上修冲刀、4.下模左侧下修冲刀、5.下模右侧上修冲刀、6.下模右侧下修冲刀、7.下模左端修冲刀、8.下模右端修冲刀、9.上部修冲刀、10.下部修冲刀、11.第一下模限位凹模、12. 第一冲头限位凹模套、13.第二冲头限位凹模套、14.第三冲头限位凹模套、 15.第四冲头限位凹模套、16.下模导柱、17.下模限位组件、18.下模缓冲器、 19.下模废料盒组件、20.下模滑料板组件、21.下模铸入式起重棒、22.上模导套、23.上模内导板、24.上模铸入式起重棒、25.上模弹簧导正销组、26. 上模侧销组、27.上模压板组、28.中部冲头座、29.中部冲头、30.侧端冲头座、31.侧端冲头、32.氮气弹簧、33.氮气弹簧安装板、34.上模左侧上刀具、 35.上模左侧下上刀具、36.上模右侧上刀具、37.右侧下上刀具、38.上模定位键。
具体实施方式
19.申请文本中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1.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汽车后排地板后上横梁的修冲成型模,包括上模结构、下模结构,所述的上模结构包括上模座1、设在上模座上的上模连接件组、设在上模座中部的上模修冲刀结构以及设置在上模修冲刀结构中的冲头组结构,所述的下模结构包括下
模座2、设在下模座中部的下模修冲刀具结构以及设在下模座上的下模连接件组,所述的上模修冲刀结构与下模修冲刀具结构对应垂直设置,在下模修冲刀具结构上设置下模凹模套组,下模凹模套组结构与上模结构的冲头组结构对应设置。
22.所述的下模修冲刀具结构包括设在下模座2中部水平设置的下模左侧上修冲刀3、下模左侧下修冲刀4、下模右侧上修冲刀5、下模右侧下修冲刀6、设在下模左侧上修冲刀3左侧端的下模左端修冲刀7、设在下模右侧上修冲刀 6右侧端的下模右端修冲刀8、设在下模右侧上修冲刀上部的上部修冲刀9以及设在下模左侧下修冲刀与下模右侧下修冲刀对接处下端的下部修冲刀10。
23.所述的下模凹模套组包括设在下模左侧上修冲刀上的第一下模限位凹模 11、设在下模左侧下修冲刀上的第一冲头限位凹模套12、设在下模右侧上修冲刀上的第二冲头限位凹模套13、设在下模右侧下修冲刀上的第三冲头限位凹模套14以及第四冲头限位凹模套15。
24.所述的下模连接件组包括设在下模上的下模导柱16、下模限位组件17、下模缓冲器18、下模废料盒组件19、下模滑料板组件20以及下模铸入式起重棒21。
25.所述的上模连接件组包括设在上模座1中的上模导套22、上模内导板23、上模定位键38、上模铸入式起重棒24、上模弹簧导正销组25、上模侧销组 26、上模压板组27。
26.所述的冲头组结构包括设置在上模中的中部冲头结构以及设在中部冲头结构两侧的各设置侧端冲头结构。
27.所述的中部冲头结构包括中部冲头座28、设在中部冲头座上的中部冲头 29,所述的侧端冲头结构包括侧端冲头座30、设在侧端冲头座上的侧端冲头 31。
28.所述的冲头组结构之间间隔设置多个氮气弹簧组件,所述的氮气弹簧组件包括氮气弹簧32、连接氮气弹簧的氮气弹簧安装板33。
29.所述的上模修冲刀结构包括设置上模座1上的围绕冲头组结构周向设置的上模左侧上刀具34、上模左侧下上刀具35以及上模右侧上刀具36、上模右侧下上刀具37。
30.该成型模在修边冲侧孔的成型过程中,定位更准确,定位孔配合对准,能够分别对部件外沿进行修冲成型,有效的避免了传统成型模具在成型时部分缺料严重所导致的开裂现象。保证了整形中上、下模落料分离迅速,保证料体的完整性。并且生产率高,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31.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32.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