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硬度高结晶度透明玻璃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查询1天前  5


本发明涉及玻璃陶瓷制备,具体涉及一种高硬度高结晶度透明玻璃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玻璃陶瓷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高耐热性、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良好的光学性能、设计灵活等优点。其中尖晶石系玻璃陶瓷是一类具有优异光学和力学性能的材料,在平板显示器、光伏基板、高温光学窗口、激光器、医疗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玻璃陶瓷因析出晶体的尺寸不均匀、折射率差异大、析出晶体形态都会对微晶玻璃透过率产生影响,因此调整原料配方和比例,改进烧结工艺及制度,使用适当的掺杂剂促进晶粒大小均衡,晶粒分布均匀,提升玻璃陶瓷的透明度及力学性能。

2、目前已有大量文献对尖晶石体系的玻璃陶瓷进行了研究,以期实现对荧光陶瓷进行发光调控。文献(zno-al2o3-sio2 glass ceramics:influence of composition oncrystal phases,crystallite size and appearance,2021,120481)晶粒尺寸达到纳米级别。但是会有zn2sio4、zn2ti3o8等其他相出现,晶相间折射率差异大,导致制成的玻璃陶瓷不透明,且未对玻璃陶瓷硬度进行探索。文献(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and propertiesof zno-mgo-al2o3-sio2 transparent glass-ceramics with sno2 and zro2 asnucleating agents,2024,23150-23056)以zro2和sno2为晶核剂,通过熔融和两步热处理制备了透明的zno-mgo-al2o3-sio2(zmas)微晶玻璃,sno2促进了zro2纳米晶的形成,为后续晶化提供了成核位点,维氏硬度为8.28mpa。但是随着晶化温度的升高,玻璃陶瓷的透明度在降低,无法获得高结晶度的透明玻璃陶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硬度高结晶度透明玻璃陶瓷的制备方法。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硬度高结晶度透明玻璃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1)称量玻璃粉原料,对玻璃粉进行研磨0.5~2h后,加入到铂铑坩埚中,在1500~1750℃熔制2~4h,得到玻璃液;其中所述玻璃粉原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zno 0~12wt%、mgo 6~18wt%、al2o3 22~35wt%、sio2 40~50wt%、sb2o3 1~3wt%、成核剂0.5~9wt%;

4、(2)将玻璃液倾倒于预热铜模中,得到透明玻璃块;

5、(3)将玻璃块退火,得到前驱体玻璃,并对前驱体玻璃进行切割抛光,玻璃厚度为2mm;

6、(4)将前驱体玻璃置于电极片之间,先在700~900℃的核化温度下保温1~10h,再在900~1150℃的晶化温度下保温2~8h,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制备得到透明玻璃陶瓷。

7、优选的,步骤(1)中,升降炉升温速率为5~20℃/min。

8、优选的,步骤(1)中成核剂选自p2o5、zro2、tio2、eu2o3、ceo2中的一种或多种。

9、优选的,步骤(2)中,预热铜模预热温度为300~600℃。

10、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玻璃在500~800℃空气退火4~10h。

11、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玻璃放置在电极片阴阳两极之间,电场强度为300~1000v/cm,炉内温度升高到结晶温度时,接通电源并保持在目标电场强度,直到结晶时间终止。

12、优选的,步骤(4)还包括对晶化后的玻璃陶瓷进行铣磨抛光,玻璃陶瓷厚度为1.5mm。

13、玻璃陶瓷中残余的玻璃可以起到晶粒连接的作用,合理控制残余玻璃的含量可以起到提升玻璃陶瓷硬度作用,同时在结晶过程中,随着晶化率的提升,残余玻璃中碱土金属离子含量减少,从而提升残余玻璃的黏度,提高晶粒之间的连接作用,提升玻璃陶瓷的硬度。适量成核剂添加有利于晶核均匀形成,从而提高晶粒的均匀性。在玻璃晶化的过程中,玻璃两端施加电场,有利于细化晶粒,从而提高玻璃陶瓷的透过率。

14、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高硬度高结晶度透明玻璃陶瓷。所述玻璃陶瓷主要包括锌铝尖晶石和镁铝尖晶石,以及起到连接作用的残余玻璃相。

15、所述的玻璃陶瓷颗粒尺寸为20~100nm,晶相之间组成致密结构,成核剂的添加可以有效地降低玻璃的熔化温度和结晶温度,利于晶相的形成,能提高玻璃的稳定性。在可见光范围内是透明的,1.5mm厚的玻璃陶瓷在800nm波长光的透过率≥86.5%。成核剂提供了额外的成核点,使得在玻璃熔体冷却过程中更容易形成晶核,还可以控制最终玻璃陶瓷中的晶粒大小和分布。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1)本发明所制备的透明玻璃陶瓷,通过两步结晶方式,通过对结晶时间和温度的控制实现可控结晶。成核剂提供了额外的成核点,通过调控晶化条件可以控制晶粒大小和均匀性,增强材料的力学性能。玻璃陶瓷结晶度≥85%;

18、(2)本发明提供的玻璃在晶化过程中,对玻璃施加电场,有利于尖晶石相的生成,并且生成的晶粒小且均匀,因此玻璃陶瓷具有良好的光学质量与透过率,厚度为1.5mm玻璃陶瓷在800nm处透过率≥86.5%。残余的玻璃相中zn2+,mg2+减少,残余玻璃黏度增加,有利于玻璃陶瓷力学性能的提升;

19、(3)基于成熟的玻璃成型技术,对前驱体玻璃进行热处理后能获得透明玻璃陶瓷,工艺简单、高效、结晶度高,且通过此方法可以实现大尺寸透明玻璃陶瓷的制备。



技术特征:

1.一种高硬度高结晶度透明玻璃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硬度高结晶度透明玻璃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升降炉升温速率为5~2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硬度高结晶度透明玻璃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成核剂选自p2o5、zro2、tio2、eu2o3、ceo2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硬度高结晶度透明玻璃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预热铜模预热温度为300~6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硬度高结晶度透明玻璃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玻璃在500~800℃空气退火4~10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硬度高结晶度透明玻璃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玻璃放置在电极片阴阳两极之间,电场强度为300~1000v/cm,炉内温度升高到结晶温度时,接通电源并保持在目标电场强度,直到结晶时间终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硬度高结晶度透明玻璃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还包括对晶化后的玻璃陶瓷进行铣磨抛光,玻璃陶瓷厚度为1.5mm。

8.一种由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高硬度高结晶度透明玻璃陶瓷。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硬度高结晶度透明玻璃陶瓷及其制备方法。称量玻璃粉原料,研磨后加入铂铑坩埚中熔制,得到玻璃液;其中所述玻璃粉原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ZnO 0~12wt%、MgO 6~18wt%、Al<subgt;2</subgt;O<subgt;3</subgt; 22~35wt%、SiO<subgt;2</subgt; 40~50wt%、Sb<subgt;2</subgt;O<subgt;3</subgt; 1~3wt%、成核剂0.5~9wt%;将玻璃液倾倒于预热铜模中,得到透明玻璃块;退火,切割抛光,得到厚度为2mm的前驱体玻璃;将前驱体玻璃置于电极片之间,先在700~900℃的核化温度下保温1~10h,再在900~1150℃的晶化温度下保温2~8h,制备得到透明玻璃陶瓷。本发明通过对结晶时间和温度的控制实现可控结晶,玻璃陶瓷结晶度≥85%,且具有良好的光学质量与透过率,厚度为1.5mm玻璃陶瓷在800nm处透过率≥86.5%。

技术研发人员:张乐,陈旭,周春鸣,陈航,霍子祥,康健,陈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师范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