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度可调的综合支吊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3  179



1.本实用新型涉及支吊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度可调的综合支吊架。


背景技术:

2.支吊架主要用于电厂汽水管道或锅炉设备、在运行中产生热位移及其设备装置上。根据管道受力情况计算确定的弹簧支吊架工作和热位移要求。
3.由于建筑规模日益扩大,使得建筑物中的管路设计越来越复杂,也导致管道出现高低不平的现象,然而现有的支吊架在安装后通常为固定长度,进而针对不同高度的管道进行调节高度时较为困难,因此降低了支吊架的实用性。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高度可调的综合支吊架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度可调的综合支吊架。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度可调的综合支吊架,包括两个固定框,两个固定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顶板,两个固定框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管,且固定管的两端与两个固定框相连通,固定框的底部滑动连接有连接柱,两个固定框的内部均设置有带动连接柱进行升降的升降机构,固定管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升降机构进行运转的调节机构,两个固定框的内部均设置有对升降机构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
8.进一步的,两个固定框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l型板,每个l型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顶板。
9.进一步的,调节机构包括转把和两个转杆,转把转动连接于固定管的中部,两个转杆均与转把的中部固定连接,两个转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且第一锥形齿轮延伸至固定框的内部。
10.进一步的,调节机构还包括两个定位环,两个定位环均固定连接于固定管的内壁,且两个定位环位于转把的两侧,两个转杆分别与两个定位环的内部转动连接。
11.进一步的,升降机构包括第二锥形齿轮、螺母、连接管、螺杆和定位板,定位板固定连接于固定框的内壁,连接管转动连接于定位板的内壁,连接管的上表面与第二锥形齿轮的底面相连接,螺母内嵌于第二锥形齿轮的内部,螺杆螺纹连接于螺母的内部,且螺杆位于连接管的内部,螺杆的底端与连接柱的顶端相连接,第二锥形齿轮与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
12.进一步的,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滑板和两个限位槽,限位滑板固定连接于螺杆的顶端,两个限位槽分别开设于固定框内壁的两侧,且两个限位槽相互对称,限位滑板的左右两端与两个限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13.三)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高度可调的综合支吊架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固定框、固定管、调节机构、两个限位机构、两个升降机构和两个连接柱之间的配合设置下,当需要对连接柱底部的管道进行调节升降时,能够利用转把的旋转将带动两个转杆旋转,进而将带动两个转杆上的第一锥形齿轮旋转,并使两个第二锥形齿轮和螺母一同旋转,由于限位滑板在限位槽内限位滑动,且螺杆与螺母螺纹连接,进而使螺杆在螺母的旋转下进行升降,并对带动连接柱进行升降,从而实现了该装置在固定后能够便于对管道进行高度的调节,且该装置使用便捷,能够很好的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19.图中:1、固定框;2、固定管;3、调节机构;31、转把;32、转杆;33、定位环;34、第一锥形齿轮;4、限位机构;41、限位槽;42、限位滑板;5、升降机构;51、第二锥形齿轮;52、螺母;53、连接管;54、螺杆;55、定位板;6、第二顶板;7、l型板;8、第一顶板;9、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度可调的综合支吊架,包括两个固定框1,两个固定框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顶板8,两个固定框1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l型板7,每个l型板7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顶板6,通过l型板7和第二顶板6的设置下,能够加强了装置在固定安装后的稳定性,从而有效的防止该装置发生晃动,两个固定框1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管2,且固定管2的两端与两个固定框1相连通,固定框1的底部滑动连接有连接柱9,且连接柱9的顶端位于固定框1的内部,两个连接柱9的底部均设置有悬吊管夹,以用于对管道进行安装固定,两个固定框1的内部均设置有带动连接柱9进行升降的升降机构5,固定管2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升降机构5进行运转的调节机构3,两个固定框1的内部均设置有对升降机构5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4。
22.调节机构3包括转把31和两个转杆32,转把31转动连接于固定管2的中部,两个转杆32均与转把31的中部固定连接,两个转杆32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34,且第一锥形齿轮34延伸至固定框1的内部,调节机构3还包括两个定位环33,两个定位环33均固定连接于固定管2的内壁,且两个定位环33位于转把31的两侧,两个转杆32分别与两个定位环33的内部转动连接,在定位环33的设置下,能够保证了转杆32在转动时的稳定性,避免转杆32在旋转时发生偏移,进而能够更好的控制升降机构5进行运转。
23.升降机构5包括第二锥形齿轮51、螺母52、连接管53、螺杆54和定位板55,定位板55固定连接于固定框1的内壁,连接管53转动连接于定位板55的内壁,使得定位板55的内壁相
镶嵌有轴承,使连接管53的外表面与轴承的内圈相连接,进而使连接管53能够在定位板55的内壁进行旋转,连接管53的上表面与第二锥形齿轮51的底面相连接,螺母52内嵌于第二锥形齿轮51的内部,螺杆54螺纹连接于螺母52的内部,且螺杆54位于连接管53的内部,螺杆54的底端与连接柱9的顶端相连接,第二锥形齿轮51与第一锥形齿轮34相啮合,限位机构4包括限位滑板42和两个限位槽41,限位滑板42固定连接于螺杆54的顶端,两个限位槽41分别开设于固定框1内壁的两侧,且两个限位槽41相互对称,限位滑板42的左右两端与两个限位槽41的内壁滑动连接,通过调节机构3、限位机构4和升降机构5之间的配合设置下,能够利用转把31的旋转将带动两个转杆32旋转,进而将带动两个转杆32上的第一锥形齿轮34旋转,并使两个第二锥形齿轮51一同旋转,同时在第二锥形齿轮51的旋转下,将带动螺母52旋转,由于限位滑板42在限位槽41内限位滑动,且螺杆54与螺母52螺纹连接,进而使螺杆54在螺母52的旋转下进行升降,并对带动连接柱9进行升降,从而实现了该装置在固定后能够便于对管道进行高度的调节,且该装置使用便捷,能够很好的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24.工作原理:需要对两个连接柱9进行高度的调节时,首先转动转把31的旋转将带动两个转杆32旋转,进而将带动两个转杆32上的第一锥形齿轮34旋转,并使两个第二锥形齿轮51一同旋转,同时在第二锥形齿轮51的旋转下,将带动螺母52旋转,由于限位滑板42在限位槽41内限位滑动,且螺杆54与螺母52螺纹连接,进而使螺杆54在螺母52的旋转下进行升降,并对带动连接柱9进行升降,从而实现了该装置在固定后能够便于对管道进行高度的调节,且该装置使用便捷,能够很好的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