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智能电网,具体为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后配电网运行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1、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是指将小型的、分散的与传统的中央化供电系统连接起来,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电力网络。即将分布式电源接入到配电网中,使得这些电源能够与电网相互配合,共同供电给用户。
2、配电网运行系统是电力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负责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传输到用户端。现有的配电网运行系统的供电可靠性较低,容易发生停电或电压不稳定等情况,并且电能在运输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损耗,导致供电质量下降,对不同需求的用户的供电需求均相同,造成能源浪费,而分布式电源并网后再进行配电网运行能够减少对集中式发电系统的依赖,降低因单一故障导致整个系统崩溃的风险,从而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电能可以更接近用户需求的产生和消耗,减少输电和变压器等环节中的能源损失,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因此,通过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进行配电网运行来改善配电网运行系统的缺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3、如何利用智能电网技术采集电网综合数据,并将电网综合数据转换为电信号进行切分和伸缩变化,获得特征发用电值,结合电源能质量和用户电能质量构建合并动态图,通过对合并动态图进行变动响应,生成变动相似度,根据变动相似度获得最佳分配策略,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现提供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后配电网运行系统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2、因此,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配电网运行系统中供电可靠性低、电压不稳定、电能输送损耗高以及对所有用户同等供电造成的能源浪费问题。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后配电网运行系统,其包括如下步骤,
4、控制中心、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以及智能运行模块。
5、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电网综合数据,所述电网综合数据包括分部发电量、用户电量、电源能质量以及用户电能质量。
6、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采集的分部发电量和用户电量进行电信号转换并排序,获得原始电信号序列,设置初始波基数和间隔数,根据所获得的间隔数对原始电信号序列进行间隔切分,获得离散发用电值,通过设置变动参数对初始波基数进行伸缩变换,获得变动波基数,将所获得的变动波基数与离散发用电值进行卷积并组合,获得特征发用电值。
7、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获得的特征发用电值、电源能质量以及用户电能质量构建合并动态图,在合并动态图中设置比对时间线。
8、所述智能运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设置的比对时间线生成运行变动指令,将所获得的运行变动指令上传至控制中心,通过控制中心发出变动响应至合并动态图,获得虚拟运行曲线,根据所获得的虚拟运行曲线和合并动态图获得变动相似度,对所获得的变动相似度进行排序,获得最优响应,根据所获得的最优响应生成最佳分配策略。
9、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后配电网运行方法,其能通过智能数据分析和动态调控技术,优化电能分配和消耗过程。这种方法解决了现有配电系统中因电能分配不均、响应速度慢导致的能源浪费和供电不稳定的问题。
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后配电网运行方法,包括:
11、采集电网综合数据,根据电网综合数据获得离散发用电值。
12、获得特征发用电值,根据特征发用电值、电源能质量以及用户电能质量构建合并动态图。
13、获得虚拟运行曲线,根据虚拟运行曲线和合并动态图获得变动相似度。
14、对变动相似度进行排序,获得最优响应,根据最优响应生成最佳分配策略。
15、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后配电网运行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采集电网综合数据包括,设置电源采集端和用户采集端,将所获得的电源采集端设置在分布式电源的对应位置处。
16、通过电源采集端对分布式电源的综合数据进行采集,获得分部电源数据;
17、所述分部电源数据包括分部发电量和电源能质量。
18、通过用户采集端对用户的使用数据进行采集,获得用电数据。
19、所述用电数据包括用户电量以及用户电能质量。
20、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后配电网运行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获得离散发用电值包括,对所获得的分部发电量进行电信号转换,获得分部电信号,对所获得的用户电量进行电信号转换,获得用户电信号。
21、将所获得的分部电信号和用户电信号标记为原始电信号。
22、对所获得的原始电信号进行时间排序,获得原始电信号序列。
23、根据所获得的原始电信号序列设置初始波基数。
24、设置间隔数,根据所获得的间隔数对原始电信号序列进行间隔切分,获得离散发用电值。
