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治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试定位治具。
背景技术:
2.目前,穿戴式智能设备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在工业、医疗、教育、军事、娱乐等领域表现出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其中手表是可穿戴设备中的最主要的消费产品,近年来中国的可穿戴设备出货量整体保持高速增长。产品在制造过程中会进行各种尺寸检测,保证出货质量。圆形智能穿戴产品作为其中的一种,贴合后旋转度和同心度测试以及弯折后的重点尺寸测试都会用到测试治具。由于圆形智能穿戴产品由于其外形没有棱角,将其放置到治具中的时候会因为位置不固定造成天准仪器抓取基准失败,从而导致尺寸测试ng或者测试失败,影响测试效率和测试的精准度。
3.因此亟需一种测试定位治具,以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试定位治具,无论待测产品处于折叠状态或展开状态,均能够对待测产品进行精准的定位。
5.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提供一种测试定位治具,包括测试定位单元,所述测试定位单元包括:
7.定位槽,用于容纳待测产品中的主基板并限制所述主基板移动;
8.限位卡槽,设于所述定位槽的周部,所述待测产品还包括与所述主基板连接的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能够在折叠于所述主基板上的折叠状态及展开于所述主基板的周部的展开状态之间切换,所述限位卡槽能够与处于折叠状态下的所述柔性电路板卡接,以限制所述待测产品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以及
9.限位挡板,设于所述定位槽的周部,所述限位挡板能够与处于展开状态下的所述柔性电路板抵接,以限制所述待测产品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
10.作为测试定位治具的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挡板上设置有限位顶板,所述限位顶板设于所述限位挡板与所述柔性电路板抵接的侧壁的顶端,所述限位顶板与所述限位挡板围设形成容纳空间,所述柔性电路板处于展开状态时插设于所述容纳空间中,所述限位顶板限制所述柔性电路板朝上方移动或转动。
11.作为测试定位治具的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测试定位单元还包括:
12.第一让位槽,与所述定位槽相连通,用于容纳处于展开状态的所述柔性电路板,避免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定位治具剐蹭。
13.作为测试定位治具的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主基板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柔性电路板,所述测试定位单元还包括:
14.第二让位槽,与所述定位槽相连通,所述第二让位槽与所述第一让位槽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让位槽用于容纳处于展开状态的另一所述柔性电路板,避免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
述定位治具剐蹭。
15.作为测试定位治具的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测试定位单元还包括:
16.第一让位孔,与所述定位槽相连通,所述第一让位孔与所述第一让位槽及所述第二让位槽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让位孔用于避让取放所述待测产品的取放机构或人手。
17.作为测试定位治具的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测试定位单元还包括:
18.第二让位孔,与所述定位槽相连通,所述第二让位孔与所述第一让位槽及所述第二让位槽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让位孔与所述第一让位孔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让位孔用于避让取放所述待测产品的所述取放机构或人手。
19.作为测试定位治具的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槽的底面为圆形。
20.作为测试定位治具的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测试定位治具包括多个所述测试定位单元,多个所述测试定位单元呈矩阵式排列。
21.作为测试定位治具的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测试定位治具采用碳素钢或铝合金制成。
