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接缝防护服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今年新冠疫情的持续不断,使得医用防护服的使用量大大增加,而医用防护服是指医务人员及进入特定医药卫生区域的人群所使用的防护性服装。其作用是隔离病菌、有害超细粉尘、酸碱性溶液、电磁辐射等,保证人员的安全和保持环境清洁;
3.在防护服生产过程中,需要对防护服成型前进行熨烫,使得防护服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更加的舒适和缝隙处更加的严合,现有的熨烫机没有整理固定的机构,使得用户在对防护服进行熨烫的过程需要可能会接触到熨烫机的底座,从而导致用户的手部受伤,对用户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接缝防护服成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熨烫机没有整理固定的机构,使得用户在对防护服进行熨烫的过程需要可能会接触到熨烫机的底座,从而导致用户的手部受伤,对用户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接缝防护服成型装置,包括第一防护服熨烫机主体,所述第一防护服熨烫机主体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防护服熨烫机主体的左右两侧皆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防护服熨烫机主体的底端开设有两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防护服熨烫机主体的底端开设有两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端皆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内部皆插设有第一插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侧皆固定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顶端皆设置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与第一连接杆皆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第一螺杆的顶端皆固定有第一转把,所述第一螺杆的外侧皆套设有第一螺套,所述第一螺套的一侧皆固定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防护服熨烫机主体的前端设置有第一除尘机构。
6.优选的,所述第一除尘机构包括第一吹风机主体,所述第一防护服熨烫机主体的底端安装有第一吹风机主体,所述第一防护服熨烫机主体的底端固定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内部开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一吹风机主体的后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第一连接板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顶端固定有第二连接板,且第二连接板的表面均匀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顶端连通有第一吹风口。
7.优选的,所述第一转把顶端的表面胶合有第一橡胶垫,且第一橡胶垫与第一转把的表面相贴合。
8.优选的,所述第一插杆的表面胶合有第二橡胶垫,且第二橡胶垫与第一插杆的表面相贴合。
9.优选的,所述第一吹风口的开口呈倾斜状,所述第一吹风口的开口呈向下的倾斜状。
10.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底端胶合有防护垫,且防护垫与第二连接块的表面相贴合。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使得防护服在第一防护服熨烫机主体的工作台面上更加的整齐,避免了用户手部与熨烫工作台的接触,从而保护了用户的手部免受伤害,从而使得熨烫的工作过程更加的安全,使得防护服在熨烫的过程中表面更加的洁净,避免了防护服表面存留有灰尘,从而使得生产的产品更加的符合标准;
12.1、设置有第一螺杆与第一连接块,当用户需要对防护服进行熨烫整理时,用户先把防护服放置到第一防护服熨烫机主体的工作台上,接着,通过转动第一转把,带动第二连接块向下移动,使得防护服在第二连接块与第一连接块的夹持下得到固定,使得防护服在第一防护服熨烫机主体的工作台面上更加的整齐,避免了用户手部与熨烫工作台的接触,从而保护了用户的手部免受伤害,从而使得熨烫的工作过程更加的安全;