25、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后配电网运行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获得特征发用电值包括,根据所获得的原始电信号序列设置变动参数。
26、根据所获得的变动参数对初始波基数进行伸缩变换,获得变动波基数。
27、将所获得的变动波基数与离散发用电值进行卷积,获得区段发用电值。
28、根据所获得的原始电信号序列对获得的区段发用电值进行组合,获得特征发用电值。
29、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后配电网运行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构建合并动态图包括,构建时间关于特征发用电值的二维直角坐标系,根据所获得的特征发用电值生成特征发用电值曲线,将所获得的特征发用电值曲线映射至二维直角坐标系内,获得特征发用电图。
30、构建时间关于电压和电流的二维直角坐标系,根据所获得的电源能质量生成电源质量曲线,根据所获得的用户电能质量生成用户质量曲线。
31、将所获得的电源质量曲线和用户质量曲线映射至二维直角坐标系内,获得电压流变化图。
32、将所获得的特征发用电图与电压流变化图进行同源映射,获得合并动态图,将合并动态图内的曲线标记为合同变化曲线,并在合同变化曲线中标记特征动态值,在合并动态图内设置比对时间线,并划分比对周期。
33、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后配电网运行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获得虚拟运行曲线包括,根据所设置的比对时间线生成运行变动指令,将所获得的运行变动指令上传至控制中心,通过控制中心发出变动响应至合并动态图。
34、根据所获得的变动响应对合并动态图的比对时间线进行变动作业,获得虚拟运行曲线。
35、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后配电网运行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生成最佳分配策略包括,将虚拟运行曲线上的特征动态值标记为虚拟特征值。
36、根据所获得的合同变化曲线和虚拟运行曲线获得第一平均差和第二平均差。
37、根据所获得的特征动态值、虚拟特征值、第一平均差和第二平均差获得第一标准动态值和第二标准动态值。
38、根据所获得的特征动态值、虚拟特征值、第一平均差、第二平均差、第一标准动态值和第二标准动态值获得变动相似度。
39、对所获得的变动相似度进行记录,在完成记录后发出接应指令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发出变动响应至合并动态图,根据所获得的变动响应对合并动态图的比对时间线再次进行变动作业,获得变动相似度,对比对时间线的变动相似度进行排序,将排序在第一位的变动相似度对应的变动响应标记为最优响应,并根据所获得的最优响应生成最佳分配策略。
40、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后配电网运行系统的步骤。
4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后配电网运行系统的步骤。
4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对采集的电网综合数据中的分部发电量和用户电量进行电信号转换,获得原始电信号序列,并设置初始波基数来对转换后的原始电信号序列进行切分、伸缩变换以及卷积组合,获得特征发用电值;是对采集的用户端和发电端的电量进行统计并转换,能够细化电量变化,提取最细微的特征点,增加电量分配的可靠性;
43、通过构建的合并动态图进行变动响应,获得变动相似度,并对变动相似度进行排序,以获得最优响应,根据最优响应生成最佳分配策略;通过设置动态变化量去记录变化后的相似度,有利于提高分配效率和获得最佳的分配节点,合理调度电力资源,减少资源浪费。
1.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后配电网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后配电网运行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后配电网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电网综合数据包括,设置电源采集端和用户采集端,将所获得的电源采集端设置在分布式电源的对应位置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后配电网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离散发用电值包括,对所获得的分部发电量进行电信号转换,获得分部电信号,对所获得的用户电量进行电信号转换,获得用户电信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后配电网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特征发用电值包括,根据所获得的原始电信号序列设置变动参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后配电网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合并动态图包括,构建时间关于特征发用电值的二维直角坐标系,根据所获得的特征发用电值生成特征发用电值曲线,将所获得的特征发用电值曲线映射至二维直角坐标系内,获得特征发用电图;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后配电网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虚拟运行曲线包括,根据所设置的比对时间线生成运行变动指令,将所获得的运行变动指令上传至控制中心,通过控制中心发出变动响应至合并动态图;
8.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后配电网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最佳分配策略包括,将虚拟运行曲线上的特征动态值标记为虚拟特征值;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后配电网运行系统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后配电网运行系统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