2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试定位治具包括测试定位单元,测试定位单元中通过定位槽限制待测产品中的主基板移动。在待测产品的柔性电路板折起时,通过限位卡槽限制柔性电路板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在待测产品的柔性电路板展开时,通过限位挡板限制柔性电路板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通过上述对主基板及处于不同状态下的柔性电路板的限位,实现了对待测产品进行精准的定位,降低了测试失败的概率,提高了测试效率和测试的精准度。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试定位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试定位治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试定位治具作用于折叠装态下的待测产品时的状态示意图。
28.图中:
29.100、测试定位治具;1、定位槽;2、限位卡槽;3、限位挡板;4、限位顶板;5、第一让位槽;6、第二让位槽;7、第一让位孔;8、第二让位孔;200、待测产品;210、主基板;211、突出部;220、柔性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测试定位治具100,测试定位治具100用于固定待测产品200的位置,以便aoi(automated optical inspection,自动光学检测)等测试设备对待测产品200进行准确的测试。在本实施例中,待测产品200为穿戴式智能设备,其包括主基板210以及与主基板210连接的柔性电路板220,柔性电路板220能够在折叠于主基板210上的折叠状态及展开于主基板210的周部的展开状态之间切换。
32.测试定位治具100包括测试定位单元,测试定位单元包括定位槽1、限位卡槽2和限位挡板3,定位槽1用于容纳待测产品200中的主基板210并限制主基板210移动,限位卡槽2设于定位槽1的周部,限位卡槽2能够与处于折叠状态下的柔性电路板220卡接,以限制待测产品200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限位挡板3设于定位槽1的周部,限位挡板3能够与处于展开状态下的柔性电路板220抵接,以限制待测产品200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
33.具体而言,测试定位治具100包括测试定位单元,测试定位单元中通过定位槽1限制待测产品200中的主基板210移动。如图3所示,在待测产品200的柔性电路板220折起时,柔性电路板220的突出部211从主基板210的周部伸出,突出部211卡接于限位卡槽2中,以此限制柔性电路板220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在待测产品200的柔性电路板220展开时,通过限位挡板3限制柔性电路板220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通过上述对主基板210及处于不同状态下的柔性电路板220的限位,实现了对待测产品200进行精准的定位,降低了测试失败的概率,提高了测试效率和测试的精准度。
34.可选的,限位挡板3上设置有限位顶板4,限位顶板4设于限位挡板3与柔性电路板220抵接的侧壁的顶端,限位顶板4与限位挡板3围设形成容纳空间,柔性电路板220处于展开状态时插设于容纳空间中,限位顶板4限制柔性电路板220朝上方移动或转动,以防止柔性电路板220在展开状态下翘起,避免影响测试结果。
35.可选的,测试定位单元还包括第一让位槽5,第一让位槽5与定位槽1相连通,用于容纳处于展开状态的柔性电路板220,以限定柔性电路板220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更重要的是,第一让位槽5能够为展开状态下的柔性电路板220上的突出部分提供让位,防止该突出部分与测试定位治具100发生止剐蹭,避免造成待测产品200的品质隐患。
36.可选的,主基板210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柔性电路板220,测试定位单元还包括第二让位槽6,第二让位槽6与定位槽1相连通,第二让位槽6与第一让位槽5相对设置,第二让位槽6用于容纳处于展开状态的另一柔性电路板220,以限定该柔性电路板220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同样,第二让位槽6能够为展开状态下的另一柔性电路板220上的突出部分提供让位,防止该突出部分与测试定位治具100发生止剐蹭,避免造成待测产品200的品质隐患。
37.可选的,测试定位单元还包括第一让位孔7,第一让位孔7与定位槽1相连通,第一让位孔7与第一让位槽5及第二让位槽6间隔设置,第一让位孔7用于避让取放待测产品200的取放机构或人手。取放位置与柔性电路板220的设置位置错开设置,能够避免取放待测产品200的取放机构或人手碰触到柔性电路板220上的覆晶薄膜,保证待测产品200的质量。
38.可选的,测试定位单元还包括第二让位孔8,第二让位孔8与定位槽1相连通,第二让位孔8与第一让位槽5及第二让位槽6间隔设置,且第二让位孔8与第一让位孔7相对设置,
第二让位孔8用于避让取放待测产品200的取放机构或人手。对称设置的第一让位孔7和第二让位孔8能够提高取放待测产品200的稳定性。
39.可选的,定位槽1的底面为圆形,以适配主基板210为圆形的待测产品200,如智能手表等可穿戴智能设备。
40.优选的,测试定位治具100包括多个测试定位单元,多个测试定位单元呈矩阵式排列,测试定位治具100上的所有测试定位单元可以同时一一对应的容纳待测产品200,也可以在每间隔一列或者每间隔一行上的测试定位单元中容纳待测产品200。
41.可选的,测试定位治具100采用碳素钢或铝合金制成。
42.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