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解PLA及其膜制品的镰刀菌P1菌株及其应用

专利查询5天前  5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物,涉及一种可降解聚乳酸(pla)粉末及以其膜制品的镰刀菌p1菌株及应用,具体涉及一种可降解聚乳酸及其膜制品的镰刀菌p1菌株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聚乳酸(pla)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降解材料,使用可再生的植物资源(如玉米)所提出的淀粉原料制成。淀粉原料经由糖化得到葡萄糖,再由葡萄糖及一定的菌种发酵制成高纯度的乳酸,再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合成一定分子量的聚乳酸。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使用后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完全降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环境,这对保护环境非常有利,是公认的环境友好材料。同时,聚乳酸适用于吹塑、热塑等各种加工方法,加工方便,应用十分广泛。可用于加工从工业到民用的各种塑料制品、包装食品、快餐饭盒、无纺布、工业及民用布。自20世纪70年代农业种植使用地膜以来,不可降解的聚乙烯(pe)地膜占据主导地位,然而随着聚乙烯基材地膜和其他包装薄膜的使用,不可降解废弃pe塑料不断堆积,逐渐导致“白色污染”问题且日趋严重。聚乳酸(pla)不仅具备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基本特性外,其传统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强度、透明度及对气候变化的抵抗能力皆不如一般的塑料。当焚化聚乳酸(pla)时,其燃烧热值与焚化纸类相同,是焚化传统塑料(如聚乙烯)的一半,而且焚化聚乳酸绝对不会释放出氮化物、硫化物等有毒气体。聚乳酸(pla)的膜制品不仅可完全降解且不产生有害物质,为可替代不可降解材料和传统降解材料的绿色安全主导材料。

2、随着生物降解膜制品的广泛使用,其替代传统不可降解聚乙烯等材料的膜产品成为趋势。虽生物降解膜制品正在逐渐普及推广,但作为新型降解材料,其降解特性受微生物、温度、光照、湿度、形态和结晶度等多种因素影响,降解过程极其复杂。为了更好促进pla膜制品快速降解,减轻环境压力,解决其降解的可控性成为关键问题。因此,寻求可降解pla及其膜制品的微生物,提升对pla膜制品降解过程的可控性是极为必要和迫切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针对聚乳酸(pla)材料生物降解过程可控性问题,提供了一种可降解聚乳酸(pla)粉末的镰刀菌p1菌株筛选鉴定及应用。

2、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株新菌株:镰刀菌p1菌株,经分子鉴定为镰刀菌(fusariumcommune)p1,于2024年7月19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保藏地址为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邮编:510070,保藏号为gdmcc no.64890。已于2024年7月19日鉴定保藏的菌株是存活的。

3、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降解聚乳酸(pla)粉末的菌剂,其含有上述镰刀菌p1作为活性成分。

4、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镰刀菌p1或菌剂在降解聚乳酸、聚乳酸制成的材料中的应用。

5、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降解聚乳酸及聚乳酸膜制品的方法,其是利用上述镰刀菌p1或菌剂去降解。

6、进一步的,所述的聚乳酸制成的材料是聚乳酸粉末或聚乳酸膜,例如聚酯类生物降解薄膜,或者该薄膜中含有聚乳酸成分。

7、进一步的,所述的聚乳酸制成的材料是含有聚乳酸成分的复合材料。

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9、1)本发明的镰刀菌p1菌株真菌能降解分子量6000聚乳酸粉末,并且能利用聚乳酸材质的膜制品生长。

10、2)本发明的镰刀菌p1菌株能利用聚乳酸粉末作为唯一碳源生长,可快速降解聚乳酸粉末,同时对聚乳酸基材膜制品也具有显著降解作用。

11、fusarium commune p1,于2024年7月19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保藏地址为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邮编:510070,保藏号为gdmcc no.64890。已于2024年7月19日鉴定保藏的菌株是存活的。



技术特征:

1.镰刀菌(fusarium commune)p1,保藏号为gdmcc no.64890。

2.一种可降解聚乳酸粉末的菌剂,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1的镰刀菌p1作为活性成分。

3.权利要求1所述的镰刀菌p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菌剂在降解聚乳酸、聚乳酸制成的材料中的应用。

4.一种降解聚乳酸及聚乳酸膜制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镰刀菌p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菌剂去降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乳酸制成的材料是聚乳酸粉末或聚乳酸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乳酸膜是聚酯类生物降解薄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乳酸制成的材料是含有聚乳酸成分的复合材料。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解PLA及其膜制品的镰刀菌P1菌株及其应用。镰刀菌(Fusarium commune)P1,于2024年7月19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保藏地址为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邮编:510070,保藏号为GDMCC No.64890。已于2024年7月19日鉴定保藏的菌株是存活的。本发明的镰刀菌P1菌株真菌能降解分子量6000聚乳酸粉末,并且能利用聚乳酸材质的膜制品生长。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燕,谢东,陈骏佳,李发勇,王珂,李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省科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