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彻底清洁的净水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3  171



1.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彻底清洁的净水机。


背景技术:

2.净水机是一种水处理设备,现有的净水机对水源进行过滤时,容易在过滤模块表面形成膜结垢,在清洗时需要将整体设备拆卸,然后将过滤模块取下,再利用净水对过滤模块进行冲洗,这种清洁模式过于繁琐,且费时费力。
3.而现有技术中的净水机存在以下问题:1、容易在过滤模块表面形成膜结垢,在清洗时需要将整体设备拆卸,无法进行膜冲洗;2、无法实现一套清洗系统对整个净水机内部所有管路进行化学彻底清洗;3、现有净水机无法在净水时实现水循环,保证净水的活性和控菌作用。
4.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净水机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彻底清洁的净水机。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彻底清洁的净水机,包括:进水管,与所述进水管连通的制水管,以及循环管,其特征在于,
7.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连通所述制水管;所述制水管上依次设置有净水过滤组件和水箱;所述水箱中设置有高液位开关和低液位开关;
8.所述循环管中依次设置有循环泵、uv灭菌装置、阻菌过滤器以及第二电磁阀;所述水箱的输出端连通所述循环泵,所述第二电磁阀的输出端连通至所述水箱;
9.位于所述阻菌过滤器和所述第二电磁阀之间的所述循环管上依次设置出水管和清洗管;所述出水管中包括第三电磁阀、温控加热模块和出水龙头;所述清洗管中设置有第四电磁阀和第五电磁阀;所述第四电磁阀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制水管中所述净水过滤组件的输入端;
10.位于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水箱之间的所述循环管设置有加药管,所述加药管中设置有手动蝶阀和加药装置;
11.位于所述水箱和所述循环泵之间的所述循环管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通过第六电磁阀连通排水口。
12.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水箱中连接有呼吸器。
13.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由所述低液位开关感应到液面高度为限定条件,设定为所述第一电磁阀或进水制水的启动条件;由所述高液位开关感应到液面高度为限定条件,设定为所述第一电磁阀或进水制水的停止条件。
14.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水箱中连接有电导率仪。
15.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净水过滤组件包括n级滤芯,且各级所述滤芯的过滤精度依次增大,其中n为不小于1的正整数。
16.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各级所述滤芯串联连接。
17.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磁阀的输出端连通至所述水箱中的清洗球。
18.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水箱中液位低于所述高液位开关感应到的液面高度时,所述进水管不断进给水至所述制水管。
19.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0.(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彻底清洁的净水机,该净水机结合物理手段和化学手段对净水机进行清洁,分别采用膜冲洗工序和彻底清洗工序,提高了净水机的净水效率和能力。
