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用仔猪保温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3  169



1.本实用新型涉及仔猪养育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畜牧兽医用仔猪保温箱。


背景技术:

2.由于刚出生仔猪的体内能量储备不多,能量代谢的激素调节功能不全,对环境温度的下降极为敏感,同时又因为仔猪缺少浓密的被毛且皮下脂肪不发达,因此需要将刚出生的仔猪放置到保温箱内养育一段时间,以提高养殖场内仔猪的成活率。
3.现有的保温箱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的保温箱大多不具备移动装置,在进行转移时,需要使用搬运工具或者需要养殖户将其搬起来才能进行搬运,比较的麻烦,增大了养殖户的劳动强度,而且养殖户每次只能搬运1-2个保温箱,导致保温箱的转移速度非常慢。
4.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畜牧兽医用仔猪保温箱。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畜牧兽医用仔猪保温箱,增设了万向轮以及可折叠式的扶手,能够将多个保温箱叠摞在一起进行移动,解决了保温箱转移速度慢的问题,降低了养殖户的劳动强度。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7.畜牧兽医用仔猪保温箱,包括铰接在一起的箱体和箱盖,所述箱体内部安装有一漏粪板,所述漏粪板的上方形成保温区,所述保温区的一侧壁上设有若干个排气口,所述保温区的另一侧壁上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外侧安装有换气扇,所述换气扇内侧设置有加热管,所述漏粪板的下方形成收集区,所述收集区内滑动安装有一收集抽屉,所述收集区的一侧壁上设有抽拉开口,所述收集抽屉的一端通过所述抽拉开口伸出所述收集区,所述箱体的底部安装有用于移动所述箱体的万向轮,所述箱体的一侧壁上安装有一可折叠的扶手,所述箱体上还设置有一用于对折叠后的所述扶手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用于对另一所述箱体底部的所述万向轮进行定位,每一所述定位槽均与所述万向轮相适配。
8.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扶手包括水平设置的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折叠部,每一所述折叠部均包括第一折叠杆和第二折叠杆,每一所述第一折叠杆和第二折叠杆均垂直于所述横杆,每一所述第一折叠杆的一端均铰接有第一铰接杆,每一所述第一铰接杆均与所述箱体侧壁的上端铰接在一起,每一所述第一折叠杆的另一端均铰接有第二铰接杆,每一所述第二铰接杆均与所述第二折叠杆的一端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二折叠杆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横杆固定连接,每一所述第一折叠杆靠近所述第一铰接杆的一端均套设有一第一套筒,每一所述第二折叠杆上均套设有一第二套筒。
9.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每一所述第一折叠杆上均固定有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每一所述第一挡块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套筒远离所述第一铰接杆的一侧,每一所述第二
挡块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折叠杆靠近所述第二铰接杆的一端。
10.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一沿竖直方向滑动安装于所述箱体上的挡板,所述挡板设置于折叠后的所述第二折叠杆的外侧,所述挡板通过若干根连接杆与所述箱体滑动安装在一起,每一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均伸出所述箱体的底部,每一所述连接杆伸出所述箱体底部的一端均与踏板固定连接,所述踏板的顶部与所述箱体的底部之间安装有若干个复位弹簧,每一所述复位弹簧均套设于对应所述连接杆上。
