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棉花wrky59转录因子在提高棉花抗黄萎病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1、棉花黄萎病是一种主要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引起的土传维管束真菌病害,可在棉花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发生,造成棉花产量的大幅损失和纤维品质的下降,号称棉花的“癌症”。目前还没有针对性的杀菌剂和其他防御措施能有效防治棉花黄萎病,选育抗病品种被认为是控制黄萎病危害的经济有效途径。
2、目前已经鉴定、分离了一系列棉花抗黄萎病病相关基(https://doi.org/10.1186/s42397-021-00109-0)。这些基因从组织结构抗性、生理生化抗性、r基因介导的抗性、激素介导的抗病信号通路及其相互作用等方面发挥了抗病功能,对增强棉花抗黄萎病能力提供了一定的基因资源。但棉花转基因抗病种质的育种进展缓慢,这些基因仍无法系统地阐明棉花抗黄萎病机制,也难以攻克不断进化的黄萎病菌致病性。因此,棉花持久有效抗黄萎病的关键在于发掘更多的抗病基因,并借助基因工程创制更多的抗黄萎病新种质。
3、转录因子在植物抗逆的信号传导途径中发挥着承上启下、不可或缺的作用,可在时间和空间上共同调控多个胁迫应答反应基因的表达。利用转录因子来提高植物的抗逆抗病性被认为是一条有效的改良途径。wrky转录因子是植物应对病原菌侵染的关键调节因子,但是目前关于wrky转录因子抗棉花黄萎病的相关报道较少,wrky转录因子应对棉花黄萎病的调控机制仍不清楚。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棉花wrky59转录因子或编码所述转录因子的wrky59基因在培育抗黄萎病的棉花中的应用。
2、本发明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含有wrky59基因的表达盒、重组载体或重组菌株在培育抗黄萎病的棉花中的应用。
3、本发明最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培育抗黄萎病的棉花的方法。
4、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棉花wrky59转录因子或编码所述转录因子的wrky59基因在培育抗黄萎病的棉花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棉花wrky59转录因子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wrky59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或与seq id no.1具有至少98%一致性的核苷酸序列。
5、本
技术实现要素:
还包括含有wrky59基因的表达盒、重组载体或重组菌株在培育抗黄萎病的棉花中的应用,所述wrky59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或与seq id no.1具有至少98%一致性的核苷酸序列。
6、其中,所述重组载体是将所述的wrky59基因导入到过表达载体中获得。
7、其中,所述过表达载体包括pcambia2301。
8、其中,所述应用包括基因编辑、转基因、诱变、杂交、回交或无性繁殖方法获得具有抗黄萎病的棉花。
9、本发明内容还包括一种培育抗黄萎病的棉花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0、(1)使得所述的棉花中过表达wrky59基因,所述wrky59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 no.1所示;或
11、(2)使得所述的棉花中过表达棉花wrky59转录因子,所述棉花wrky59转录因子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12、其中,步骤(1)中具备步骤为:将所述wrky59基因导入植物表达载体,获得棉花wrky59过量表达载体,将棉花wrky59过量表达载体导入农杆菌,获得工程农杆菌,将工程农杆菌转化棉花,获得转基因棉花植株。
13、其中,所述植物表达载体包括pcambia230。
14、其中,所述农杆菌包括eah105。
15、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以下优点:本发明将wrky59基因在棉花中过量表达显著提高转基因棉花对黄萎病的抗性,在接种黄萎病菌后第16天,转基因棉花的病情指数在23.64-38.0%,而非转基因野生型对照病情指数高达53.85%,在22天时,转基因棉花的病情指数为45.46%-50.0%,而非转基因野生型对照为70.0%
1.棉花wrky59转录因子或编码所述转录因子的wrky59基因在培育抗黄萎病的棉花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棉花wrky59转录因子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wrky59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或与seq id no.1具有至少98%一致性的核苷酸序列。
2.含有wrky59基因的表达盒、重组载体或重组菌株在培育抗黄萎病的棉花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wrky59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或与seq id no.1具有至少98%一致性的核苷酸序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载体是将所述的wrky59基因导入到过表达载体中获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表达载体包括pcambia2301。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包括基因编辑、转基因、诱变、杂交、回交或无性繁殖方法获得具有抗黄萎病的棉花。
6.一种培育抗黄萎病的棉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培育抗黄萎病的棉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具备步骤为:将所述wrky59基因导入植物表达载体,获得棉花wrky59过量表达载体,将棉花wrky59过量表达载体导入农杆菌,获得工程农杆菌,将工程农杆菌转化棉花,获得转基因棉花植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培育抗黄萎病的棉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表达载体包括pcambia23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培育抗黄萎病的棉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农杆菌包括eah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