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桥梁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2.桥梁支撑结构通常包括固定架、抱箍和钢柱,抱箍用于箍紧钢柱,而固定架连接相邻两个钢柱上对应的抱箍。传统建筑行业广泛应用于制作固定架的材料为槽钢、且固定架的上横杆、下横杆、竖杆、斜杆均采用焊接的形式连接,因此根据工地现场实际需要,对槽钢进行切割至所需长度,再通过吊装至指定高度人为进行焊接。
3.采用焊接方式形成的固定架结构,其不仅对焊接技术要求高、还消耗大量的材料、电力、人力,后期的材料修复也是繁琐的过程;并且,在不同项目中对固定架长度要求不同,则大多数建筑场地会选择自行购买材料切割,而在后期的施工中不同长度的要求又要切割或焊接加长,这种情况后期材料基本报废,尤其是在只需要小距离的切割或加长时,工作量就增加了。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支撑结构,其可以快速安装和拆卸,可适用于不同的使用场合,提高了材料的重复利用率和使用范围。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桥梁支撑结构,包括固定架单元和多对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单元包括多个横向支撑件、多个竖向支撑件和多个连接组件。所述多个横向支撑件在高度方向上平行设置,各横向支撑件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成对设置的两个抱箍,各竖向支撑件可拆卸地连接相邻两个横向支撑件。各横向支撑件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通过对应的连接组件可拆卸地连接。
6.在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桥梁支撑结构中,各横向支撑件还包括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在横向上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分别通过对应的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三连接杆可拆卸地连接。
7.在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桥梁支撑结构中,所述固定架单元还包括第一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设置于各横向支撑件与对应的抱箍之间,用于调节各横向支撑件与对应的抱箍之间的距离。
8.在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桥梁支撑结构中,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调节件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接件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一调节件的对应部分连接。
9.在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桥梁支撑结构中,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第一调节件在横向上设置有多排调节孔,所述连接孔用于与不同排的调节孔配合以调节各横向支撑件与对应的抱箍之间的距离。或者,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有螺母,所述第一调节件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母用于与所述螺杆的对应部分配合以调节各横向支撑件与对应的抱箍之间
的距离。
10.在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桥梁支撑结构中,所述固定架单元还包括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二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与对应的抱箍之间,用于调节各横向支撑件与对应的抱箍之间的距离。
11.在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桥梁支撑结构中,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第二连接件和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于所述对应的抱箍、所述第二调节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且所述第二连接件可选择性与所述第二调节件的对应部分连接。
12.在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桥梁支撑结构中,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第二调节件在横向上设置有多排调节孔,所述连接孔用于与不同排的调节孔配合以调节各横向支撑件与对应的抱箍之间的距离。或者,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有螺母,所述第二调节件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母用于与所述螺杆的对应部分配合以调节各横向支撑件与对应的抱箍之间的距离。
13.在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桥梁支撑结构中,所述固定架单元还包括多个斜向支撑件,所述各斜向支撑件倾斜地设置于相邻两个横向支撑件之间并连接于所述相邻两个横向支撑件。
