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齿轮成形装置及其成形工艺

专利查询27天前  11


本申请涉及金属塑性成形,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三联齿轮成形装置及其成形工艺。


背景技术:

1、三联齿轮是汽车变速箱内的重要传动部件,目前多采用分体式结构,即,将加工完成的轴以及三个齿轮利用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但是,这种方式加工的三联齿轮,其强度低、寿命短,且成本较高。为此,发明人提出了一种三联齿轮成形装置及其成形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三联齿轮成形装置及其成形工艺,以提高零件强度和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2、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3、本申请提供一种三联齿轮成形装置,包括:

4、模具,内部具有型腔,型腔内设置有两个具有轴孔的隔板,轴孔用于放置棒料,两个隔板将型腔分隔成三部分;

5、两个内冲头,伸入型腔内,棒料的两端分别与内冲头抵接;

6、两个外冲头,伸入型腔内并套设于内冲头的外部;

7、其中,内冲头和外冲头从两侧挤压棒料,使棒料在两隔板之间以及隔板与外冲头之间的型腔内成形轮部。

8、本申请通过两个隔板与外冲头的配合,使得型腔内具有三个用于成形轮部的空间,在内冲头和外冲头挤压棒料时,棒料的塑性变形一体成形出三联齿轮的轴部和轮部,能够提高零件的强度和寿命,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围合出型腔。

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模和下模相对应的一侧成对称结构。

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两隔板保持平行布置。

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隔板与型腔同轴布置。

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两隔板具有不同的轴向厚度。

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轴孔与隔板保持同轴布置。

1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内冲头、外冲头与型腔保持同轴布置。

16、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通过上述三联齿轮成形装置实施的三联齿轮成形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7、(1)棒料放入型腔并插接于轴孔内;

18、(2)两外冲头抵接于隔板外侧,两内冲头从两侧向内运动并挤压棒料,使棒料在两隔板之间的型腔内成形轮部;

19、(3)两外冲头退回设定距离后与两内冲头同步向内运动,使得棒料在隔板与外冲头之间的型腔内成形轮部;

20、(4)两内冲头和两外冲头退回初始位置,取出成形后的三联齿轮。



技术特征:

1.一种三联齿轮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联齿轮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联齿轮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联齿轮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联齿轮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联齿轮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联齿轮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三联齿轮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

9.一种三联齿轮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通过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三联齿轮成形装置实施,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三联齿轮成形装置及其成形工艺,三联齿轮成形装置包括模具、两个内冲头和两个外冲头,模具内部具有型腔,型腔内设置有两个具有轴孔的隔板,轴孔用于放置棒料,两个隔板将型腔分隔成三部分;两个内冲头伸入型腔内,棒料的两端分别与内冲头抵接;两个外冲头伸入型腔内并套设于内冲头的外部;其中,内冲头和外冲头从两侧挤压棒料,使棒料在两隔板之间以及隔板与外冲头之间的型腔内成形轮部。本申请通过两个隔板与外冲头的配合,使得型腔内具有三个用于成形轮部的空间,在内冲头和外冲头挤压棒料时,棒料的塑性变形一体成形出三联齿轮的轴部和轮部,能够提高零件的强度和寿命,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张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