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新型纱线,特别是一种花式纱的高效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服饰用纺织品,除了追求穿着舒适度,还越来越关注其时尚性和功能性,追求独特的风格和各种各样的功能,如抗菌、防静电等功能。为了满足消费者的这一需求,不断开拓新式纱线和面料成为纺织行业的重要任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纺织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个厂家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不断向高档次、高品位、高效率、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2、竹节纱是一种具有不规则竹节式粗细节的花式纱线,结构非常具有特点,且可以与其他新型纺纱方式结合,做成的织物拥有独特的外观和性能,满足了面料与服饰求新求异的用纱要求。竹节纱现已被广泛应用于服装、装饰用品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和开发价值。
3、目前的竹节纱生产一般在采用改装的环锭纺细纱机上进行,其通过对细纱机的牵伸系统传动进行改造,也就是将原有的中后罗拉传动转变为单独的电机传动,从而依靠中后罗拉统一变速实现前牵伸区牵伸倍数的变化,继而实现具有粗细不同效果的竹节纱的生产,采用该种方法,由于对牵伸倍数进行调整,从而使得纤维在牵伸区的变速过程,继而使得成纱质量产生波动,且由于对前牵伸区的牵伸倍数需要动态调节,从而使得牵伸倍数不能过大,否则会严重影响成纱质量,因此使得纺纱效率较低,且同时会使得所加工的竹节纱与基纱部分的捻系数产生不一致。
4、涤粘混纺21英支竹节纱主要应用于针织产品、家纺及装饰用纺织品中。本专利对该品种纱线进行工艺设计时,在满足纺织品用纱要求、后道染色及织造的用纱要求的基础上,尽量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花式纱的高效生产方法,以使得花式纱线生产过程中动态调节前牵伸区的牵伸倍数可控,实现花式纱的高效生产。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花式纱的高效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第一步:配棉:涤纶和粘胶分别采用单唛原料,避免黄白纱或者布面横档,原料选配时加入少量的t/r粗纱条和t/r混合条;
4、第二步:清梳联:将选配的涤纶、粘胶纤维分别依次经附桥式磁铁的抓棉、多功能分离器、附风机的多仓混棉机、附吸铁装置的清棉机经凝棉器+高架装置+风机的组合带动下进入到梳棉机制成条状的涤纶梳棉条、粘胶梳棉条;
5、第三步:预并条:将第二步制得的涤纶梳棉条、粘胶梳棉条分别经预并条的牵伸系统的牵伸拉细后重新并合制得条干均匀度改善的涤纶预并条、粘胶预并条;
6、第四步:混合并条:将第三步制得的涤纶预并条和粘胶预并条经三道并条制得涤粘熟条;
7、第五步:粗纱:将第四步制得的涤粘熟条经粗纱机的牵伸系统的牵伸变细、卷捻系统的加捻卷绕制得具有一定强力的且定量在7g/10m以上的涤粘粗纱;
8、牵伸系统采用四罗拉双短皮圈牵伸结构,将定量在30g/5m以上的重定量涤粘熟条喂入,喂入后的重定量涤粘熟条首先进入到牵伸系统的后整理区内,在后整理区内设置有张力聚拢装置,在后整理区的作用下,涤粘熟条内的大量纤维受到一定的张力作用,使得纤维之间产生一定的挤压力,同时在张力聚拢装置作用下使得纤维进一步的往中心挤压,得到涤粘整理纤维束,涤粘整理纤维束随后进入到主牵伸区内,在主牵伸区内,涤粘整理纤维束在大量纤维产生的挤压作用力形成的内摩擦力场和皮圈对纤维产生的外摩擦力场的综合作用下稳定的向前移动,当脱离皮圈的外摩擦力场控制后,继续在内摩擦力场的控制下稳定向前移动,当接近线速度快的主