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储能连接器快充接口及接口切换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7天前  11


本申请涉及建筑物检测,特别是涉及一种新能源储能连接器快充接口及接口切换结构。


背景技术:

1、新能源储能连接器是用于连接储能设备(如电池、超级电容等)与其他电子设备(如电动车、储能系统等)的连接器,这种连接器通常具有高性能和高耐久性,以确保稳定的电力传输和数据传输。

2、其中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充电头也是新能源储能连接器的一种,可用于连接新能源车辆充电桩和车辆之间,进行电能传输和充电。

3、例如公开号为cn110718785a提出了一种储能连接器。其包括板端插座和线端插头,板端插座包括绝缘座和插座主体,线端插头包括连接有线缆的插线主体和用于与插座主体适配插接的电插接头,绝缘座具有用于供电插接头插入的板端内套筒,插座主体的电连接端悬设于板端内套筒内,插线主体外还凸设有线端外套筒,电插接头 悬设于线端外套筒内,线端插头与板端插座插接时,线端外套筒对应套接于板端内套筒外。当线端插头与板端插座插接连接时,通过设置线端外套筒与板端内套筒套接连接,能够减少外力对线端插头的影响,使线端插头受外力影响出现晃动的几率降低,能够提高线端插头与板端插座的插接稳定性,确保电流稳定传输。

4、上述专利申请通过设置线端外套筒与板端内套筒套接连接,能够减少外力对线端插头的影响,但是还存在以下缺陷:1.由于车辆充电接口位置可能不同,故对不同位置充电接口的车辆充电时需要通过外力改变线端插头的方向,若通过外力强行改变线端插头方向导致在充电过程中充电线与线端插头存在较大的扭转力,长此以往可能导致充电线与线端插头接触不良,影响线端插头的使用。

5、2.由于车辆停车位置可能存在偏差,故线端插头可能无法直接插接在车辆充电接口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对线端插头进行微调才可以与车辆充电接口对齐卡接,充电线与线端插头让也存在扭转力,也可造成充电线与线端插头之间接触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储能连接器快充接口及接口切换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2、第一方面,一种新能源储能连接器快充接口,包括t型结构的连接器主体,所述的连接器主体竖直段转动设置有环形架,环形架上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充电杆,连接器主体水平段两端开设有与充电杆相配合的充电口,充电口与充电杆之间共同电连接有导电机构。

3、所述的充电杆由自环形架圆心向四周依次延伸的杆一与杆二组成,且杆二转动安装在杆一上,杆一与杆二内部开设有相互贯通的空腔,环形架上周向均匀设置有与充电杆一一对应的支撑凸起,且杆一安装在支撑凸起上,杆一与杆二之间共同安装有限位组件。

4、优选的,所述的杆二远离杆一的一端设置有电触点,且各个杆二上的电触点分布形状均不同。

5、优选的,所述的导电机构包括:固定环架,安装在杆一的空腔内部。

6、导电杆,设置在空腔内部且沿着空腔长度方向延伸,并且限位滑动设置在固定环架上。

7、电连接片一,与导电杆相配合,设置在充电口内部且与连接器主体电连接。

8、电连接片二,与导电杆相配合,设置在杆二的空腔内部,且与对应杆二的电触点电连接。

9、优选的,所述的导电杆位于杆一空腔内部的部分通过弹簧铰链安装有与其电连接的导电片,导电杆上还安装有与充电口相配合的环形挡片。

10、电连接片二为贯穿的圆筒形结构,且电连接片二靠近杆一的右侧设置为环形结构,导电杆远离杆一的一端设置有与其电连接的导电块。

11、优选的,所述的限位组件包括:圆环外壳,安装在杆一上,且杆二套设在圆环外壳上且与其转动配合。

12、棘轮,安装在杆二位于圆环外壳内部的圆周面上。

13、棘爪,安装在圆环外壳内壁且与棘轮相配合。

14、优选的,所述的充电口内部均安装有电磁铁一,导电杆靠近连接器主体的一端安装有与电磁铁一相配合的电磁铁二。

15、第二方面,一种新能源储能连接器接口切换结构,包括通过轴承安装在连接器主体竖直段的环形板,环形板上开设有与充电杆一一对应的贯通孔,贯通孔内部螺接有填充杆,环形板与环形架之间通过周向均匀分布的支撑杆共同连接,连接器主体与环形板之间共同安装有拔插机构。

