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的机油压力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专利查询6天前  6


本技术涉及车辆,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的机油压力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在现代汽车工业中,发动机的润滑系统是确保其正常运行的关键部分。传统的机油泵通常为固定排量,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可变排量机油泵因其能够根据发动机的实际需求调整供油量,从而降低油耗并提高燃油利用率,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设计。

2、可变排量机油泵的控制策略主要分为三种模式:起动控制模式、正常控制模式和热机控制模式。其中,起动控制模式和正常控制模式属于开环控制阶段,当机油温度达到30℃后,系统进入热机控制模式,这一阶段采用闭环控制。

3、然而,现有技术在开环控制阶段存在不足,特别是在低温环境下,由于机油的物理特性变化,相同机油泵电磁阀占空比下的实际输出机油压力与标态下的实际输出机油压力存在显著差异。此外,当发动机的可变气门正时系统(vvt,variable valve timing)开启时,机油压力曲线会出现震荡,进而导致发动机润滑系统性能下降,影响车辆的地区适应性,严重时甚至会引发故障,缩短发动机使用寿命,从而影响用户的驾驶体验,亟需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的机油压力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机油压力在低温环境下和标态下的输出差异以及vvt开启时造成的机油压力输出曲线震荡等问题,通过实时修正机油泵电磁阀的占空比,提高了机油压力的控制精度和发动机的润滑性能,从而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并提升驾驶体验。

2、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的机油压力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获取当前发动机的多个传感器采集信号;

4、根据所述多个传感器采集信号确定机油泵电磁阀的第一修正占空比,并判断所述当前发动机的可变气门正时系统是否处于开启状态;

5、若所述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处于开启状态,则计算排气阀关闭时刻的速率,并根据预设的排气阀关闭时刻速率-修正系数映射表确定所述排气阀关闭时刻的速率对应的第二修正系数;

6、根据所述第二修正系数与所述第一修正占空比的乘积得到第二修正占空比,并根据所述第二修正占空比对所述当前发动机进行机油压力控制。

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多个传感器采集信号确定机油泵电磁阀的第一修正占空比,包括:

8、基于预设的环境温度-发动机转速-修正系数映射表,根据所述多个传感器采集信号得到所述机油泵电磁阀的第一修正系数;

9、基于预设的机油泵电磁阀开环占空比map,根据所述多个传感器采集信号得到所述机油泵电磁阀的第一输出占空比值;

10、根据所述第一修正系数与所述第一输出占空比值的乘积得到所述机油泵电磁阀的第一修正占空比。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判断所述当前发动机的可变气门正时系统是否处于开启状态之后,还包括:

12、若所述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处于关闭状态,则根据所述第一修正占空比对所述当前发动机进行机油压力控制。

1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获取所述当前发动机的多个传感器采集信号之前,还包括:

14、判断所述当前发动机是否处于开启状态;

15、若所述当前发动机处于所述开启状态,则控制所述当前发动机的机油泵进入开环控制状态。

1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多个传感器采集信号包括环境温度信号、发动机转速信号、机油温度信号、机油泵前馈控制占空比信号和机油泵闭环控制占空比信号中的至少一种。

1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的机油压力控制方法,根据当前发动机的多个传感器采集信号确定机油泵电磁阀的第一修正占空比,并在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处于开启状态时,计算排气阀关闭时刻的速率,并根据预设的排气阀关闭时刻速率-修正系数映射表确定排气阀关闭时刻的速率对应的第二修正系数;根据第二修正系数与第一修正占空比的乘积得到第二修正占空比,并根据第二修正占空比对当前发动机进行机油压力控制。由此,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机油压力在低温环境下和标态下的输出差异以及vvt开启时造成的机油压力输出曲线震荡等问题,通过实时修正机油泵电磁阀的占空比,提高了机油压力的控制精度和发动机的润滑性能,从而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并提升驾驶体验。

18、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的机油压力控制装置,包括:

19、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发动机的多个传感器采集信号;

20、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个传感器采集信号确定机油泵电磁阀的第一修正占空比,并判断所述当前发动机的可变气门正时系统是否处于开启状态;

21、第二处理模块,用于若所述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处于开启状态,则计算排气阀关闭时刻的速率,并根据预设的排气阀关闭时刻速率-修正系数映射表确定所述排气阀关闭时刻的速率对应的第二修正系数;

22、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修正系数与所述第一修正占空比的乘积得到第二修正占空比,并根据所述第二修正占空比对所述当前发动机进行机油压力控制。

2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用于:

24、基于预设的环境温度-发动机转速-修正系数映射表,根据所述多个传感器采集信号得到所述机油泵电磁阀的第一修正系数;

25、基于预设的机油泵电磁阀开环占空比map,根据所述多个传感器采集信号得到所述机油泵电磁阀的第一输出占空比值;

26、根据所述第一修正系数与所述第一输出占空比值的乘积得到所述机油泵电磁阀的第一修正占空比。

2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判断所述当前发动机的可变气门正时系统是否处于开启状态之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

28、若所述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处于关闭状态,则根据所述第一修正占空比对所述当前发动机进行机油压力控制。

2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获取所述当前发动机的多个传感器采集信号之前,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

30、判断所述当前发动机是否处于开启状态;

31、若所述当前发动机处于所述开启状态,则控制所述当前发动机的机油泵进入开环控制状态。

3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多个传感器采集信号包括环境温度信号、发动机转速信号、机油温度信号、机油泵前馈控制占空比信号和机油泵闭环控制占空比信号中的至少一种。

3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的机油压力控制装置,根据当前发动机的多个传感器采集信号确定机油泵电磁阀的第一修正占空比,并在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处于开启状态时,计算排气阀关闭时刻的速率,并根据预设的排气阀关闭时刻速率-修正系数映射表确定排气阀关闭时刻的速率对应的第二修正系数;根据第二修正系数与第一修正占空比的乘积得到第二修正占空比,并根据第二修正占空比对当前发动机进行机油压力控制。由此,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机油压力在低温环境下和标态下的输出差异以及vvt开启时造成的机油压力输出曲线震荡等问题,通过实时修正机油泵电磁阀的占空比,提高了机油压力的控制精度和发动机的润滑性能,从而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并提升驾驶体验。

34、本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以实现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发动机的机油压力控制方法。

35、本技术第四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发动机的机油压力控制方法。

36、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发动机的机油压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多个传感器采集信号确定机油泵电磁阀的第一修正占空比,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所述当前发动机的可变气门正时系统是否处于开启状态之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所述当前发动机的多个传感器采集信号之前,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传感器采集信号包括环境温度信号、发动机转速信号、机油温度信号、机油泵前馈控制占空比信号和机油泵闭环控制占空比信号中的至少一种。

6.一种发动机的机油压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用于: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判断所述当前发动机的可变气门正时系统是否处于开启状态之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的机油压力控制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的机油压力控制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发动机的机油压力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根据当前发动机的多个传感器采集信号确定机油泵电磁阀的第一修正占空比,并在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处于开启状态时,计算排气阀关闭时刻的速率,并根据预设的排气阀关闭时刻速率‑修正系数映射表确定排气阀关闭时刻的速率对应的第二修正系数;根据第二修正系数与第一修正占空比的乘积得到第二修正占空比,并根据第二修正占空比对当前发动机进行机油压力控制。由此,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机油压力在低温环境下和标态下的输出差异以及VVT开启时造成的机油压力输出曲线震荡等问题,通过实时修正机油泵电磁阀的占空比,提高了机油压力的控制精度和发动机的润滑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尹维新,路汉文,王建勇,李岩,张广军,王桂洋,赵鹏遥,王谦,孟垂磊,孙博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