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机床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数控机床加工用喷水机构。
背景技术:
2.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的简称,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在数控机床加工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热量过多对于产品的加工带来影响,现在一般采取的方法就是使用冷却水对其进行冷却,从而保证产品生产的正常进行。
3.现有的数控机床加工用喷水机构,结构过于传统,在喷水冷却的过程中,冷却水的流量不能实时控制,从而会导致冷却水喷射的量过多或过少,过多则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过少则冷却效果不好,采用人为调控的话,不仅浪费人力,而且调节的精度不高,给工作人员带来不便,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数控机床加工用喷水机构,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控机床加工用喷水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数控机床加工用喷水机构,所述数控机床加工用喷水机构包括:
7.支撑底座;
8.箱体,所述箱体位于所述支撑底座上;
9.喷水组件,所述喷水组件与所述箱体相连接;以及
10.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位于所述箱体上,并与所述喷水组件相连接;其中,控制组件包括有阻水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阻水组件与所述驱动组件配合安装,所述控制组件用于调节所述喷水组件喷射的水量。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当加工工作进行时,通过设置的喷水组件工作,可将冷却水喷向位于箱体内的加工机构上,当冷却水量过大时,在达到冷却效果的同时,会造成一部分水资源浪费,并损耗能量,因此,通过设置的检测单元,可使驱动组件工作,并可带动阻水组件运动,从而可对喷水组件管路内的冷却水形成阻力,从而降低喷射冷却水的量,相反的,当水量降低时,可加大喷水的量,从而使水量始终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有利于提高对加工机构的冷却效果,同时,可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且操作简单,全程由机械控制,节省了人力,为工作人员带来了便利,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板部分放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支撑底座,2-箱体,3-风冷件,4-通风口,5-冷却件,6-调节板,7-密封件,8-导向件,9-滑轨,10-通孔,11-回流管,12-冷却盘管,13-传输管,14-挡板,15-隔板,16-出水件,17-工作台,18-弯管,19-敏感件,20-加工机构,21-喷头,22-驱动件,23-调节件,24-顶杆,25-传动件,26-控制件,27-推拉件。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19.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控机床加工用喷水机构,所述数控机床加工用喷水机构包括:
20.支撑底座1;
21.箱体2,所述箱体2位于所述支撑底座1上;
22.喷水组件,所述喷水组件与所述箱体2相连接;以及
23.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位于所述箱体2上,并与所述喷水组件相连接;其中,控制组件包括有阻水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阻水组件与所述驱动组件配合安装,所述控制组件用于调节所述喷水组件喷射的水量。
24.在数控机床加工工件时,会因为接触摩擦的作用而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通过设置的支撑底座1,可将箱体2固定在目标区域内,其中,箱体2上设有活动门、排渣口以及通风口等设施,以便于保证冷却工作的顺利进行,当加工工作进行时,通过设置的喷水组件工作,可将冷却水喷向位于箱体2内的加工机构20上,当冷却水量过大时,在达到冷却效果的同时,会造成一部分水资源浪费,并损耗能量,因此,通过设置的检测单元,可使驱动组件工作,并可带动阻水组件运动,从而可对喷水组件管路内的冷却水形成阻力,从而降低喷射冷却水的量,相反的,当水量降低时,可加大喷水的量,从而使水量始终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有利于提高对加工机构20的冷却效果,同时,可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且操作简单,全程由机械控制,节省了人力,为工作人员带来了便利,值得推广。
2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喷水组件包括:
