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电流接地故障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3  179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小电流接地故障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配电柜上的检测装置都是以独立结构设置,传统检测装置的装配结构比较复杂,导致检测装置难以组装、且稳定性不足导致保护性能较差;此外,现有配电柜上的检测装置都是以独立结构设置,传统检测装置中电路总成结构的不合理布局导致电路总成体积较大,浪费较多闲置空间,对于需要设置多回路电路的检测装置,检测装置的整体体积会较大。
3.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小电流接地故障检测装置,本检测装置结构简单、布局合理,组装方便快捷,结构稳固可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小电流接地故障检测装置,包括壳体组件和电路总成,所述电路总成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内腔;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侧板和端盖;所述侧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侧板共同组成一筒状壳体;所述端盖封闭所述筒状壳体的端部开口,所述端盖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或第二壳体紧固连接;所述电路总成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或所述第二壳体紧固连接;所述电路总成包括相互电连接的检测电路板和状态指示电路板;所述状态指示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检测电路板上方;所述检测电路板上设置有继电器和/或第二电流采样ct,所述继电器和/或第二电流采样ct位于所述状态指示电路板与所述检测电路板之间。
7.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侧板一侧边缘与所述第一安装槽插接,另一侧边缘与所述第二安装槽插接。
8.第一壳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端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一一对应的第一连接孔位,所述第一连接孔位上设置有第一紧固部件,一部分所述第一紧固部件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紧固连接,另一部分所述第一紧固部件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部紧固连接。
9.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位,所述第二连接孔位上设置有第二紧固部件,所述第二紧固部件与所述检测电路板或所述状态指示电路板紧固连接。
10.所述第一壳体和/或所述第二壳体为直线延伸的型材件;所述侧板设置两块,一块所述侧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一侧边缘与所述第二壳体一侧边缘之间,另一块所述侧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另一侧边缘与所述第二壳体另一侧边缘之间;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两块所述侧板共同组成所述筒状壳体;所述端盖设置两块,一块所述端盖封闭于所述筒状壳体一端,另一块所述端盖封闭于所述筒状壳体另一端。
11.所述检测电路板上设置有网络接线端子和/或第二电流采样接线端子和/或继电器端子;所述侧板上设置有第一避让口,所述网络接线端子和/或第二电流采样接线端子和/或继电器端子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一避让口外露于所述壳体组件。
12.所述电路总成还包括多回路电路板,所述多回路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检测电路板和所述状态指示电路板;所述多回路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一电流采样ct和第一电流采样接线端子;所述第一电流采样ct与所述第一电流采样接线端子一一对应;所述第二电流采样ct与第二电流采样接线端子一一对应。
13.所述状态指示电路板上设置有usb调试口和/或通讯接口;所述usb调试口和/或所述通讯接口外露于所述壳体组件。
14.所述检测电路板与所述状态指示电路板之间间隔配合、且彼此之间设置有若干排针;所述检测电路板通过所述排针电路连接和紧固连接所述状态指示电路板。
15.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状态指示面板,所述状态指示面板与所述状态指示电路板对应;所述usb调试口和/或所述通讯接口外露于所述状态指示面板。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7.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侧板和端盖,其中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侧板共同组成筒状壳体,端盖封闭筒状壳体端部;本小电流接地故障检测装置结构稳定可靠,而且各部件组装方便快捷,防护效果好;电路总成整体直插式嵌入壳体组件内腔,且与第一和/或第二壳体固定连接,安装结构稳定可靠,有效防止电路总成松动;此外,电路总成的合理布局使检测装置内部结构更加紧凑,空间利用率更高。
18.电路总成中,检测电路板与多回路电路板并排排布,以便根据所需回路电路数量设置多回路电路板,使检测装置的通用性更强、适应性更好;状态指示电路板设置于检测电路板上方,体积较大的第二电流采样接线端子和/或继电器端子置于检测电路板与状态指示电路板之间,有效的利用了内部空间,且整体布局与壳体组件配合,使内部结构更加紧凑、排布合理。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小电流接地故障检测装置的组装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小电流接地故障检测装置的爆炸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小电流接地故障检测装置的剖视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小电流接地故障检测装置的组装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小电流接地故障检测装置的爆炸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小电流接地故障检测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6.第一实施例
