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器用安全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3  167



1.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容器用安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2.电容器的基本作用就是充电与放电,但由这种基本充放电作用所延伸出来的许多电路现象,使得电容器有着种种不同的用途,例如在电照相闪光灯中,用它来产生高能量的瞬间放电等。
3.目前电容器因为需要频繁的充电与放电,导致其使用寿命降低,而有些质量恶劣的电容器还会因此出现爆炸现象,从而需要保护装置进行保护。现有的保护方法大多采用高硬度材料制成的保护壳套设在其外部,此种保护方法虽能一定程度抵挡恶劣的爆炸现象,但不能实现对爆炸现象的提前预警功能。此外,此种保护壳一旦安装,当想要拆出电容器时,就较为麻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电容器用安全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容器用安全保护装置,包括防爆保护壳,所述防爆保护壳顶端一侧的边角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防爆保护壳内部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底端位于防爆保护壳内部的中间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左限位板和右限位板,所述左限位板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左推杆,所述右限位板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右推杆,所述其中一个右推杆和其中一个左推杆的上均设置有承载件,所述承载件的一端设置有压力感应探头。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爆保护壳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固定片,两个所述固定片上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防爆保护壳采用铂青铜材料制成。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左限位板和右限位板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两个限位弹簧,若干个所述限位弹簧的一端分别与防爆保护壳内壁的两侧固定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左推杆的一端分别穿过右限位板的两端,和防爆保护壳的一侧置于其正面,两个所述右推杆的一侧分别穿过左限位板的两端,和防爆保护壳的另一侧置于其背面,两个所述左推杆和两个所述右推杆的之间均设置有连接板。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爆保护壳顶部另一侧的边角固定安装有报警灯,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报警灯电性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承载件活动套设在其中一个右推杆和其中一个左推杆上,且其一端均与防爆保护壳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压力感应探头的感应位置分别与左限位板和右限位板的一侧相对应,两个所述压力感应探头均与报警灯电性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爆保护壳两侧的中部均开设有散热窗,两个所述散热窗的内部均安装有防尘网。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电容器用安全保护装置,通过根据电容器的爆炸实验得出,电容器在出现爆炸现象前都会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因此通过设有的温度传感器监测其温度到达预设值后,可通过报警灯做出反应,还可以通过在左、右推杆上套设有的压力感应探头,使其电容器出现膨胀时,其中一个左、右推杆上的压力感应探头会与左、右限位板接触,当接触时报警灯也立即做出反应,从而实现对电容器出现爆炸现象做出提前预警;通过设有的夹持机构,使其在安装时电容器在左、右限位板及其一端限位弹簧的作用下,对其进行固定夹持;当需要拆卸时,通过左、右推杆推动左、右限位板,即可松动对电容器固定,从而方便安装和拆卸,此种电容器用安全保护装置结构新颖巧妙,对电容器保护性好。
附图说明
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容器用安全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容器用安全保护装置的夹持机构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容器用安全保护装置的图2局部放大-a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防爆保护壳;2、控制开关;3、散热窗;4、温度传感器;5、夹持机构;51、左限位板;52、右限位板;53、左推杆;54、右推杆;55、限位弹簧;56、连接板;6、承载件;7、压力感应探头;8、固定片;9、报警灯。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9.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容器用安全保护装置,包括防爆保护壳1,防爆保护壳1顶端一侧的边角设置有控制开关2,防爆保护壳1内部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4,温度传感器4的底端位于防爆保护壳1内部的中间设置有夹持机构5,夹持机构5包括左限位板51和右限位板52,左限位板51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左推杆53,右限位板52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右推杆54,其中一个右推杆53和其中一个左推杆54的上均设置有承载件6,承载件6的一端设置有压力感应探头7。
20.防爆保护壳1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固定片8,两个固定片8上均开设有螺纹孔,防爆保护壳1采用铂青铜材料制成,通过防爆保护壳1的设置,使其电容器安装在其内部时,若出现爆炸现象时,防爆保护壳1可以阻挡电容器的碎片飞出,避免其引起其他麻烦。
21.左限位板51和右限位板52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两个限位弹簧55,若干个限位弹簧55的一端分别与防爆保护壳1内壁的两侧固定连接,通过在左限位板51和右限位板52一侧两端设有的若干个限位弹簧55,使其在限位弹簧55的作用下,对插入的电容器进行受力夹持,实现快速固定安装。
22.两个左推杆53的一端分别穿过右限位板52的两端,和防爆保护壳1的一侧置于其
正面,两个右推杆54的一侧分别穿过左限位板51的两端,和防爆保护壳1的另一侧置于其背面,两个左推杆53和两个右推杆54的之间均设置有连接板56,通过两个左推杆53和两个右推杆54的设置,使其在需要将防爆保护壳1内的电容器拆卸时,通过两个左推杆53和两个右推杆54推动左限位板51、右限位板52,即可松动对电容器固定,方便其拆卸。
23.防爆保护壳1顶部另一侧的边角固定安装有报警灯9,温度传感器4与报警灯9电性连接,通过温度传感器4的设置,使其监测电容器的温度,当超过预定的温度值,通过报警灯9作为反映提示。
24.两个承载件6活动套设在其中一个右推杆53和其中一个左推杆54上,且其一端均与防爆保护壳1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压力感应探头7的感应位置分别与左限位板51和右限位板52的一侧相对应,两个压力感应探头7均与报警灯9电性连接,通过两个压力感应探头7分别安装在其中一个左推杆53和其中各右推杆54上,当电容器发生体积膨胀时,左推杆53、右推杆54上的压力感应探头7会与左限位板51和右限位板52接触,当接触时报警灯9也立即做出反应,从而实现对电容器出现爆炸现象做出提前预警。
25.防爆保护壳1两侧的中部均开设有散热窗3,两个散热窗3的内部均安装有防尘网,通过散热窗3的开设,可以将电容器散热的温度散出。
26.工作时,通过在左限位板51和右限位板52一侧两端设有的若干个限位弹簧55,使其在限位弹簧55的作用下,对插入的电容器进行受力夹持,实现快速固定安装;通过防爆保护壳1的设置,使其电容器安装在其内部时,若出现爆炸现象时,防爆保护壳1可以阻挡电容器的碎片飞出,避免其引起其他麻烦;通过温度传感器4的设置,使其监测电容器的温度,当超过预定的温度值,通过报警灯9作为反映提示;当电容器发生体积膨胀时,会推动左推杆53、右推杆54上的压力感应探头7与左限位板51、右限位板52接触,当接触时报警灯9也立即做出反应,从而实现对电容器出现爆炸现象做出提前预警;通过两个左推杆53和两个右推杆54的设置,使其在需要将防爆保护壳1内的电容器拆卸时,通过两个左推杆53和两个右推杆54推动左限位板51、右限位板52,即可松动对电容器固定,方便其拆卸;通过散热窗3的开设,可以将电容器散热的温度散出。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