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气门扳手,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气门扳手。
背景技术:
1、目前在汽车试制过程中需要对轮胎进行充放气测试,该过程往往需要20分钟左右。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作业人员手动把持充气以及放气夹具,但实际该动作无技术价值,由于操作工具不够智能导致人力成本浪费;其次在气门扳手放气时,因轮胎气压较高,放气瞬间容易将气门扳手弹飞,进而导致零件丢失或者人员设备损伤和物资成本浪费;充气与放气分别需要两种工具,人员作业时需要分别寻找两种工具,该过程可能因工人工具管理方式而异,如果工具管理不当,其中的浪费时间成本不可小觑。目前现有的气门扳手多数仅为简单的匹配气门芯的一字槽拆卸杆,使用此种设计扳手非常容易发生上述问题,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不可预估的损失。
2、cn2301300y属于轮胎充气扳手,它是在现有气门扳手的外部套装套筒和螺栓,套筒为“y”状管,其上设有通气管口,气门扳手可在套筒中伸缩,另还可在套筒上加装轮胎气压表,以便及时了解胎内气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它既保留原气门扳手之优点,又弥补了现有技术不足,利用它不但可以灵活的拆装轮胎气门芯,还可以方便的给轮胎充放气,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3、cn201941739u一种轮胎快速充气装置,属于车辆轮胎修理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能对轮胎快速充气的充气装置,由一气管组成,气管上有一与之连通的进气管,气管内安装有一气门扳手,气管前端带有与气门配合的内螺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快速完成轮胎的充气工作,并防止气体的泄漏。
4、然而,现有技术并没有解决充放气需要两种工具,操作过程不够安全便捷,易造成时间、人力浪费和物资损失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气门扳手,同时具有充气和放气功能,操作便捷,可轻松实现充放气功能,同时扳手一端头部可固定在气门上,保证气门芯及气门芯扳手不会被气压喷出,提高了安全性,解决了现有技术充放气需要两种工具,操作过程不够安全便捷,易造成时间、人力浪费和物资损失的问题。
2、本发明提供了下述方案
3、一种多功能气门扳手,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放气部、充气部和进气部,所述放气部、充气部和进气部均通过连通部互相连通;所述放气部内限位容置有放气装置,所述充气部内容置有充气装置,所述连通部内设置有转换连通装置,所述放气部、充气部和进气部通过转换连通装置两两互相连通,所述放气部和充气部的自由端分别可拆卸连接有螺纹套。
4、进一步的,所述放气装置包括缸体,所述缸体与放气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缸体的内部容置有气动转子,所述气动转子的一端连接有气门芯起子,气门芯起子的前端延伸至所述放气部自由端的开口外。
5、所述进气部连接压缩空气气源,气源产生的压缩气流进入缸体推动气动转子旋转进而带动气门芯起子旋转,可实现自动拧动气门芯进行放气。
6、进一步的,所述缸体的前后两端设有前盖和后盖,所述前盖和后盖的中心位置分别嵌设有前轴承和后轴承,所述后盖上设有进气口,所述缸体靠近前盖的侧壁上设有出气口,在所述放气部侧壁上与所述出气口相应的位置设置有出气孔;所述气动转子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贯穿所述前盖和后盖,分别与所述前轴承和后轴承过盈配合;所述转轴的前端穿过所述前盖和前轴承与所述气门芯起子连接;所述气动转子还包括叶片,所述叶片容置于所述缸体内并设置于所述转轴的中部。
7、压缩空气由后盖的进气口进入缸体内部,推动叶片带动转轴旋转,空气经出气口和出气孔排出,使气流稳定;同时在转轴的前后端设置轴承,使转轴能够稳定旋转,提高做功效率。
8、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与所述气门芯起子可拆卸连接。
9、气门芯起子与转轴采用可拆卸连接,当气门芯起子损坏时便于更换,还可根据不同气门芯型号更换不同气门芯起子,通用性更强。
10、进一步的,所述壳体整体成y字形结构,所述壳体的三个悬臂分别为所述充气部、放气部和进气部,所述三个悬臂相交的中心部分为连通部;所述壳体内部为中空的连通腔体,所述充气部、放气部和进气部的自由端均设有开口。
11、壳体采用y字形结构更加合理小巧,且形状易于识别,在工具箱中可以快速被找到,节省了工作准备时间。