16、优选的,所述的插拔机构包括:固定架,与充电口一一对应且安装在连接器主体竖直段上。

17、拔插杆,与贯通孔一一对应,且沿连接器主体竖直段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贯穿滑动安装在固定架上,拔插杆内部开设有连接槽,固定架与拔插杆上共同安装有支撑组件。

18、圆形板,安装在拔插杆远离环形板的一端,拔插杆上且位于圆形板与固定架之间套设有连接弹簧,且连接弹簧两端分别安装在圆形板与固定架上。

19、连接器主体上还安装有用对拔插杆起防护作用的防护罩。

20、优选的,所述的支撑组件包括:调节杆,沿拔插杆长度方向贯穿滑动设置在拔插杆靠近环形板的一端,调节杆靠近环形板的一端安装吸附磁铁。

21、支撑块,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且贯穿滑动设置在拔插杆圆周面上。

22、调节块,设置在连接槽内部且安装在调节杆远离吸附磁铁的一端,用于打开支撑块。

23、环形罩,安装在固定架上且与拔插杆共轴线,用于收缩支撑块。

2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5、1.本发明设计的连接器主体有两个充电口与充电杆相互配合可以与车辆不同位置的充电接口相配合,进而连接器主体与充电杆相互配合可以对充电接口在不同位置的车辆进行充电,避免通过扭动连接器主体的方式导致连接器主体与外部充电线扭转力过大,减少外部充电线与连接器主体之间接触不良的可能,提高连接器主体与现有充电线之间的使用寿命。

26、2.本发明设计的充电杆中,带有电触点的杆二可以绕着杆一转动,进而杆二转动过程中可以调节电触点的位置,进而充电杆与电触点相互配合可以对停放位置出现偏差(也即车辆没有与充电位置对齐)的车辆进行充电处理,进一步减少需要扭动充电杆进而导致连接器主体与现有充电线出现接触不良的可能。

27、3.本发明设计的环形板通过支撑杆带动环形架转动,进而环形架转动过程中可以对带动充电杆转动,进而可以对充电杆进行切换处理,提高本发明的使用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能源储能连接器快充接口,包括t型结构的连接器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器主体(1)竖直段转动设置有环形架(2),环形架(2)上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充电杆(3),连接器主体(1)水平段两端开设有与充电杆(3)相配合的充电口(4),充电口(4)与充电杆(3)之间共同电连接有导电机构(5),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储能连接器快充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杆二(32)远离杆一(31)的一端设置有电触点(321),且各个杆二(32)上的电触点(321)分布形状均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储能连接器快充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机构(5)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储能连接器快充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杆(52)位于杆一(31)空腔内部的部分通过弹簧铰链安装有与其电连接的导电片(55),导电杆(52)上还安装有与充电口(4)相配合的环形挡片(5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储能连接器快充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组件(33)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储能连接器快充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口(4)内部均安装有电磁铁一(41),导电杆(52)靠近连接器主体(1)的一端安装有与电磁铁一(41)相配合的电磁铁二(42)。

7.一种新能源储能连接器接口切换结构,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新能源储能连接器快充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器主体(1)竖直段通过轴承安装有带动环形架(2)转动的环形板(19),环形板(19)上开设有与充电杆(3)一一对应的贯通孔,贯通孔内部螺接有填充杆(10),环形板(19)与环形架(2)之间通过周向均匀分布的支撑杆共同连接,连接器主体(1)与环形板(19)之间共同安装有拔插机构(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储能连接器接口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拔插机构(6)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储能连接器接口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组件(63):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建筑物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能源储能连接器快充接口及接口切换结构,包括环形架、充电杆以及导电机构,本发明设计的连接器主体有两个充电口与充电杆相互配合可以与车辆不同位置的充电接口相配合,进而连接器主体与充电杆相互配合可以对充电接口在不同位置的车辆进行充电,避免通过扭动连接器主体的方式导致连接器主体与外部充电线扭转力过大,减少外部充电线与连接器主体之间接触不良的可能,提高连接器主体与现有充电线之间的使用寿命;本发明设计的环形板通过支撑杆带动环形架转动,进而环形架转动过程中可以对带动充电杆转动,进而可以对充电杆进行切换处理,提高本发明的使用范围。

技术研发人员:马兵,陈健强,章群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鸿圣达精密连接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