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病员服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的手腕科病员服。
背景技术:
2.病员服,顾名思义就是在医院住院的病员穿的服装,由医院统一发放。大部分医院的病员服“超龄服役”是医院的普遍现象,医院为了节约成本,只考虑到确保病员服无菌,而忽略了对患者心理的影响,病员服比较破旧是各家共存的问题,蓝白相间的病员服普遍都已经“超龄服役”,有的打着补丁,有的边子上因过度磨损已经一缕一缕的了,一般病员服都是在科室新成立时由医院统一配备,使用后出现破损等情形后,则由科室自己更新,医院对科室的经济效益都有考核,科室为了节约开支,自然不愿意在这种消耗品上多投入,能省则省,所以,对于破了坏了的病员服,能缝则缝,能补则补。
3.1.现有的一种多功能的手腕科病员服,制作简单,一般都是传统布料直接缝制,即便有不同型号的病员服,但是对于不同部位的患者,现有的病员服不能满足各种不同体型的患者;
4.2.现有的一种多功能的手腕科病员服,基本上只有两个口袋设计,当病人需要将上肢悬挂起来或者输液时需要将输液管固定时需要借助工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的手腕科病员服,解决了由于现有的一种多功能的手腕科病员服,制作简单,一般都是传统布料直接缝制,即便有不同型号的病员服,但是对于不同部位的患者,现有的病员服不能满足各种不同体型的患者,基本上只有两个口袋设计,当病人需要将上肢悬挂起来或者输液时需要将输液管固定时需要借助工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问题。
7.(二)技术方案
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多功能的手腕科病员服,包括病员服主体和袖子,所述病员服主体固定有领口,所述领口底端固定有肩部,所述领口与肩部呈一体化结构,所述肩部两侧设有袖子,所述袖子侧端固定有第一固定带,所述病员服主体与肩部连接处固定有纽扣,所述病员服主体一侧表面固定有盒包、固定绳和输液管卡槽,所述病员服主体另一侧表面固定有调节口,所述调节口两侧固定有第一固定带,所述输液管卡槽两侧固定有固定块和固定贴,所述固定块侧端固定有魔术贴,所述固定块与魔术贴呈一体化结构,所述魔术贴与固定贴粘接。
9.优选的,所述输液管卡槽大小相同,按纵向排列分布于病员服主体表面侧端。
10.优选的,所述袖子侧端固定有第一固定带,所述调节口两侧固定有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二固定带与病员服主体呈一体化结构。
11.优选的,所述纽扣大小相同,按横向排列分布于肩部与病员服主体连接处,所述袖
子内侧按纵向排列分布有纽扣。
12.优选的,所述袖子底端固定有卡扣,所述卡扣与纽扣嵌合结构一致,且位置对应。
13.优选的,所述肩部与病员服主体连接处设有虚线,所述袖子与纽扣连接处设有虚线。
14.(三)有益效果
15.1.纽扣、虚线和固定带之间的限位固定结构设计,通过纽扣和第一固定带,能够对不同体型和患病部位的病人进行病员服的尺寸调节,提高装置实用性;
16.2.输液管卡槽、卡扣和纽扣之间的一体化结构设计,使得输液管能够在输液管卡槽进行固定,有效防止输液管缠绕,影响病人治疗,同时卡扣与纽扣之间的嵌合结构设计,不需再借助其他工具,能够将患者伤肢悬挂起来,提高装置利用率。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面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输液管卡槽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底座固定绳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病员服主体,2-袖子,3-领口,4-肩部,5-纽扣,6-固定绳, 7-盒包,8-输液管卡槽,9-卡扣,10-调节口,11-第一固定带,12-固定块, 13-魔术贴,14-固定贴,15-第二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的手腕科病员服,包括病员服主体1和袖子2,所述病员服主体1固定有领口3,所述领口3底端固定有肩部4,所述领口3与肩部4呈一体化结构,所述肩部4 两侧设有袖子2,所述袖子2侧端固定有第一固定带11,所述病员服主体1 与肩部4连接处固定有纽扣5,所述病员服主体1一侧表面固定有盒包7、固定绳6和输液管卡槽8,所述病员服主体1另一侧表面固定有调节口10,所述调节口10两侧固定有第一固定带11,所述输液管卡槽8两侧固定有固定块 12和固定贴14,所述固定块12侧端固定有魔术贴13,所述固定块12与魔术贴13呈一体化结构,所述魔术贴13与固定贴14粘接。
24.所述输液管卡槽8大小相同,按纵向排列分布于病员服主体1表面侧端。大小相同的输液管卡槽8,能够便于对输液管进行限位和固定,有效防止输液管缠绕,影响患者治疗进程。
25.所述袖子2侧端固定有第二固定带15,所述调节口10两侧固定有第二固定带15,所述第二固定带15与病员服主体1呈一体化结构。通过第二固定带 15与病员服主体1之间的一体化结构,便于对病员服主体1和手部进行尺寸调节,有效提高装置实用性。
26.所述纽扣5大小相同,按横向排列分布于肩部4与病员服主体1连接处,所述袖子2内侧按纵向排列分布有纽扣5。能够直接对肩部4和袖子2进行固定,使用起来比较便利。
27.所述袖子2底端固定有卡扣9,所述卡扣9与纽扣5嵌合结构一致,且位置对应。通过卡扣9与纽扣5之间的嵌合结构,确保了结构的一致性和对应性,实现对袖子2的限位固定,便于患者用来悬挂伤肢。
28.所述:所述肩部4与病员服主体1连接处设有虚线,所述袖子2与纽扣5 连接处设有虚线。通过开口的虚线用纽扣合上,能够方便患者伤肢进行穿衣操作。
29.工作原理:使用本一种多功能的手腕科病员服时,将病员服主体1穿戴到需要治疗的患者身上,首先将领口3底端的纽扣5进行嵌合,然后将病员服主体1外表面的纽扣5依次嵌合,再根据患者体型将病员服主体1后背的调节口10两侧的第二固定带15调节到合适位置打上结,固定成第一固定带 11,再依次将袖子2内侧的纽扣5嵌合,将袖子2外侧的第二固定带15根据患者胳膊的尺寸调节合适大小打结固定成第一固定带11,需要将输液管进行固定时,将输液管嵌合到输液管卡槽8内部卡槽内,将魔术贴13粘接到固定贴14上,对输液管进行固定,需要将患者伤肢悬挂时,将卡扣9嵌合到纽扣5内,将伤肢及进行悬挂。
30.本实用新型的1病员服主体,2袖子,3领口,4肩部,5纽扣,6固定绳, 7盒包,8输液管卡槽,9卡扣,10调节口,11第一固定带,12固定块,13 魔术贴,14固定贴,15第二固定带,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一种多功能的手腕科病员服,制作简单,一般都是传统布料直接缝制,即便有不同型号的病员服,但是对于不同部位的患者,现有的病员服不能满足各种不同体型的患者,基本上只有两个口袋设计,当病人需要将上肢悬挂起来或者输液时需要将输液管固定时需要借助工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纽扣、虚线和固定带之间的限位固定结构设计,通过纽扣和第一固定带,能够对不同体型和患病部位的病人进行病员服的尺寸调节,提高装置实用性,输液管卡槽、卡扣和纽扣之间的一体化结构设计,使得输液管能够在输液管卡槽进行固定,有效防止输液管缠绕,影响病人治疗,同时卡扣与纽扣之间的嵌合结构设计,不需再借助其他工具,能够将患者伤肢悬挂起来,提高装置利用率。
3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2.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