12、进一步的,所述充气装置包括充气管密封圈,所述充气管密封圈的外侧壁与所述充气部的内侧壁触接或固定连接,所述充气管密封圈内部固定套接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的前端延伸至所述充气部自由端的开口外。
13、设置充气管密封圈可减少漏气,使空气能够顺利进入充气管,提高了充气效率。
14、进一步的,所述转换连通装置包括转换块,所述转换块容置于所述连通部中空的腔体内,所述转换块的外侧壁与所述连通部的内侧壁在周向转触接,所述转换块的内部设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两端开口于转换块的周向侧壁上,所述进气部通过所述通气管与所述放气部或充气部连通;所述连通部的顶面设置有中心通孔,所述转换块的顶面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中心通孔延伸至所述连通部的顶面外部,所述连接杆的自由端设置有开关旋钮。
15、通过转动开关旋钮可带动所述转换块转动,使通气管连通或关闭进气部与放气部或充气部,实现充放气功能的切换或充、放、进气通道的开闭。
16、进一步的,所述连通部的内侧壁上设有钢珠定位装置,所述钢珠定位装置包括钢珠和弹簧,所述连通部的内侧壁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钢珠限位容置在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槽底面与所述钢珠通过所述弹簧弹性连接,所述钢珠可突出或隐藏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转换块的外侧壁对位设有与所述钢珠配合的定位槽;所述进气部内部固定套设有气源管密封圈,所述气源管密封圈的前端设置有螺纹,可与气源管螺纹连接。
17、当钢珠没有进入定位槽时,其隐藏于限位槽内,转换块可相对连通部内壁转动,当转换块旋转至特定角度,定位槽随转换块转动至钢珠的相对位置,由于弹簧的弹力作用,钢珠突出限位槽并进入定位槽内,所述转换块相对于所述连通部固定,此时可知转换块已旋转到位,可进行放气或充气操作;当对转换块施加足够的外力时,由于钢珠与所述定位槽表面均为弧形,钢珠被再次压入限位槽内,转换块可继续进行转动。
18、进一步的,所述螺纹套的一端通过过盈配合套接于所述放气部或充气部的自由端上,螺纹套的另一端设有内螺纹,可与气门螺纹连接。
19、使用螺纹套与气门螺纹连接将扳手固定在气门上,解放双手的同时保证气门芯及气门芯扳手不会被气压喷出,提高了安全性。
20、进一步的,套接于所述放气部上的螺纹套为放气螺纹套,所述放气螺纹套整体成漏斗形;所述放气螺纹套直径较大的一端通过过盈配合套接于所述放气部的自由端上;所述放气螺纹套直径较小的一端设有内螺纹,可与气门螺纹连接;所述放气螺纹套的侧壁上设有排气孔。
21、在螺纹套侧壁设置排气孔,轮胎内部气体直接通过所述排气孔排出,相比于从前轴承和缸体前盖的缝隙进入缸体后由缸体侧壁的出气口和放气部侧壁上的出气孔排出更加顺畅,避免了轮胎内排出的气流与缸体内的气流冲突造成缸体内气流紊乱,同时避免了瞬间气流过大造成螺纹套与气门扳手脱开的情况。
22、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23、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气门扳手同时具有充气和放气功能,可连接压缩空气气源,通过切换充气部和放气部与气门的连接以及旋转开关旋钮来实现自动充放气,操作便捷,无需手动拧开气门芯和更换工具,可轻松实现充放气功能,提升轮胎充放气操作效率;同时扳手一端头部可固定在气门上,保证气门芯及气门芯扳手不会被气压喷出,提高了安全性;通过气门芯起子与转子转轴的可拆卸连接,可根据气门类型更换使用不同的气门芯起子,具有更好的通用性。
1.一种多功能气门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包括放气部(11)、充气部(12)和进气部(13),所述放气部(11)、充气部(12)和进气部(13)均通过连通部(14)互相连通;所述放气部(11)内限位容置有放气装置(2),所述充气部(12)内容置有充气装置(3),所述连通部(14)内设置有转换连通装置(5),所述放气部(11)、充气部(12)和进气部(13)通过转换连通装置两两互相连通,所述放气部(11)和充气部(12)的自由端分别可拆卸连接有螺纹套(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气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气装置(2)包括缸体(21),所述缸体(21)与所述放气部(1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缸体(21)的内部容置有气动转子(22),所述气动转子(22)的一端连接有气门