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智能清洁,具体地,涉及一种擦拭机器人的基站和系统。
背景技术:
1、擦拭机器人系统是智能家用电器的一种,它通常包括擦拭机器人和基站。擦拭机器人能凭借真空源产生的吸力牢牢地吸附在待擦表面上,并通过其底部的清洁抹布对待测表面进行清洁。基站上设置有收纳槽,该收纳槽用于在擦拭机器人不执行擦拭工作时收容擦拭机器人。该基站上还设置有安全绳,该安全绳用于与擦拭机器人相连,从而在擦拭机器人发生掉落时,基站能通过安全绳对擦拭机器人施加作用力,避免擦拭机器人掉落至地面发生危险。
2、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20655475u公开了一种清洁系统和基站,该基站包括基座和翻盖。基座上开设有具有敞口的存放腔,该翻盖的一端与基座铰接,另一端通过锁合组件与基座可拆卸的连接,当翻盖的另一端与基座连接时,所述翻盖至少部分覆盖敞口。但该实用新型专利并未公开基站如何与地面固定的方案。
3、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18165108u公开了一种固定结构、收纳盒装置及清洁机组件,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吸附元件,所述吸附元件内形成有密封腔;及泄压结构,与所述吸附元件连接,用于调整所述密封腔内的真空度。当需要使用所述收纳盒装置时,通过开关关闭所述贯穿孔,所述负压结构抽取密封腔内的空气,从而提高所述密封腔内的真空度。此时,所述吸附元件内的密封腔与外部空气隔离,所述吸附元件可通过自重吸附于物体表面或者地面。进一步地,可通过旋转、按压、遥控、手机app等方式通过开关控制所述贯穿孔的开合程度,进而控制密封腔内的真空度。如此该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基站通过吸盘吸附于物体表面或者地面,从而能通过安全绳对擦拭机器人施加作用力,避免擦拭机器人掉落至地面发生危险。
4、根据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20655475u,基站上设置有存放腔和用于关闭存放腔的翻盖。根据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18165108u,基站上设置有吸附元件和与吸附元件连接,用于调整密封腔内的真空度的泄压元件。进一步地,基站上通常设置有用于提拉基站的提手。所以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基站,如果需要不仅满足收纳擦拭机器人的功能,还需要满足将基站与物体表面或者地面的固定的功能,且进一步地还需要设置用于提拉基站的提手,所以现有技术中的基站需要分别为实现该三个功能设置3个用于供用户操作的操作部件,即翻盖、泄压元件和提手,如此一方面使得基站的结构变得复杂,另一方面用于实现该三个功能需要分别操作该三个操作部件,所以现有的基站用户操作复杂,基站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5、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一个方面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擦拭机器人的收存、基站与物体表面或者地面的固定以及设置基站提拉的提手的三个功能,使得用户操作简单、基站结构简单且成本低。
2、此外,本技术的其它方面还旨在解决或者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其它技术问题。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擦拭机器人的基站和擦拭机器人系统,具体而言,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
4、一种擦拭机器人的基站,用于放置于置放面上,包括:
5、主体,其设置有用于收容所述擦拭机器人的收容腔;
6、罩体,其设置于主体上,所述罩体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运动,以关闭或打开所述收容腔,且所述罩体具有打开所述收容腔的第一方向;
7、机械开关,其设置在所述主体内,且所述机械开关位于所述收容腔的外部;
8、吸盘,其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底部,所述吸盘上设置有贯穿孔,所述吸盘与所述机械开关相连,所述机械开关用于关闭所述贯穿孔,进而使所述吸盘在所述基站放置于置放面上时,与所述置放面之间形成与外界不连通的密封腔,或者所述机械开关用于打开所述贯穿孔,进而通过所述贯穿孔打开所述密封腔;
9、把手,其设置在所述主体上并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运动,所述把手用于通过所述机械开关关闭或打开所述贯穿孔,且所述把手在关闭所述贯穿孔的过程中,其运动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不一致;所述罩体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主体上,所述第一方向为第一转动方向。
10、可选地,所述把手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主体上,所述第二方向为第二转动方向,所述第二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一转动方向相反。
11、可选地,所述把手可沿上下方向滑动地设置于所述主体上,所述罩体可沿水平方向转动。
12、可选地,所述收容腔具有朝向所述主体的顶部敞开的敞口,所述敞口具有相邻接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罩体能够围绕第一转轴相对于所述主体转动,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侧边的延伸方向相一致,或者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侧边的延伸方向相一致。