14.在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桥梁支撑结构中,所述固定架单元在数量上为多个,所述多个固定架单元包括第一固定架单元和第二固定架单元。所述第一固定架单元在高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二固定架单元间隔设置;或者,所述第一固定架单元在高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二固定架单元间隔设置连续设置、且所述第一固定架单元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架单元。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6.本技术的桥梁支撑结构中,由于所述多个竖向支撑件与所述多个横向支撑件之间为可拆卸地连接、各横向支撑件与对应的抱箍之间为可拆卸地连接、以及各横向支撑件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通过对应的连接组件可拆卸地连接,则桥梁支撑结构能够进行快速安装和拆卸,且拆卸后各部分可重复使用,由此提高了材料的重复利用率;并且,当所述多个竖向支撑件与所述多个横向支撑件连接后一起形成为桁架结构,由此保证了固定架单元的结构稳定性。此外,与焊接方式相比,在安装和拆卸本技术的桥梁支撑结构时,还能最大限度的保障作业人员安全。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桥梁支撑结构的一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桥梁支撑结构的另一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桥梁支撑结构的又一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省去了抱箍和支撑柱;
20.图4是固定架单元的一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固定架单元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固定架单元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23.图7是固定架单元的定位件的一结构示意图;
24.图8是固定架单元的定位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25.图9是固定架单元的第一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10是固定架单元的第二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11是桥梁支撑结构的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28.1固定架单元1421调节孔
29.11横向支撑件15第二调节组件
30.111第一连接杆151第二连接件
31.112第二连接杆1511螺母
32.113第三连接杆152第二连接件
33.114第四连接杆1521螺杆
34.12竖向支撑件16斜向支撑件
35.13定位件1a第一固定架单元
36.14第一调节组件1b第二固定架单元
37.141第一连接件2抱箍
38.1411连接孔3连接板
39.142第一调节件4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40.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4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本技术中出现的“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
42.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43.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根据本技术的桥梁支撑结构。参照图1至图2,本技术的桥梁支撑结构包括固定架单元1和多对抱箍2。
44.基于不同的施工要求,固定架单元1在数量上可为一个和多个。当固定架单元1在数量上为多个时,所述多个固定架单元1至少包括第一固定架单元1a和第二固定架单元1b。其中,第一固定架单元1a在高度方向上与第二固定架单元1b间隔设置,如图1所示;或者,第一固定架单元1a在高度方向上与第二固定架单元1b连续设置、且第一固定架单元1a可拆卸地连接(如螺栓连接)于第二固定架单元1b,如图2和图3所示。
45.在实际使用时,由于固定架单元1的数量可进行选择性设置,由此使得本技术的桥梁支撑结构能够适用不同的使用场合,进而提高了固定架单元1的使用范围。具体地,本技术的桥梁支撑结构可在高速公路、铁路、地铁、桥梁等需要架设临时栈桥或现浇支架的建筑
工程或门洞支架、以及需要设置临时支架的场合中。
46.参照图1至图6,固定架单元1包括多个横向支撑件11、多个竖向支撑件12和多个连接组件。所述多个横向支撑件11在高度方向上平行设置,各横向支撑件11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成对设置的两个抱箍2,各竖向支撑件12设置在成对设置的两个抱箍2之间、并可拆卸地连接(如螺栓连接)相邻两个横向支撑件11。并且,各横向支撑件11包括第一连接杆111和第二连接杆112,第一连接杆111和第二连接杆112通过对应的连接组件可拆卸地连接,且第二连接杆112的长度与第一连接杆111的长度相同或者不同。
47.本技术的桥梁支撑结构中,由于所述多个竖向支撑件12与所述多个横向支撑件11之间为可拆卸地连接、各横向支撑件11与对应的抱箍2之间为可拆卸地连接、以及各横向支撑件11的第一连接杆111和第二连接杆112通过对应的连接组件可拆卸地连接,则桥梁支撑结构能够进行快速安装和拆卸,且拆卸后各部分可重复使用,由此提高了材料的重复利用率;并且,当所述多个竖向支撑件12与所述多个横向支撑件11连接后一起形成为桁架结构,由此保证了固定架单元1的结构稳定性。此外,与焊接方式相比,在安装和拆卸本技术的桥梁支撑结构时,还能最大限度的保障作业人员安全。
48.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横向支撑件11和各竖向支撑件12均可采用钢材料制成。具体地,所述材料可为槽钢、工字钢、槽钢、角钢、h型钢、工钢,矩管等中的至少一种组成。
49.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至图6,各横向支撑件11还包括第三连接杆113,第三连接杆113在横向上设置于第一连接杆111与第二连接杆112之间。其中,第一连接杆111和第二连接杆112分别通过对应的连接组件与第三连接杆113可拆卸地连接,且第三连接杆113的长度与第一连接杆111的长度、第二连接杆112的长度相同或者不同。
