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车辆,特别是涉及一种出射系统、外后视镜及车辆。
背景技术:
1、目前汽车的功能越来越多,例如一些车型配置有涉水探测功能,能够检测涉水深度,增加车辆通过涉水区域的安全性,再例如一些车型配置有迎宾照地灯,能够在驾乘人员上车时在地面上照射出光亮区域,或是投射出图案、文字等,以方便驾乘人员上车及提升体验感。
2、配置上述功能必然要装配相关的模组,在现有的一些车辆中,涉水探测模组和迎宾照地灯模组可装配在外后视镜内,外后视镜的壳体上对应涉水探测模组和迎宾照地灯模组分别开设开孔,涉水探测模组和迎宾照地灯模组分别对应安装在开孔中,以向外发射探测波或投射迎宾照地光线。然而,如此设置使得壳体上的开孔数量多、使得壳体结构繁琐杂乱,同时影响壳体的结构强度、密封性和美观性等。
3、鉴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出射系统、外后视镜及车辆,集成度高、结构更优化,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2、为此,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出射系统,适于装配至车辆上的壳体中,并向所述壳体外发射波,所述出射系统包括:
3、迎宾灯组件,配置为向所述壳体外发射光线;以及
4、涉水探测组件,配置为向所述壳体外发射探测波;
5、其中,所述壳体具有供所述光线和所述探测波出射的出射孔,所述光线和所述探测波相交且由同一出射孔射出。
6、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光线和所述探测波的相交点落于所述出射孔所在平面内。
7、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探测波的发射方向垂直于车辆所在地面,所述光线的发射方向与车辆所在地面倾斜相交。
8、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迎宾灯组件的发射中心与所述涉水探测组件的发射中心之间连线的距离大于所述出射孔在该连线方向上的尺寸。
9、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迎宾灯组件和所述涉水探测组件配置为一集成模组。
10、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迎宾灯组件和所述涉水探测组件装配至一体式的集成支架上形成所述集成模组。
11、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出射孔内设有透射片,所述迎宾灯组件的发射中心和所述涉水探测组件的发射中心至所述透射片的距离均不小于1mm。
12、本申请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外后视镜,包括下壳和如上所述的出射系统,其中所述下壳构成所述壳体。
13、本申请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辆,包括壳体和如上所述的出射系统。
14、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为后视镜壳、车辆a柱、b柱或c柱处外壳、车门外壳中的一种。
15、本申请提供的出射系统包括迎宾灯组件和涉水探测组件,迎宾灯组件和涉水探测组件装配在壳体上,且迎宾灯组件发射的光线与涉水探测组件发射的探测波相交且由壳体上的同一出射孔射出,如此减少了壳体上的开孔数量,优化了结构设计。
1.一种出射系统,适于装配至车辆上的壳体中,并向所述壳体外发射波,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射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和所述探测波的相交点落于所述出射孔所在平面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波的发射方向垂直于车辆所在地面,所述光线的发射方向与车辆所在地面倾斜相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迎宾灯组件的发射中心与所述涉水探测组件的发射中心之间连线的距离大于所述出射孔在该连线方向上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迎宾灯组件和所述涉水探测组件配置为一集成模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出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迎宾灯组件和所述涉水探测组件装配至一体式的集成支架上形成所述集成模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射孔内设有透射片,所述迎宾灯组件的发射中心和所述涉水探测组件的发射中心至所述透射片的距离均不小于1mm。
8.一种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出射系统,其中所述下壳构成所述壳体。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出射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后视镜壳、车辆a柱、b柱或c柱处外壳、车门外壳中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