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机电设备用抬升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3  185



1.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抬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机电设备用抬升结构。


背景技术:

2.在煤矿运输中,经常会使用到钢丝绳运输这种方式,这种是利用绞车或其他提供拉力的设备将钢丝绳与其连接,继而通过钢丝绳对矿车或其他容器进行牵引,而后将其进行抬升至地面的方式,这种方式由于运输能力较低,在大、中型的矿井中,通常用来运送材料、机电设备和人员,较少参与矿石输送,这种运输方式速度也较慢,但是由于矿道大多是倾斜的,在机电设备通过此种方式抬升至地面的过程中,可能会因重量、钢丝绳质量、亦或是距离较长等问题出现断绳或其他的意外情况使得车辆未获得牵引力,此时车辆大多会随着倾斜的坡道进行回落,使得设备在经过较长距离的回落和惯性后会与阻挡物产生较大撞击造成设备损坏,并且,矿车可能会在此过程中遇到凹凸不平的地区从而产生翻滚,损毁设备;部分较小的设备、例如风镐钻头等小型部件,在较颠簸的路面上行进时可能会因抖动而错位,继而飞出损毁设备亦或是难以找寻。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矿机电设备用抬升结构,通过将机电设备放入框体内部,再将钢丝绳与滑动板上相连接,钢丝绳拉动滑动板另一端向底盒外移动,使滑动板拉动弧形弹片外弧面中心向底盒一端移动,弧形弹片一端带动升降板下移,使得升降板带动麻花杆旋转下降,此时麻花杆缠绕四个连接绳使转动板向框体内部转动,从而使框体在移动过程中会被包裹减少设备飞出的可能,在钢丝绳未提供拉力时,弧形弹片复位,使得升降板复位,麻花杆螺旋上升,并且在牵引停止后可以快速停止,从而避免框体内部设备受损。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煤矿机电设备用抬升结构,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底面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底面固定连接有底盒,所述底盒相对两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杆,且两个转动杆分别相邻底盒两端,两个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均贯穿相邻的底盒侧壁并固定连接有移动轮,所述底盒内部设置有用于自动停止移动轮移动的卡固机构,且框体上设置有用于包裹煤矿石的包覆机构,通过将机电设备放入框体内部、隔板上方,利用钢丝绳与卡固机构连接,在钢丝绳正常拉动时,四个移动轮可以正常行走,并且钢丝绳提供拉力启动包覆机构使框体上方形成挡护,从而避免有物体掉落,在钢丝绳断裂或出现其他意外情况时,卡固机构启动,使框体不可移动,从而使框体在移动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后可以较快速的停止不动,从而避免框体内部设备受损。
6.进一步在于:四个移动轮均位于隔板下方,使得装置在移动时,移动轮不易因触碰到路面上的碎石等阻挡物而造成偏转,保持装置整体沿着拉力所传来的方向移动。
7.进一步在于:所述卡固机构包括滑动板,所述底盒一端开设有矩形孔,且滑动板滑
动连接于矩形孔内部,位于滑动板一端的转动杆外柱面均匀开设有多个嵌入槽,且滑动板一端与嵌入槽活动卡接,所述滑动板一端设置有弧形弹片,且滑动板一端贯穿弧形弹片外弧面中心并与弧形弹片外弧面中心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板另一端位于底盒一端外部并开设有用于连接钢丝绳的连接孔,所述弧形弹片一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板、另一端与底盒内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顶面中心转动连接有麻花杆,所述隔板顶面中心开设有螺旋孔,且麻花杆通过螺旋孔与隔板旋合连接,所述麻花杆与包覆机构固定连接,通过钢丝绳与滑动板上连接孔相连接,由于框体内部机电设备重量较大,使得在压力下钢丝绳将拉动滑动板另一端向底盒外部移动,从而使滑动板拉动弧形弹片外弧面中心向底盒一端移动,此时,弧形弹片两端形变,与底盒内底面相连接的一端因被固定,并且与升降板相连接的弧形弹片一端向底盒一端移动并因升降板被限位从而向弧形弹片内弧面收缩,并同步带动升降板下移,因升降板因中心的麻花杆与隔板上的螺旋孔旋合,而非螺纹孔,使得麻花杆与螺旋孔间隙较大,在麻花杆下拉移动时可稍偏一定角度,而弧形弹片为弹性板,可形变,使得升降板在一端被向下斜拉的情况下可以带动麻花杆下降,从而使滑动板一端脱离嵌入槽,而后在钢丝绳未提供拉力时,弧形弹片复位,使得升降板复位,麻花杆螺旋上升。