芯起子(23),气门芯起子(23)的前端延伸至所述放气部(11)自由端的开口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气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21)的前后两端设有前盖(211)和后盖(212),所述前盖(211)和后盖(212)的中心位置分别嵌设有前轴承(24)和后轴承(25),所述后盖(212)上设有进气口(2121),所述缸体(21)靠近前盖(211)的侧壁上设有出气口,在所述放气部(11)侧壁上与所述出气口相应的位置设置有出气孔(111);所述气动转子(22)包括转轴(221),所述转轴(221)的两端贯穿所述前盖(211)和后盖(212),分别与所述前轴承(24)和后轴承(25)过盈配合;所述转轴(221)的前端穿过所述前盖(211)和前轴承(24)与所述气门芯起子(23)连接;所述气动转子(22)还包括叶片(222),所述叶片(222)容置于所述缸体(21)内并设置于所述转轴(221)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气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21)与所述气门芯起子(23)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气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整体成y字形结构,所述壳体(1)的三个悬臂分别为所述充气部(12)、放气部(11)和进气部(13),所述三个悬臂相交的中心部分为所述连通部(14);所述壳体(1)内部为中空的连通腔体,所述充气部(12)、放气部(11)和进气部(13)的自由端均设有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气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装置(3)包括充气管密封圈(31),所述充气管密封圈(31)的外侧壁与所述充气部(12)的内侧壁触接或固定连接,所述充气管密封圈(31)内部固定套接有充气管(32),所述充气管(32)的前端延伸至所述充气部(12)自由端的开口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气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连通装置(5)包括转换块(51),所述转换块(51)容置于所述连通部(14)中空的腔体内,所述转换块(51)的外侧壁与所述连通部(14)的内侧壁在周向转动触接,所述转换块(51)的内部设有通气管(511),所述通气管(511)的两端开口于转换块(51)的周向侧壁上,所述进气部(13)通过所述通气管(511)可与所述放气部(11)或充气部(12)连通;所述连通部(14)的顶面设置有中心通孔(141),所述转换块(51)的顶面连接有连接杆(52),所述连接杆(52)通过所述中心通孔(141)延伸至所述连通部(14)的顶面外部,所述连接杆(52)的自由端设置有开关旋钮(5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气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部(14)的内侧壁上设有钢珠定位装置(53),所述钢珠定位装置(53)包括钢珠(531)和弹簧(532),所述连通部(14)的内侧壁上设有限位槽(142),所述钢珠(531)限位容置在限位槽(142)内,所述限位槽(142)底面与所述钢珠(531)通过所述弹簧(532)弹性连接,所述钢珠(531)可突出或隐藏于所述限位槽(142)内;所述转换块(51)的外侧壁对位设有与所述钢珠(531)配合的定位槽(512);所述进气部(13)内部固定套设有气源管密封圈(4),所述气源管密封圈(4)的前端设置有螺纹,可与气源管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气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6)的一端通过过盈配合套接于所述放气部(11)或充气部(12)的自由端上,螺纹套(6)的另一端设有内螺纹,可与气门螺纹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气门扳手,其特征在于,套接于所述放气部(11)上的螺纹套(6)为放气螺纹套(7),所述放气螺纹套(7)整体成漏斗形;所述放气螺纹套(7)直径较大的一端通过过盈配合套接于所述放气部(11)的自由端上;所述放气螺纹套(7)直径较小的一端设有内螺纹,可与气门螺纹连接;所述放气螺纹套(7)的侧壁上设有排气孔(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