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17天前  7


本申请涉及显示,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oled电子产品因窄边框的需求,显示面板四角与盖板四角的距离非常近。在显示模组状态,模组四角受作业人员不小心按压或者意外磕碰,容易导致四角位置受损而发生黑斑。即使是整机状态,产品滑落也容易导致四角摔裂,这通常也是造成产品损坏的主要因素。因此,提高显示模组的四角抗击打(按压、磕碰、摔落)水平,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用于提高显示模组的四角抗击打水平。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2、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盖板;显示面板,设于所述盖板下方;中框,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外下方,并扣合于所述盖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的至少一角设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对所述显示面板的一角沿所述显示模组的厚度方向的侧面进行包裹,或者所述防护机构对所述侧面连同所述显示面板背光侧或出光侧的一面进行半包裹。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机构沿所述显示模组的厚度方向的正投影为三角形,所述防护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显示面板背光侧的第一部分、自所述第一部分向所述显示面板出光侧弯折的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二部分向远离所述第一部分的方向弯折的第三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侧面相对,所述防护机构对所述显示面板的一角进行半包裹;所述盖板设有围绕所述显示面板的一角,且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外侧的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三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内;或者,所述中框设有围绕所述显示面板一角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容纳槽内。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设有所述第一容纳槽,所述中框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用于避让所述第一部分超出所述显示面板边界的部分以及所述第二部分。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部分远离所述显示面板一侧的边界超出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界的距离为1.5mm-3mm。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框为一体式中框,所述第二容纳槽设于所述中框的一角;或者,所述中框为分段式中框,相邻两段之间具有间隔,所述间隔形成所述第二容纳槽。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麦拉和缓冲件,所述第一部分由所述麦拉的第一子部和所述缓冲件组成,所述第二部分由所述麦拉的第二子部组成,所述第三部分由所述麦拉的第三子部组成。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子部的边界与所述盖板之间距离为1.5mm-3mm,所述缓冲件与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界齐平或者相对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界内缩1mm-2mm。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机构为麦拉件、金属件或者塑胶件,所述金属件或所述塑胶件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具有凸出于所述金属件或所述塑胶件的防撞筋。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撞筋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与所述防护机构所包裹的一角的角平分线平行。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机构沿所述显示模组的厚度方向的正投影为“l”形,所述中框设有围绕所述显示面板的一角的第三容纳槽,所述防护机构位于所述第三容纳槽内,以对所述显示面板的侧面进行包裹。

12、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护机构的厚度大于中框的厚度,所述盖板设有与所述第三容纳槽相对的第四容纳槽,且与所述第三容纳槽连通为一个通槽,所述防护机构位于所述通槽内。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框为一体式中框,所述第三容纳槽设于所述中框的一角;或者,所述中框分段式中框,相邻两段之间具有间隔,所述间隔形成所述第三容纳槽。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盖板一角的凹槽和过渡槽,所述过渡槽位于所述凹槽内侧,所述过渡槽的深度沿靠近所述凹槽的方向逐渐增加,所述显示面板的顶角位于所述凹槽内。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深度为显示模组深度0.15mm-0.25mm,所述过渡槽的长度为所述凹槽的深度的10倍以上,所述过渡槽的长度是指远离所述凹槽的侧边到与所述凹槽紧邻的侧边的距离。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和所述过渡槽的边界超出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界。

17、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以上所述的显示模组。

18、本申请实施例有益效果:

1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显示模组的至少一角设置防护机构,防护机构可以围绕显示面板的一角设置,这样防护机构可以从侧面对显示面板的一角进行包裹,防护机构也可以围绕显示面板的一角且覆盖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或背光侧的一面,对显示面板的一角进行半包裹。当显示面板角部受压或磕碰时,由于防护机构的保护,角部的抗按压、磕碰水平提高,不容易出现损坏。当显示面板意外跌落时,一般角部先着地,由于角部设置了防护机构,因此可以提高显示模组的抗跌落水平,不容易导致显示面板角部受损而出现黑斑。

20、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沿所述显示模组的厚度方向的正投影为三角形,所述防护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显示面板背光侧的第一部分、自所述第一部分向所述显示面板出光侧弯折的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二部分向远离所述第一部分的方向弯折的第三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侧面相对,所述防护机构对所述显示面板的一角进行半包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设有所述第一容纳槽,所述中框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用于避让所述第一部分超出所述显示面板边界的部分以及所述第二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部分远离所述显示面板一侧的边界超出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界的距离为1.5mm-3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为一体式中框,所述第二容纳槽设于所述中框的一角;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麦拉和缓冲件,所述第一部分由所述麦拉的第一子部和所述缓冲件组成,所述第二部分由所述麦拉的第二子部组成,所述第三部分由所述麦拉的第三子部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子部的边界与所述盖板之间距离为1.5mm-3mm,所述缓冲件与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界齐平或者相对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界内缩1mm-2mm。

8.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为麦拉件、金属件或者塑胶件,所述金属件或所述塑胶件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具有凸出于所述金属件或所述塑胶件的防撞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筋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与所述防护机构所包裹的一角的角平分线平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沿所述显示模组的厚度方向的正投影为“l”形,所述中框设有围绕所述显示面板的一角的第三容纳槽,所述防护机构位于所述第三容纳槽内,以对所述显示面板的侧面进行包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防护机构的厚度大于中框的厚度,所述盖板设有与所述第三容纳槽相对的第四容纳槽,且与所述第三容纳槽连通为一个通槽,所述防护机构位于所述通槽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为一体式中框,所述第三容纳槽设于所述中框的一角;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盖板一角的凹槽和过渡槽,所述过渡槽位于所述凹槽内侧,所述过渡槽的深度沿靠近所述凹槽的方向逐渐增加,所述显示面板的顶角位于所述凹槽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深度为0.15mm-0.25mm,所述过渡槽的长度为所述凹槽的深度的10倍以上,所述过渡槽的长度是指远离所述凹槽的侧边到与所述凹槽紧邻的侧边的距离。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和所述过渡槽的边界超出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界。

1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显示模组包括:盖板、显示面板和中框,显示面板设于盖板下方,中框,设置于显示面板的下方,并扣合于盖板。其中,显示面板的至少一角设有防护机构,防护机构对显示面板的一角沿显示模组的厚度方向的侧面进行包裹,或者防护机构对侧面连同显示面板背光侧或出光侧的一面进行半包裹。设于显示面板至少一角的防护机构,可以从侧面对显示面板的一角进行包裹,也可以从侧面连同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或背光侧的一面,对显示面板的一角进行半包裹,对显示面板的角部进行保护,从而可以提高显示模组的抗跌落水平,不容易导致显示面板角部受损而出现黑斑。

技术研发人员:包文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