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鲜味膏气流循环式加热糊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3天前  2


本发明涉及一种糊化装置,特别是一种海鲜味膏气流循环式加热糊化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的海鲜味精膏的加工一般采用海鲜酶解液调配加工而成,非采用肉类直接加工,而采用天然料,是一种安全、美味,高营养价值的食品,直接采用海鲜进行加工的海鲜味膏的鲜度及口感更佳,海鲜食材的加工,食材配合兼保鲜是关健,加工工艺时效性亦直接影响海鲜鲜味,人们喜欢食用豆类与鱼头配合的食材,口感鲜甜,而海鲜味膏产品带薄荷味产品极少,有些海鲜肉干类可能采用调味料调配出调配的的薄荷味或采用薄荷粉实现,并不是带液体肉膏产品,也并不是原食材液加入,液体肉膏未能达到微凉口感,如直接采用薄荷叶与海鲜加工,因是要高温加工,其薄荷易熟易挥发,其薄荷味效果极差,味淡,也未达到口感微凉,如果加入太多薄荷食材进行高温加工,又影响海鲜味膏与其它物料的加工,而采用食材加工,其加工难度增加,且生产效率低。

2、本技术人在先申请的公告号cn116440760b公开的一种膏体糊化装置,是一种比较有效且实用的肉味精膏糊化加工装置,如采用本装置采用食材直接加工,效率能调整提高,但薄荷味豆类与鱼头配合鲜味及口感欠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基于在先上述公开的膏体糊化装置基础上进行简易改良,而达到一种采用食材直接加工,既能保持天然海鲜味和薄荷味,又能提高加工效率和微凉口感的薄荷海鲜味膏及其加工方法实现使用的一种海鲜味膏气流循环式加热糊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海鲜味膏气流循环式加热糊化装置,以实现薄荷海鲜味膏快速糊化式加工及以鲈鱼头为主的海鲜味膏,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2、一种海鲜味膏气流循环式加热糊化装置,包括控温箱(1)的内部设置有糊化结构,所述控温箱(1)的圆周侧壁设置有用于原料打散的搅拌结构;

3、所述糊化结构(2)包括第一伺服电机(201)、桶芯(202)、桶盖(203)、连接轴,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01)的输出端穿过控温箱(1)与桶盖(203)内部的连接轴相连接,所述桶芯(202)位于控温箱(1)的内部,且桶芯上壁上设有均匀分布的细小通孔,

4、所述转动轴的底端延伸至桶芯(202)的内部,且所述搅拌杆的端部与转动轴相连接,所述搅拌杆以转动轴的中点呈圆形阵列分布;

5、所述控温箱(1)的顶端设置有密封盖(5),所述搅拌结构包括第二伺服电机、驱动齿轮、齿条、搅拌杆和转动轴,所述密封盖(5)的底端与转动轴相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固定于控温箱外部,其输出端与驱动齿轮相连接,所述齿条上的齿块与驱动齿轮上的齿块相啮合,且所述齿条的内壁与控温箱(1)呈滑动式连接,由齿条的滑动带动桶芯(202)在控温箱(1)内作上、下移动;

6、所述的膏体糊化装置,并对装置的桶内设置电加热片导热对桶芯加热,所述的密封盖设计气孔一、气孔二,采用气泵、气管与气孔一、气孔二连接,且气孔一、气孔二与桶芯的细孔加工时形成气流动态围度式设置,从而形成气流循环兼多围运动加热糊化装置。

7、当物料投入到桶芯,其物料的高度在于桶芯的一半高度,投料完成后,启动桶内部的电热片加热,采用桶芯依次上、下来回移动达到竖向搅拌均匀5分钟,同时往控温箱与桶芯之间注部分水,其水高度低于桶芯的一半高度,并对桶芯进行升温到100度,开始计时,并保温10分钟;