26.冷却件5,所述冷却件5与所述支撑底座1相连接;
27.冷却盘管12,所述冷却盘管12位于所述箱体2上,且所述冷却盘管12与所述冷却件5相连通;
28.风冷件3和通风口4,所述风冷件3和通风口4分别与所述箱体2相连接;
29.喷头21,所述喷头21通过传输管13与所述冷却盘管12相连通,且所述喷头21与所述箱体2卡装连接;以及
30.回水组件,所述回水组件位于所述箱体2内,用于将冷却后的水输送至所述冷却件5内。
31.当需要对加工机构20进行喷水冷却时,通过设置的冷却件5,其中,冷却件5包括有水箱、水泵、加水口和透气口等元件,通过设置的水泵,可将水箱内的水加压输送至冷却盘管12内,且通过设置的风冷件3和通风口4启动工作,可使外界的冷风进入箱体2内与冷却盘管12接触,从而可进一步降低冷却盘管12内的水温,从而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同时,通过设置的传输管13,可将冷却盘管12内的冷却水经传输管13通入到喷头21内,并经喷头21喷射到加工机构20上,通过设置的回水组件工作,可将冷却后的清水回流至冷却件5内,从而可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3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水组件包括:
33.隔板15,所述隔板15与所述箱体2相连接;
34.出水件16和工作台17,所述出水件16和工作台17均位于所述隔板15上,且所述出水件16位于所述工作台17的内部;
35.至少一组弯管18,所述弯管18贯穿安装在所述工作台17上;以及
36.回流管11,所述回流管11分别与所述箱体2和隔板15贯穿连接。
37.通过设置的工作台17,其中,加工机构20位于工作台17的上方,且工作台17可采用圆台结构,并在工作台17的侧面上周向均匀分别安装有多组弯管18,弯管18呈鹅颈状,且开口向下,当冷却水冷却加工机构20之后,在重力的作用下,经工作台17流入到隔板15上,通过设置的回流管11,可将一部分冷却水回流至冷却件5内,其中,回流管11与冷却件5连接处设有过滤网,以避免冲洗的工件碎屑进入到冷却件5内,且箱体2上设有排渣口,以便于被过滤网过滤下来的残渣排出箱体2外,当喷射组件的水量过大时,回流管11的排出速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可使隔板15上的水位逐渐升高,当水位足够高时,通过设置的弯管18可将一部分冷却水经出水件16排出到冷却盘管12上,其中,出水件16可采用过滤网与漏孔配合的形式,当水流入到冷却盘管12上时,可在风冷件3的作用下,提高对冷却盘管12的冷却效果,同时,当废水流入箱体2的底部时,可通过设置的连通管,使废水排入到冷却件5内。
3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39.敏感件19,所述敏感件19位于所述工作台17内;
40.驱动件22,所述驱动件22与所述箱体2相连接;
41.调节件23,所述调节件23与所述驱动件22的输出端相连接;以及
42.传动件25,所述传动件25贯穿安装在所述箱体2上,且所述传动件25通过顶杆24与所述调节件23相连接。
43.当水量较大时,可使水位升高,通过设置的敏感件19,其中,敏感件19可采用传感器的形式,当水与敏感件19接触时,可使驱动件22启动工作,驱动件22可采用伺服电机的形式,当驱动件22缓慢转动时,可带动调节件23转动,调节件23可采用凸轮的形式,由于调节件23上各部位的直径不同,可对顶杆24形成一个向下的推力,其中,顶杆24可采用活塞杆的形式,并与传动件25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且顶杆24的一端安装有滚珠,以便于提高调节件23对顶杆24的传动作用,同时,顶杆24上套设安装有弹簧,以便于在调节件23的基圆与顶杆24接触时,可拉动活塞向上移动,从而起到增大喷射水量的目的。
4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3,所述阻水组件包括:
45.控制件26,所述控制件26与所述喷水组件相连通,且所述控制件26通过推拉件27与所述顶杆24相连接;
46.挡板14,所述挡板14与所述控制件26相连接;
47.调节板6,所述调节板6与所述推拉件27相连接,且所述调节板6分别通过导向件8和滑轨9与所述挡板14和控制件26滑动连接;以及
48.密封件7和通孔10,所述密封件7和通孔10均位于所述调节板6上。
49.当水量过大时,通过设置的调节件23带动顶杆24在传动件25内向下移动,并可带动推拉件27同步移动,从而可带动调节板6分别在挡板14和控制件26上向下滑动,且通过设置的通孔10,可对管路内的水流形成节流的作用,从而可降低喷射的水量,当水量降低时,可使工作台17内的水位同步下降,其中,敏感件19的数量为两块,当水位下降到低位上的敏感件19上时,可使驱动件22反转,从而可提高喷水的量,有利于使喷水的量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从而节约了资源,并提高了冷却效果。
5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滑动”、“转动”、“固定”、“设有”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焊接连接,也可以是螺栓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1.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