8.进一步在于:所述滑动板一端为刀刃状结构,便于滑动板一端插入嵌入槽内部。
9.进一步在于:所述包覆机构包括四个转动板,四个所述转动板分别转动连接于框体四个侧壁顶端,四个所述转动板一端中心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绳,且四个连接绳一端均为麻花杆外柱面固定连接,通过升降板的下移,使得麻花杆同步下移,经过隔板螺旋纹时,麻花杆被螺旋纹带动旋转,从而使得四个连接绳缠绕在麻花杆上,继而四个连接绳拉动相连接的转动板,使四个转动板向框体内部方向转动,从而对框体内部设备进行保护。
10.进一步在于:所述麻花杆长度大于框体高度,且麻花杆顶端位于框体顶面外部,使框体内部物体可以放置在麻花杆周围,避免阻挡麻花杆移动。
11.进一步在于:所述麻花杆顶端设置有限位盘,且限位盘底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限位盘底面通过螺纹孔与麻花杆顶端旋合连接,因为麻花杆是在下移时进行转动,此时多个连接绳会在呈螺纹样缠绕,同时此时车辆正在移动,部分转动板可能因势能和连接绳拉力而向框体内部移动过快,从而产生过长的松散状态的连接绳,这些连接绳易从麻花杆顶端脱离,限位盘可以避免连接绳在缠绕过程中因速度过快产生较长松散状态的连接绳脱离麻花杆。
12.进一步在于:四个所述转动板高度相等,使四个转动板被拉起时可以形成一个封闭的框体,且边长相等,避免因高度不等而产生空缺。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通过将机电设备放入框体内部,再将钢丝绳与滑动板上连接孔相连接,钢丝绳将拉动滑动板另一端向底盒外部移动,从而使滑动板拉动弧形弹片外弧面中心向底盒一端移动,此时,弧形弹片与升降板相连接的弧形弹片一端向底盒一端移动并因升降板被限位从而向弧形弹片内弧面收缩,并同步带动升降板下移,使得升降板带动麻花杆旋转下降,此时麻花杆拉动四个连接绳缠绕在麻花杆上,四个连接绳在缠绕过程中拉动相连接的转动板向框体内部转动,从而使框体在移动过程中会被包裹减少设备飞出的可能,在钢丝绳未提供拉力时,弧形弹片复位,使得升降板复位,麻花杆螺旋上升,并且在牵引停止后可以快速停止不动,从而避免框体内部设备受损。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框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底盒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卡固机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00、框体;110、隔板;200、底盒;210、转动杆;211、移动轮;212、嵌入槽;300、卡固机构;310、滑动板;311、连接孔;320、弧形弹片;330、升降板;340、麻花杆;400、包覆机构;410、转动板;420、连接绳;430、限位盘。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煤矿机电设备用抬升结构,包括框体100,框体100底面固定连接有隔板110,隔板110底面固定连接有底盒200,底盒200相对两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杆210,且两个转动杆210分别相邻底盒200两端,两个转动杆210的两端均贯穿相邻的底盒200侧壁并固定连接有移动轮211,底盒200内部设置有用于自动停止移动轮211移动的卡固机构300,且框体100上设置有用于包裹煤矿石的包覆机构400,通过将机电设备放入框体100内部、隔板110上方,利用钢丝绳与卡固机构300连接,在钢丝绳正常拉动时,四个移动轮211可以正常行走,并且钢丝绳提供拉力启动包覆机构400使框体100上方形成挡护,从而避免有物体掉落,在钢丝绳断裂或出现其他意外情况时,卡固机构300启动,使框体100不可移动,从而使框体100在移动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后可以较快速的停止不动,从而避免框体100内部设备受损。