牵伸区前钳口时,部分纤维变速使得一定数量的纤维被整体的抽取出来,得到涤粘牵伸纤维束,涤粘牵伸纤维束随后进入到牵伸系统的前整理区内,在前整理区内设置有纤维聚集装置,纤维聚集装置包括托持管,在托持管的上方开有气流进入缝,在托持管的下方开有气流流出缝,在气流流出缝上设置有托持网,在气流流出缝的下部设置有负压作用管,涤粘牵伸纤维束穿过托持管,且由托持网托持,负压作用管内的负压气流通过托持网后作用于涤粘牵伸纤维束,从而使得涤粘牵伸纤维束内的纤维往中心聚拢,得到涤粘纤维牵伸须条,牵伸系统输出的涤粘纤维须条在加捻作用下得到涤粘粗纱,涤粘粗纱包括第一涤粘粗纱和第二涤粘粗纱;
9、第六步:细纱:将第五步制得的第一涤粘粗纱和第二涤粘粗纱共同经细纱机制得所需的花式纱;
10、细纱机的牵伸系统采用三罗拉双皮圈结构,在牵伸系统的后罗拉对的后部设置有独立传动的喂入罗拉对,在喂入罗拉对的喂入下罗拉的靠左一侧的表面圆周上开有喂入槽,第一涤粘粗纱由喂入下罗拉的喂入槽悬空喂入,第二涤粘粗纱由喂入下罗拉和喂入上胶辊之间按压喂入,包括基纱纺纱和竹节纺纱,基纱纺纱时第一涤粘粗纱连续喂入且第二涤粘粗纱停止喂入,竹节纺纱时第一涤粘粗纱、第二涤粘粗纱均连续喂入,且此时第二涤粘粗纱受到喂入罗拉对与后罗拉对之间的预牵伸作用。
11、如上所述的一种花式纱的高效生产方法,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粗纱机采用外置独立式集体落纱形式和双自由度下龙筋机构的自动落纱装置。
12、如上所述的一种花式纱的高效生产方法,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张力聚拢装置的横截面为椭圆形,且沿着纤维在所述张力聚拢装置内的运动方向,由后往前张力聚拢装置的横截面的长轴长度逐渐减小、短轴长度保持不变,直至长轴长度与短轴长度相同。
13、如上所述的一种花式纱的高效生产方法,其中,优选的是,在所述张力聚拢装置的上方开有纤维嵌入缝,纤维嵌入缝沿着所述张力聚拢装置的长度方向设置。
14、如上所述的一种花式纱的高效生产方法,其中,优选的是,在所述粗纱加工的主牵伸区牵伸过程中,在抽取过程中,纤维后端的弯钩由于受到相邻的纤维的内摩擦力作用,从而会与纤维主体之间产生速度差,实现后端弯钩伸直,纤维前端的弯钩在纤维未变速之前会受到与其相邻的且以发生变速的纤维的内摩擦力作用,使得纤维前端弯钩与纤维主体之间产生速度差,实现前端弯钩伸直。
15、如上所述的一种花式纱的高效生产方法,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涤粘粗纱的捻系数在50-70之间,所述第二涤粘粗纱的捻系数在75-90之间。
16、如上所述的一种花式纱的高效生产方法,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细纱机的牵伸系统的所述后罗拉对包括后下罗拉和后上胶辊,中罗拉对包括中下罗拉和中上胶辊,前罗拉对包括前下罗拉和前上胶辊,其中所述后上胶辊、所述中上胶辊、所述前上胶辊加装在第一加压组件上,所述后下罗拉、所述中下罗拉、所述前下罗拉分别通过各自的罗拉座安装在车台面上,喂入罗拉对包括喂入下罗拉和喂入上胶辊,其中所述喂入下罗拉通过相应的罗拉座与所述后下罗拉的罗拉座固定连接,所述喂入上胶辊加装在第二加压组件上,所述第一加压组件的后端和所述第二加压组件的前端之间通过旋转轴连接,所述旋转轴固定在所述细纱机的车台面上。
17、如上所述的一种花式纱的高效生产方法,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基纱纺纱时,喂入电机控制所述喂入下罗拉停止转动,使得所述第二涤粘粗纱停止喂入,而所述第一涤粘粗纱则由所述喂入下罗拉的喂入槽内进行悬空的正常连续喂入,喂入的所述第一涤粘粗纱随后被后下罗拉和后上胶辊之间按压后进入到环锭细纱机的牵伸系统,经牵伸系统的牵伸作用后输出基纱须条,输出的基纱须条在环锭细纱机加捻捻度作用下加捻得到基纱部分。