21.(2)本实用新型净水机处于进水制水工序时,通过n级滤芯的过滤作用,保证对水体中病毒、细菌和其它微生物的杀灭,提高净水机的净化效率。制水中的净化水能够在循环管中实现循环,并通过uv灭菌装置的紫外线作用,进一步保证净水的活性和控菌作用。
22.(3)当净水机处于膜冲洗工序时,利用净水将制水管、循环管和清洗管连通,可以实现将净化机中内部管路和元件表面进行冲洗,保证表面的清洁,也更有利于延长净水机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净水机在清洗时需要将整体设备拆卸,无法进行膜冲洗的问题。此外,在膜冲洗的同时,可以同步实现出水管的供水,不影响净水机的正常使用。
23.(4)当净水机处于彻底清洗工序时,加药装置向水箱中输入清洗液,实现对净水机内部所有管路、水箱的彻底清洗。
附图说明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26.图中:1、第一电磁阀;2、净水过滤组件;3、水箱;4、高液位开关;5、低液位开关;6、循环泵;7、uv灭菌装置;8、阻菌过滤器;9、第二电磁阀; 10、第三电磁阀;11、温控加热模块;12、出水龙头;13、第四电磁阀;14、第五电磁阀;15、电导率仪;16、呼吸器;17、清洗球;18、手动蝶阀;19、加药装置;20、第六电磁阀;21、排水口;
27.p1、进水管;p2、制水管;p3、循环管;p4、出水管;p5、清洗管;p6、加药管;p7、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28.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29.如图1所示,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可彻底清洁的净水机的结构示意图。该净水机包括:进水管p1、进水管p2、循环管p3、出水管p4、清洗管p5、加药管p6以及排水管p7。
30.本实用新型中进水管p1用于与水源连通,以导入待净化的水体。进水管p1 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1,水源通过第一电磁阀1连通进水管p2的输入端。
31.进水管p2上依次设置有净水过滤组件2和水箱3。其中,净水过滤组件2 包括n级滤芯,各级滤芯串联连接,且各级滤芯的过滤精度依次增大,满足不同过滤精度,n为不小于1
的正整数。净水机处于进水制水工序时,通过n级滤芯的过滤作用,保证对水体中病毒、细菌和其它微生物的杀灭,提高净水机的净化效率。
32.本实用新型中水箱3中连接有呼吸器16,该呼吸器16能够平衡水箱3中内部压力,避免水箱3因排水时吸气而产生的内部压力导致的变形变瘪;同时,用于隔绝水与空气的直接接触和避免空气中的细菌、灰尘等杂质进入水箱3。水箱3中还连接有电导率仪15,该电导率仪15用于对水箱3中水的实时检测,保证净水的水质符合指标。
33.本实用新型中循环管p3中依次包括循环泵6、uv灭菌装置7、阻菌过滤器 8以及第二电磁阀9;水箱3的输出端连通所述循环泵6,
34.第二电磁阀9的输出端连通至水箱3。本实用新型中制水中的净化水能够在循环管p3中实现循环,并通过uv灭菌装置的紫外线作用,实现对病毒、细菌和其它微生物的杀灭,进一步保证净水的活性和控菌作用。
35.本实用新型中水箱3中设置有高液位开关4和低液位开关5。当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电磁阀1、第二电磁阀9以及第三电磁阀10开启,第四电磁阀13、第五电磁阀14以及第六电磁阀20关闭时,净化机进行进水制水,来自进水管p1中的水依次经过净水过滤组件2、水箱3完成制水,并依次在循环泵6、uv灭菌装置7、阻菌过滤器8以及第二电磁阀9,并回到水箱3中,并实现水循环或从出水管p4流出。
36.循环管p3的进水制水模式包括:模式一:水箱3中的液面只要低于高水位,则进水管p1进给水,并保证水箱3中的水一直处于高水位。模式二:由低液位开关5感应到液面高度为限定条件,设定为第一电磁阀1或进水制水的启动条件;由高液位开关4感应到液面高度为限定条件,设定为第一电磁阀1或进水制水的停止条件;即,当水箱3中的水位处于低水位时开始进水,直至液位到达高液位处。
37.其中,模式一中,低于高水位不断进给,能够满足持续不断地用水条件,提高用水和净水效率。但是这种模式会造成净水机的频繁启动,缩短使用寿命,特别是需要设置增压泵的情况下;同时,会出现部分时间段由于用水量小、存水时间长、水质下降的风险变大等问题。
