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OD技术的构筑物信息模型自适应高效调度方法与流程

专利查询3天前  8


本技术涉及结构工程,尤其涉及基于lod技术的构筑物信息模型自适应高效调度方法。


背景技术:

1、在bim技术中,lod指的是模型细节层次(level of development),它描述了一个bim模型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详细程度。lod的概念通常用于指导模型在不同阶段应具备的精度和细节水平。例如,在设计初期,模型可能只需要展示基本的形状和尺寸,这时lod可以比较低;而在施工阶段,模型需要包含更多的细节,如具体的构件连接和材料属性,这时lod需要比较高。bim的lod标准有助于确保不同团队和项目阶段之间的模型精度和一致性。

2、在gis技术中,lod通常指的是地理信息的详细程度(level of detail)。它描述了空间数据在地理尺度上的精度和细节。gis的lod与地图的比例尺有关,比例尺越大,地图的lod越高,显示的地理信息越详细。lod调度技术原理是构建基于四叉树(二维平面)或八叉树(三维实体)的地理信息模型金字塔,根据需要调用不同层级的金字塔模型。因地理信息模型为连续平面模型,可采用规则的正方形或三角形逐级细分生成不同详细程度的模型,对模型的几何特征要求不高;在gis+bim融合技术中,在gis场景中当采用lod技术对构筑物的信息模型进行调度时,采用特征金字塔构建技术生成的结构模型容易丢失结构的特征,导致模型调度效率低,无法满足工程需要。

3、因此,如何实现构筑物信息模型的高效渲染调度是目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4、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lod技术的构筑物信息模型自适应高效调度方法,旨在解决如何实现构筑物信息模型的高效渲染调度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基于lod技术的构筑物信息模型自适应高效调度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

3、对传统构筑物模型进行分解,得到模型组织层级信息;

4、基于所述传统构筑物模型进行信息模型构建,生成零件级构筑物信息模型;

5、根据所述模型组织层级信息和所述零件级构筑物信息模型进行信息模型重组,得到构筑物整体信息模型;

6、根据模型调度策略对所述构筑物整体信息模型进行调度展示。

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对传统构筑物模型进行分解,得到模型组织层级信息,包括:

8、获取构筑物的几何特征和特征参数;

9、根据所述几何特征和所述特征参数构建传统构筑物模型;

10、将所述传统构筑物模型分解为多个不同层级的子模型;

11、根据所述多个不同层级的子模型确定模型组织层级信息。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传统构筑物模型分解为多个不同层级的子模型,包括:

13、将所述传统构筑物模型划分为多个不同层级的模型,其中,所述多个不同调度层级的模型至少包括方案级模型、构件级模型、部件级模型和零件级模型;

14、将所述方案级模型、所述构件级模型、所述部件级模型和所述零件级模型分别进行分解,得到多个不同层级的子模型。

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模型组织层级信息和所述零件级构筑物信息模型进行信息模型重组,得到构筑物整体信息模型,包括:

16、根据所述模型组织层级信息生成模型组装文件;

17、根据所述模型组装文件和所述零件级构筑物信息模型进行信息模型重组,得到构筑物整体信息模型。

1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模型组装文件和所述零件级构筑物信息模型进行信息模型重组,得到构筑物整体信息模型,包括:

19、根据所述零件级构筑物信息模型确定零件模型中心;

20、根据所述零件模型中心确定部件模型中心;

21、根据所述部件模型中心和所述零件级构筑物信息模型生成部件级构筑物信息模型;

22、根据所述模型组装文件对所述部件级构筑物信息模型进行组装,得到方案级构筑物信息模型;

23、根据所述零件级构筑物信息模型、部件级构筑物信息模型、所述部件级构筑物信息模型和所述方案级构筑物信息模型进行模型重组,得到构筑物整体信息模型。

2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模型组装文件对所述部件级构筑物信息模型进行组装,得到方案级构筑物信息模型,包括:

25、根据所述模型组装文件对所述部件级构筑物信息模型进行组装,生成构件级构筑物信息模型;

26、获取构筑物信息模型的工程坐标,并根据所述工程坐标进行坐标系转换,得到经纬度坐标信息;