18、如上所述的一种花式纱的高效生产方法,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竹节纺纱时,所述喂入电机控制喂入下罗拉进行转动,带动所述第二涤粘粗纱不断喂入,且此时所述第一涤粘粗纱继续由喂入下罗拉的喂入槽内进行悬空的正常连续喂入,喂入的所述第二涤粘粗纱随后被后下罗拉和后上胶辊之间按压,此过程中设置喂入下罗拉的线速度小于后下罗拉的线速度,使得所述第二涤粘粗纱在喂入罗拉对和后罗拉对之间的预牵伸区内受到预牵伸作用,设竹节部分与基纱部分的线密度之比为t0,喂入的所述第一涤粘粗纱和所述第二涤粘粗纱的线密度分别为t1和t2,则所需的预牵伸倍数为:t2/((t0-1)t1),设后下罗拉的线速度为v1,则喂入下罗拉的线速度为((t0-1)t1v1)/t2,在预牵伸作用下,所述第二涤粘粗纱内的纤维被进一步伸直且发生相互之间的滑移作用,一方面使得第二涤粘粗纱的线密度减小,另一方面由于纤维的相互滑移使得纤维之间的作用力减小,使得第二涤粘粗纱的捻度减小,得到第二涤粘纤维束,所述第二涤粘纤维束在后下罗拉处与连续输出的所述第一涤粘粗纱汇合,且设置第二涤粘纤维束的捻系数,使得此时所述第二涤粘纤维束剩余的捻度与所述第一涤粘粗纱的捻度差异控制在5%以内,所述第二涤粘纤维束和所述第一涤粘粗纱随后共同进入到环锭细纱机的牵伸系统,在牵伸系统的牵伸作用下,捻度相近的所述第二涤粘纤维束和所述第一涤粘粗纱保持一定间距的进行同步的牵伸作用,牵伸过程中,两者在相近的捻度形成的内摩擦力场和相同的皮圈外摩擦力场的综合控制下进行同步的牵伸作用,分别得到第一牵伸竹节须条与第二牵伸竹节须条,牵伸系统半输出的所述第一牵伸竹节须条和所述第二牵伸竹节须条在环锭细纱机加捻捻度作用下加捻得到竹节部分,加捻过程中,传递上来的子捻度首先会使得第一牵伸竹节须条和第二牵伸竹节须条各自独立的加捻成第一竹节子纱和第二竹节子纱,所述第一竹节子纱和所述第二竹节子纱在传递上来的捻度作用下合股成竹节部分。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在粗纱工序的牵伸系统内采用张力聚拢装置与纤维集聚装置,实现重定量条子喂入下的重定量的粗纱加工;在细纱工序,采用较强捻的涤粘混纺粗纱经喂入罗拉对和后罗拉对之间进行牵伸解捻后实现可控喂入的涤粘混纺粗纱与连续喂入的涤粘混纺粗纱在细纱机的牵伸系统的后下罗拉汇合时保持捻度相近,从而改善竹节部分的牵伸效果,且对由后、中、前罗拉组成的牵伸系统不进行任何的控制,从而实现定量粗纱喂入下的竹节的粗度、长度的可任意调节的花式纱的稳定生产,继而大幅提高纺纱效率;本专利的竹节部分采用两根粗纱共同喂入的赛络工艺,可有效提高竹节部分的强力,继而改善成纱综合质量。
1.一种花式纱的高效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式纱的高效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粗纱机采用外置独立式集体落纱形式和双自由度下龙筋机构的自动落纱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式纱的高效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张力聚拢装置的横截面为椭圆形,且沿着纤维在所述张力聚拢装置内的运动方向,由后往前张力聚拢装置的横截面的长轴长度逐渐减小、短轴长度保持不变,直至长轴长度与短轴长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式纱的高效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述张力聚拢装置的上方开有纤维嵌入缝,纤维嵌入缝沿着所述张力聚拢装置的长度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式纱的高效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述粗纱加工的主牵伸区牵伸过程中,在抽取过程中,纤维后端的弯钩由于受到相邻的纤维的内摩擦力作用,从而会与纤维主体之间产生速度差,实现后端