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绳膜缠绕机中的夹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3  207



1.本实用新型涉及缠绕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拉绳膜缠绕机中的夹膜装置。


背景技术:

2.薄膜缠绕机又称裹包机,为适应货物集装化储存、运输及机械化装卸作业的包装要求,分为托盘式缠绕机、压顶式阻拉型缠绕机、预拉型自动薄膜缠绕裹包机等,缠绕机技术先进,广泛使用与外贸出口、食品饮薄膜缠绕机料、制灌、造纸、染料等产品的集装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又能防止货物在搬运过程的损坏,并起到防尘,防潮及保洁作用,薄膜缠绕机是包装机械领域中的一种机械设备,它用于对物品表面缠绕包装膜,它包括转盘,物品被放在转盘上随转盘旋转,从而将薄膜缠绕在其表面,薄膜缠绕机中常用到夹膜机构,薄膜卷绕之前都需要通过夹膜机构对其进行挤压,对薄膜进行限位,使其展平,便于卷绕。
3.现有技术中,存在问题如下:
4.(1)目前的夹膜机构,其两个夹膜辊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当生产出不同尺寸的薄膜后,便不能够使用同一个设备进行夹膜;
5.(2)目前的夹膜机构对薄膜的拉紧度不够进而导致薄膜会出现松垮的现象,包装不严密。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绳膜缠绕机中的夹膜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拉绳膜缠绕机中的夹膜装置,包括u型架,所述u型架的内部一端通过转轴连接有卷膜筒,所述卷膜筒的一侧设有夹膜机构,所述夹膜机构包括有设置在u型架两个侧面板内壁的第一主动轮,两个所述第一主动轮的一侧中心均固定连接有螺杆,两个所述螺杆的一端均贯穿螺纹配合有升降块,两个所述升降块的一侧两端均对称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连杆,每个所述连杆的一端均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移动块,每对应两个所述移动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移动板,两个所述移动板相向的一侧均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c型架和第二c型架,每个所述第一c型架的一侧均通过支杆焊接有夹膜板,每个所述第二c型架的一侧均通过转轴连接有夹膜辊。
8.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二c型架均设置在相邻两个第一c型架之间,两个所述螺杆的螺旋方向相反。
9.优选的,所述u型架的两个侧面板内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移动板滑动连接。
10.优选的,两个所述移动板的两端均共同贯穿滑动连接有导向杆,两个所述导向杆的两端均焊接有限位板,每个所述限位板均与u型架内侧壁固定连接。
11.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主动轮的一侧均通过皮带连接有第一从动轮,两个所述第一从动轮之间通过转轴固定连接,一个所述第一主动轮的底部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二主
动轮,所述第二主动轮的一侧通过皮带连接有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二从动轮的一侧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与第二从动轮固定连接。
12.优选的,所述卷膜筒和夹膜机构之间设有两个第一张紧辊和第二张紧辊,两个所述第一张紧辊和第二张紧辊呈交错设置,两个所述移动板设置一个第二张紧辊的前部两侧。
13.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拉绳膜缠绕机中的夹膜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14.其一: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主动轮、螺杆、升降块、连杆、移动块、移动板、第一c型架、第二c型架、夹膜板和夹膜辊之间相互配合的作用,从而能够实现对不同尺寸的薄膜进行夹膜,无需多种夹膜设备,节约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15.其二:本实用新型通过呈交错设置的两个第一张紧辊和第二张紧辊,从而可以有效的提高薄膜的张紧度,进而提高缠绕效率。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的a区放大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夹膜机构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的b区放大图。
21.附图标记说明:
22.1、u型架;2、卷膜筒;3、夹膜机构;4、第一主动轮;5、螺杆;6、升降块;7、移动块;8、连杆;9、移动板;10、导向杆;11、限位板;12、第一张紧辊;13、第二张紧辊;14、滑槽;15、第一c型架;16、第二c型架;17、夹膜辊;18、夹膜板;19、第一从动轮;20、第二主动轮;21、第二从动轮;22、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拉绳膜缠绕机中的夹膜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25.实施例一:
26.如图1-图4所示,一种拉绳膜缠绕机中的夹膜装置,包括u型架1,所述u型架1的内部一端通过转轴连接有卷膜筒2,所述卷膜筒2的一侧设有夹膜机构3,所述夹膜机构3包括有设置在u型架1两个侧面板内壁的第一主动轮4,两个所述第一主动轮4的一侧中心均固定连接有螺杆5,两个所述螺杆5的一端均贯穿螺纹配合有升降块6,两个所述升降块6的一侧两端均对称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连杆8,每个所述连杆8的一端均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移动块7,每对应两个所述移动块7之间固定连接有移动板9,两个所述移动板9相向的一侧均等
间距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c型架15和第二c型架16,每个所述第一c型架15的一侧均通过支杆焊接有夹膜板18,每个所述第二c型架16的一侧均通过转轴连接有夹膜辊17。
27.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第二c型架16均设置在相邻两个第一c型架15之间,两个所述螺杆5的螺旋方向相反,从而可以使得两个移动板9同步移动。
28.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u型架1的两个侧面板内侧均开设有滑槽14,所述滑槽14与移动板9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移动板9的两端均共同贯穿滑动连接有导向杆10,两个所述导向杆10的两端均焊接有限位板11,每个所述限位板11均与u型架1内侧壁固定连接,通过滑槽14与移动板9以及导向杆10、限位板11与移动板9之间相互配合的作用,从而可以有效的实现提高移动板9移动时的稳定性。
29.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第一主动轮4的一侧均通过皮带连接有第一从动轮19,两个所述第一从动轮19之间通过转轴固定连接,一个所述第一主动轮4的底部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二主动轮20,所述第二主动轮20的一侧通过皮带连接有第二从动轮21,所述第二从动轮21的一侧设有驱动电机22,所述驱动电机22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与第二从动轮21固定连接,通过第一主动轮4、第一从动轮19、第二主动轮20、第二从动轮21和驱动电机22之间相互配合的作用,从而可以有效的实现控制移动板9两端同步进行移动,避免两个移动板9之间会发生倾斜误差间隙,影响夹膜效率。
30.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卷膜筒2和夹膜机构3之间设有两个第一张紧辊12和第二张紧辊13,两个所述第一张紧辊12和第二张紧辊13呈交错设置,两个所述移动板9设置一个第二张紧辊13的前部两侧,通过呈交错设置的两个第一张紧辊12和第二张紧辊13,从而可以有效的提高薄膜的张紧度,进而提高缠绕效率。
31.工作原理:首先启动驱动电机22工作,驱动电机22通过转轴驱动第二从动轮21旋转,第二从动轮21旋转通过皮带带动第二主动轮20旋转,第二主动轮20旋转通过转轴带动一个第一主动轮4旋转,一个第一主动轮4旋转通过皮带带动一个第一从动轮19旋转,一个第一从动轮19通过转轴带动另一个第一从动轮19旋转,另一个第一从动轮19旋转通过皮带带动另一个第一主动轮4,两个第一主动轮4旋转带动螺杆5转动,两个螺杆5旋转通过螺纹配合带动升降块6移动,两个升降块6通过转轴带动连杆8进而带动移动块7,使其沿着导向杆10和滑槽14滑动,两个移动块7移动带动移动板9进而带动多个第一c型架15和第二c型架16移动,直至通过多个夹膜板18和夹膜辊17即可实现对不同尺寸薄膜的夹膜。
32.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