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液压控制阀,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注塑机液压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1、现有的注塑机液压控制阀大多都是整体式的,注塑机液压控制阀上设置有多个排列的接口,每个接口通过单体油管进行连接,在实际应用中,注塑机液压控制阀上的接口不一定全部进行连接,从而会导致注塑机液压控制阀整体占用的结构较大;并且也会出现接口不够的情况,导致需要更换其他型号的阀体结构,造成通用性和适配性差的问题;同时整体式结构内部的油路也更加复杂,整体的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液压控制阀都是整体式的,占用体积较大,通用性较差,并且成本较大,为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组装分体式的注塑机液压控制结构,能够根据实际的管路接口的需求进行组装,提升通用性和适用性,并且在较少数量的接口情况下,能够减少占用面积,组装式的结构更加简洁紧凑,降低了生产成本。
2、为达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注塑机液压控制结构,包括控制总阀和第一控制阀组;所述第一控制阀组包括首联阀体、至少一个第一中间阀体、至少一个第二中间阀体和尾联阀体;所述首联阀体可拆卸的连接在控制总阀上,所述第一中间阀体可拆卸的连接在首联阀体上,所述第二中间阀体可拆卸的连接在第一中间阀体上,所述尾联阀体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第二中间阀体上,且首联阀体和尾联阀体的中间阀体之间按照一个第一中间阀体一个第二中间阀体的顺序依次排列连接。该结构通过将上述阀体依次进行组装,实现分体化设计,能够根据实际的生产需要进行组装,提升整体的通用性和适用性,并且在无需多个接口连接时,能够减少整体的占用面积,同时通过组装式的结构使整个结构更加简洁紧凑,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4、作为优选,所述控制总阀上设置有若干贯穿的总阀连接孔;所述首联阀体上对应所述总阀连接孔位置设置有首联螺纹孔;通过第一螺钉穿过所述总阀连接孔螺纹连接至首联螺纹孔内,使控制总阀与首联阀体固定连接。通过每个第一螺钉对应连接在首联螺纹孔内,方便进行拆装的同时也确保连接的稳定性。
5、作为优选,所述首联阀体上设置有若干贯穿的首联连接孔;所述第一中间阀体上对应所述首联连接孔位置设置有第一中间螺纹孔;通过第二螺钉穿过所述首联连接孔螺纹连接至第一中间螺纹孔内,使第一中间阀体与首联阀体固定连接。通过第二螺钉对应连接在第一中间螺纹孔内,方便进行拆装的同时也确保连接的稳定性。
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中间阀体上设置有若干贯穿的第一中间连接孔;所述第二中间阀体上对应所述第一中间连接孔位置设置有第二中间螺纹孔;通过第三螺钉穿过所述第一中间连接孔螺纹连接至第二中间螺纹孔内,使第二中间阀体与第一中间阀体固定连接;且第一中间螺纹孔和第一中间连接孔错位设置。通过第三螺钉对应连接在第二中间螺纹孔内,方便进行拆装的同时也确保连接性,同时通过第一中间螺纹孔和第一中间连接孔错位设置进一步提升连接的牢固性和整体的稳定性。
7、作为优选,所述第二中间阀体上设置有若干贯穿的第二中间连接孔,且所述第二中间连接孔与第一中间阀体上的第一中间螺纹孔对齐设置,通过第四螺钉穿过所述第二中间连接孔螺纹连接至所述第一中间螺纹孔内,使第二中间阀体与第一中间阀体固定连接。通过第四螺钉对应连接在第一中间螺纹孔内,方便进行拆装的同时也确保连接性,同时通过第一中间阀体和第二中间阀体依次顺序分布,使第一中间阀体和第二中间阀体连接更加紧固,进一步提升连接的稳定性以及连接的便捷性。
8、作为优选,所述控制总阀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总阀进油接通道和第一总阀回油接通道;且第一总阀进油接通道和第一总阀回油接通道的两端均与外部连通;所述首联阀体上设置有与第一总阀进油接通道连通的首联进油通道;所述首联阀体上设置有与第一总阀回油接通道连通的首联回油通道;每个中间阀体上均设置有与首联进油通道连通的中间进油通道;每个中间阀体上均设置有与首联回油通道连通的中间回油通道;所述尾联阀体上设置有与中间进油通道连通的尾联进油通道;所述尾联阀体上设置有与中间回油通道连通的尾联回油通道。通过上述油路的设计实现从控制总阀、首联阀体、中间阀体至尾联阀体的进油通道和回油通道,从而实现油路的连通。
9、作为优选,所述控制总阀上设置有第二总阀进油接通道和第二总阀回油通道;所述第二总阀进油接通道与第一总阀进油接通道通过第一连接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二总阀回油通道与第一总阀回油接通道通过第二连接通道相连通;所述控制总阀还连接有第二控制阀组,且所述第二控制阀组与所述第一控制阀组水平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总阀进油接通道和第二总阀回油通道连通至第二控制阀组上,且第二控制阀组与所述第一控制阀组结构相同。通过第二控制阀组实现更多接口的连接。
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中间阀体和第二中间阀体均设置有蓄能器模块;所述第一中间阀体和第二中间阀体内均设置有与所述蓄能器模块连通的蓄能器通道,蓄能器通道上设置有u型蓄能通道,且u型蓄能通道的两端均与蓄能器通道的两端连通。通过u型蓄能通道能够使整个油路更加紧凑,并且也便于减短油路汇集途径,进一步提升蓄能效果。
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中间阀体和第二中间阀体的一侧外壁上均设置有工作进油通道和工作回油通道;所述工作进油通道和与所述工作回油通道分别与蓄能器通道连通。通过蓄能器通道便于将工作进油通道和工作回油通道上的油路进行汇集,油路更短更紧凑,进一步提升整体的蓄能效率。
1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中间阀体和第二中间阀体上且位于工作进油通道和工作回油通道的中间设置有单向进油口,且所述单向进油口与所述蓄能器通道连通,通过单向进油口便于将油路流至蓄能器通道内,进一步提升蓄能效果
