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空调,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空调的导风装置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1、目前,空调设备的送风距离调节主要是通过改变其风机的转速来实现的,例如挂壁式空调器,在其远距离送风时,往往需要提高其风机转速,导致空调设备的耗电及噪音增大;相反的,在空调设备近距离送风时,由于其风机转速低,风速低,使空调设备吹射出的风向不汇聚,导致空调设备的出风很难送到指定的需要区域;这样,降低了空调设备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空调设备近距离送风过程中其出风无法准确吹送到指定的需要区域,以及空调设备在远、近距离送风过程中使用舒适度差等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方面。
2、为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空调的导风装置,包括:第一导风机构,置于空调出风口处的第一工作位置,所述第一导风机构沿其宽度方向的第一侧朝向所述空调出风口的上侧,第一导风机构沿其宽度方向的第二侧朝向所述空调出风口的下侧,且所述第一导风机构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空调出风口形成间隙;所述第一导风机构沿其厚度方向的第一侧朝向所述空调出风口的内侧,所述第一导风机构沿其厚度方向的第二侧朝向所述空调出风口的外侧,且所述第一导风机构沿其厚度方向的第二侧形成有朝向所述空调出风口外侧凸起的第一凸起部。
3、其优点在于,本发明充分利用康达效应——流体(水流或气流)有离开本来的流动方向,改为随着凸出的物体表面流动的倾向,使空调出风口的风从相对的两个方向随着第一凸起部的凸起面流动并汇聚成为具有确定流向的风,也就是沿着第一设定流向的风,从而可以明确的吹射到空调近距离范围内,通常是空调附近2m范围内,使空调近距离范围内的用户感受到空调的吹风而提高对空调的使用舒适度。
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风机构可移动的置于所述空调出风口外的上侧的第二工作位置,且所述第一导风机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空调出风口吹出的风的流动的路径;其中,所述空调出风口吹出的风沿着第二设定流向流动。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起部的横截面形状为弧形,所述第一凸起部的外表面为弧面。
6、其优点在于,当风附着在外表面为弧面的第一凸起部上并流动时,一方面,弧面引导第一凸起部相对两侧流出的风进行交汇。另一方面,由于第一凸起部为凸起状,使得风在流向第一凸起部的凸起顶部时会受到第一凸起部外表面的阻碍作用,而弧面恰好可以减小风在流向第一凸起部的凸起顶部过程中的阻力,从而减小风交汇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7、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出风口为长条状,所述第一导风机构为长条状并沿着所述空调出风口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凸起部呈长条状并沿着所述第一导风机构的长度方向延伸。
8、其优点在于,考虑到本发明的导风装置是对现有的空调设备的改造并具体安装在空调出风口处,而现有的空调出风口普遍采用长条状或长方形结构;例如,挂壁式空调器及中央空调的出风口均为水平延伸的长条状或长方形结构,立式空调的出风口可以是竖立设置或多个沿着水平方向相互平行设置的长条状。因此,第一导风机构的结构及相对出风口的布置形式,可以广泛的用于现有的多种不同类型的空调;而第一凸起部的结构形式及相对第一导风机构的布置形式可以保证交汇后的风沿着第一设定流向而形成为面状的气流,从而对空调近距离范围内的用户提供更加舒适的送风体验。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风机构沿其厚度方向的第一侧形成有朝向所述空调出风口内侧凸起的第二凸起部。
10、进一步地,沿所述第一导风机构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凸起部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凸起部的上端接壤,所述第一凸起部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凸起部的下端接壤。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的外表面均为凸弧面,所述第一导风机构的横截面呈梭形。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风机构还形成有第二凸起部,在所述第二工作位置下,所述第二凸起部向下凸起且其凸起方向与所述第二设定流向相交叉。
13、其优点在于,本发明中再次利用康达效应,使风经过第二凸起部后向更高的方向吹射,从而使风吹射的更远;这样,在空调进行远距离送风,若送风距离相同,则通过本发明中的第一导风机构的第二凸起部,可以减小空调风机的工作载荷,从而降低其能耗及产生的噪音对用户的干扰,从而提高了空调远距离送风工况下用户的舒适体验。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凸起部呈长条状并沿着所述第一导风机构的长度方向延伸。
15、其优点在于,一方面,考虑到本发明的导风装置是对现有的空调设备的改造并具体安装在空调出风口处,而现有的空调出风口普遍采用长条状或长方形结构;例如,挂壁式空调器及中央空调的出风口均为水平延伸的长条状或长方形结构,立式空调的出风口可以是竖立设置或多个沿着水平方向相互平行设置的长条状。因此,第一导风机构的结构及相对出风口的布置形式,可以广泛的用于现有的多种不同类型的空调;而第一凸起部的结构形式及相对第一导风机构的布置形式可以保证交汇后的风沿着第一设定流向而形成为面状的气流,从而对空调近距离范围内的用户提供更加舒适的送风体验。另一方面,利用第二凸起部呈长条状并沿着第一导风机构的长度方向延伸,扩大了第二凸起部与风的接触面积,保证对沿着第二设定流向的风进行尽可能的附着,以扩大康达效应而使风尽可能的长时间保持沿着高于第二设定流向的方向,也就是第三设定流向而流动,从而保证并扩大了空调远距离送风的有效范围,并进一步的实现在相同的远距离送风情况下,降低空调风机的能耗及噪音的功效,从而进一步提升空调使用的舒适度,并利用长条状的结构特点来缩小第一导向部及第二凸起部的体积和相应的占用空间。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凸起部的横截面形状为弧形,所述第二凸起部的外表面为弧面。
17、其优点在于,当风附着在外表面为弧面的第二凸起部上并流动时,由于第二凸起部为凸起状,使得风在流向第二凸起部的凸起顶部时会受到第二凸起部外表面的阻碍作用,而圆弧面恰好可以减小风在流向第二凸起部的凸起顶部过程中的阻力,从而减小风交汇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18、进一步地,所述用于空调的导风装置还包括:第二导风机构,所述第二导风机构设置在所述空调出风口的边缘,所述第二导风机构用于引导所述空调出风口吹射出的风向所述第一凸起部的相对两侧流动,使得在所述第一凸起部的背面被阻碍的风的流向经过反转后吹向所述第一凸起部的表面。
1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风机构包括形成于所述空调出风口处上侧的第一导风部;
