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智能化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外置防撞结构的智能巡检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巡检机器应运而生,智能巡检机器融合了机械工程、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传感器技术和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的先进成果,能够在各种复杂环境中灵活移动,实时处理和分析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并根据预设程序和算法自主决策,规划最佳巡检路径,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然而,现有的智能巡检机器仍存在一些缺陷,其自主避障系统虽已配备,但面对快速而来的撞击物,难以做到精准被动避让。再者,由于智能巡检机器集成了多项尖端技术,对生产工艺要求极高,致使其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居高不下。此外,现有技术通常在机器外壳内设置了多项碰撞保护结构,然而一旦发生碰撞,更换这些结构不仅难度大,而且成本颇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外置防撞结构的智能巡检装置,以解决现有智能巡检装置碰撞成本高和碰撞保护结构更换难度大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外置防撞结构的智能巡检装置,包括移动车体以及装配在移动车体上智能巡检装置,所述智能巡检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外周面均匀分布有多个碰撞防护装置,各个碰撞防护装置均包括碰撞吸能单元和缓冲吸能单元;
4、所述缓冲吸能单元包括受力传递杆、缓冲吸能结构和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固设在外壳的内部,且安装基座的两端均伸出外壳,所述缓冲吸能结构包括第一导杆、第二导杆、第一滑座、第二滑座、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所述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沿外壳的径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导杆呈圆弧形结构,且第一导杆的两端分别与安装基座的两端固接,所述第一滑座为两个,且均滑动套设在第一导杆上,所述第二滑座为两个,且均滑动套设在第二导杆上,所述第一铰接杆与第二铰接杆的中心相互铰接,所述第一铰接杆的第一端和第二铰接杆的第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滑座铰接,所述第一铰接杆的第二端和第二铰接杆的第二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滑座铰接,所述受力传递杆为数根,各受力传递杆的第一端均与碰撞吸能单元的内侧固接,各受力传递杆的第二端均与第二滑座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一导杆的中段套接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两第一滑座相对的一侧固接,所述第二导杆的中段套设有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两第二滑座相对的一侧固接。
5、为更好地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可选地,所述第一导杆的两端段分别套设有第二弹性件,两第二弹性件的第一端与对应的第一滑座连接,两第二弹性件的第二端与对应的安装基座的端部连接。
6、可选地,所述第二导杆的两端分别固设有用于限制第二滑座的防脱端帽。
7、可选地,所述第一铰接杆与第二铰接杆铰接点的两侧平行设有弹性伸缩杆,两弹性伸缩杆的第一端分别铰接在第一铰接杆或第二铰接杆上,两弹性伸缩杆的第二端分别滑动设置在第一铰接杆或第二铰接杆上。
8、可选地,所述第一铰接杆与第二铰接杆分别开设有用于两弹性伸缩杆第二端滑动的滑槽。
9、可选地,两个第二滑座分别连接有多个受力传递杆,多个受力传递杆呈辐射状分布。
10、可选地,所述碰撞吸能单元包括弹性罩、塑型吸能板和支撑板,所述弹性罩为圆弧形封闭结构,所述支撑板呈圆弧板状结构且设于弹性罩内,所述塑型吸能板均匀固设在支撑板的外圆弧面,所述弹性罩内的空隙空间填充有弹性吸能体。
11、可选地,所述塑型吸能板为波状结构。
12、可选地,所述智能巡检装置包括多个旁侧摄像头,所述外壳内设有推移机构,所述推移机构包括直线电机、导向座、水平移动座、装配套以及平行四连杆,所述导向座水平固设在外壳内,所述直线电机固设在导向座的底面且直线电机的推移轴活动贯穿导向座的中心,所述推移轴位于导向座上方的部分固定套接有装配套,所述装配套的外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平行四连杆,各平行四连杆外侧杆的底端分别连接有水平移动座,所述水平移动座滑动设置在导向座上,所述旁侧摄像头装设在水平移动座上且随水平移动座移动伸出或缩进外壳。