弯钩伸直,纤维前端的弯钩在纤维未变速之前会受到与其相邻的且以发生变速的纤维的内摩擦力作用,使得纤维前端弯钩与纤维主体之间产生速度差,实现前端弯钩伸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式纱的高效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涤粘粗纱的捻系数在50-70之间,所述第二涤粘粗纱的捻系数在75-9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式纱的高效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细纱机的牵伸系统的所述后罗拉对包括后下罗拉和后上胶辊,中罗拉对包括中下罗拉和中上胶辊,前罗拉对包括前下罗拉和前上胶辊,其中所述后上胶辊、所述中上胶辊、所述前上胶辊加装在第一加压组件上,所述后下罗拉、所述中下罗拉、所述前下罗拉分别通过各自的罗拉座安装在车台面上,喂入罗拉对包括喂入下罗拉和喂入上胶辊,其中所述喂入下罗拉通过相应的罗拉座与所述后下罗拉的罗拉座固定连接,所述喂入上胶辊加装在第二加压组件上,所述第一加压组件的后端和所述第二加压组件的前端之间通过旋转轴连接,所述旋转轴固定在所述细纱机的车台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式纱的高效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基纱纺纱时,喂入电机控制所述喂入下罗拉停止转动,使得所述第二涤粘粗纱停止喂入,而所述第一涤粘粗纱则由所述喂入下罗拉的喂入槽内进行悬空的正常连续喂入,喂入的所述第一涤粘粗纱随后被后下罗拉和后上胶辊之间按压后进入到环锭细纱机的牵伸系统,经牵伸系统的牵伸作用后输出基纱须条,输出的基纱须条在环锭细纱机加捻捻度作用下加捻得到基纱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式纱的高效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竹节纺纱时,所述喂入电机控制喂入下罗拉进行转动,带动所述第二涤粘粗纱不断喂入,且此时所述第一涤粘粗纱继续由喂入下罗拉的喂入槽内进行悬空的正常连续喂入,喂入的所述第二涤粘粗纱随后被后下罗拉和后上胶辊之间按压,此过程中设置喂入下罗拉的线速度小于后下罗拉的线速度,使得所述第二涤粘粗纱在喂入罗拉对和后罗拉对之间的预牵伸区内受到预牵伸作用,设竹节部分与基纱部分的线密度之比为t0,喂入的所述第一涤粘粗纱和所述第二涤粘粗纱的线密度分别为t1和t2,则所需的预牵伸倍数为:t2/((t0-1)t1),设后下罗拉的线速度为v1,则喂入下罗拉的线速度为((t0-1)t1v1)/t2,在预牵伸作用下,所述第二涤粘粗纱内的纤维被进一步伸直且发生相互之间的滑移作用,一方面使得第二涤粘粗纱的线密度减小,另一方面由于纤维的相互滑移使得纤维之间的作用力减小,使得第二涤粘粗纱的捻度减小,得到第二涤粘纤维束,所述第二涤粘纤维束在后下罗拉处与连续输出的所述第一涤粘粗纱汇合,且设置第二涤粘纤维束的捻系数,使得此时所述第二涤粘纤维束剩余的捻度与所述第一涤粘粗纱的捻度差异控制在5%以内,所述第二涤粘纤维束和所述第一涤粘粗纱随后共同进入到环锭细纱机的牵伸系统,在牵伸系统的牵伸作用下,捻度相近的所述第二涤粘纤维束和所述第一涤粘粗纱保持一定间距的进行同步的牵伸作用,牵伸过程中,两者在相近的捻度形成的内摩擦力场和相同的皮圈外摩擦力场的综合控制下进行同步的牵伸作用,分别得到第一牵伸竹节须条与第二牵伸竹节须条,牵伸系统半输出的所述第一牵伸竹节须条和所述第二牵伸竹节须条在环锭细纱机加捻捻度作用下加捻得到竹节部分,加捻过程中,传递上来的子捻度首先会使得第一牵伸竹节须条和第二牵伸竹节须条各自独立的加捻成第一竹节子纱和第二竹节子纱,所述第一竹节子纱和所述第二竹节子纱在传递上来的捻度作用下合股成竹节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