13.2、设置有第一吹风机主体与第一吹风口,由于在对防护服进行熨烫的过程中需要对工作台以及防护服的表面进行适当的清理,通过对第一吹风机主体外接电源,启动第一吹风机主体,使得第一吹风机主体产生的风力通过第一吹风口吹向工作台以及防护服表面,使得防护服在熨烫的过程中表面更加的洁净,避免了防护服表面存留有灰尘,从而使得生产的产品更加的符合标准。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图4中c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19.图中:100、第一防护服熨烫机主体;200、第一固定机构;210、第一连接杆;211、第一凹槽;212、第二凹槽;213、第三凹槽;214、第一插杆;215、第一连接块;216、第一螺杆;217、第一转把;218、第一螺套;219、第二连接块;300、第一除尘机构;310、第一吹风机主体;311、第一连接板;312、第四凹槽;313、第一连接管;314、第二连接板;315、第一开口;316、第一吹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22.一种无接缝防护服成型装置,包括第一防护服熨烫机主体100,第一防护服熨烫机主体100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机构200,第一固定机构200包括第一连接杆210,第一防护服熨烫机主体100的左右两侧皆设置有第一连接杆210,第一防护服熨烫机主体100的底端开设有两组第一凹槽211,第一防护服熨烫机主体100的底端开设有两组第二凹槽212,第一
连接杆210的底端皆开设有第三凹槽213,第三凹槽213的内部皆插设有第一插杆214,第一连接杆210的一侧皆固定有第一连接块215,第一连接杆210的顶端皆设置有第一螺杆216,第一螺杆216与第一连接杆210皆通过轴承相连接,第一螺杆216的顶端皆固定有第一转把217,第一螺杆216的外侧皆套设有第一螺套218,第一螺套218的一侧皆固定有第二连接块219,第一防护服熨烫机主体100的前端设置有第一除尘机构300;
23.进一步的,第一除尘机构300包括第一吹风机主体310,第一防护服熨烫机主体100的底端安装有第一吹风机主体310,第一防护服熨烫机主体100的底端固定有第一连接板311,第一连接板311的内部开设有第四凹槽312,第一吹风机主体310的后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管313,第一连接管313与第一连接板311相连通,第一连接板311的顶端固定有第二连接板314,且第二连接板314的表面均匀开设有第一开口315,第一连接板311的顶端连通有第一吹风口316,使得防护服在加工的过程中表面更加的洁净,不会有灰尘落入到其表面,保证了加工工艺的标准性;
24.进一步的,第一转把217顶端的表面胶合有第一橡胶垫,且第一橡胶垫与第一转把217的表面相贴合,增大了用户手部与第一转把217表面的摩擦力,使得用户转动时更加方便的用力;
25.进一步的,第一插杆214的表面胶合有第二橡胶垫,且第二橡胶垫与第一插杆214的表面相贴合,增大了用户手部与第一插杆214表面的摩擦力,使得用户对于第一插杆214的拔取更加的方便;
26.进一步的,第一吹风口316的开口呈倾斜状,第一吹风口316的开口呈向下的倾斜状,使得第一吹风口316吹动的风向得以得到一定的指向,更加精准的防护服表面的灰尘进行清理;
27.进一步的,第二连接块219的底端胶合有防护垫,且防护垫与第二连接块219的表面相贴合,对防护服的表面进行了一定保护,避免了第二连接块219的表面对其产生一定的擦痕。
28.工作原理:首先,当用户需要对防护服进行熨烫时,用户把防护服放置到第一防护服熨烫机主体100的熨烫平台表面,接着,用户通过转动第一转把217,带动第一螺杆216进行转动,由于第一螺杆216与第一螺套218之间通过螺纹结构相连接,使得第一螺杆216转动时,带动第一螺套218向下移动,带动第二连接块219向下移动,用户把防护服的边角放置到第一连接块215的表面,通过向下移动的第二连接块219对防护服的边角进行一定的压紧固定,使得防护服在第一防护服熨烫机主体100的熨烫平台表面更加的平整整齐,使得防护服的熨烫效果更好,且避免了用户手部与熨烫平台相接触,保护了用户的手部安全;
29.通常在对防护服进行熨烫之前,需要对防护服与第一防护服熨烫机主体100的工作平台表面进行一定的清理,保证其表面的洁净度,使得用户对防护服的熨烫过程中表面不会有其他的杂质熨烫到防护服的表面,从而保证了防护服的生产标准,用户通过对第一吹风机主体310进行外接电源,使得第一吹风机主体310启动,产生一定的风力,通过第四凹槽312输送到第二连接板314的表面,通过第二连接板314表面均匀开设的第一开口315,使得吹出来的风力比较的分散缓和,而不是集中与一点,使得防护服表面的灰尘被清理干净,从而使得该加工过程更加的标准。
30.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
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