13、可选地,所述推移轴的顶端固设有升降盘,所述升降盘的顶端设有顶置摄像头。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5、本发明的一种外置防撞结构的智能巡检装置,在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时,撞击物首先触及碰撞吸能单元,此时弹性罩开始形变并带动弹性吸能体形变吸能,紧接着塑型吸能板进一步形变,并将作用力分散至支撑板,使碰撞吸能单元在碰撞过程中能够有效吸能,这种复合式的吸能装置能够极大地提升碰撞吸能效果,为智能巡检装置给予更为稳固的保护以及更为高效的作用力传递。在碰撞吸能单元吸收部分作用力后,将剩余作用力经受力传递杆传递给第二滑座,第二滑座所受的一部分作用力垂直作用于第二导杆,另一部分作用力平行于第二导杆,从而推动第二滑座沿着第二导杆的长度方向移动,基于两个第二滑座之间设置有第三弹性件,第二滑座在移动过程中会拉伸或压缩第三弹性件,以此吸收部分能量,而垂直作用在第二导杆的作用力会驱动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相对旋转,进而带动第一弹性件压缩或拉伸,实现弹性吸能。由于受力传递杆有多根,并且从多个角度与第二滑座连接,所以无论碰撞吸能单元受到来自哪个方向的撞击,都能够有效减轻对智能巡检装置内部结构的损害,进而对智能巡检装置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16、本发明的一种外置防撞结构的智能巡检装置,通过设置推移机构,在发生碰撞时,控制系统向直线电机发出指令,可使旁侧摄像头和顶置摄像头迅速伸入外壳内,从而对旁侧摄像头和顶置摄像头进行有效保护,确保摄像头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能够稳定运行,提高了整个智能巡检装置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1.一种外置防撞结构的智能巡检装置,包括移动车体(100)以及装配在移动车体(100)上智能巡检装置(200),所述智能巡检装置(200)包括外壳(20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置防撞结构的智能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杆(302)的两端段分别套设有第二弹性件(309),两第二弹性件(309)的第一端与对应的第一滑座(304)连接,两第二弹性件(309)的第二端与对应的安装基座(313)的端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置防撞结构的智能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杆(303)的两端分别固设有用于限制第二滑座(305)的防脱端帽(30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置防撞结构的智能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杆(306)与第二铰接杆(307)铰接点的两侧平行设有弹性伸缩杆(311),两弹性伸缩杆(311)的第一端分别铰接在第一铰接杆(306)或第二铰接杆(307)上,两弹性伸缩杆(311)的第二端分别滑动设置在第一铰接杆(306)或第二铰接杆(307)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外置防撞结构的智能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杆(306)与第二铰接杆(307)分别开设有用于两弹性伸缩杆(311)第二端滑动的滑槽(3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置防撞结构的智能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二滑座(305)分别连接有多个受力传递杆(301),多个受力传递杆(301)呈辐射状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置防撞结构的智能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吸能单元包括弹性罩(321)、塑型吸能板(322)和支撑板(323),所述弹性罩(321)为圆弧形封闭结构,所述支撑板(323)呈圆弧板状结构且设于弹性罩(321)内,所述塑型吸能板(322)均匀固设在支撑板(323)的外圆弧面,所述弹性罩(321)内的空隙空间填充有弹性吸能体(32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外置防撞结构的智能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型吸能板(322)为波状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置防撞结构的智能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巡检装置(200)包括多个旁侧摄像头(202),所述外壳(201)内设有推移机构,所述推移机构包括直线电机(401)、导向座(402)、水平移动座(403)、装配套(404)以及平行四连杆(405),所述导向座(402)水平固设在外壳(201)内,所述直线电机(401)固设在导向座(402)的底面且直线电机(401)的推移轴活动贯穿导向座(402)的中心,所述推移轴位于导向座(402)上方的部分固定套接有装配套(404),所述装配套(404)的外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平行四连杆(405),各平行四连杆(405)外侧杆的底端分别连接有水平移动座(403),所述水平移动座(403)滑动设置在导向座(402)上,所述旁侧摄像头(202)装设在水平移动座(403)上且随水平移动座(403)移动伸出或缩进外壳(20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外置防撞结构的智能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移轴的顶端固设有升降盘(406),所述升降盘(406)的顶端设有顶置摄像头(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