8、10分钟后,当加入薄荷3份投入桶芯,投料完成后采用第一电机带动桶芯进行上、下往复竖向搅拌3分钟,同时启动气泵对气孔二吸入气流,使气流充分快速吸入,使桶芯上部与圆盖之间的带薄荷蒸汽气流,经气孔二吸入收集,再经气管由气泵施压从气孔一压入到桶内的物料底部或中部,并循环吸入、压出,然后降温到75度,加入淀粉水溶液,搅拌5分钟,再升温到90度,旋转桶芯糊化5分钟,其气孔一、气孔二分别持续吸入、压出气流加快糊化及加速桶内物料的流动;

9、最后降温到55度,最后通过气管气孔一喷加入黄豆粉搅拌2分钟收糊,停止旋转、气泵工作。

10、所述桶芯为不锈钢桶芯,由桶周围设置电热片导热。

11、所述的膏体糊化装置的密封盖仍采用顶端上部为圆盖形,圆盖中心下部下延三丫型的叶芯,所述的叶芯是一个空心结构,三丫型叶瓣表面设置与内部空心相通的数个气孔一,且上部设有相通的气压连接口,所述的上部圆盖也是一个空心结构,所述对应桶芯内部面的表面设置与圆盖空心结构相通的气孔二,所述的圆盖顶部设有一个吸气连接口,采用气泵、气压管与气压连接口、吸气连接口相连接;采用气管分别与气压连接口、吸气连接口并通过气泵相连接;

12、当启动气泵对气孔二吸气,由气孔二与桶芯臂上的细孔形成气流对流,吸入的气流再经气管由气泵施压从叶芯上的气孔一压入循环到桶内,依次循环,形成气孔一、气孔二与桶芯的细孔,结合桶芯的上、下移动及旋转,以实现食物料加工时形成动态上、下多围度式气流循环。

13、气管与气压连接口连接处设有一支管口,供黄豆微粉贯入随气压喷入。

14、操作具体包括如下:

15、一种薄荷海鲜味膏,包括以下重量组份:鲈鱼头57份,鱿鱼肉9份,黄原胶0.04份,水15份,盐1份,葡萄糖1份,植物水解蛋白2份,白胡椒粉0.5份,生姜5份,酱油0.5份,芝麻油0.2份,山梨酸钾0.16份,玉米粉3.1份,黄豆粉2.5份,薄荷叶3份,物料由多围薄荷气流循环兼多围运动加热糊化加工,同时加工后期采用黄豆粉快速喷入收糊而成。

16、一种薄荷海鲜味膏糊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7、1)准备物料:鲈鱼头57份,鱿鱼肉9份,黄原胶0.04份,水15份,盐1份,葡萄糖1份,植物水解蛋白2份,白胡椒粉0.5份,生姜5份,酱油0.5份,芝麻油0.2份,山梨酸钾0.16份,玉米粉3.1份,黄豆粉2.5份,薄荷叶3份;

18、2)先洗净的鲈鱼头去掉鳃及污泥杂物表面烘干,将处理后的鲈鱼头放入到碎骨机进行一次破碎至径度为0.3cm的颗粒;并放入到高压温度为120℃的熬煮锅内蒸煮,并再研磨均质灭酶处理,获取鲈鱼头胶质;

19、3)把鱿鱼肉9份切碎成微粒,表面干燥备用;

20、4)采用黄豆磨成微粉备用;

21、5)采用公开号cn116440760b的膏体糊化装置,并对装置的桶内设备电加热片导热对桶芯加热,所述的密封盖设计气孔一、气孔二,采用气泵、气管与气孔一、气孔二连接,且气孔一、气孔二与桶芯的细孔加工时形成气流动态围度式设置;

22、6)投入制备的鲈鱼头胶质、鱿鱼肉微粒、黄原胶0.04份,水15份,盐1份,葡萄糖1份,植物水解蛋白2份,白胡椒粉0.5份,生姜5份,酱油0.5份,芝麻油0.2份,山梨酸钾0.16份到桶芯,其物料的高度在于桶芯的一半高度,投料完成后,启动桶内部的电热片加热,采用桶芯依次上、下来回移动达到竖向搅拌均匀5分钟,同时往控温箱与桶芯之间注部分水,其水高度低于桶芯的一半高度,并对桶芯进行升温到100度,开始计时,并保温10分钟;