20、所述第一导风部形成向所述空调出风口的上侧凹陷的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导风机构沿其宽度方向的第一侧与所述第一凹陷部相对应;或者所述第一导风部形成向所述空调出风口的下侧凸起的第三凸起部,且所述第三凸起部位于所述第一导风机构的外侧。
2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风机构包括形成于所述空调出风口处下侧的第二导风部;
22、所述第二导风部形成向所述空调出风口的下侧凹陷的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一导风机构沿其宽度方向的第二侧与所述第二凹陷部相对应;或者所述第二导风部形成向所述空调出风口的上侧凸起的第四凸起部,且所述第四凸起部位于所述第一导风机构的外侧。
23、其优点在于,由于第一导风机构处于空调的出风口处而阻碍了风的流动,使得空调出风口吹出的风大部分被第一凸起部的背面阻碍,而利用第二导风机构设置的位置及结构特点,使得在第一凸起部的背面被阻碍的风的流向可以顺利的经过反转而吹向第一凸起部的表面,从而保证了第一凸起部表面“康达效应”的顺利进行,以及第一设定流向的风的顺利交汇。
24、进一步地,所述导风装置还包括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风机构连接,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空调连接,以通过所述连接臂转动而使所述第一导风机构移动到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或所述第二工作位置。
25、其优点在于,一方面,通过连接臂实现了第一导风机构相对空调出风口的可移动,而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通过连接臂与空调内的电机形成机械传动,实现连接臂的自动转动或摆动,从而实现第一导风机构在空调出风口与空调出风口外的自动往复移动,使空调使用更加方便。
26、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所述用于空调的导风装置。
27、而空调器安装有所述用于空调的导风装置后,使所述空调器的技术优势与所述用于空调的导风装置的技术优势相同,所以在此不再绕述。
1.一种用于空调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调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机构(100)可移动的置于所述空调出风口(300)外的上侧的第二工作位置,且所述第一导风机构(100)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空调出风口(300)吹出的风的流动的路径;其中,所述空调出风口(300)吹出的风沿着第二设定流向(302)流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调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101)的横截面形状为弧形,所述第一凸起部(101)的外表面为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调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出风口(300)为长条状,所述第一导风机构(100)为长条状并沿着所述空调出风口(300)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凸起部(101)呈长条状并沿着所述第一导风机构(100)的长度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调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机构(100)沿其厚度方向的第一侧形成有朝向所述空调出风口(300)内侧凸起的第二凸起部(1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空调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导风机构(100)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凸起部(101)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凸起部(102)的上端接壤,所述第一凸起部(101)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凸起部(102)的下端接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空调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101)和所述第二凸起部(102)的外表面均为凸弧面,所述第一导风机构(100)的横截面呈梭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空调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机构(100)还形成有第二凸起部(102),在所述第二工作位置下,所述第二凸起部(102)向下凸起并且其凸起方向与所述第二设定流向(302)相交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空调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部(102)呈长条状并沿着所述第一导风机构(100)的长度方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空调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部(102)的横截面形状为弧形,所述第二凸起部(102)的外表面为弧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空调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空调的导风装置还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空调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机构包括形成于所述空调出风口(300)处上侧的第一导风部(201);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空调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机构包括形成于所述空调出风口(300)处下侧的第二导风部(202);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空调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装置还包括连接臂(103),所述连接臂(10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风机构(100)连接,所述连接臂(103)的另一端与空调连接,以通过所述连接臂(103)转动而使所述第一导风机构(100)移动到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或所述第二工作位置。
15.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空调的导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