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双腿恢复训练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内科双腿联动恢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2.双腿联动恢复训练装置是指用于帮助病人进行双腿恢复训练的装置,双腿联动恢复训练装置常常用于神经内科病人的恢复训练,随着社会的发展,双腿联动恢复训练装置被广泛应用。
3.病人在进行双腿联动恢复训练装置进行恢复训练时,一般采用踩踏的方式进行训练,有些双腿联动恢复训练装置在使用时,病人需要踩踏的力较大,而双腿联动恢复训练装置所需的力不能进行调节,导致病人不能对其进行踩踏,从而不能达到帮助病人进行训练康复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病人进行双腿联动恢复训练时所需踩踏的力不能进行调节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神经内科双腿联动恢复训练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双腿联动恢复训练装置,包括椅子和调节装置,所述椅子的表面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表面与椅子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的内部插设有两个圆形杆,两个所述圆形杆的表面均滑动连接有踏板,所述圆形杆的表面套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踏板和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的内部滑动插设有两个推杆,两个所述推杆的表面均与踏板固定连接,所述推杆的表面转动套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固定筒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接触架,所述接触架的表面与推杆滑动连接。
6.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四个卡架,四个所述卡架两两一组,两组所述卡架的表面分别位于两个接触架的表面。
7.优选的,两个所述圆形杆远离固定座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为圆形结构。
8.优选的,所述踏板的表面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壁安装有防滑垫。
9.优选的,所述踏板的表面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四个插杆,所述插杆的表面与踏板滑动连接,所述插杆贯穿防滑垫,所述插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贴板。
10.优选的,所述踏板的内部插设有四个挂杆,所述挂杆远离踏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卡板。
11.优选的,四个所述贴板的表面均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呈“l”形。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3.1、本实用新型中,当病人需要进行双腿联动恢复训练时,首先让病人坐在椅子上,
然后使病人的脚部踩住踏板上的防滑垫,踏板在病人的踩踏下下降,病人在踩下踏板过程中,踏板会受到第一弹簧的拉力和第二弹簧的弹力,病人需要利用脚部的力量才可以将踏板踩下,这样进行反复踩踏踏板可以帮助病人进行腿部的恢复,当病人觉得踏板受到的压力较大,从而使病人不易踩下踏板时,可以转动接触架,接触架转动一定角度后,接触架和卡架之间失去接触,这时接触架与固定座之间失去固定,踏板也不再受到第一弹簧的拉力,这时踏板受到的压力减少,病人可以较轻易的将踏板踩下,通过设置调节装置,可以将病人进行双腿联动恢复训练时所需踩踏的力进行调节,方便病人更好的进行训练。
14.2、本实用新型中,当需要更换防滑垫时,首先转动卡板,卡板转动一定角度后,卡板转动处贴板和支撑架之间的缝隙,这时贴板失去遮挡,这时滑动贴板,贴板滑动的同时带动插杆移动,插杆移动一定距离后,插杆滑出踏板和防滑垫的内部,这时可以将防滑垫从踏板上拿出,随后在踏板上收纳槽的内壁放上防滑垫,随后将插杆插在踏板上,接着转动挂杆上的卡板,卡板转动一定角度后,卡板转动到贴板和支撑架之间的缝隙内,这时防滑垫被固定在踏板上,通过设置固定装置,可以将调节装置上的防滑垫快速更换,方便病人进行快速使用训练装置。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神经内科双腿联动恢复训练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神经内科双腿联动恢复训练装置中图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神经内科双腿联动恢复训练装置中图2的a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神经内科双腿联动恢复训练装置中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神经内科双腿联动恢复训练装置中图1的b处结构示意图。
20.图例说明:1、椅子;2、调节装置;201、固定座;202、踏板;203、防滑垫;204、接触架;205、卡架;206、推杆;207、第一弹簧;208、固定筒;209、第二弹簧;210、圆形杆;211、防护板;212、收纳槽;3、固定装置;31、挂杆;32、卡板;33、贴板;34、支撑架;35、插杆。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2.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3.实施例1,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双腿联动恢复训练装置,包括椅子1和调节装置2,椅子1的表面设有调节装置2,踏板202的表面设有固定装置3。
24.下面具体说一下其调节装置2和固定装置3的具体设置和作用。
25.如图1和图2所示,调节装置2包括固定座201.固定座201的表面与椅子1固定连接,固定座201的内部插设有两个圆形杆210,两个圆形杆210的表面均滑动连接有踏板202,圆形杆210的表面套有第二弹簧209,第二弹簧209的两端分别与踏板202和固定座201固定连接,固定座201的内部滑动插设有两个推杆206,两个推杆206的表面均与踏板202固定连接,推杆206的表面转动套有固定筒208,固定筒208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207,第一弹簧207远离固定筒20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接触架204,接触架204的表面与推杆206滑动连接,固定座20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四个卡架205,四个卡架205两两一组,两组卡架205的表面分别位于两个接触架204的表面,两个圆形杆210远离固定座201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防护板211,防护板211为圆形结构,踏板202的表面开设有收纳槽212,收纳槽212的内壁安装有防滑垫203。
26.其整个调节装置2达到的效果为,当病人需要进行双腿联动恢复训练时,首先让病人坐在椅子1上,然后使病人的脚部踩住踏板202上的防滑垫203,踏板202在病人的踩踏下下降,病人在踩下踏板202过程中,踏板202会受到第一弹簧207的拉力和第二弹簧209的弹力,病人需要利用脚部的力量才可以将踏板202踩下,这样进行反复踩踏踏板202可以帮助病人进行腿部的恢复,当病人觉得踏板202受到的压力较大,从而使病人不易踩下踏板202时,可以转动接触架204,接触架204转动一定角度后,接触架204和卡架205之间失去接触,这时接触架204与固定座201之间失去固定,踏板202也不再受到第一弹簧207的拉力,这时踏板202受到的压力减少,病人可以较轻易的将踏板202踩下,通过设置调节装置2,可以将病人进行双腿联动恢复训练时所需踩踏的力进行调节,方便病人更好的进行训练。
27.如图1和图3所示,固定装置3包括四个插杆35,插杆35的表面与踏板202滑动连接,插杆35贯穿防滑垫203,插杆35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贴板33,踏板202的内部插设有四个挂杆31,挂杆31远离踏板20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卡板32,四个贴板33的表面均安装有支撑架34,支撑架34呈“l”形。
28.其整个的固定装置3达到的效果为,当需要更换防滑垫203时,首先转动卡板32,卡板32转动一定角度后,卡板32转动处贴板33和支撑架34之间的缝隙,这时贴板33失去遮挡,这时滑动贴板33,贴板33滑动的同时带动插杆35移动,插杆35移动一定距离后,插杆35滑出踏板202和防滑垫203的内部,这时可以将防滑垫203从踏板202上拿出,随后在踏板202上收纳槽212的内壁放上防滑垫203,随后将插杆35插在踏板202上,接着转动挂杆31上的卡板32,卡板32转动一定角度后,卡板32转动到贴板33和支撑架34之间的缝隙内,这时防滑垫203被固定在踏板202上,通过设置固定装置3,可以将调节装置2上的防滑垫203快速更换,方便病人进行快速使用训练装置。
2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