23.四个移动轮211均位于隔板110下方,使得装置在移动时,移动轮211不易因触碰到路面上的碎石等阻挡物而造成偏转,保持装置整体沿着拉力所传来的方向移动;卡固机构300包括滑动板310,底盒200一端开设有矩形孔,且滑动板310滑动连接于矩形孔内部,位于滑动板310一端的转动杆210外柱面均匀开设有多个嵌入槽212,且滑动板310一端与嵌入槽212活动卡接,滑动板310一端设置有弧形弹片320,且滑动板310一端贯穿弧形弹片320外弧面中心并与弧形弹片320外弧面中心固定连接,滑动板310另一端位于底盒200一端外部并开设有用于连接钢丝绳的连接孔311,弧形弹片320一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板330、另一端与底盒200内底面固定连接,升降板330顶面中心转动连接有麻花杆340,隔板110顶面中心开设有螺旋孔,且麻花杆340通过螺旋孔与隔板110旋合连接,麻花杆340与包覆机构400固定连接,通过钢丝绳与滑动板310上连接孔311相连接,由于框体100内部机电设备重量较大,使得在压力下钢丝绳将拉动滑动板310另一端向底盒200外部移动,从而使滑动板310拉动弧形弹片320外弧面中心向底盒200一端移动,此时,弧形弹片320两端形变,与底盒200内底面相连接的一端因被固定,并且与升降板330相连接的弧形弹片320一端向底盒200一端移动并因升降板330被限位从而向弧形弹片320内弧面收缩,并同步带动升降板330下移,因升降
板330因中心的麻花杆340与隔板110上的螺旋孔旋合,而非螺纹孔,使得麻花杆340与螺旋孔间隙较大,在麻花杆340下拉移动时可稍偏一定角度,而弧形弹片320为弹性板,可形变,使得升降板330在一端被向下斜拉的情况下可以带动麻花杆340下降,从而使滑动板310一端脱离嵌入槽212,而后在钢丝绳未提供拉力时,弧形弹片320复位,使得升降板330复位,麻花杆340螺旋上升;滑动板310一端为刀刃状结构,便于滑动板310一端插入嵌入槽212内部;嵌入槽212内壁的长度与宽度大于滑动板310一端的长度和宽度,便于滑动板310一端插入嵌入槽212内部。
24.包覆机构400包括四个转动板410,四个转动板410分别转动连接于框体100四个侧壁顶端,四个转动板410一端中心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绳420,且四个连接绳420一端均为麻花杆340外柱面固定连接,通过升降板330的下移,使得麻花杆340同步下移,经过隔板110螺旋纹时,麻花杆340被螺旋纹带动旋转,从而使得四个连接绳420缠绕在麻花杆340上,继而四个连接绳420拉动相连接的转动板410,使四个转动板410向框体100内部方向转动,从而对框体100内部设备进行保护;麻花杆340长度大于框体100高度,且麻花杆340顶端位于框体100顶面外部,使框体100内部物体可以放置在麻花杆340周围,避免阻挡麻花杆340移动;麻花杆340顶端设置有限位盘430,且限位盘430底面开设有螺纹孔,限位盘430底面通过螺纹孔与麻花杆340顶端旋合连接,因为麻花杆340是在下移时进行转动,此时多个连接绳420会在呈螺纹样缠绕,同时此时车辆正在移动,部分转动板410可能因势能和连接绳420拉力而向框体100内部移动过快,从而产生过长的松散状态的连接绳420,这些连接绳420易从麻花杆340顶端脱离,限位盘430可以避免连接绳420在缠绕过程中因速度过快产生较长松散状态的连接绳420脱离麻花杆340;四个所述转动板410高度相等,使四个转动板410被拉起时可以形成一个封闭的框体,且边长相等,避免因高度不等而产生空缺。
25.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将机电设备放入框体100内部、隔板110上方,通过钢丝绳与滑动板310上连接孔311相连接,由于框体100内部机电设备重量较大,使得在压力下钢丝绳将拉动滑动板310另一端向底盒200外部移动,从而使滑动板310拉动弧形弹片320外弧面中心向底盒200一端移动,此时,弧形弹片320两端形变,与底盒200内底面相连接的一端因被固定,并且与升降板330相连接的弧形弹片320一端向底盒200一端移动并因升降板330被限位从而向弧形弹片320内弧面收缩,并同步带动升降板330下移,因升降板330因中心的麻花杆340与隔板110上的螺旋孔旋合,而非螺纹孔,使得麻花杆340与螺旋孔间隙较大,在麻花杆340下拉移动时可稍偏一定角度,而弧形弹片320为弹性板,可形变,使得升降板330在一端被向下斜拉的情况下可以带动麻花杆340下降,从而使滑动板310一端脱离嵌入槽212,从而使得四个移动轮211可转动,通过升降板330的下移,使得麻花杆340同步下移,经过隔板110螺旋纹时,并且通过升降板330的下移,使麻花杆340被螺旋纹带动旋转,从而使得四个连接绳420缠绕在麻花杆340上,继而四个连接绳420拉动相连接的转动板410,使四个转动板410向框体100内部方向转动,从而对框体100内部设备进行保护;
26.在钢丝绳未提供拉力时,弧形弹片320复位,使得升降板330复位,麻花杆340螺旋上升,此时,滑行板310一端嵌入嵌入槽212内部,从而使两个移动轮211停止转动,继而框体100因惯性会滑行较短距离而后停止行进,并且在沿矿道上升时这个滑行距离会更短,继而装置会停止不动,从而避免出现意外情况后装置会回落造成撞击损毁设备的情况。
2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
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28.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