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井吊顶安装方法与流程

专利查询6天前  6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特别是指藻井吊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1、现代大型公共建筑吊顶装修形式一般可分为平面吊顶、局部吊顶、格栅式吊顶、藻井式吊顶和异型吊顶五个类型,藻井式吊顶作为这五大类型之一,十分受欢迎。藻井式吊顶是在房间的四周进行局部吊顶,可设计成一层或两层,这样装修可以增加空间高度感觉,还可以改变室内的灯光照明效果。

2、然而,由于现在的藻井吊顶多为局部吊顶,一般安装在室内的较小空间,使得其工程量较小,一般由小型施工队进行人工采用卷尺校准施工,施工方式较为粗糙,而且施工控制不规范,当采用其在具有较大室内空间的建筑上进行藻井吊顶的连续施工时,会导致误差积累过大,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现有藻井吊顶的施工方式难以应用在具有较大室内空间的建筑上进行藻井吊顶的连续施工项目上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藻井吊顶安装方法。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藻井吊顶安装方法,包含以下步骤:s1~在工厂预制藻井吊顶施工所需要的横龙骨、纵龙骨、包梁板和藻井底板进行预制;

3、s2~施工员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工艺,在施工现场标出基准点线和水准点;

4、s3~测量放线工采用测量仪器在建筑底层放出外控制线,用激光垂直仪,将控制点引至建筑屋顶进行定位;

5、s4~测量放线工依据外控制线以及水平标高点,将水平钢线沿左右方向布设在建筑屋顶的底部,将垂直钢线的上端固定在水平钢线上,垂直钢线和水平钢线两两结合形成的口型结构即为藻井单元安装控制线;

6、s5~测量放线工采用测量仪器将各藻井单元顶口、底口相对轴线标高尺寸进行测量并记录;

7、s6~将的横龙骨、纵龙骨、包梁板和藻井底板运输至施工现场;

8、s7~依据水平钢线将横龙骨沿左右方向逐段拼接并固定在建筑屋顶上;

9、s8~依据垂直钢线将纵龙骨沿前后方向逐段拼接并固定在横龙骨上;

10、s9~在纵龙骨的底部和左右两侧安装包梁板,在相邻的包梁板之间安装藻井底板,完成施工。

11、优选的,在步骤s1中,待横龙骨、纵龙骨、包梁板和藻井底板预制完成之后,需要对预制好的横龙骨、纵龙骨、包梁板和藻井底板的数量、规格、及外观质量进行逐个预检,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板材、杆件进行更换。

12、优选的,在对藻井底板和包梁板进行预检前,根据施工图纸,将藻井底板和包梁板进行编号后预摆排列,再进行预检。

13、优选的,在s6中,在将横龙骨、纵龙骨、包梁板和藻井底板运输至施工现场之后,需依据s5中的藻井单元记录数据,对横龙骨、纵龙骨、包梁板和藻井底板进行标准度及统一度的二次检测,对偏差较大的板材或杆件进行修正。

14、优选的,在s7施工之前,首先对水平钢线的直线度进行检测、矫正,然后再开始横龙骨的安装。

15、优选的,在s7完成后,依据施工图纸和s5中的测量数据,对拼接后的横龙骨进行直线度检测,并对超出误差的横龙骨进行矫正。

16、优选的,在s8完成后,依据施工图纸和s5中的测量数据,对拼接后的纵龙骨进行直线度检测,并对超出误差的纵龙骨进行矫正。

17、优选的,在s9中,首先在纵龙骨上安装铝合金挂件,然后将包梁板和藻井底板固定在铝合金挂件上。

18、优选的,铝合金挂件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口字型杆架,铝合金挂件套设在纵龙骨上;

19、铝合金挂件的左右两侧可拆固定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角铁;

20、包梁板的左右两侧板的顶部均固定设有朝向纵龙骨延伸的钩挂板,钩挂板钩挂在角铁上;

21、藻井底板朝向纵龙骨的一端搭接在钩挂板上,藻井底板朝向纵龙骨的一端固定设有向上方延伸的连接竖板,连接竖板与角铁可拆固定连接。

22、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适用于具有较大室内空间的建筑屋顶上的藻井吊顶的连续施工,通过在施工时构建出的藻井单元安装控制线,对藻井吊顶的横龙骨和竖龙骨的连续施工提供实时校准校准基础,为藻井吊顶的施工提供了较为精准的龙骨基础,保证了藻井吊顶连续施工后的工程质量。



技术特征:

1.藻井吊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s1~在工厂预制藻井吊顶施工所需要的横龙骨(2)、纵龙骨(3)、包梁板(8)和藻井底板(9)进行预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藻井吊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待横龙骨(2)、纵龙骨(3)、包梁板(8)和藻井底板(9)预制完成之后,需要对预制好的横龙骨(2)、纵龙骨(3)、包梁板(8)和藻井底板(9)的数量、规格、及外观质量进行逐个预检,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板材、杆件进行更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藻井吊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藻井底板(9)和包梁板(8)进行预检前,根据施工图纸,将藻井底板(9)和包梁板(8)进行编号后预摆排列,再进行预检。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藻井吊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6中,在将横龙骨(2)、纵龙骨(3)、包梁板(8)和藻井底板(9)运输至施工现场之后,需依据s5中的藻井单元记录数据,对横龙骨(2)、纵龙骨(3)、包梁板(8)和藻井底板(9)进行标准度及统一度的二次检测,对偏差较大的板材或杆件进行修正。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藻井吊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7施工之前,首先对水平钢线的直线度进行检测、矫正,然后再开始横龙骨(2)的安装。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藻井吊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7完成后,依据施工图纸和s5中的测量数据,对拼接后的横龙骨(2)进行直线度检测,并对超出误差的横龙骨(2)进行矫正。

7.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藻井吊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8完成后,依据施工图纸和s5中的测量数据,对拼接后的纵龙骨(3)进行直线度检测,并对超出误差的纵龙骨(3)进行矫正。

8.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藻井吊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9中,首先在纵龙骨(3)上安装铝合金挂件,然后将包梁板(8)和藻井底板(9)固定在铝合金挂件上。

9.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藻井吊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铝合金挂件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口字型杆架,铝合金挂件套设在纵龙骨(3)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藻井吊顶安装方法,解决了现有藻井吊顶的施工方式难以应用在具有较大室内空间的建筑上进行藻井吊顶的连续施工项目上的问题。本发明适用于具有较大室内空间的建筑屋顶上的藻井吊顶的连续施工,通过在施工时构建出的藻井单元安装控制线,对藻井吊顶的横龙骨和竖龙骨的连续施工提供实时校准校准基础,为藻井吊顶的施工提供了较为精准的龙骨基础,保证了藻井吊顶连续施工后的工程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占晨光,吴成全,汤勃,沈志强,常东进,王琪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