38.而模式二中仅在水箱3中的水位处于低水位时开始进水,减少了净水机的频繁启动,提高了使用寿命;但是无法满足短时间内的大量用水,降低了用水率。本实用新型中优选使用模式二的制水模式。
39.本领域技术人员考虑在用水量较大的场景下,适用于模式一,以满足用水条件;而在用水量正常或较小的场景下,适用于模式二,以减小净水机的频繁启动并造成水质下降;或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将两者模式结合使用,提高净水机制水的灵活性,使得本实用新型中的净水机通用于多种场景。
40.本实用新型中位于第二电磁阀9和水箱3之间的循环管p3设置有加药管p6,加药管p6中设置有手动蝶阀18和加药装置19。本实用新型中加药装置19通过手动蝶阀18连接在循环管p3的支路上,并且加压装置输出的清洗液通过清洗球17,形成360
°
全方位水箱3的清洗。
41.位于阻菌过滤器8和第二电磁阀9之间的循环管p3上依次设置出水管p4 和清洗管p5。出水管p4中包括第三电磁阀10、温控加热模块11和出水龙头12,出水龙头12用于导出净化后的水。清洗管p5中设置有第四电磁阀13和第五电磁阀14;第四电磁阀13的输出端连接
至循环管p3中净水过滤组件2的输入端。位于水箱3和循环泵6之间的循环管p3上设置有排水管p7,排水管p7通过第六电磁阀20连通排水口21。
42.当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电磁阀1、第二电磁阀9以及第六电磁阀20关闭,第四电磁阀13、第五电磁阀14打开时,利用净水将进水管p2、循环管p3和清洗管p5连通,净水依次经过水箱3、循环泵6、uv灭菌装置7、阻菌过滤器8、第五电磁阀14、第四电磁阀13以及净水过滤组件2,实现了膜冲洗,并在冲洗完毕切换进入制水待机状态,冲洗水通过膜率壳排污口排放。并且本实用新型在膜冲洗的同时,可以同步实现出水管p4的供水,不影响净水机的正常使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净水在进水管p2、循环管p3和清洗管p5中循环冲洗,无需将整体设备拆卸,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净水机在清洗时需要将整体设备拆卸,无法进行膜冲洗的问题。
43.当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电磁阀1、第二电磁阀9以及第三电磁阀10关闭,第四电磁阀13、第五电磁阀14、第六电磁阀20以及手动蝶阀18开启时,加药装置19向水箱3中输入清洗液,清洗液和净水在水箱3中混合后,依次通过水箱 3、循环泵6、uv灭菌装置7、阻菌过滤器8、第五电磁阀14、第四电磁阀13以及净水过滤组件2,在循环清洗后,实现对净水机内部所有管路、水箱3的彻底清洗,并在清洗后通过排水管p7排放至排水口21。
44.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该净水机可以分别实现进水制水、膜冲洗以及彻底清洗。其中,进水制水的工作原理为:当第一电磁阀1、第二电磁阀9以及第三电磁阀10开启,第四电磁阀13、第五电磁阀14以及第六电磁阀20关闭时,净化机进行进水制水,来自进水管p1中的水依次经过净水过滤组件2、水箱3、循环泵6、uv灭菌装置7、阻菌过滤器8以及第二电磁阀9,并回到水箱3中,以实现水循环或从出水管p4流出。
45.膜冲洗的工作原理为:第一电磁阀1、第二电磁阀9以及第六电磁阀20关闭,第四电磁阀13、第五电磁阀14打开时,利用净水将循环管p3和清洗管p5 连通,净水依次经过水箱3、循环泵6、uv灭菌装置7、阻菌过滤器8、第五电磁阀14、第四电磁阀13以及净水过滤组件2,并在冲洗完毕切换进入制水待机状态,冲洗水通过膜率壳排污口排放。在膜冲洗的同时,同步出水管p4的供水,不影响净水机的正常使用。
46.彻底清洗的工作原理:第一电磁阀1、第二电磁阀9以及第三电磁阀10关闭,第四电磁阀13、第五电磁阀14、第六电磁阀20以及手动蝶阀18开启时,加药装置19向水箱3中输入清洗液,清洗液和净水在水箱3中混合后,依次通过水箱3、循环泵6、uv灭菌装置7、阻菌过滤器8、第五电磁阀14、第四电磁阀13以及净水过滤组件2,在循环清洗后,实现对净水机内部所有管路、水箱 3的彻底清洗,并在清洗后通过排水管p7排放至排水口21。
47.以上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