13、可选地,所述收容腔具有朝向所述主体的顶部敞开的敞口,所述罩体能够伸缩变形,以覆盖所述敞口或者打开所述敞口。
14、可选地,所述主体上设置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用于供线束穿过,所述线束用于与所述擦拭机器人相连。
15、可选地,所述穿线孔向上敞开。
16、可选地,所述穿线孔为朝向所述收容腔敞开并与所述收容腔相连通的密封孔,以避免所述擦拭机器人收容于所述收容腔时,所述线束向外暴露。
17、根据本技术的再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擦拭机器人的基站,其中,包括:
18、主体,其设置有用于收容所述擦拭机器人的收容腔;
19、机械开关,其设置在所述主体内,且所述机械开关位于所述收容腔的外部;
20、吸盘,其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底部,所述吸盘上设置有贯穿孔,所述吸盘与所述机械开关相连,所述机械开关用于关闭所述贯穿孔,进而使所述吸盘在所述基站放置于置放面上时,与所述置放面之间形成与外界不连通的密封腔,或者所述机械开关用于打开所述贯穿孔,进而通过所述贯穿孔打开所述密封腔;
21、罩体,其设置于主体上,所述罩体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运动,以通过所述机械开关关闭或打开所述贯穿孔,且所述罩体在相对于所述主体运动时能关闭或打开所述收容腔。
22、根据本技术的再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擦拭机器人系统,其中,包括:以上所述的基站及擦拭机器人,其中,所述基站用于通过安全绳与所述擦拭机器人相连。
23、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包括:
24、1.本技术的基站具有主体、罩体、吸盘和把手,罩体能够相对于主体运动,以关闭或打开收容腔,该收容腔用于收容擦拭机器人,如此实现擦拭机器人的收存功能,把手能够相对于主体运动,把手用于通过机械开关关闭或打开贯穿孔,如此通过把手一方面实现吸盘与置放面之间的固定功能,另一方面实现提垃基站的功能,如此本技术的基站,不需要在基站上额外设置控制机械开关的按钮,如此节省了由于需要该按钮而产生的成本,另一方面不需要占用基站的额外空间来设置按钮,因为把手(把手)本来就是基站所具有的,所以使得基站结构简单,体积变小,且用户操作只需要操作罩体和提手两个操作部件,由于将基站固定的操作部件和提拉基站的操作部件合并成一个操作部件把手,所以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方式,本技术省略了用户的一个操作部件,从而使得用户的操作变得简单,且本技术实现纯机械的联动控制,无需采用包含电机或电磁阀的复杂结构,控制方式稳定可靠,基站结构简单。
25、2.罩体具有打开所述收容腔的第一方向,把手在关闭贯穿孔的过程中,其运动方向为第二方向,该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不一致,如此避免把手的操作与罩体的操作之间形成相互干扰,而妨碍把手的功能的实现或者罩体功能的实现,例如若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为同一转动方向(向左转动)时,若用户在罩体处于关闭收容腔的状态下,使得把手向左转动,以使把手处于关闭贯通孔的状态,则把手此时围设在主体的左侧外部,而若此时需要打开罩体时,则需要向主体的左侧转动罩体,但是主体的左侧被把手挡住,所以罩体无法向左侧转动,如此导致罩体的功能无法实现;
26、3.罩体具有打开所述收容腔的第一方向,把手在关闭贯穿孔的过程中,其运动方向为第二方向,该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不一致,如此避免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一致时增加用户的操作。例如,若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为同一转动方向(向左转动)时,若用户在把手向左转动,以关闭贯通孔前,先向左转动罩体,取出擦拭机器人,然后使得把手向左转动,以关闭贯通孔,那么在擦拭机器人工作完毕之后需要收纳于收容腔时,首先需要执行将把手向右转动的动作,才能将擦拭机器人放入收容腔内,最后向右转动罩体关闭收容腔,否则把手将会阻挡住罩体,无法使得罩体向右转动,如此导致罩体的功能无法实现。
27、4.能够通过罩体的转动实现关闭或打开吸盘上的贯穿孔,从而实现基站固定的功能,如此通过罩体一方面实现吸盘与置放面之间的固定功能,另一方面实现开闭收容腔的功能,如此本技术的基站,不需要在基站上额外设置控制机械开关的按钮,如此节省了由于需要该按钮而产生的成本,且使得基站结构简单,体积变小,且用户操作只需要操作罩体和提手两个操作部件,由于将基站固定的操作部件和开闭收容腔的操作部件合并成一个操作部件罩体,所以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方式,本技术省略了用户的一个操作部件,从而使得用户的操作变得简单。
1.一种擦拭机器人的基站,用于放置于置放面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9.一种擦拭机器人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腔具有朝向所述主体的顶部敞开的敞口,所述敞口具有相邻接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罩体能够围绕第一转轴相对于所述主体转动,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侧边的延伸方向相一致,或者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侧边的延伸方向相一致。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13.一种擦拭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及擦拭机器人,其中,所述基站用于通过线束与所述擦拭机器人相连。