27.参见图1和图3,本实施例涉及的小电流接地故障检测装置包括壳体组件和电路总成,电路总成固定设置于壳体组件内腔,壳体组件对电路总成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而且方便检测装置整体的安装;本实施中的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5、侧板3和端盖4;
侧板3设置于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5之间,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5和侧板3共同组成一筒状壳体,筒状壳体的结构稳固可靠,对电路总成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端盖4固定封闭筒状壳体的端部开口,端盖4分别与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5紧固连接(根据产品实际需要,端盖4可单独与第一壳体2或第二壳体5紧固连接),使筒状壳体的组装结构更加稳定可靠;本实施例中的电路总成与第二壳体5紧固连接(根据产品实际需要,电路总成还可与第一壳体2紧固连接,或者电路总成与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5紧固连接),以防止电路总成松动,保证电路总成安装的稳定性;电路总成包括相互电连接的检测电路板14和状态指示电路板12;状态指示电路板12设置于检测电路板14上方;检测电路板14上设置有体积较大的继电器15和第二电流采样ct 18等电气元件(根据产品实际需要,继电器15和第二电流采样ct 18可择一设置),继电器15和第二电流采样ct 18位于状态指示电路板12与检测电路板14之间,以合理利用空间。本小电流接地故障检测装置中,壳体组件中的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5和侧板3共同组成筒状壳体,端盖4封闭筒状壳体端部,壳体组件的组装结构简单,结构稳定可靠,各部件组装方便快捷,防护效果好;另外,电路总成整体直插式嵌入壳体组件内腔,且与第一和/或第二壳体固定连接,安装结构稳定可靠,有效防止电路总成松动;此外,电路总成的合理布局使检测装置内部结构更加紧凑,空间利用率更高。
28.进一步地,第一壳体2侧部边缘一体成型有第一安装槽202;第二壳体5侧部边缘一体成型有第二安装槽502;第一安装槽202和第二安装槽502分别为直线延伸的凹槽;侧板3一侧边缘与第一安装槽202插接,另一侧边缘与第二安装槽502插接,实现侧板3分别与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5的安装连接。
29.进一步地,第一壳体2前后端面上分别一体成型有若干第一连接部201,第二壳体5前后端面上分别一体成型有若干第二连接部501;端盖4上一体成型有若干分别与第一连接部201和第二连接部501一一对应的第一连接孔位401,各第一连接孔位401内贯穿有第一紧固部件7,一部分第一紧固部件7分别与对应的第一连接部201紧固连接,实现第一壳体2与端盖4的紧固连接,另一部分第一紧固部件7分别与对应的第二连接部501紧固连接,实现第二壳体5与端盖4的紧固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第二连接部分别为螺孔,第一紧固部件7为螺钉,第一紧固部件7与第一连接部201或第二连接部501螺纹连接。
30.进一步地,第二壳体5上一体成型有第二连接孔位503,第二连接孔位503内贯穿有第二紧固部件6,第二紧固部件6与检测电路板14紧固连接(根据实际需要,第二紧固部件6也可以与状态指示电路板12紧固连接),第二紧固部件6优选为螺钉,使第二壳体5与电路总成紧固连接。
31.进一步地,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5(也可以是第一壳体2或第二壳体5)分别为直线延伸的型材件,截面分别呈半环形;侧板3左右对称的设置两块,一块侧板3设置于第一壳体2一侧边缘与第二壳体5一侧边缘之间,另一块侧板3设置于第一壳体2另一侧边缘与第二壳体5另一侧边缘之间;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5、两块侧板3共同组成筒状壳体;端盖4前后对称的设置两块,一块端盖4封闭于筒状壳体前端,另一块端盖4封闭于筒状壳体后端。
32.进一步地,检测电路板14上设置有网络接线端子17、第二电流采样接线端子19和继电器端子20(根据实际需要,检测电路板14可设置网络接线端子17、第二电流采样接线端子19和继电器端子20中的一个或两个以上);侧板3上设置有第一避让口301,网络接线端子17、第二电流采样接线端子19和继电器端子20分别穿过与之对应的第一避让口301外露于
壳体组件,便于用户对网络接线端子17、第二电流采样接线端子19和继电器端子20实施接线操作;其中,网络接线端子17和第二电流采样接线端子19分别外露于左侧的侧板3上,若干继电器端子20外露于右侧的侧板3上;网络接线端子17选用rj45网口。
33.进一步地,状态指示电路板12上设置有usb调试口11和通讯接口16(根据实际需要,状态指示电路板12可设置usb调试口11或通讯接口16);usb调试口11和通讯接口16分别外露于壳体组件,便于用户对usb调试口11和通讯接口16实施接线操作;通讯接口16选用rs485通讯接口;usb调试口11和通讯接口16分别穿过与之对应的第一避让口301外露于壳体组件。
34.进一步地,检测电路板14与状态指示电路板12之间间隔配合、且彼此之间设置有若干排针13;检测电路板14通过排针13电路连接和紧固连接状态指示电路板12。
35.进一步地,第一壳体2上设置有状态指示面板1,状态指示面板1与状态指示电路板12对应;状态指示面板1上开设有第二避让口101;usb调试口11和通讯接口16分别(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usb调试口11或通讯接口16)穿过对应的第二避让口101外露于状态指示面板1。
36.第二实施例
37.参见图4-图6,本实施例涉及的小电流接地故障检测装置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之处在于:电路总成还包括多回路电路板8,检测电路板14与多回路电路板8彼此前后并排排布,多回路电路板8电连接检测电路板14和状态指示电路板12;本实施例中多回路电路板8与检测电路板14是彼此独立的电路板,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替换相应回路数据的多回路电路板8,本实施例中的多回路电路板8为三回路电路板。
38.进一步地,多回路电路板8上设置有第一电流采样ct 9和第一电流采样接线端子10;第一电流采样ct 9与第一电流采样接线端子10一一对应;第二电流采样ct 18与第二电流采样接线端子19一一对应。第一电流采样接线端子10穿过与之对应的第一避让口301外露于壳体组件。本检测装置中,检测电路板14与多回路电路板8并排排布,以便根据所需回路数量设置相应的多回路电路板8,使检测装置的通用性更强、适应性更好;状态指示电路板12设置于检测电路板14上方,体积较大的第二电流采样接线端子19和继电器端子置于检测电路板与状态指示电路板之间,有效的利用了内部空间,且整体布局与壳体组件配合,使内部结构更加紧凑、排布合理。
39.其他未述不同于第一实施例基本一致,这里不再详细分析说明。
40.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