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抛丸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抛丸器。
背景技术:
2.抛丸器是利用高速旋转的叶轮把小钢丸或者小铁丸抛掷出去高速撞击零件表面,故可以除去零件表面的氧化层。同时钢丸或铁丸高速撞击零件表面,造成零件表面的晶格扭曲变形,使表面硬度增高,是对零件表面进行清理的一种方法,所以抛丸器是整套设备生产效率的最终体现。
3.抛丸器的种类多种多样,例如,现有技术专利cn210232704u,公开了一种高效抛丸器:包括有叶轮前挡板、叶轮后挡板和叶片,若干所述叶片圆周设置在叶轮前挡板和叶轮后挡板之间;所述叶片呈两侧向中间凹陷的曲面弧状设置,且所述叶片由叶轮中心向其外侧倾斜设置;在所述叶片顶端设置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向叶片弯曲侧倾斜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弧状设置的叶片及在叶片顶端设置导料板,这样在丸料离心抛射过程中,丸料与叶片接触时间长,叶片对丸料产生推力作用面积更大,最终使得丸料的抛出速度更快;同时导料板对丸料离开叶片的初始方向进行导向,使得丸料被集中抛出。
4.但是,现有的高效抛丸器,在抛丸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震动,容易因抛丸器的震动过大而产生较大的震动噪音,进而影响周围的环境,若噪音过大也会对人体造成较大的危害,并且也会对整个机体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为了减小震动噪音的不利危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高效抛丸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效抛丸器。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高效抛丸器,包括抛丸器主体,抛丸器主体的左侧设置有进丸管,抛丸器主体内分别设置有分丸轮和抛丸叶片,分丸轮的左外侧还设置有定向套,所述抛丸器主体的下方设有缓冲支座,缓冲支座上设有减震腔,减震腔内活动安装有减震连板,抛丸器主体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架,且安装架的底端活动贯穿至减震腔内并固定连接在减震连板上;
8.所述减震连板的底部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转动架,转动架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滑座,且滑座的底部滑动安装于减震腔的底部内壁上,减震腔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活动槽,活动槽内活动安装有活动杆,且活动杆的一端活动延伸至减震腔内并与滑座固定连接,滑座的外侧与减震腔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套设在活动杆上的第一弹簧;
9.所述减震腔的顶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拱形减震钢条,拱形减震钢条的底部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滑动块,减震连板的顶部设有滑动槽,且两个滑动块均滑动安装于滑动槽内,两个滑动块之间还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
10.优选的,所述减震连板与减震腔的底部内壁之间还固定连接有减震气囊。
11.优选的,两个转动架整体呈外“八”字形结构。
12.优选的,所述滑座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滑块,减震腔底部内壁的两侧均设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块滑动安装于第一滑槽内。
13.优选的,所述减震连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滑块,减震腔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第二滑槽,且第二滑块滑动安装于第二滑槽内。
14.优选的,所述分丸轮、抛丸叶片和定向套均由高铬耐磨材料精铸而成,且每个抛丸叶片的重量差均小于2克之内。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抛丸器中,由于分丸轮、抛丸叶片和定向套均由高铬耐磨材料精铸而成,且每个抛丸叶片的重量差均控制在克之内,有利于减小各个抛丸叶片之间差异所造成的震动,有效降低抛丸器运行时的噪声,延长了易损件的寿命;