13、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是。
1.一种注塑机液压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总阀(1)和第一控制阀组;所述第一控制阀组包括首联阀体(2)、至少一个第一中间阀体(3)、至少一个第二中间阀体(4)和尾联阀体(5);所述首联阀体(2)可拆卸的连接在控制总阀(1)上,所述第一中间阀体(3)可拆卸的连接在首联阀体(2)上,所述第二中间阀体(4)可拆卸的连接在第一中间阀体(3)上,所述尾联阀体(5)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第二中间阀体(4)上,且首联阀体(2)和尾联阀体(5)的中间阀体之间按照一个第一中间阀体(3)一个第二中间阀体(4)的顺序依次排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机液压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总阀(1)上设置有若干贯穿的总阀连接孔(10);所述首联阀体(2)上对应所述总阀连接孔(10)位置设置有首联螺纹孔(21);通过第一螺钉穿过所述总阀连接孔(10)螺纹连接至首联螺纹孔(21)内,使控制总阀(1)与首联阀体(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机液压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首联阀体(2)上设置有若干贯穿的首联连接孔(22);所述第一中间阀体(3)上对应所述首联连接孔(22)位置设置有第一中间螺纹孔(31);通过第二螺钉穿过所述首联连接孔(22)螺纹连接至第一中间螺纹孔(31)内,使第一中间阀体(3)与首联阀体(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机液压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间阀体(3)上设置有若干贯穿的第一中间连接孔(32);所述第二中间阀体(4)上对应所述第一中间连接孔(32)位置设置有第二中间螺纹孔(41);通过第三螺钉(7)穿过所述第一中间连接孔(32)螺纹连接至第二中间螺纹孔(41)内,使第二中间阀体(4)与第一中间阀体(3)固定连接;且第一中间螺纹孔(31)和第一中间连接孔(32)错位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塑机液压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中间阀体(4)上设置有若干贯穿的第二中间连接孔(42),且所述第二中间连接孔(42)与第一中间阀体(3)上的第一中间螺纹孔(31)对齐设置,通过第四螺钉(8)穿过所述第二中间连接孔(42)螺纹连接至所述第一中间螺纹孔(31)内,使第二中间阀体(4)与第一中间阀体(3)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机液压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总阀(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总阀进油接口(11)和第一总阀回油接口(12);所述控制总阀(1)内设置有与第一总阀进油接口(11)连通的总阀进油通道(111);所述控制总阀(1)内设置有与第一总阀回油接口(12)连通的总阀回油通道(121);所述首联阀体(2)上设置有与总阀进油通道(111)连通的首联进油通道(201);所述首联阀体(2)上设置有与总阀回油通道(121)连通的首联回油通道(202);每个中间阀体上均设置有与首联进油通道(201)连通的中间进油通道(300);每个中间阀体上均设置有与首联回油通道(202)连通的中间回油通道(400);所述尾联阀体(5)上设置有与中间进油通道(300)连通的尾联进油通道(51);所述尾联阀体(5)上设置有与中间回油通道(400)连通的尾联回油通道(5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塑机液压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总阀(1)上设置有第二总阀进油接通道(13)和第二总阀回油通道(14);所述第二总阀进油接通道(13)与第一总阀进油接通道(11)通过第一连接通道(111)相连通;所述第二总阀回油通道(14)与第一总阀回油接通道(12)通过第二连接通道(121)相连通;所述控制总阀(1)还连接有第二控制阀组(100),且所述第二控制阀组(100)与所述第一控制阀组水平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总阀进油接通道(13)和第二总阀回油通道(14)连通至第二控制阀组(100)上,且第二控制阀组(100)与所述第一控制阀组结构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塑机液压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间阀体(3)和第二中间阀体(4)均设置有蓄能器模块(9);所述第一中间阀体(3)和第二中间阀体(4)内均设置有与所述蓄能器模块(9)连通的蓄能器通道(91),蓄能器通道(91)上设置有u型蓄能通道(92),且u型蓄能通道(92)的两端均与蓄能器通道(91)的两端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注塑机液压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间阀体(3)和第二中间阀体(4)的一侧外壁上均设置有工作进油通道(301)和工作回油通道(302);所述工作进油通道(301)和与所述工作回油通道(302)分别与蓄能器通道(91)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注塑机液压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间阀体(3)和第二中间阀体(4)上且位于工作进油通道(301)和工作回油通道(302)的中间设置有单向进油口(303),且所述单向进油口(303)与所述蓄能器通道(91)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