11.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两所述第一套筒之间和两所述第二套筒之间均固定有栏杆。
12.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箱盖的底部固定有用于对所述箱体和箱盖进行密封的密封挡圈,所述箱盖上设置有一用于观察仔猪情况的可视窗。
13.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由于畜牧兽医用仔猪保温箱包括箱体、箱盖、扶手、万向轮和限位机构,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对保温箱进行转移时,养殖户可以用脚向下踩动限位机构中的踏板,带动限位机构中的挡板向下移动,挡板不再对折叠后的扶手进行限位,养殖户可以握住扶手上的横杆,带动横杆向上移动来将扶手中的第一折叠杆和第二折叠杆伸展开,同时利用第一折叠杆上的第一套筒和第二折叠杆上的第二套筒,来对第一折叠杆和第二折叠杆的铰接端进行限位,来使第一折叠杆和第二折叠杆保持直立,之后养殖户即可利用扶手以及箱体底部的万向轮,来推动保温箱进行转移,相较于现有的保温箱,本实用新型在箱体的底部设置万向轮,在箱体的一侧设置扶手,方便了养殖户对保温箱进行移动,从而提高了保温箱转移的速度,降低了养殖户的劳动强度;而且在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可折叠式的扶手,在不需要对保温箱进行移动时,养殖户可以将扶手折叠起来,减小了保温箱的体积,也方便了保温箱的存放。
15.由于箱体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槽,在本实用新型中,定位槽用于对万向轮进行限位,在对保温箱进行转移时,养殖户可以将多个保温箱依次叠摞在一起,每一上层保温箱底部的万向轮均放置于相邻下层保温箱顶部的定位槽内,此时养殖户只需要将最下层保温箱上的扶手伸展开,即可推动多个保温箱进行移动,有效提高了保温箱转移的速度,从而解决了保温箱转移速度慢的问题;同理在对保温箱进行存放时,也可以将多个保温箱叠摞在一起,进而减小了保温箱存放所占用的空间,极大的方便了保温箱的存放。
16.由于第一折叠杆上套设有第一套筒,第二折叠杆上套设有第二套筒,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作用是对第一折叠杆和第二折叠杆进行限位,在将第一折叠杆和第二折叠杆伸展开后,第一套筒套在第一折叠杆与箱体的铰接端,实现了对第一折叠杆的限位,同理,第二套筒套在第一折叠杆与第二折叠杆的铰接端,实现了对第二折叠杆的限位,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设置可以使第一折叠杆和第二折叠杆伸展开后保持直立,从而保证了扶手使用时的可靠性。
17.由于第一折叠杆上固定有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挡块用于对第一套筒进行限位,将扶手折叠起来后,第一挡块设置于第一套筒的下方,可以阻挡第一套筒的下落;第二挡块用于对第二套筒进行限位,将扶手伸展开后,第二挡块设置于第二套筒的下方,阻挡了第二套筒的下落,从而使第二套筒实现对第一折叠杆与第二折叠杆铰接端的限位。
18.由于第一套筒之间和第二套筒之间均固定有栏杆,在本实用新型中,栏杆的设置,保证了两第一套筒的同步移动以及两第二套筒的同步移动,同时也起到了一定的阻挡作用。
19.由于箱盖的底部固定有密封挡圈,在本实用新型中,密封挡圈的设置保证了箱盖与箱体顶部开口之间的密封性;箱盖上设置有一可视窗,在本实用新型中,养殖户可以通过可视窗观察保温箱内仔猪的情况,以便于及时应对仔猪出现的各种情况。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图1的侧视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移状态下的示意图。
