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线束拉力检测,具体为一种卧式计算机线束拉力检测机。
背景技术:
1、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中的安全事项越来越关注。例如汽车的安全,现在汽车大多都是车载电脑控制,车载电脑相当于车辆的大脑,信息传输就需要通过各条线束来执行,线束相当于人体的神经一样,线束出现故障是很可怕的。线束一般出现故障多数都在两条线的连接处,这就要求线束的接线端子与导线之间连接紧密,而线束就是一种将多股导线贴合在一起的零件,被广泛的应用于电子领域,其自身在使用时需要承载一定的压力,因此,为了对产品合格度进行检测,需要借助相关设备对线束拉力进行检测。
2、例如专利申请号为201410147290.2的中国专利一种卧式细线束拉力检测机,该发明中操作工只需根据线束直径,将线束的接线端子端固定在接线端子卡紧装置上,线束的导线端固定在导线夹紧装置内,控制好检测力,即可实现线束的自动测定,能有效的保证细小线束导线的质量,特别适合用于对可靠性要求较高的车载控制线路的检测。
3、但是上述专利在使用时只能对线束同一方向的拉力进行检测,导致线束的检测数据不够全面,从而严重影响了线束拉力的检测精准性,此外上述专利在进行拉力检测时对线束的夹持力度不足,从而使得线束在检测时容易拉脱,进而使得线束的检测结果容易出现极大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计算机线束拉力检测机,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卧式计算机线束拉力检测机,包括检测台,所述检测台的一侧通过拉紧机构活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检测台的另一侧通过高度调节机构活动连接有峰值拉力计,所述峰值拉力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活动板和固定板相对的一侧均通过夹持机构活动连接有多组夹持板,所述检测台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的内部设置有精调机构。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装置可以快速对线束的拉力进行检测,从而大大提高了本装置的检测效率。
4、可选的,所述拉紧机构包括有开设在检测台顶部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转动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螺纹座,所述螺纹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通过滑槽延伸至检测台的上方并与活动板固定连接。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装置在利用拉紧机构对线束进行拉紧处理,从而使得线束在拉紧时受力均匀,进而大大提高了本装置的检测精准性。
6、可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有安装在固定板和活动板相背一侧的第二电机,两个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两个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分别延伸至固定板和活动板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周侧面均啮合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的顶部通过限位槽延伸至固定板和活动板的外部并与夹持板固定连接。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装置可以通过夹持机构快速带动多个夹持板对线束进行夹持固定,从而可以避免线束在拉紧检测时出现脱离现象,进而大大提高了本装置检测时的稳定性。
8、可选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有安装在检测台外表面的第一电机和开设在检测台内部的调节槽,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延伸至调节槽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滑动齿板,所述滑动齿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与峰值拉力计固定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装置可以通过高度调节机构对固定板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使得活动板和固定板之间的线束角度可以调整,进而使得本装置可以对对线束不同方向的拉力进行模拟检测,从而大大提高了本装置的检测精准性和全面性。
10、可选的,所述精调机构包括有安装在驱动箱外表面的第一手转盘和第二手转盘以及设置在螺纹杆位于驱动箱内部外表面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手转盘的一侧与螺纹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手转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延伸至驱动箱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装置在利用拉紧机构对线束进行拉紧处理的同时可以通过精调机构更精准的控制活动板的移动距离,从而使得操作人员可以更精准的控制检测时的拉紧力度,进而大大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和检测精度。
12、可选的,所述第一齿轮的内径小于第二齿轮的内径。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装置可以通过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时大齿轮转速更慢的原理更精准的对活动板的水平位置进行调节。
14、可选的,所述第一手转盘和第二手转盘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套。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防滑套可以避免发生手滑现象。
16、可选的,所述检测台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底座。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多个底座的协同作用,使得本装置的稳定性更强。
18、可选的,所述检测台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控制器可以更方便的对本装置内部的电器进行控制。
20、可选的,所述夹持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橡胶垫可以降低夹持板对线束的夹持磨损。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23、1.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电机、调节槽、第一转轴、主动齿轮、滑动齿板、支撑杆、峰值拉力计和固定板,使得本装置可以通过高度调节机构对固定板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使得活动板和固定板之间的线束角度可以调整,进而使得本装置可以对对线束不同方向的拉力进行模拟检测,从而大大提高了本装置的检测精准性和全面性。
24、2.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电机、第二转轴、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丝杆、丝杆螺母、限位槽和夹持板,使得本装置可以通过夹持机构快速带动多个夹持板对线束进行夹持固定,从而可以避免线束在拉紧检测时出现脱离现象,进而大大提高了本装置检测时的稳定性。
25、3.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驱动箱、第一手转盘、第二手转盘、连接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螺纹杆、螺纹座、滑槽和活动板,使得本装置在利用拉紧机构对线束进行拉紧处理的同时可以通过精调机构更精准的控制活动板的移动距离,从而使得操作人员可以更精准的控制检测时的拉紧力度,进而大大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和检测精度。
1.一种卧式计算机线束拉力检测机,包括检测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台(1)的一侧通过拉紧机构活动连接有活动板(2),所述检测台(1)的另一侧通过高度调节机构活动连接有峰值拉力计(3),所述峰值拉力计(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所述活动板(2)和固定板(4)相对的一侧均通过夹持机构活动连接有多组夹持板(5),所述检测台(1)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箱(6),所述驱动箱(6)的内部设置有精调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计算机线束拉力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机构包括有开设在检测台(1)顶部的滑槽(7),所述滑槽(7)的内部转动设置有螺纹杆(8),所述螺纹杆(8)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螺纹座(9),所述螺纹座(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的顶部通过滑槽(7)延伸至检测台(1)的上方并与活动板(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计算机线束拉力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有安装在固定板(4)和活动板(2)相背一侧的第二电机(22),两个所述第二电机(22)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23),两个所述第二转轴(23)的另一端分别延伸至固定板(4)和活动板(2)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24),所述第一锥形齿轮(24)的周侧面均啮合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25),所述第二锥形齿轮(25)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丝杆(26),所述丝杆(26)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丝杆螺母(27),所述丝杆螺母(27)的顶部通过限位槽(28)延伸至固定板(4)和活动板(2)的外部并与夹持板(5)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计算机线束拉力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有安装在检测台(1)外表面的第一电机(11)和开设在检测台(1)内部的调节槽(12),所述第一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13),所述第一转轴(13)的另一端延伸至调节槽(12)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14),所述主动齿轮(14)的一侧啮合连接有滑动齿板(15),所述滑动齿板(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6),所述支撑杆(16)的顶部与峰值拉力计(3)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卧式计算机线束拉力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精调机构包括有安装在驱动箱(6)外表面的第一手转盘(17)和第二手转盘(18)以及设置在螺纹杆(8)位于驱动箱(6)内部外表面的第二齿轮(21),所述第二手转盘(18)的一侧与螺纹杆(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手转盘(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轴(19),所述连接轴(19)的另一端延伸至驱动箱(6)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0),所述第一齿轮(20)和第二齿轮(21)啮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卧式计算机线束拉力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20)的内径小于第二齿轮(21)的内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卧式计算机线束拉力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转盘(17)和第二手转盘(18)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计算机线束拉力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台(1)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底座(2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计算机线束拉力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台(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3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计算机线束拉力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