50.这里,由于各横向支撑件11由第一连接杆111、第三连接杆113、第二连接杆112依次拼接而成,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基于施工要求(如受力要求、长度要求),通过选择不同长度、不同数量的第一连接杆111、第三连接杆113、第二连接杆112来进行组合并拼接形成固定架单元1,由此保证了固定架单元1在使用时的灵活性、还能极大地减少施工单位材料费用。
51.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各横向支撑件11还可包括第四连接杆114,第四连接杆114设置于第三连接杆113与第二连接杆112之间。具体地,第一连接杆111、第三连接杆113、第二连接杆112、第四连接杆114的长度可依次为3m、2m、1m、0.5m,由此拼接形成为固定架单元1。
52.在一些实施例中,各连接组件包括两个定位件13和锁紧件(未示出),所述两个定位件13相对设置、并分别固定设置在需要拼接的两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即为上述第一连接杆111、第二连接杆112、第三连接杆113、第四连接杆114中的任意一个)的对应端部。具体地,定位件13可为平板状结构(如图7所示)或者套筒状结构(如图8所示),锁紧件为螺栓。
53.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9,固定架单元1还包括第一调节组件14,第一调节组件14设置于各横向支撑件11与对应的抱箍2之间,用于调节各横向支撑件11与对应的抱箍2之间的距离,由此使得固定架单元1能够自适应安装于不同间隔的抱箍2之间,进而增大了固定架单元1的适用范围。
54.参照图1和图9,第一调节组件14包括第一连接件141和第一调节件142,第一连接件141与第一调节件142相对设置,且第一连接件141可选择地与第一调节件142的对应部分
连接。
55.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9,第一连接件141设置有连接孔1411,第一调节件142在横向上间隔设置有多排调节孔1421。其中,第一连接件141的连接孔1411可用于与不同排的调节孔1421配合连接,进而调节各横向支撑件11与对应的抱箍2之间的距离。需要说明的是,相邻两排调节孔1421的间距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选择性设置,以保证第一调节组件14的调节范围满足使用需求。具体地,所述多排调节孔1421可依次按照0.05m、0.15m、0.25m、0.35m的间隔进行设置,由此实现小距离调节。
5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41可设置有螺母,第一调节件142设置有螺杆,第一连接件141的螺母用于与第一调节件142的螺杆的对应部分配合以调节各横向支撑件11与对应的抱箍2之间的距离。换句话说,第一调节组件14的结构与下文图10中的第二调节组件15的结构相似或相同,这里不在详细赘述。
57.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10,固定架单元1还包括第二调节组件15,第二调节组件15设置于第一调节组件14与对应的抱箍2之间、并连接于第一调节组件14和对应的抱箍2,以用于调节各横向支撑件11与对应的抱箍2之间的距离。这里,基于第二调节组件15和第一调节组件14的协同调节作用,使得同一固定架单元1可以设置在不同间距的两个抱箍2之间,由此进一步扩大了固定架单元1的适用范围。
58.参照图1和图10,第二调节组件15包括第二连接件151和第二调节件152。第二连接件151连接于对应的抱箍2、第二调节件152固定连接于第一调节组件14,且第二连接件151可选择性与第二调节件152的对应部分连接。
59.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0,第二连接件151设置有螺母1511,第二调节件152设置有螺杆1521,螺母1511用于与螺杆1521的对应部分配合以调节各横向支撑件11与对应的抱箍2之间的距离。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连接件151的螺杆1521的长度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选择性设置,以保证第二调节组件15的调节范围满足使用需求。具体地,第二调节组件15可实现0~15cm的小间距调节。
6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151可设置有连接孔,第二调节件152在横向上设置有多排调节孔,连接孔用于与不同排的调节孔配合以调节各横向支撑件11与对应的抱箍2之间的距离。换句话说,第二调节组件15的结构可以采用与图9中的第一调节组件14的结构相似或相同,这里不在详细赘述。
61.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6,固定架单元1还包括多个斜向支撑件16,各斜向支撑件16倾斜地设置于相邻两个横向支撑件11之间并连接于相邻两个横向支撑件11。所述多个斜向支撑件16与所述多个竖向支撑件12、所述多个横向支撑件11连接后一起形成为桁架结构,由此提高了固定架单元1的整体稳定性、结构抗侧移刚度及抗震能力。具体地,所述多个斜向支撑件16与所述多个竖向支撑件12可一起形成n型结构(如图1所示)、m型结构(如图5所示)、v型结构(如图6所示)、x型结构(如图8所示)或多层宽距复合型结构(如图3所示)。
62.由于本技术的固定架单元1中的每一个部件都是一个个体,其通过拼接、可拆卸方式组合到一起,而这种方式简单,针对不同的使用场合可进行任意组合,从而简化了施工过程降低了施工成本。
63.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11,桥梁支撑结构还包括连接板3,连接板3设置于
第一调节组件14或者第二调节组件15与对应的抱箍2之间并固定连接于对应的抱箍2。为了便于连接,连接板3可为l型结构,如图11所示。
64.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桥梁支撑结构还包括支撑柱4,支撑柱4设置于各抱箍2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