24.其中:1、箱体;2、箱盖;3、漏粪板;4、保温区;5、排气口;6、进气口;7、换气扇;8、加热管;9、收集区;10、收集抽屉;11、抽拉开口;12、万向轮;13、扶手;14、定位槽;15、横杆;16、第一折叠杆;17、第二折叠杆;18、第一铰接杆;19、第二铰接杆;20、第一套筒;21、第二套筒;22、第一挡块;23、第二挡块;24、挡板;25、连接杆;26、踏板;27、复位弹簧;28、栏杆;29、密封挡圈;30、可视窗。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如图1-3共同所示,畜牧兽医用仔猪保温箱,包括铰接在一起的箱体1和箱盖2,箱体1内部安装有一漏粪板3,漏粪板3的上方形成保温区4,保温区4的一侧壁上设有若干个排气口5,保温区4的另一侧壁上设有进气口6,进气口6外侧安装有换气扇7,换气扇7内侧设置有加热管8,在本实施例中,加热管8采用电加热管;漏粪板3的下方形成收集区9,收集区9内滑动安装有一收集抽屉10,收集区9的一侧壁上设有抽拉开口11,收集抽屉10的一端通过抽拉开口11伸出收集区9,箱体1的底部安装有用于移动箱体1的万向轮12,箱体1的一侧壁上安装有一可折叠的扶手13,箱体1上还设置有一用于对折叠后的扶手13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槽14,定位槽14用于对另一箱体1底部的万向轮12进行定位,每一定位槽14均与万向轮12相适配。
27.相较于现有的保温箱,本实用新型在箱体1的底部设置万向轮12,在箱体1的一侧设置可折叠式的扶手13,提高了保温箱转移的速度,降低了养殖户的劳动强度;同时在不需要对保温箱进行移动时,养殖户可以将扶手13折叠起来,方便了保温箱的存放;箱体1顶部的定位槽14,方便了养殖户将多个保温箱叠摞在一起进行转移,从而有效提高了保温箱转
移的速度,进而解决了保温箱转移速度慢的问题。
28.其中,扶手13包括水平设置的横杆15,横杆1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折叠部,每一折叠部均包括第一折叠杆16和第二折叠杆17,每一第一折叠杆16和第二折叠杆17均垂直于横杆15,每一第一折叠杆16的的一端均铰接有第一铰接杆18,每一第一铰接杆18均与箱体1侧壁的上端铰接在一起,每一第一折叠杆16的另一端均铰接有第二铰接杆19,每一第二铰接杆19均与第二折叠杆17的一端铰接在一起,第二折叠杆17的另一端均与横杆15固定连接,每一第一折叠杆16靠近第一铰接杆18的一端均套设有一第一套筒20,每一第二折叠杆17上均套设有一第二套筒21。
29.每一第一折叠杆16上均固定有第一挡块22和第二挡块23,每一第一挡块22均设置于第一套筒20远离第一铰接杆18的一侧,在扶手13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挡块22用于对第一套筒20进行限位,每一第二挡块23均设置于第一折叠杆16靠近第二铰接杆19的一端,在扶手13处于伸展状态时,第二挡块23用于对第二套筒21进行限位。
30.而且,限位机构包括一沿竖直方向滑动安装于箱体1上的挡板24,挡板24设置于折叠后的第二折叠杆17的外侧,挡板24通过若干根连接杆25与箱体1滑动安装在一起,每一连接杆25的下端均伸出箱体1的底部,每一连接杆25伸出箱体1底部的一端均与踏板26固定连接,踏板26的顶部与箱体1的底部之间安装有若干个复位弹簧27,每一复位弹簧27均套设于对应连接杆25上,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复位弹簧27均采用拉伸弹簧。
31.此外,两第一套筒20之间和两第二套筒21之间均固定有栏杆28。
32.箱盖2的底部固定有用于对箱体1和箱盖2进行密封的密封挡圈29,箱盖2上设置有一用于观察仔猪情况的可视窗30。
33.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34.第一步,养殖户将箱盖2打开,将仔猪放置到箱体1内部的保温区4内,同时启动加热管8和换气扇7;
35.第二步,加热管8启动并产生热量,换气扇7将加热管8产生的热量吹入到保温区4内,使保温区4内的温度达到仔猪生长所需的温度,与此同时,保温区4内部的空气通过排气口5排出保温箱,从而实现保温箱内部空气的不断循环;
36.第三步,仔猪的排泄物通过漏粪板3落入到收集区9的收集抽屉10内,当收集抽屉10内的排泄物堆积到一定量后,养殖户可以将收集抽屉10抽出,将收集抽屉10内的排泄物进行清理。
37.综上,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畜牧兽医用仔猪保温箱,增设了万向轮12以及可折叠式的扶手13,能够将多个保温箱叠摞在一起进行移动,解决了保温箱转移速度慢的问题,降低了养殖户的劳动强度。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