23、7)10分钟后,加入薄荷3份投入桶芯,投料完成后采用第一电机带动桶芯进行上、下往复竖向搅拌3分钟,同时启动气泵对气孔二吸入气流,使气流充分快速吸入,使桶芯上部与圆盖之间的带薄荷蒸汽气流,经气孔二吸入收集,再经气管由气泵施压从叶芯上的气孔一压入到桶内的物料底部或中部,并循环吸入、压出,使薄荷味不会流失并完全贯入到物料内部,同时加速鲈鱼头胶质、鱿鱼肉微粒与物料的融合乳化,然后降温到75度,加入淀粉水溶液,搅拌5分钟,再升温到90度,旋转桶芯糊化5分钟,其气孔一、气孔二分别持续吸入、压出气流加快糊化及加速桶内物料的流动;

24、8)最后降温到55度,最后通过气管气孔一喷加入黄豆粉搅拌2分钟收糊,停止旋转、气泵工作,将桶盖打开将桶芯内部的糊化好的海鲜味精膏导出,完成加工。喷加入黄豆微粉时,以5:3:2的比例以三次不同位置投位,当叶芯伸入在到接近桶芯底部时,喷入1.25份黄豆微粉,当叶芯伸入在接近桶芯中部时,喷入0.75份黄豆微粉,当叶芯伸入在桶芯的物料上部时,喷入0.5份黄豆微粉。

25、所述桶芯为不锈钢桶芯,由桶周围设置电热片直接导热。

26、所述的膏体糊化装置的密封盖仍采用顶端上部为圆盖形,圆盖中心下部下延三丫型的叶芯,所述的叶芯是一个空心结构,三丫型叶瓣表面设置与内部空心相通的数个气孔一,且上部设有相通的气压连接口,所述的上部圆盖也是一个空心结构,所述对应桶芯内部面的表面设置与圆盖空心结构相通的气孔二,所述的圆盖顶部设有一个吸气连接口,采用气泵、气压管与气压连接口、吸气连接口相连接;采用气管分别与气压连接口、吸气连接口并通过气泵相连接;

27、当启动气泵对气孔二吸气,由气孔二与桶芯臂上的细孔形成气流对流,吸入的气流再经气管由气泵施压从叶芯上的气孔一压入循环到桶内,依次循环,形成气孔一、气孔二与桶芯的细孔,结合桶芯的上、下移动及旋转,以实现食物料加工时形成动态上、下多围度式气流循环。

2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9、采用本装置可以直接实现一种薄荷海鲜味膏糊化加工,实现直接采用鲈鱼头、鱿鱼加工糊化,并实现由多围薄荷气流循环兼多围运动加热糊化加工,同时加工后期实现采用黄豆粉快速喷入收糊而成一种薄荷海鲜味膏,内含均匀的薄荷液,食用时口感微凉,开胃,具有鲈鱼头肉原食材的鲜味,使鲈鱼膏更浓香、鲜甜。其气孔二与桶芯臂上的细孔形成气流对流,使桶芯上部与圆盖之间的带薄荷蒸汽气流,经气孔二快速大量吸入收集,再经气管由气泵施压从叶芯上的气孔一压入到桶内的物料底部,使薄荷味不会流失并完全贯入到物料内部,并循环吸入、压出,同时加速海鲜与其它物料的溶合乳化;同时实现进一步加快糊化,采用设有竖向、横向运动的桶芯糊化设备,仅在桶芯与圆盖的改良,实现一种多围气流兼多围运动式有效糊化式加工,实现一种含薄荷味的海鲜味膏快速有效糊化式加工,避免采用酶解液调配而成,且口感鲜甜,气孔一、气孔二及细孔形成动态围度式设置形成的高效气流循环,可达到几个作用:易蒸发的薄荷味气流进行收集及再压入物料中内部,保证薄荷味在物料中浓度,同时带液体的薄荷味气流辅助加速海鲜与物料的乳化、糊化,另外,气孔一在桶芯内底部时,由带液体的气流高压喷入,同时有效防止桶底物料的粘结,另外,同时可以实现黄豆微粉快速喷入内部,以粉状的投入,有效实现达到最后糊化的收糊,提高整体加工糊化快速效率,同时又进一步保证与鲈鱼头胶质物料的鲜甜,桶周围设置电热片导热,实现桶芯快速直接加热物料,温度可控,进一步提高糊化时效。