17.2、本实用新型中,即使当整个抛丸器在抛丸过程中产生较大的震动时,抛丸器主体会向下减震活动,随后通过第一弹簧、减震气囊、拱形减震钢条以及第二弹簧的形变,能够大大减小抛丸器在抛丸过程中所产生的震动;这样震动减小了,也就相对减小了由震动过大所产生的噪音,避免了现有高效抛丸器在抛丸过程中因震动过大而产生较大震动噪音的弊端,进而有利于减少震动噪音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也大大保障了整个抛丸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抛丸器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细节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拱形减震钢条、滑动块、第二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抛丸器主体;101、进丸管;102、分丸轮;103、抛丸叶片;104、定向套;2、安装架;3、缓冲支座;300、减震腔;301、减震连板;302、转动架;303、滑座;304、第一弹簧;305、活动杆;306、活动槽;307、拱形减震钢条;308、滑动块;309、第二弹簧;310、滑动槽;311、减震气囊;312、第一滑块;313、第二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3.参照图1-3,一种高效抛丸器,包括抛丸器主体1,抛丸器主体1的左侧设置有进丸管101,抛丸器主体1内分别设置有分丸轮102和抛丸叶片103,分丸轮102的左外侧还设置有定向套104,所述抛丸器主体1的下方设有缓冲支座3,缓冲支座3上设有减震腔300,减震腔300内活动安装有减震连板301,抛丸器主体1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架2,且安装架2的底端活动贯穿至减震腔300内并固定连接在减震连板301上;
24.所述减震连板301的底部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转动架302,转动架302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滑座303,且滑座303的底部滑动安装于减震腔300的底部内壁上,减震腔300的两侧
内壁上均设有活动槽306,活动槽306内活动安装有活动杆305,且活动杆305的一端活动延伸至减震腔300内并与滑座303固定连接,滑座303的外侧与减震腔300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套设在活动杆305上的第一弹簧304;
25.所述减震腔300的顶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拱形减震钢条307,拱形减震钢条307的底部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滑动块308,减震连板301的顶部设有滑动槽310,且两个滑动块308均滑动安装于滑动槽310内,两个滑动块308之间还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09。本实用新型能够大大减小抛丸器在抛丸过程中所产生的震动,震动减小了也就相对减小了由震动过大所产生的噪音,避免了现有高效抛丸器在抛丸过程中因震动过大而产生较大震动噪音的弊端,进而有利于减少震动噪音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也大大保障了整个抛丸器的使用寿命。
26.在本实例中,所述减震连板301与减震腔300的底部内壁之间还固定连接有减震气囊311;两个转动架302整体呈外“八”字形结构。
27.在本实例中,所述滑座30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滑块312,减震腔300底部内壁的两侧均设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块312滑动安装于第一滑槽内;所述减震连板301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滑块313,减震腔300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第二滑槽,且第二滑块313滑动安装于第二滑槽内。
28.在本实例中,所述分丸轮102、抛丸叶片103和定向套104均由高铬耐磨材料精铸而成,且每个抛丸叶片103的重量差均小于2克之内。
2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抛丸器中,由于分丸轮102、抛丸叶片103和定向套104均由高铬耐磨材料精铸而成,且每个抛丸叶片103的重量差均控制在2克之内,有利于减小各个抛丸叶片103之间差异所造成的震动,有效降低抛丸器运行时的噪声,延长了易损件的寿命;并且,即使当整个抛丸器在抛丸过程中产生较大的震动时,可以使抛丸器主体1向下减震活动,抛丸器主体1下移时又通过安装架2使得减震连板301下移减震活动,减震连板301下移时还使两个转动架302底端的两个滑座303相互远离并对第一弹簧304压缩,同时减震连板301下移时还对减震气囊311压缩缓冲,这样通过第一弹簧304和减震气囊311的压缩形变,可以起到缓冲消能的作用;并且,减震连板301下移时还使得拱形减震钢条307的底部两端向内收缩变形,同时,拱形减震钢条307的底部两端向内收缩时还带动两个滑动块308相向移动并对第二弹簧309挤压,这样通过拱形减震钢条307本身的形变以及第二弹簧309形变,能够进一步消耗一部分过大的震动力;最终这样震动减小了,也就相对减小了由震动过大所产生的噪音,避免了现有高效抛丸器在抛丸过程中因震动过大而产生较大震动噪音的弊端,进而有利于减少震动噪音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也大大保障了整个抛丸器的使用寿命。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