27、根据所述经纬度坐标信息和所述构件级构筑物信息模型确定方案级构筑物信息模型。

2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模型调度策略对所述构筑物整体信息模型进行调度展示,包括:

29、根据所述构筑物整体信息模型确定不同构件级构筑物信息模型的视口距离;

30、通过所述模型调度策略根据所述视口距离调用所述构筑物整体信息模型中的不同层级的构筑物信息模型进行渲染展示。

31、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基于lod技术的构筑物信息模型自适应高效调度装置,所述基于lod技术的构筑物信息模型自适应高效调度装置包括:

32、分解模块,用于对传统构筑物模型进行分解,得到模型组织层级信息;

33、构建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传统构筑物模型进行信息模型构建,生成零件级构筑物信息模型;

34、重组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模型组织层级信息和所述零件级构筑物信息模型进行信息模型重组,得到构筑物整体信息模型;

35、调度模块,用于根据模型调度策略对所述构筑物整体信息模型进行调度展示。

36、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基于lod技术的构筑物信息模型自适应高效调度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配置为实现如上文所述的基于lod技术的构筑物信息模型自适应高效调度方法的步骤。

37、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基于lod技术的构筑物信息模型自适应高效调度方法的步骤。

38、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基于lod技术的构筑物信息模型自适应高效调度方法的步骤。

3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lod技术的构筑物信息模型自适应高效调度方法,本技术通过首先对传统构筑物模型进行分解,得到模型组织层级信息,能够提高模型的可管理性和可读性,便于后续的修改、维护和信息添加,同时,层级信息的明确为构建高度组织化的信息模型打下了基础;基于所述传统构筑物模型进行信息模型构建,生成零件级构筑物信息模型,提升了模型的精细度和准确性;根据所述模型组织层级信息和所述零件级构筑物信息模型进行信息模型重组,得到构筑物整体信息模型,能够形成多层次的模型结构;根据模型调度策略对所述构筑物整体信息模型进行调度展示,能够实现构筑物信息模型的高效渲染调度。

40、综上可知,本技术通过根据传统构筑物模型进行分解和建模得到的模型组织层级信息和零件级构筑物信息模型进行模型重组,得到构筑物整体信息模型并进行渲染调度,克服了传统基于特征金字塔模型进行lod调度丢失结构特征的技术缺陷,能够实现构筑物信息模型的高效渲染调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lod技术的构筑物信息模型自适应高效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传统构筑物模型进行分解,得到模型组织层级信息,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传统构筑物模型分解为多个不同层级的子模型,包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模型组织层级信息和所述零件级构筑物信息模型进行信息模型重组,得到构筑物整体信息模型,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模型组装文件和所述零件级构筑物信息模型进行信息模型重组,得到构筑物整体信息模型,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模型组装文件对所述部件级构筑物信息模型进行组装,得到方案级构筑物信息模型,包括: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模型调度策略对所述构筑物整体信息模型进行调度展示,包括:

8.一种基于lod技术的构筑物信息模型自适应高效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lod技术的构筑物信息模型自适应高效调度装置包括:

9.一种基于lod技术的构筑物信息模型自适应高效调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lod技术的构筑物信息模型自适应高效调度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基于lod技术的构筑物信息模型自适应高效调度程序,所述基于lod技术的构筑物信息模型自适应高效调度程序配置为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lod技术的构筑物信息模型自适应高效调度方法。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基于lod技术的构筑物信息模型自适应高效调度程序,所述基于lod技术的构筑物信息模型自适应高效调度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lod技术的构筑物信息模型自适应高效调度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LOD技术的构筑物信息模型自适应高效调度方法,该方法包括:对传统构筑物模型进行分解,得到模型组织层级信息;基于所述传统构筑物模型进行信息模型构建,生成零件级构筑物信息模型;根据所述模型组织层级信息和所述零件级构筑物信息模型进行信息模型重组,得到构筑物整体信息模型;根据模型调度策略对所述构筑物整体信息模型进行调度展示。本申请能够实现构筑物信息模型的高效渲染调度。

技术研发人员:柏华军,姚洪锡,钟晶,谢浩,吴佳明,刘祾頠,夏文俊,魏璇,钱洪亮,邓驷翔,秦超,高华,蒋道君,徐源,李越,毛国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