30、黄豆微粉经气孔一后期喷洒加入,达到糊化收糊作用,同时与海鲜物料相均匀结合,进一步提高膏料的鲜甜,薄荷的加入,实现口感微凉的变化,同时汽液循环喷入,同时实现促进物料的乳化。

31、整体实现一种多围气流循环兼多围运动式薄荷海鲜味膏糊化系统,其基于改良的膏体糊化装置的海鲜味膏糊化系统或加工方法,简单、高效,完全由一个机械装置实现整体肉质食品糊化加工,且能快速达到薄荷海鲜味膏糊化加工需求,保障薄荷鲈鱼头海鲜味膏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海鲜味膏气流循环式加热糊化装置,其特征于,包括控温箱(1)的内部设置有糊化结构,所述控温箱(1)的圆周侧壁设置有用于原料打散的搅拌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鲜味膏气流循环式加热糊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当物料投入到桶芯,其物料的高度在于桶芯的一半高度,投料完成后,启动桶内部的电热片加热,采用桶芯依次上、下来回移动达到竖向搅拌均匀5分钟,同时往控温箱与桶芯之间注部分水,其水高度低于桶芯的一半高度,并对桶芯进行升温到100度,开始计时,并保温10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所述的海鲜味膏气流循环式加热糊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芯为不锈钢桶芯,由桶周围设置电热片导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所述的海鲜味膏气流循环式加热糊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膏体糊化装置的密封盖仍采用顶端上部为圆盖形,圆盖中心下部下延三丫型的叶芯,所述的叶芯是一个空心结构,三丫型叶瓣表面设置与内部空心相通的数个气孔一,且上部设有相通的气压连接口,所述的上部圆盖也是一个空心结构,所述对应桶芯内部面的表面设置与圆盖空心结构相通的气孔二,所述的圆盖顶部设有一个吸气连接口,采用气泵、气压管与气压连接口、吸气连接口相连接;采用气管分别与气压连接口、吸气连接口并通过气泵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所述的海鲜味膏气流循环式加热糊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启动气泵对气孔二吸气,由气孔二与桶芯臂上的细孔形成气流对流,吸入的气流再经气管由气泵施压从叶芯上的气孔一压入循环到桶内,依次循环,形成气孔一、气孔二与桶芯的细孔,结合桶芯的上、下移动及旋转,以实现食物料加工时形成动态上、下多围度式气流循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海鲜味膏气流循环式加热糊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气管与气压连接口连接处设有一支管口,供黄豆微粉贯入随气压喷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鲜味膏气流循环式加热糊化装置,包括控温箱的内部设置有糊化结构,所述控温箱的圆周侧壁设置有用于原料打散的搅拌结构,设有桶芯、密封盖,设置电加热片导热对桶芯加热,密封盖设计气孔一、气孔二,采用气泵、气管与气孔一、气孔二连接,且气孔一、气孔二与桶芯的细孔加工时形成气流动态围度式设置,从而形成薄荷气流循环兼多围运动加热糊化加工装置,并设有中途黄豆微粉贯入结构,可实现直接采用鲈鱼头、鱿鱼肉食材直接加工成高浓度的海鲜膏,且可实现采用黄豆粉快速喷入收糊而成一种薄荷海鲜味膏,内含均匀的薄荷液,食用时口感微凉,开胃,海鲜膏更浓香、鲜甜。

技术研发人员:邓金影,曾月洁,陈建旭,黄昌治,张灿,陈志荣,陈瑞鹏,黄健玲,吴婉贞,朱世杰,何广源,邢佳琦,李振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美味源香料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